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
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铳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
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水浒传》,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
传统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
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
这就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从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还是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知耻与慎独徐建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耻感文化,《中庸》曰:“知耻近乎勇。
”《孟子·公孙丑上》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礼记·哀公问》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
”由此可知,知耻,往往是善念的发源,是事物向着美好一面转化的开端。
知耻,是一个内化的活动,不需要外在表现的张扬外露,更多是良知的进退取舍。
从这个角度说,知耻是个人化的活动,是不假外力、置身人后时的自我砥砺。
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慎独”的理念,就是独处时,君子该如何表现。
慎独大约是孔子讲学时特别提到的概念,历来为人所传诵的是《中庸》中的那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论及“慎独”,根据朱熹的解释,日常事有着一以贯之的正道存在,因此即使自己处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世间的正义也是弥漫于此的,君子更要常怀知耻之心,尤加谨慎于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他人的不知而放纵自己的私欲。
这其实就是自我道德和行为的约束,故而是修身的功夫,属于孔子以来所倡导的士人自我修养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剥除其时代的因素,就其核心主旨来看,个人的慎独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践行价值。
具体来说,敬畏之心、独知与细微之事是我们今天仍然推重慎独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所谓敬畏之心,是对公平与正义,或者说天道的敬畏,现实层面还有法律。
在他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法律的约束力并不会削弱,因此我们更应该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
自己独知之地,可以是他人不了解的地方,因此若从公共的意义上来解释它,常常处于这种位置的人多是在位之人。
在位之人相对于他者,自然有对权力、资源及其他事项的优先乃至独占之利。
那么,对于在位之人,特别是今日的领导干部而言,面对自己权责之内的己所独知之事时,是否怀有对理、法的敬畏之心,是否遏制了私欲而秉以公心,便是事关一方或多方的大事了。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1)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丧乱(sāng)欢谑(xuè)逶迤(yí)悄然(qiǎo)停杯投箸(zhù)B.天台(tāi)干练(gàn)珍馐(xiū)兰橑(liǎo)渔阳鼙鼓(pí)C.殷红(yān)扁舟(piān)聒噪(guā)沙汀(tīng)钟鼓馔玉(zhuàn)D.訇然(hōng)潺湲(yuán)玉簟(diàn)干坼(chè)霰弹枪(s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汪洋恣肄沿木求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B.诲人不倦越俎代疱贻笑大方黄钟毁弃,瓦斧雷鸣C.弃甲曳兵时过境迁河辙之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前合后偃纵横捭阖不容置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始作俑者,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B.《诗经》中的《卫风·氓》一诗,给我们展示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婚姻悲剧,信誓旦旦只不过是一时的甜言蜜语。
C.曹植的《七步诗》,展示的不止是才情,还有那煮豆烧萁的悲哀。
D.陶潜归隐田园之后,过着焚琴煮鹤的生活,远离尘嚣,何等快意,何等潇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国和欧洲的每一次对望、对话,不仅牵引着世界的神经,也相互影响。
B.“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极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C.余额宝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去年6月发行的一款互联网货币基金,到今年2月底,其投资者总人数已经突破8100万人次。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武钢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说文阅读(共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
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
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
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
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
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
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
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
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恭”。
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
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
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一稔(rèn)泠然(líng)凫渚(zhǔ)逋(bǔ)慢B.决起(xuè)酒馔(zhuàn)遄飞(chuán)北冥(mín)C.潦水(liǎo)闵凶(mǐn)险衅(xìn)茕茕(qióng)D.连累(lěi)讥诮(qiào)角隅(yú)拔擢(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云销雨霁生当陨首一愁莫展B.高朋满座大声喝彩渔舟唱晚涸辙之鲋C.盘恒数日矫首暇观皇天后土神明庇祐D.平水相逢不知晦朔筋疲力尽唉声叹气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扶摇直上,人民苦不堪言。
B.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C.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D.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吸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而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什么《水浒传》里血腥场面那么多,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快意呢?那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里都有压抑,通过这种场面使内心的压抑都释放出来了。
B.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和对沙皇制度的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
C.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D.钱钟书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都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庇祐(pì)央浼(měi)酒馔(zhuàn)悖时(bèi)B.角隅(yú)睥睨(pì nì)迤逦(yǐlǐ)赍发(jī)C.周济(jǐ)泱泱(yāng)傩(nuó)送仓廒(ào)D.难民(nán)鞶(páng)鼓踹水(chuài)蚱蜢(zhà mě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沐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C.骄首避观夙遭闵凶乐天安命欣欣向荣D.天高地迥三径就荒垂天之云如愿以尝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________,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________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________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A.通知以至逐步装B.通知以致逐渐装C.通告以至逐步包D.通告以致逐渐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W高考ww.ks资源5u.co网m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钢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命题教师程临溪审题教师李荣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说文阅读(共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
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
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
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
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
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
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
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
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恭”。
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
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
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
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
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
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
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
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
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1.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2.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C.“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3.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新发展。
C.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
D.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实用文类文本阅读(一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①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
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
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
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
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
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
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
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
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
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
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
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
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
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
”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接着我向她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情况,说到了古英语与《贝奥武甫》。
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引向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标志性的文学桂冠的未来归属。
我真诚地对她说:像她这样的文学大家应该拥有这个荣耀了。
她对我说:她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已有12年。
说这话时,她并没有掩饰自己对这个奖项的渴望与屡屡落选的无奈之情。
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
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
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
我耐心地向她解释: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
现在我们走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
我还说,盗版能扩大你在中国的影响,这也是好事啊。
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
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
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
“Why not”她爽快地说。
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
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
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
得知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
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
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
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本文作者是《金色笔记》译者,节选自《新民周刊》)注:①多丽丝·莱辛,英国著名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的开头运用对比的手法,用平凡的人与多丽丝·莱辛对比,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之对比,突出多丽丝·莱辛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
B.作者拜访多丽丝·莱辛时,详细地叙写了她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其用意是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以便开启宾主的对话。
C.多丽丝·莱辛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多年后才获此奖,她对自己很久才能得到诺贝尔评奖机构认可颇有伤感。
D.作者翻译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是因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魅力。
E.在离开时,多丽丝·莱辛给了作者两张购书券,并嘱作者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这显示了多丽丝·莱辛的细心和体贴。
5.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3分)6.除了谦虚随和,平易近人,作者在文中还凸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至少三点)(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一共14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7—9题风雪夜归何蔚萍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会关着门。
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
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
但一个也没有。
只得叫门了。
她绕着墙走过去。
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好笑。
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①,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
”后来她招工回城。
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
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
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