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室分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9年版)
5G室分及重点项目建设方案

5G室分及重点项目建设方案5G室分是指将5G通信技术应用于室内覆盖场景,以提供高速、稳定和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室分可以有效解决室内信号弱、覆盖不均匀等问题,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
为了实施5G室分项目,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建设方案,其中包括室分系统选择、测试和调试、部署和优化等关键步骤。
1.项目准备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与运营商、建筑物所有者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室内的结构和布线进行评估,以确定需要部署的设备和技术。
2.室分系统选择:在选择室分系统时,应综合考虑业务容量、频谱效率、网络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可以选择基于小区内分频与共存技术(CID)的室分系统,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和更高的速率。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天线阵列(AAU)和基于网络的软件无线电(SDR)等技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网络规划:在网络规划阶段,需要根据室内的结构和信号传播特点,确定天线位置、信道分配和功率设置等参数。
可以借助专业的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和优化,以确保网络的覆盖率和信号质量。
4.设备采购和部署:在设备采购和部署阶段,需要选购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可以考虑采购具有低延迟和高带宽的基站设备和天线,以满足5G的要求。
同时,还可以选择适合室内环境的天线布局和装置方式,例如天花板安装、墙壁安装或地板安装。
5.测试和调试:在设备部署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以验证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可以进行信号强度测试、速率测试和呼叫质量测试等,以评估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进行连续优化,包括调整设备参数、改进天线布局和增加设备密度等,以提升系统性能。
6.网络优化和维护:在网络优化和维护阶段,需要定期监测和分析网络的性能指标,以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
可以使用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优化工作,如调整天线方向、加强隔离和优化无线资源等,以提升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完整版)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意见

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意见一、无线指标要求①LTE的边缘场强要求,天线口供功率要求参考意见:室内RSRP边缘场强>-105dBm(通用标准);天线口功率-10dBm左右,上下偏差5dBm,;整体SINR≥1dB,高标准应满足≥5dB②室内分布系统的外泄要求: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露到室外,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5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底10dB。
(室内比室外弱在10米处>10dBm,或室内电平<-100dBm)③链路平衡度对于LTE双通道建设方式,应保证LTE两条链路功率平衡,链路不平衡(功率差)不超过3dB;两个单极化天线间距保证不低于0.6米(4倍波长),在有条件的场景应尽量采用1.5米(10倍波长)以上间距,以保证LTE MIMO性能。
二、信源选取与设备性能介绍室内分布系统信源选取时,应主要根据物业点区域的业务需求、资源需求、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分布系统类型确定。
①LTE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信源1)LTE室内分布系统基站原则上采用O1配置,对于多校区覆盖要求场景,可根据覆盖和容量需求采用S11或者S111等配置的基站2)RRU可根据应用场景选取单通到RRU或多通道RRUA,对于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多通道RRU,并将RRU的多个通道覆盖相同区域,市县LTE系统MIMO功能B,对于单通室内分布系统,可采用勇单通道RRU或者多通道RRU进行覆盖,选择双通道RRU时,可根据设备能力,将RRU的两个通道分别覆盖不用区域(需设备支持该功能)或封闭一个端口做单通道使用备注:单通设备接口:1个TX/RX接口,1个RX接口(类W网RRU)。
双通设备接口:2个TX/RX。
②LTE RRU以20W的带宽计算,室分设计时设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单路为12.2dBm,双路为15.2dBm,如果带宽的RRU规格有变,设备的RSRP相应变化,目前海南带宽取定为20M(备注:设备功率输出说明:LTE 20M带宽有100 RB(Resource Block)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频域最小单位,每个RB 有12个连续子载波(Subcarrier),所以20M带宽共有1200个子载波;LTE设备输出功率为RSRP,每个RE子载波上的RS(参考信号)计算方式是:20W设备功率20W=43dBm,共有1200个RE,那么一个RE上的功率就是:43dBm - 10log10(1200) = 12.2 dBm)三、器件选取①天线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MHZ-2500MHZ,对于双极化天线,要求至少1个极化方向支持800MHZ-2500MHZ,另一个极化方向支持频段包括1710MHZ-2500MHZ②馈线原则15~20米馈线上采用7/8馈线,小于15米馈线选用1/2馈线,(馈线选取应参考天线口输出功率做适当调整)主干线原则采用7/8馈线③功分器和耦合器根据工作频段范围、驻波比、损耗要求选取核实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段范围为800MHZ-2500MHZ④合路器GSM WCMDA和LTE系统的合路器隔离度要求大于80dB⑤3dB电桥3dB电桥用于LTE和DCS1800系统的同频合路,要求1710MHZ-1880MHZ频段范围内的隔离度为30dB四、方案整改说明LTE改造工程基本在原有天馈系统进行简单合路,合路之后会影响原有网络的覆盖质量(电平),可以通过整改主干优化原网络覆盖质量。
5G室分及5G业务发展培训资料汇编(室分篇)(1)

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及时交付起租
加强质量管理,交付验收一次通过
各分公司合理安排工期,做好长期未 交付项目的原因分析;省公司应切实
1、各级分公司要落实质量管理责任,严格 执行工艺库、工序库及标准化手册相关要求; 2、总部将定期进行互联网检查和现场抽查。
履行监督和考核职责,举一反三,针 对前期立项一年以上未交付项目,组 织逐一解决;力争室分项目立项一年
2.2.1 积极沟通对接,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强化自有人员与楼宇业主对接
1、真正掌控楼宇资源,为后续业务的顺利开展 打好基础; 2、地铁、高铁等重点项目:项目经理在规划阶 段及时与政府、业主各部门及其设计单位多层 面深度对接,提前争取配套资源,方案充分利 用已有资源,合理降低建设成本。
主动获取楼宇信息,确定进场时间
间对打可采用光分设备,大幅降低运营商 信源数量。
20
2.3.2 应用创新产品,提升室分交付质量
室分增强型连接器可规避多运营商、 多系统共享引起的互调干扰等问题,提升 分布系统整体质量。
全量使用,多家共享的室分项目、重要场 景、协调进场整改难度大的项目。
前三级使用,一家独享的项目,有潜在共 享需求。
依托政府文件,推动医院、校园、党政机关、大型场馆、景区等公共区域的室分统筹建设(天津)。
借 商务楼宇产权人、其委托的管理人、物业服务企业与铁塔签订通信配套工程协议,各电信基运营企业不再
力
单独签订(成都)。 通过政府规范电梯配置与电梯质量安全文件要求,协调安监,以行业统筹身份将楼宇电梯、地下室进行室
09
2.2.7 驻波比测试
测试 控制 要点
1、检测输出口分布系统总节点整体驻波比情况,要求进行全频段测试,采用频率测量模式 ,天馈线系统的电压驻波比≤1.3。 2、频率选择范围800-2500MHz(5G室分800-3600MHz)。
5G网络室分性能与建设策略

5G网络室分性能与建设策略摘要:中国互联网数据传输的需求将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
5G网络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5G网络的速率和效率都高于目前的任何通信技术。
5G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特定的网络链接,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降低网络的网络延迟。
5G网络的峰值速率和终端连接密度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关键词:5G网络;室分性能;建设引言5G网络运转的一般状态可以让终端用户的网络一直处于高速状态,5G网络的出现能满足未来终端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智能家电,智慧手表,智能器材和智慧城市等都在技术上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5G网络的架构是一种全新的无线接入方式,能对4G网络实现实质性的升级,与以往无线网络的基本性能有着很大差别。
5G网络的传输速度已经可以在28GHz频段中达到1Gbps,而演化到现在的4G网络的传输速度也只有75Mbps。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业界中一直无法突破传输速度的瓶颈,三星首次使用的自适应阵列传输技术才突破了这一难题。
而5G的网速更是无与伦比的,最高传输速度甚至已经达到了10bps,这样的传输速率在面对超清视频和大容量数据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1G过于落后,2G应运而生,3G再次突破,4G与时代发展同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5G网络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中国的5G质量和发布速度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有望引领世界全面开启5G时代。
1概况某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是高铁、地铁和高速公路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地铁、高速路均直达机场。
某国际机场作为成都市对外联络的重要窗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机场内的无线通信网络质量,直接关系到现代机场的软硬件建设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
在机场区域内,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或阻挡,存在很多无线通信网络信号弱区或盲区,从而导致移动终端无法进行正常的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建设完善的综合通信覆盖系统。
5G室分及重点项目建设方案

案例2:雄安设计中心5G升级案例
原有分布系统情况: 雄安设计中心,办公楼已部署2根7/8广角泄漏电缆覆盖,系统末端采用“无源器件+天线”的方式进 行覆盖;漏缆、天线、器件及馈线支持频段800-3600MHz;各运营商设备通过POI进行合路,其中现网采用9频POI不支 持三家运营商的5G频段。 客户网络情况:三家运营商共计接入7个频段,其中电信接入CDMA800、LTE 1.8G;联通接入DCS&FDD-LTE1800、 WCDMA&FDD-LTE2100;移动接入GSM900、FDD-LTE、TD-LTE(E频段)。 5G升级需求:2019年初铁塔公司与电信公司紧密对接探讨5G室 内目标网建设思路,电信公司需求在雄安设计中心实现电信 3.5GHz全频段(3400-3500MHz,100MHz)支持,实现该频段 100MHz带宽用于升级5G网络部署的同时,还应满足TD-LTE的 部署。
-110
分段耦合技术
100
200
300
400
传统漏缆 5G新型漏缆
序号
产品类型
频段
1 全频段5/4”漏缆 800-3700MHz
2 中高频段5/4”漏缆 1800-3700MHz
适用场景 新建隧道室分,支持三家运营商全部系统接入 高频段指标优于全频段漏缆,适用于存量隧道室分或不考虑低频段的新建室分,
-166
-167.1
-153.7
-163
-156.3
-157.5
模拟晃动(dBc)
普通型
增强型
-90.2
-153.1
-138
-163.6
-120.6
-152
-122.6
-155.5
覆盖思路
中国铁塔 5G无源室分技术指导意见(V1.0)

5G无源室分技术指导意见(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3月前言室内是5G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据统计,4G业务中有70%的应用发生在室内,业界预测未来5G超过85%的业务将发生在室内场景。
同时,5G室内应用更加多样化,如云AR/VR、8K高清、智能制造、无线医疗等业务都主要发生在室内场景,对网络带宽、时延等网络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因此,完善的5G室内覆盖对未来5G网络发展至关重要。
公司一直致力于室内共建共享覆盖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究工作。
结合各运营商5G 频谱分配及网络需求情况,总部研发了支持共建共享型5G室分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直接在原4G产品技术标准上进行升级演进或为5G系统部署创新研发,为5G室内覆盖网络的部署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总部积极引导相关产业链,选取室内楼宇及隧道场景进行了5G室内网络覆盖实验局的部署,对5G室分产品性能进行了验证,对5G室内网络新特点进行了研究。
为了建设高品质、低成本的5G室内覆盖网络,最大程度的发挥铁塔公司共建共享优势,结合总部发布的5G无源室分产品相关企业标准及试点项目研究成果,编制了本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5G室内覆盖技术手段、无源室分产品及应用原则、楼宇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隧道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要求。
现阶段,本技术指导意见仅针对5G无源共享室分产品及应用给予指导,如需采用有源微站,可根据运营商相关要求采用单运营商独享产品进行部署。
公司共享型5G有源微站正在研发中,待完成后将适时开展技术试点并给予技术指导。
目录1 5G室内覆盖技术手段 (1)无源室分系统 (1)有源微站系统 (1)室分外引系统 (2)多技术综合覆盖 (2)小结 (3)2无源室分产品及应用原则 (3)5G POI设备 (4)2.1.1设备类型 (4)2.1.2设备应用 (4)5G无源器件 (6)2.2.1器件类型 (6)2.2.2器件应用 (7)漏泄电缆 (7)2.3.1漏泄电缆类型 (7)2.3.2漏泄电缆应用 (8)5G天线 (12)2.4.1天线类型 (12)2.4.2天线应用 (13)增强型连接器 (15)2.5.1增强型连接器类型 (15)2.5.2增强型连接器应用 (16)3楼宇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 (17)新建楼宇场景 (17)3.1.1各类型楼宇方案选择建议 (17)3.1.3多运营商共享建设 (22)存量楼宇场景 (23)3.2.1系统改造前的技术评估 (24)3.2.2各类型场景改造方案选择建议 (29)3.2.3铁塔公司已建存量建站点改造 (35)3.2.4运营商建设存量站点改造 (51)4隧道场景5G室分技术方案 (53)地铁隧道 (53)4.1.1新建地铁隧道 (53)4.1.2存量地铁隧道 (55)高铁隧道 (56)4.2.1新建高铁隧道 (56)4.2.2存量高铁隧道 (58)公路隧道 (59)4.3.1新建公路隧道 (59)4.3.2存量公路隧道 (60)5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要求 (61)网络制式及频率 (61)覆盖指标 (62)信号外泄 (62)天线口功率 (63)链路预算 (63)5.5.1 5G子载波功率 (63)5.5.2 5G传播模型 (64)5.5.3 5G穿透损耗 (64)小区划分 (65)切换区设置 (66)5.7.1.1室内小区间切换区设置原则 (66)5.7.1.2室内与室外小区间切换区设置原则 (67)5.7.2切换区域 (67)5.7.2.1窗边切换 (67)5.7.2.2建筑物出入口切换 (67)5.7.2.3电梯切换 (68)附件:项目案例 (69)附件1:普通楼宇-成都市浅水半岛停车场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2:普通楼宇-上海市古北SOHO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3:普通楼宇-雄安设计中心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4:地铁-济南市地铁R3线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5:地铁-石家庄市地铁1号线二期5G测试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6:地铁-郑州市地铁5号线移动5G室分覆盖项目 (69)附件7:高铁-张家口市京张高铁室分覆盖项目 (69)1 5G室内覆盖技术手段室内无线网络覆盖主要的技术手段有无源分布系统、室内有源微站系统、光纤分布系统、室分外引系统、多技术综合覆盖手段等,其中光纤分布系统一般用在非5G场景对2G/3G/4G系统信源功率的延伸覆盖,其他技术手段可用于5G系统的信号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为做好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总部针对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及工程管理制定指导意见如下:一、项目实施范围各省分公司要聚焦重点室分场景承接电信运营企业的建设需求,承接范围应严格按照《关于2015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4〕586号)中明确的室分建设场景,重点关注其中站点规模大、三家共享的项目。
1. 以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大型场馆、党政机关等建筑楼宇类重点场所的共享建设为重点,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中城市地标性建筑、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甲级写字楼优先考虑。
2.大型商场(超市、聚类市场)、三甲医院、餐饮娱乐场所、高校校园、重要隧道等已确定三方均有建设需求或两家以上运营企业有建设需求,另一家有潜在共享需求的站点可考虑承接。
3.除以上场景外,其他场景一般不主动建设,如开发商(业主)提供配套资金,且满足三家共享需求,视具体情况考虑建设。
二、实施要求1. 分工界面:根据工信部和国资委[2014]586号文件,铁塔公司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分工界面以POI输入端口为界。
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便于统一协调,应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就工程内容具体协商。
(1)信源、GPS及其连接器件、GPS馈线由各电信运营企业提供,铁塔公司统一组织实施。
信源至大楼外传输接入点的管道及光缆由电信运营企业自行负责。
(2)BBU与RRU之间的光纤、光缆可由铁塔公司代为布放,光纤、光缆及辅助材料由电信运营企业提供。
(3)地铁、高铁隧道内光缆、泄露电缆由铁塔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2. 造价控制:在保证设备、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无源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成本,原则上新建单平米成本(不含信源)不超过现有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共建的成本上限,室内分布系统双缆方案造价(含电源配套建设,不含机房、协调费和钢管等非常规材料费用)不超过总部现行指导价。
3. 覆盖需求:覆盖场强应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铁塔〔2015〕10号)各项要求,并根据覆盖场强进行链路预算;对于各系统的信噪比和业务能力等指标,需配合各运营企业,结合室内外基站进行优化。
中国铁塔5G室分分场景建设方案指引

中国铁塔5G室分分场景建设方案指引2021年1月目录1.5G室分建设方案总体指引 (1)2.重点楼宇场景5G室分建设方案指引 (2)2.1概述 (2)2.2发展要点 (2)2.3综合服务体系 (3)2.3.1产品服务 (3)2.3.2商务定价 (5)3.普通楼宇场景5G室分建设方案指引 (6)3.1概述 (6)3.1.1商务楼宇场景 (6)3.1.2住宅小区场景 (6)3.2建设方案要点 (7)3.2.1 信源方案要点 (8)3.2.2分布系统方案要点 (10)3.3分功能区覆盖方案 (14)3.3.1大厅/大堂/门诊大厅等功能区 (14)3.3.2办公区/客房/住院部/宿舍等功能区 (14)3.3.3商场/购物中心/展厅/教学楼等功能区 (16)3.3.4住宅小区平层/别墅/城中村等功能区 (17)3.3.5地下停车场/厂房/仓库等功能区 (17)3.3.6电梯 (18)3.4存量室分5G升级改造方案 (20)3.4.1简单改造方案 (20)3.4.2新增5G无源方案 (22)4.地铁隧道场景5G室分建设方案指引 (23)4.1新建地铁隧道 (23)4.1.1方案一:部署2条5/4"漏缆 (23)4.1.2方案二:部署4条5/4"漏缆 (23)4.1.3方案三:13/8"漏缆+5/4"漏缆方案 (25)4.2存量地铁隧道 (26)4.2.1方案一:移动馈入NR2.6G、电联重耕2.1G (26)4.2.2方案二:移动馈入NR2.6G、电联新增NR3.5G (26)5.典型案例 (27)1.5G室分建设方案总体指引结合建筑物场景类型、细分功能区,因地制宜采用有源微站、传统无源、广角漏缆及天线对打等建设方案,打造性价比最优、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室分产品。
严格把关各功能区建设方案及造价审核标准,促进分布系统、电力、机房配套、传输等最大化共享,降低室分建设成本,提升室分发展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G室分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9年版)
(暂行稿)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
2019年6月
5G室分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9年版)
目录
1 无线布点 (2)
1.1覆盖能力分析 (2)
1.2各场景的远端单元布点间距设计建议值 (4)
2 NSA中的锚点选择 (5)
3 各厂家的设备及线缆选型 (6)
4 设备介绍、配套及承载 (6)
5 工程注意事项 (7)
1无线布点
1.1覆盖能力分析
对于室内覆盖,由于传统室内馈线分布系统无法满足3.5GHz及以上射频信号传输需求,在高流量和战略地标室分站点可采用5G有源分布系统进行覆盖,兼顾考虑覆盖和容量需求。
5G链路预算影响的因素和4G的基本一样,确定的因素有输出功率、天线增益、噪声系数、解调门限、穿透损耗、人体损耗等,不确定的因素有慢衰落余量、干扰余量等。
路径损耗(dB)=基站发射功率(dBm)-10×log10(子载波数)+基站天线增益(dBi)- 基站馈线损耗(dB)-穿透损耗(dB)-人体遮挡损耗(dB)-干扰余量(dB)- 慢衰落余量(dB)-人体损耗(dB)+UE天线增益(dB)-热噪声功率(dBm)-UE噪声系数(dB)-解调门限 SINR (dB)
关于5G室内覆盖的链路预算,采用3gpp 38.901 I2I_office NLOS传播模型进行覆盖能力分析,传播模型的公式如下:
PL InH−NLOS=32.4+20log10(f c)+31.9log10(d3D)+FAF
PL InH−NLOS:穿透损耗,空间传播损耗+阻挡介质的穿损;
f c:频率,单位GHz;
d3D:用户终端与发射天线的距离,单位m;
FAF:各类阻挡介质的穿损;
阴影衰落余量取值9dB,人体损耗取值3dB。
不同材质在2.1GHz和3.5GHz的穿透损耗值详见下表:
有源室分远端单元的输出功率详见下表:
根据上述的室内传播模型和各介质在不同频段的穿透损耗,分别计算出4G 和5G有源设备单个远端单元在穿透不同介质时的覆盖能力,详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有源室分4G设备覆盖能力和5G设备覆盖能力的分析结果,可得出5G有源室分设备的覆盖能力满足与4G有源室分同点位部署。
1.2各场景的远端单元布点间距设计建议值
在结合模型测算和现场实际应用之后,提供如下设计建议值,供设计图纸制定、设计方案审核参考使用。
不同地市的室内建筑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可根据各场景的现场实际情况,针对设计建议值进行适当调整,确定能满足覆盖要求的设计值。
备注:
1、对于高峰期人流量较大的场景(如机场、高铁车站、地铁站台站厅、展览馆、体育
馆),需要结合容量进行规划远端单元的布放间距,在上表的设计建议值基础上,合理减小远端单元的布放间距,使其满足高峰期大容量的需求。
2、SA站型和NSA站型的5G室分远端单元部署设计原则一致,但NSA站型需要选择4G 锚点站,4G锚点站可利旧已有的4G室分站或新建。
2NSA中的锚点选择
NSA站型中4G锚点站和5G室分要求是同厂家,各种场景的锚点站选择建议如下表:
备注:基于网管统计主选的4G锚点站点的两两切换关系,切换TOP小区对
应站点也作为锚点站点。
3各厂家的设备及线缆选型
5G有源分布系统分单模和双模两种形态,根据不同的建设场景,选择不同的设备方案。
远端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的传输线缆,采用超六类网线和光电复合缆都能满足传输和供电要求,但是超六类网线在传输距离超过100米后,传输速率不能满足5G(4T4R)的速率带宽要求。
4设备介绍、配套及承载
关于有源室分设备介绍、GPS和电源配套、基站承载等建设指导,详细参见“附件1-2、5G基站设置指引(2019年版)”
5工程注意事项
(1)华为和爱立信的5G有源室分设备,扩展单元需根据传输线缆类型(网线或光电复合缆)进行对应配置;中兴的扩展单元同种型号设备,可
以支持网线和光电复合缆通用。
(2)采用光电复合缆传输时,关于光电复合缆的接法,在远端单元侧采用冷接(通过成端的接头卡接),在扩展单元侧采用热熔接法。
(3)有天花的场景,远端单元建议通过吊杆在天花下方外露安装。
(4) BBU配置上,有源室分无法与无源室分共基带板。
(5)华为的组网能力:1个RHUB下pRRU最多分裂为1个射频合路小区扇区设备组+2个载波透传小区,射频合路不能跨CPRI链,射频合路最
多16个pRRU。
RHUB级联场景一条链无法支持2个NR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