计算机摄影技术床旁照片的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CR床旁摄影中图像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CR床旁摄影中图像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环节进行分析 , 以得 出 CR 床 旁摄 影 中 图像 质 量 的控 制要 点 。 结 果 选择 正 确 的摄 影体 住 和适 3 -的 x 线曝 光 参 数 、 " 对激光扫描仪和 I p板 定 期 进
行检测和维护 、 加 强工 作 站 操 作 及 时 的业 务 水 平和 诊 断知 识 培 养 等 方 法 . 都 是 提 高 CR 床 旁摄 影 中图 像 质 量 的控 制 要 点 。 结 论 对 整 个摄 像 全
峡 药学, 2 0 0 7 , 1 9 ( 9 ) : 1 3 3 —1 3 4
目前不 合理用 药现象普遍存 在。不适当的治疗会增加患者的痛 苦, 造成 不必要 的死亡 , 产 生多种 药 源性疾病 , 增 加细 菌 的耐药 性
等, 降低 了医疗 效率 , 导致 医药资 源的巨大浪费 。正 因如此 , 我 国的 医疗体制 不断改革 , 医 院药学服 务也在不 断完善 , 而临 床药学 部门
牵引 、 术 中胆总管造影 等所引起的行动不便 患者提供床旁 x线 检查 I l l 目前移动式床旁 x线机 主要分为两种 : 一 种是传统 的 x线机 ; 另 种即为 C R, 也就是计 算机 x线摄影 。掌握一定 的控制要 点 , 可以 有效的提高 C R床旁摄影中的 图像质量 , 为患者的检测 、 诊 断和治疗 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下面本文就对 C R床旁摄影 中图像质量 的控制 要点进行分析 。


1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所 用摄片均 为我科 自 2 0 1 1年 6月~ 2 0 1 2年 7月所 进行 的床旁摄 片 , 这些进行 x线检 测的患者 中男性 2 2 8 例、 女性 7 9 例; 最大年龄 7 9 岁、 最小年龄 4岁 、 平均年龄 6 9 - 4 岁; 其 中术 中定位 5 2例 , 颈椎 7例 , 术中胆管造影 3 2例 , 胸部 4 1 例, 胫腓骨牵 引术 7 9 例, 四肢和骨盆 9 8例 。 1 . 2摄像设备 采用 的是移动式 X线机为岛津 2 5 0 A m线 机 , 焦 片距 离为 1 2 0 . 0 c m~ 1 8 0 . 0 c m, 管 电压 为 6 0 . O ~ 9 2 . 0 k V、 0 . 8 ~ 2 . 8 mA s , 激 光干

图像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图像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图像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1、影像显示能满足诊断学要求;
2、影像注释完全、无误;
3、无任何技术操作缺陷;
4、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控制适当;
5、整体布局美观,无影像诊断的变形;
6、对检查部位之外的辐射敏感组织和器官应尽量加以屏蔽;
7、影像呈现的诊断密度范围应控制在O.25~2.0之间;
8、图像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小组兼)每月进行一次图像质量总评价;每天交接班时对图像进行点评,指出改进方法;对于连续两次犯同样错误的技术人员,要给予一定(50-400元)的经济处罚。

9、全科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评价会议,总结本月的改进情况,指出下月的改进目标。

床旁摄影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床旁摄影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床旁摄影操作程序及规章制度
1.插上电源后开机。

2机器自检结束检查KV\MAS显示是否正确。

3.将暗盒放于所摄部位摆正位置,注意病人的输液管道及吊瓶。

4.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及病情选择适宜的摄影KV/MAS值。

5.按动两挡手动曝光按钮,蜂鸣器响。

6.摄影结束后取出胶片。

关机器电源,拔下电源插销。

7.保持机器清洁,爱护机器。

推动时要避免磕碰、颠簸,遇就诊病人及家属较多时要提醒其注意避让以保安全。

8.遇到情绪急躁的病人或家属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严禁与病人或家属有任何的语言和肢体冲突。

9.做好登记及收费工作,避免漏登、错登、多收、漏收。

10.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告知接班人员机器状况及所在位置。

11.若机器出现故障立即上报维修工程师。

床旁X线机保管人:弓景跃
机器维修工程师:马志斌
放射科技术组。

CR床旁摄影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分析

CR床旁摄影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分析
( 1 、 汀 西 省 宜 春 市人 民 医 院 , 宜春 3 3 6 0 0 0 ; 2 、 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 , 宜春 3 3 6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计算机 X线摄影 ( C R) 床旁摄片 的质量 方法 选 择 2 0 1 2年 3月~ 9月之间 C R床旁摄影 7 5 6
匹西医 2 至 旦 篁 鲞 蔓 塑 』
丛 i c 』 丛 ! !
r I l ! Q
8 : !
. 1 0 7 9 .

检 测 与诊 断 ・ 源自C R床 旁摄 影应 用价值及存在 问题 分析
包江 萍 , 张 建模 , 余 霞平 , 晏 飞虎 , 易军
的曝光条 件 : 胸部 6 0 — 7 0 k V. 5 - 7 mA s , 腹部 、 盆 腔
7 0 — 7 5 k V, 1 0 — 1 5 mA s , 四肢 5 0 — 5 5 k V。 3 — 4 mA s
消 除 了不能 正确 曝光造 成胶 片密 度 过高或 过低 . 几
乎没 有 因摄影 条件 所致 的废 片 C R密度分 辨率 和
肢 1 4 7幅 。 1 . 2 检 查设 备 两台 P HI L I P S P R A C R T I X1 6 0移 动 式 x光机 。 设 置 管 电压 4 0 — 1 2 5 k V 2 — 1 0 0 m As 。锐 珂公 司 C l a s s i c C R扫描 系统 . 干 式激 光 打 印机 K o .
逐一讨 论 . 记 录并分 类统 计 2 结果
危 害成 为 我们应 该关 注 的 问题 现对 我 院 2 0 1 2年 3月一 9月 进 行 的床 旁 C R摄 片 的 图像 进 行 分 析 和

CR床边摄影质量的控制

CR床边摄影质量的控制

CR床边摄影质量的控制【摘要】目的:对影响CR床边图像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探讨提高图像质量的有效方法。

方法:收集整理我科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床边摄片350例次,对CR床边图像产生的各个环节,如:摄影体位和嚗光参数、IP板的影响、激光扫描仪的检验和维护、PACS对图像的后处理、等进行全面的分析。

结果:CR床边图像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其中甲级片287张,占82%乙级片63张,占20%,无废片。

结论: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是提高CR床边图像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CR床边;图像质量;质量控制1材料和方法GE 床边移动X光机、柯达900CR、柯达IP板、蓝韵PACS数字图像处理工作站、柯达8900干式激光相机等。

CR床边图像的产生要经历摄影体位的摆放,曝光参数的调整,激光扫描仪对IP板的处理,PACS对图像的后处理和调整等诸多环节。

因此各个环节均影响到CR床边图像的最后效果。

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最佳的床边图像质量。

1.1床边摄影体位与曝光参数:首先床边摄影体位的摆放一定要正确和标准,这是产生一幅好的图像的基础和最基本要求,X线曝光参数必须调节适当。

我们在工作中都有体会,CR床边摄影时,因病人病情较重甚至有很多昏迷狂躁的病人,配合能力较差甚至无法给予配合,这时曝光条件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尽可能的采用高千伏短时间曝光,尽量减少因病人肢体活动造成的图像发虚。

CR摄影的曝光参数可调节范围比屏胶组和系统要大的多,但无论任何摄影方式曝光参数的调节都要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而且都有一个最佳的区间。

千伏增加时,CR图像整体对比度无明显变。

千伏降低时,CR图像的颗粒度会增加。

毫安秒增加时能使CR图像得到很好的层次。

毫安秒降低时CR图像会粗糙有噪声。

CR图像灰阶范围大,窗宽窗位可任意调节,分辩率高,图像层次丰富,细节显示清晰。

当然图像质量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工作站及激光相机等设备的特性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引言概述:数字化放射(DR)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影像质量的控制和保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措施。

一、设备校准与维护1.1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定期校准DR设备,确保图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处理设备故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避免影响图象的质量。

二、操作规范与技术培训2.1 制定操作规范: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

2.2 培训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2.3 建立质量控制团队:建立专业的质控团队,监督和指导操作人员。

三、影像质量评估与审核3.1 定期评估影像质量:定期对DR影像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进行质量审核:建立质量审核制度,确保影像质量符合标准。

3.3 追踪问题影像:对于质量问题的影像进行追踪和处理,避免再次浮现。

四、数据存储与备份4.1 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系统: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2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对影像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4.3 数据迁移与管理:对数据进行定期迁移和管理,确保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可访问性。

五、质量改进与持续优化5.1 采集用户反馈:定期采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改进服务质量和影像质量。

5.2 进行质量改进:根据用户反馈和质量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DR影像的质量。

5.3 持续学习与提升:保持学习和更新技术知识,不断提升质量控制与保证水平。

结论: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医学影像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惟独通过设备校准与维护、操作规范与技术培训、影像质量评估与审核、数据存储与备份以及质量改进与持续优化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才干确保DR影像的质量符合标准,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支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背景介绍DR(数字化放射)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为了确保DR影像的质量,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二、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1.1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确保DR影像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1.2 校准包括图像分辨率、对比度、灰度线性度等方面的检测和调整。

1.3 校准结果应记录在设备维护日志中,以备查证。

2. 图像质量评估2.1 使用质量评估工具对DR影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2.2 定量评估包括噪声、分辨率、对比度等参数的测量。

2.3 定性评估包括图像清晰度、伪影、边缘模糊等方面的观察和判断。

2.4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影像质量评估报告中,定期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图像重复率监测3.1 监测DR影像的重复率,以评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稳定性。

3.2 重复率过高可能导致辐射剂量过大,影响患者的健康。

3.3 监测结果应记录在重复率监测表中,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

4. 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意识4.1 对DR影像操作者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4.2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图像质量控制和辐射安全等方面。

4.3 定期组织质量控制意识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三、质量保证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1.1 建立DR影像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1.2 确定质量管理责任人,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1.3 建立质量管理手册,规范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流程和方法。

2. 质量数据分析2.1 收集和整理DR影像的质量数据,包括设备校准记录、评估报告和重复率监测表等。

2.2 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2.3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3. 不断改进3.1 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改进情况。

3.2 汇总各部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制定改进计划并跟踪执行情况。

床旁x线摄片的质量保证及辐射的防护分析

床旁x线摄片的质量保证及辐射的防护分析

论著42床旁X线摄片的质量保证及辐射的防护分析吴双见宋莉莉朱小淮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 211700摘要:床旁x线摄影设备能够实现对行动不便患者开展诊断,令病患们不出病房就可以进行相关检查,进而为临床提供有效诊断结果,方便患者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设备运行过程中,诸多人员会受到x线辐射。

可见,除却要保证x线摄片的质量之外,并有效方式做好辐射防护工作也相当有必要。

本文全面分析床旁x线摄片质量保证以及辐射防护的方法。

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

关键词:床边X线摄片;图片质量;辐射防护床旁x线摄片在诊断危重症患者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其不但能够为病患临床诊断与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同时也可为无法自主活动的病患疾病检查提供非常大的方便。

该设备于我国医疗机构中被广泛应用。

在此其中也包含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以及重症监护室等等【1】。

由于x线床边摄片开展的场所较为特别,会造成工作人员、临床非检查患者、受检查者或者探视家属等等受到非必要性辐射。

由此能够看出,利用何种有效方式在保证x线床旁摄片图像质量的前提之下,做好防辐射工作,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床旁x线摄片质量保证和辐射防护方法,现将具体结果综述如下。

1.x线摄片图像保证方法1.1投照前准备工作在对患者开展检查之前,院内医护人员应当有效阅读床旁x线申请单。

以全面探知受照者基本情况、照相位置以及开展目的。

择取规格适宜的片盒或者成像板。

检查患者体厚情况,估计体重。

确定投照目标以及体位。

在根本上保证投照工作符合临床要求。

1.2体位摆放方式由于接受床旁x线摄片检查的患者不能自主移动。

所以说,利用常规化投照体位存在困难。

因此,要为这些患者择取良好的投照方式与体位。

不管是病患使用半坐位、坐位以及卧位,均需要摆正体位、成像板和片盒应当与人体保持矢状位平行,妥善标记相关号码。

如果患者存在疑似性液胸、建议其采取坐位。

投照者通常利用头高脚低位开展检查,目的在于全面显示气液平面,尽可能规避引发肢体废液以及互相重叠指导线、管路与其他设备【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讨

床旁照片针对手术病人 和病情危重不 宜搬动 的病人 , 但又
需要 x线 检查 , C 而 R的应 用使 X线 照 片质 量有 了明显 的提 高, 同时有不受技 师水 平 、 病人 的胖 瘦 、 别 、 性 年龄 、 以及机器 的
Hale Waihona Puke 12 设 备 .P IIS P 3型移 动 x线 机 K D K 5 C I H LP 3 O A 9 0 R、P板 认真 阅读 申请单 , 了解病 人 的病 情投 照 的部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统计 我院 自 20 0 8年 1月至 2 0 0 9年 8月 的床 旁照片的 80 , 中胸片 30例 , 8 例 , 0例 其 4 骨盆 0 宽关节 8 , 0例 颈
椎3 O例 , 肩关 节 2 0例 , 骨、 股 膝关 节 、 腓 骨 、 关 节 、 5 胫 踝 各 O 例, 其他 5 O例。年龄 5— 2岁 , 9 男女 比例约 4 3 :。
应等情况 。笔者建 议 , 对老年 患者 。 肾功能不 全者应 慎用 ;8岁 l 患者应禁用 。
[] 中国药学杂志, 0 , ( )66— 3 J. 2 84 8 : 0 3 3 67 [ ] 周慧萍, 2 林伟萍, 云, 加替沙星的不 良反应分析[] 中国 刘 等. J.
药房,071( )87 20 , 1 : . 8 1 6 不良反应杂志, 0 ,( )2 1 2 68 3 : 0 3

生 旦 笙 ! 鲞


o Ml rSr o ot e h aV1 2N . . a h21 f ia u eni Su wsC i .o 1 .o2 M m .00 iy g n t h t n .
・8 2 l・
时, 还应当注意 A R的发 生情 况 , D 静脉滴 注 给药 时滴速 要慢 , 给药期 间要密 切注意患者的精神状况 , 肝肾功能 , 血糖 , 敏反 过
充分利用了 C R系统有较宽的曝光 宽容度 和强大的图像后 处理功能 , 以摄影条件相对容易掌握 , 所 而且所获得的图像均可 以满足临床诊断所需 , 通过 K D K E P软件 、 O A V 图像后 处理 功能 和激光相机的应用更能获取高质 量的照片 , 明显减少 了重拍率 , 使废片率几乎为零 , 实现 了图像数 字化存储 和传输 。经影像科 和临床科 主任 医师 2名 , 主任医师 2名及 主管技师 1 副 名评后 甲片率达 9 % , 4 乙片率为 6 , % 无废片 , 乙片主要为伪影。
及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系统 、 以及 K D K 9 0型激光 相机。 O A 80 13 摄 片方法 . 位, 选择合适 的 I 。到病 房后 认真 核实病 人 的床 号 、 P板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投照部位 , 防止 临床科 室 临时更换 病人 床位 , 而错 照病人 , 量去 除病人 身上 的异物 , 尽 避免 伪影 的产生 , I 将 P板 置于被照部位 之下 , 注意 I 的正反 , P板 切勿 反置 , 意球 管和 注 I P板尽量 保持在同一水平 面 , 特别是要打一定角度是应更 加注
( 收稿 日期 : 0 —1 一l 修 回 日 : 0 —1 — 7 2 9 1 7 0 期 2 9 2 1) 0
以 卞的 青少年、 儿童及妊娠、 哺乳期妇女, 糖尿病, 过敏体质的 [] 佚 名・ 替 星 血 代 紊 用 糖 患 J. 物 3 加 沙 致 糖 谢 乱禁 于 尿病 者[ 药 ]
2 结

传统 的屏 一 胶结合 x线摄影 。C R系统在床旁摄影 中的应 用提 高 了图像 的质量 , 了曝光宽 容度、 增加 操作简便 , 在手术 病人 和 危重不宜搬动 的病人起 到了积极 的作用 , 为探讨 C R床旁 照 片 的质控方法 , 现将 近年来我们 的应用情况 总结 如下。
意。胸 片的胶 片距应为 10m左右 , 3c 其他部位为 9 0—10 m左 0c 右, 要特别注意骨盆 和髋关 节 , 我们对 所有 骨盆 和髋关 节都 加 滤线器 , 并注意滤线器 的正反和 x线人射 角的问题 。
型号所影 响 , 明显减 少 了废片率 及照 率 。C R系统 的应用使 x 线 图像实现了数字化 , 更便 于 图像处理 、 图像 的存储 ¨ 2。 -] 但同时要得到一张优 秀 x光片我们 也需要注意 , 认真 阅读 申请单了解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 的 I 。做 好“ P板 三查七对 ” 避 免 由于病人换床而张冠李戴 , 选择合适 的摄影条件避 免条件过 高或过低 。特别要注意就是 I P板和使用 了滤线器 的一定不能
【 参考文献】
[] 宗 1 纲, 李 倩, 纪金梅 , .7 等 28例加替 沙星所致 不 良反 应分析
计 算 机 摄 影 技 术床 旁 照 片 的质 量控 制
范汝雄 , 刘先早 , 李福 锁 , 禹智 波
[ 关键词 ] 计算机摄影 ; 旁 ; 床 图像质量 [ 中图分类号 ] R 82 1 [ 文章编号 ] 17 6 2—79 (0 0 0 0 8 —0 13 2 1 )2— 2 1 1 对手术 、 危重不宜搬 动且需 作 x线检查 的病人 , 旁 x线 床 摄影是满足 临床诊 断 的重要 方法之 一。病人 的特 点是病 情严 重而复杂且不宜搬 动 , 但是又需要对病人 的病 情做 出准确 的诊 断治疗 。随着计算 机摄影 技术 ( R) C 的广 泛应用 , 我们 取代 了 [ 文献标志码 ] B
D i1. 9 9ji n 17 7 9 . 0 0 0 .5 o:03 6 /.s . 6 2— 1 32 1. 02 s 2
15 图像 处 理 采 用 K D K 5 C 图像 处 理 系 统及 K . . O A 90 R O D K 9 0激光相机和 K D K( V A 80 O A D B+) 激光胶 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