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设计规则.

合集下载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设计规范是指为了保证电路板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中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以下是一份典型的PCB设计规范,详细介绍了各个方面的要求。

一、电路板尺寸和层数1.PCB尺寸应符合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尺寸以满足其他设备的要求。

2.PCB层数应根据电路复杂度、电磁兼容性和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

二、布局设计1.元器件布局应科学合理,尽量避免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2.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的布局应相互分离,以减少相互干扰。

3.电源和地线应尽量宽厚,减小电阻和电感,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三、网络连接1.信号线应尽量短、直且排布整齐,最大程度地避免信号交叉和串扰。

2.不同信号层之间的信号连线应通过过孔、通孔或阻抗匹配的方式进行连接。

四、电源和地线设计1.电源线和地线应尽量宽厚,减小电阻和电感,提高电压的稳定性。

2.电源和地线的路径应尽量短,减少电源回路的串扰和噪声。

五、元器件选择和焊接1.元器件的选择应根据设计需求,考虑其性能、品质和可靠性。

2.焊接工艺应符合IPC-610标准,保证焊点的牢固和质量。

六、阻抗匹配和信号完整性1.高速信号线应进行阻抗匹配,以减少反射和信号失真。

2.信号线应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信号完整性。

七、电磁兼容性设计1.尽量合理布局和组织信号线,以减少电磁干扰和辐射。

2.使用合适的屏蔽措施,包括屏蔽罩、电磁屏蔽层和绕线等。

八、PCB制造和组装1.PCB制造应按照标准工艺进行,确保PCB质量和可靠性。

2.元器件的组装应按照标准操作进行,保证焊接质量。

九、测试和调试1.PCB设计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电路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2.测试和调试工具应符合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一份典型的PCB设计规范,设计师在进行PCB设计时应考虑到电路的复杂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以提高电路板的质量和可靠性。

电路板设计与制作标准与规范

电路板设计与制作标准与规范

电路板设计与制作标准与规范引言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电路板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质量,一系列的标准与规范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标准与规范,以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电路板设计标准与规范1. 尺寸和布局电路板的尺寸和布局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根据电路的功能和布线的需求,合理确定电路板的尺寸和布局。

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底板尺寸:根据电子产品的需求,确定电路板的底板尺寸,确保电路板能够适应产品的尺寸要求。

- 元器件布局:合理布置各元器件的位置,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和冲突,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 热管理:对于需要散热的元器件,要合理布局散热装置,确保电路板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散热。

2. 线路布线和走线规范电路的线路布线和走线对于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师应根据以下标准与规范进行线路布线和走线:- 信号完整性:对于高频信号和模拟信号,要避免走线过长和走线路径交叉,减少信号的噪声和干扰。

- 电源线和地线:电源线和地线的布线要合理,避免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的干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差分信号:对于差分信号的走线,要保持差分对的平衡,减少互相之间的串扰。

3. 元器件的选择与布局电路板中的元器件选择和布局对于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

在选择和布局过程中,设计师应遵循以下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 元器件的可获得性和可替代性:选择市场上容易获得且有替代品的元器件,以提高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成本控制。

- 元器件的热耦合和热分布:布局元器件时要注意热耦合和热分布,避免元器件之间的过热和热量集中。

4. 层间布局与层间连接多层电路板在实际设计和制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 层间绝缘性能:确保层间绝缘性能符合规范,避免因层间绝缘不足而影响电路板的可靠性。

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安规原则

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安规原则

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安规原则为确保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并遵守一系列工艺规范以及安全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阐述PCB工艺规范及PCB设计的安规原则。

一、PCB工艺规范1.板材选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尺寸等要求;-必须符合应用环境的工作温度范围。

2.排布与布线:-尽量减少板上的布线长度,增加抗干扰能力;-根据电路频率、信号速度等要求合理设计布线;-所有布线层之间,要合理选用必要的接地和供电是层,增强电磁兼容性。

3.参考设计规则:-依据电路功能和各器件的规格书,正确设计布线规则;-合理设置电线宽度、间隙及线距。

4.等电位线规定:-等电位线使用实线表示;-必须保证等电位线闭合,不得相互交叉。

5.电气间隙要求:-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线,必须保持一定的电气间隙,避免跳线;-电源与信号线应尽量分成两组布线;-信号线与信号线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串扰。

6.焊盘设计:-合理布局焊盘和接插件位置;-焊盘和焊孔的直径、间距等必须满足可焊性和可靠性要求。

7.线宽、间隔规定:-根据电流、信号速度和PCB层数等因素,合理决定线宽和线距;-涂阻焊层的孔内径要适应最小焊盘直径;8.焊盘过孔相关规范:-不得将NC、不焊接引脚和地板连接到焊盘;-必需焊接的引脚应通至PCB底面或RX焊盘,不得配通至其他焊盘。

二、PCB设计的安规原则1.电源输入与保护:-保证电流符合设计要求,在输入端添加过压、过流、短路等保护电路。

2.信号线与地线的安全:-信号线与地线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干扰和电磁辐射;-尽量避免使用跳线。

3.防静电保护:-添加ESD保护电路,提高抗静电能力;-配置合适的接地网络,减少静电影响。

4.温度管理:-避免过大的电流密度,以减少热量;-根据散热要求设计散热装置。

5.安全封装:-选择符合安全认证标准的元器件封装;-避免封装错误和元器件方向错误。

PCB可制造性设计规范

PCB可制造性设计规范

PCB可制造性设计规范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制造性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和布局PCB电路板时所需考虑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电路板的制造过程顺利进行并获得可靠性和性能。

一、尺寸规范1.PCB电路板的尺寸要符合制造商的要求,包括最小尺寸、最大尺寸和板上零部件之间的间距。

2.确保电路板的边缘清晰、平整,并防止零部件或钳具与电路板边缘重叠。

二、层规范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层次和层的数量,确保原理图和布局文件的一致性。

2.定义PCB的地平面层、电源层、信号层和垫层、焊盘层等的位置和规格。

三、元件布局规范1. 合理布局元件,以最小化路径长度和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2.避免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干涉,确保元件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以便于焊接工序和维修。

四、接线规范1.线路走向应简洁、直接,避免交叉和环形走线。

2.确保信号和电源线路之间的隔离,并使用正确的引脚布局和接线技术。

五、电路可靠性规范1.选择适当的层次和厚度,以确保足够强度和刚度。

2.确保电路板表面和感应部件光滑,以防止划伤和损坏。

六、焊接规范1.在设计中使用标准的焊盘尺寸和间距,以方便后续的手工或自动焊接。

2.制定适当的焊盘和焊缺陷防范措施,以最小化焊接问题的发生。

七、标准规范1. 遵循IPC (Institute for Interconnecting and Packaging Electronic Circuits)标准,以确保PCB的制造符合国际标准。

2.正确标注和命名电路板上的元件和信号,以方便生产和测试。

八、生产文件和图纸规范1.提供准确和详细的生产文件和图纸,包括层叠图、金属化孔、引线表和拼图图等。

2.确保文件和图纸的易读性和可修改性。

九、封装规范1.选择适当的封装类型和尺寸,以满足电路板的要求。

2.避免使用不常见或过于复杂的封装,以确保可靠的元件焊接和连接。

PCB设计常用规则

PCB设计常用规则

PCB设计常用规则1、电气规则electrical rules电气设计规则用来设置在电路板布线过程中所遵循的电气方面的规则,包括安全间距、短路、未布线网络和未连接引脚这四个方面的规则:1、安全间距规则clearance该规则用于设定在设计中,导线、过孔、焊盘、敷铜填充等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各项规则以树形结构形式展开,用鼠标单击安全距离规则树中的一个规则名称,如polygon clearance,则对话框的右边区域将显示这个规则使用的范围和规则的约束特性---如polygon clearance规则约束文件中的多边形敷铜与文件中其他的对象如走线、焊盘、过孔等的安全距离是;2、短路规则short-circuit该规则设定电路板上的导线是否允许短路,在该规则的约束对话框中的constraints区域中选中allow short circuit复选框,则允许短路,反之则不允许短路;---一般保持默认不改3、未布线网络规则unrouted net该规则用于检查指定范围内的网络是否布线成功,如果网络中有布线不成功的,该网络上已经布完的导线将保留,没有成功布线的将保持飞线;---一般保持默认不改4、未连接引脚规则unconnected该规则用于检查指定范围内的元器件引脚是否连接成功;默认是一个空规则,如果有需要设计有关的规则,可以添加;2、布线规则routing rules布线规则主要是与布线设置有关的规则,共有以下七类:1、布线宽度width该规则用于布线时的布线宽度的设定;用户可以为默写特定的网络设置布线宽度,如电源网络;一般每个特定的网络布线宽度规则需要添加一个规则,以便于其他网络区分;constraints区域内含有粉色框中的三个宽度约束,即:最小宽度、首选宽度和最大宽度分别为从左到右的顺序说明;该区域中还有四个可选项,即:分别检查导线/弧线的最小/最大宽度、检查敷铜连接的最小/最大宽度、特性阻抗驱动的线宽、只针对层集合中的层即可布线层分别为从上到下顺序说明;2、布线方式routing topology该规则用于定义引脚之间的布线方式;此规则有七种布线方式,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表示布线方式为:以最短路径布线、以水平方向为主的布线方式水平与垂直比为5:1、以垂直方向为主的布线方式垂直与水平比为5:1、简易菊花状布线方式需指定起点和终点,否则与shortest方式相同、中间驱动的菊花状布线方式需指定起点和终点,否则与shortest方式相同、平衡菊花状布线方式需指定起点和终点,否则与shortest方式相同、放射状布线方式;---在自动布线时需要设置3、布线优先级别routing priority该规则用于设置布线的优先次序,优先级别高的网络或对象会被优先布线;优先级别可以设置的范围是0到100,数字越大,级别越高;可在routing priority选项中直接输入数字设置或用其右侧的增减按钮来调节;---在自动布线时需要设置4、布线板层routing layers该规则用于设置允许自动布线的板层,默认状态下其顶层为垂直走向,底层为水平走向若要改变布线方向,则可执行auto route-->set up,再单击situs routing strategies对话框中的edit layer directions按钮,打开层布线方向设置对话框来设置走线方向;---在自动布线时需要设置5、布线转角routing corners该规则用于设置自动布线的转角方式,有45°,90°和圆弧转角三种布线方式;---在自动布线时需要设置6、布线过孔类型routing via style该规则用于设置布线过程中自动放置的过孔尺寸参数,在constraints区域中设置过孔直径via diameter和过孔的钻孔直径via hole size;---在自动布线时需要设置,同时在手动布线过程中按键切换布线层时添加的过孔的大小也受此规则约束;7、扇出布线控制fanout control该规则主要用于球栅阵列,无引线芯片座等种类的特殊器件的布线控制;默认状态下,包含以下五种类型的扇出布线规则:fanout_BGA球栅阵列封装扇出布线,fanout_LCC无引脚芯片封装扇出布线,fanout_SOIC小外形封装,fanout_small 元器件引脚少于五个的小型封装,fanout_default系统默认扇出布线;以上五种类型的扇出布线规则选项的设置方法都相同,均在constraints区域:Fanout style:扇出类型,用于选择扇出过孔与SMT元器件的放置关系;有auto扇出过孔自动放置在最佳位置,inline rows扇出过孔放置成两个直线的行,staggered rows扇出过孔放置成两个交叉的行,BGA扇出重现BGA,under pads 扇出过孔直接放置在SMT元器件的焊盘下这5中选择;Fanout direction:扇出方向,用于确定扇出的方向;有disable不扇出,in only 向内扇出,out only想歪扇出,in then out先向内扇出,空间不足时再向外扇出,out then in先向外扇出,空间不足时再向内扇出,alternating in and out扇出时先内后外交替进行这6种选择;Direction from pad:焊盘扇出方向选择项;有away from center以45°向四周扇出,north-east以向北向45°扇出,south-east以东南向45°扇出,north-west以西南向45°扇出,north-west以西北向45°扇出,toward center向中心扇出这6种选择;Via placement mode:扇出过孔放置模式;有close to padfollow rules---接近焊盘和centered between pads---两焊盘之间这2个选择;---在自动布线时需要设置3、SMT规则SMT rulesSMT规则主要针对的是表贴式元器件的布线规则,共有以下三类:1、表贴式焊盘引线长度SMD to corner该规则用于设置SMD元器件焊盘与导线拐角之间的最小距离;这个距离决定了它与该焊盘相邻的焊盘的远近情况;默认时这是一个空规则,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新规则;2、表贴式焊盘与内电层的连接间距SMD to plane该规则用于设置SMD与内电层plane的焊盘或过孔之间的距离;表贴式焊盘与内电层的连接只能用过孔来实现;这个规则设置指出要离SMD焊盘中心多远才能使用过孔与内电层连接;默认时这是一个空规则,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新规则;3、表贴式焊盘引出线收缩比SMD neck down该规则用于设置SMD焊盘引出的导线宽度与SMD元器件焊盘宽度之间的比值关系默认值为50%;默认时这是一个空规则,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新规则;4、阻焊/助焊覆盖规则mask rules阻焊/助焊覆盖规则用于设置阻焊层、锡膏防护层与焊盘的间隔规则,总共有以下两类:1、阻焊层扩展solder mask expansion通常阻焊层除焊盘或过孔外,整面都铺满阻焊剂;阻焊层的作用就是防止不该被焊上的部分被锡连接;回流焊就是靠阻焊层来实现的;阻焊层的另一个作用是提高布线的绝缘性,防氧化和美观;在制作电路板时,先使用PCB设计软件设计的阻焊层数据制作绢板,再用绢板将阻焊剂防焊漆印制到电路板上;当将阻焊剂印制到电路板上时,焊盘或过孔被空出,如果expansion输入的是正值,则焊盘或过孔空出的面积要比焊盘或过孔大一些,如果是负值,则可以将过孔盖油一般将该值设置为;2、锡膏防护层扩展paste mask expansion在焊接表贴式元器件前,先给焊盘涂一层锡膏,然后将元器件粘在焊盘上,再用回流焊机焊接;通常在大规模生产时,表贴式焊盘的涂膏时通过一个钢模完成的;钢模上对应焊盘的位置按焊盘形状镂空,涂膏时先将钢模覆盖在电路板上,再将锡膏放在钢模上,用括板来回扩,则锡膏会透过镂空的部位涂到焊盘上;PCB设计软件的锡膏层或锡膏防护层的数据就是用来制作钢模的,钢模上镂空的面积要比设计焊盘的面积小,该规则就是设置这个差值的最大值即钢模上的镂空面积与设计焊盘的面积的差值,默认值为0;5、内电层规则plane rules内电层规则用于设置电源层和覆铜层P,G的布线,主要针对电源层和覆铜层与焊盘、过孔或布线等对象的连接方式和安全间距;共有以下三类:1、电源层的连接类型power plane connect style该规则用于设置过孔或焊盘与电源层的连接类型;Connect style连接类型有间隙连接、直接连接和不连接三种连接类型可供选择;conductors导线数表示选择间隙连接relief connect时,焊盘与内电层或覆铜层连接线的个数,有二线或四线这两个选择;conductors width用来设置连接线的宽度;air-gap用来设置间隙连接时的间隙宽度;expansion用来设置焊盘或过孔中线钻孔到间隙内侧的距离;---在四层板或四层以上的板时可使用2、电源层安全间距power plane clearance该规则用于设置电源板层与穿过该层的焊盘或共空间的安全距离焊盘或过孔的内壁与电源层铜片的距离;---在四层板或四层以上的板时可使用3、覆铜连接方式polygon connect style该规则用于设置覆铜与焊盘、过孔和布线之间的连接方法;在constraints 区域中,connect style和conductor width的设置与电源层的连接类型中相同,连接角度有45°和91°两种;6、测试点规则testpoint rules测试点规则用于设置测试点的样式和使用方法;有裸板测试点和装配测试点两种,在设计中一般都不用,所以就不介绍;7、制造规则manufacture rules制造规则主要设置于电路板制造有关的内容;共有以下九类:1、最小环宽minimum annular ring该规则用于设置最小环形布线宽度,即焊盘或过孔与其钻孔之间的半径之差;2、最小夹角acute angle该规则用于设置具有电气特性布线之间的最小夹角,最小夹角应不小于90°,否则易在蚀刻后残留药物,导致过度蚀刻;3、钻孔尺寸hole size该规则用于设置焊盘或过孔的钻孔直径的大小;4、钻孔板层对layer pairs该规则用于设置是否允许使用钻孔板层对;5、钻孔与钻孔之间安全间距hole to hole clearance该规则用于设置钻孔之间的安全间距钻孔内壁与钻孔内壁之间的距离;勾选allow stacked micro vias时,表示允许微通孔堆叠;6、最小阻焊条minimum solder mask sliver该规则用于设置最小阻焊条的宽度,默认为10mil;7、外露元器件焊盘上的丝印silkscreen over component pads该规则用于设置元器件焊盘与丝印之间的安全间距;8、文本标注于任意元器件之间安全间距silk to silk clearance该规则用于设置文本标注与任意元器件之间的安全间距,如丝印与丝印间的安全间距;9、飞线公差net antennae该规则用于设置飞线公差,默认设置为0,这样就可以确保有以小段线线段长大于0就好多余都会汇报;。

PCB线路板设计规范

PCB线路板设计规范

PCB线路板设计规范PCB线路板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电路板的性能、可靠性和可制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电路板的质量,减少故障率,优化设计和制造过程,使电路板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PCB线路板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方面:1.外形尺寸和形状:电路板的外形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适合安装在相应的应用设备中。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尺寸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设计过大或过小的尺寸。

2.电路板层布局:电路板的层布局应根据电路设计要求来确定。

在布局过程中,应将元件、信号线和电源线等布置在合适的层中,以避免互相干扰。

同时,还应根据电路的复杂程度和频率要求来确定电路板的层数。

3.电路布线规则:电路板的布线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如信号线与电源线的间距、信号线的阻抗控制等。

布线规则的遵循可以减少信号串扰和噪音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4.元件布置规则:电路板上各个元件的布置应符合一定的规则,如元件之间的间距、元件与边界的距离等。

元件布置规则的遵循可以方便焊接和维修,避免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短路等问题。

5.焊盘和焊接规则:电路板上焊接点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规则,如焊盘大小、已焊盘的间距等。

焊盘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注意焊接工艺的要求,如正确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等。

6.电源布局和分离规则:电路板上各个电源的布局应合理,避免互相干扰。

同时,还应根据电路的功耗和电流要求来确定电源的容量和类型,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防护和绝缘规则:电路板的防护和绝缘要求是确保电路板安全运行的关键。

设计时应注意电路板的防尘、防潮、防静电等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绝缘层的加工、防火阻燃材料的选择等。

8.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电路板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和可靠性要求来制定的。

设计时应考虑电路板的工作温度范围、振动和冲击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选择适应性材料和加强电路板的结构,以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

PCB设计规范

PCB设计规范

PCB设计规范一.PCB 设计的布局规范(一)布局设计原则1. 组件距离板边应大于5mm。

2. 先放置与结构关系密切的组件,如接插件、开关、电源插座等。

3. 优先摆放电路功能块的核心组件及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再以核心组件为中心摆放周围电路元器件。

4. 功率大的组件摆放在利于散热的位置上,如采用风扇散热,放在空气的主流通道上;若采用传导散热,应放在靠近机箱导槽的位置。

5. 质量较大的元器件应避免放在板的中心,应靠近板在机箱中的固定边放置。

6. 有高频连线的组件尽可能靠近,以减少高频信号的分布参数和电磁干扰。

7. 输入、输出组件尽量远离。

8. 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放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9. 手焊元件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其可焊性,以及焊接时对周围器件的影响。

手焊元件与其他元件距离应大于1.5mm.10. 热敏组件应远离发热组件。

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的热源,一般要求:a.在风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2.5mm;b.自然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4.0mm。

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器件的温升在额定范围内。

11. 可调组件的布局应便于调节。

如跳线、可变电容、电位器等。

12. 考虑信号流向,合理安排布局,使信号流向尽可能保持一致。

13. 布局应均匀、整齐、紧凑。

14. 表贴组件布局时应注意焊盘方向尽量取一致,以利于装焊。

15. 去耦电容应在电源输入端就近放置。

16. 可调换组件(如: 压敏电阻,保险管等) ,应放置在明显易见处17. 是否有防呆设计(如:变压器的不对称脚,及Connect)。

18. 插拔类的组件应考虑其可插拔性。

影响装配,或装配时容易碰到的组件尽量卧倒。

(二)对布局设计的工艺要求1. 外形尺寸从生产角度考虑,理想的尺寸范围是“宽(200 mm~250 mm)×长(250 mm ~350 mm)”。

电路板设计中的规范与要点

电路板设计中的规范与要点

电路板设计中的规范与要点电路板(PCB)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电子器件及其连接的电路。

一个好的电路板设计不仅能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路板设计中的规范与要点。

一、电路板设计规范1.尺寸规范:- 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需求确定电路板的尺寸。

- 考虑电子设备的安装空间和限制,确保电路板能够与其他组件和外壳完美契合。

2.层次规范:- 根据电路板的功能和复杂程度确定板层数。

- 单面板只有顶层为铜质层,双面板有顶层和底层,多层板则有更多内层。

- 多层板设计能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和信号完整性。

3.走线规范:- 根据电路板功能,划分信号线、电源线和地线,并设定规范的走线规则。

- 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尽量分开,减少干扰。

- 地线应宽且密集,用于提供电路的参考电压,减小传输噪音。

4.元件布局规范:- 将元件分组,并按照功能和信号流向进行布局。

- 避免元件相互干扰,尽量减小距离和交叉点。

- 确保足够的通风空间,避免元件过热。

5.丝印规范:- 在电路板上标注元件的引脚标号、元件名称和极性。

- 丝印应与焊盘有一定的间隔,避免干扰焊接。

二、电路板设计要点1.规划电源线和地线:- 电源线应足够宽,以确保电路中元件能够获取稳定的供电电压。

- 地线应在整个电路板上提供良好的连接,减少噪声干扰。

2.阻抗匹配:- 考虑信号传输的速度、频率和距离,根据规格书中的指导要求,合理设计走线和控制阻抗。

- 使用电气规则检查工具,确保设计中的阻抗匹配问题最小化。

3.信号完整性:- 使用差分信号来减少传输线上的干扰。

- 使用适当的信号层和接地层相结合,减小信号返回路径。

4.高频和高速信号处理:- 使用走线规则,减少信号线长度和干扰。

- 适当使用电容、电感和阻尼器来衰减高频信号和抑制回波。

5.元件布局:- 确保元件之间的间距和方向,以便于焊接和维护。

- 避免元器件之间的干扰,尽量减少噪声。

6.热管理:- 为高功耗元件设计适当的散热器和散热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dongxuehui12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Protel 99 设置一、 Routing 1. Clearance Constant: 1 Object Kind:Vias,Thru-hole Pads →Object Kind:Vias,Tracks/Arcs,Fills,Smd Pads, Thru-hole:13 mil different nets only 2 Object Kind:Tracks/Arcs,Fill s,Smd Pads →Object Kind:Vias,Tracks/Arcs,Fills,Smd Pads, Thru-hole:19 mi different nets only 19 mil 2. Routing Conners 90 Degrees 100 100mil 3. 4. 5.6. 7. 8. Routing layers:随已定(Any) Routing Priority: Board 0 Routing Topplogy: Board shortest Routing Via Style: 20 50 透孔 SMD: Width Constraint :看情况定,Net 分组,如 12V 电源、3V 电源等。

二、 Manufacting 1. Acute Angle Constraint: 45o 2. Confinement Constraint(最大尺寸 Board (*,* (*,* Keep Inside 3. 4.5. 6. 7. Minimum Annular Ring : Board 10 Paste Mask Expansion: Board 10 Polygon Connect Style :Board Direct….. Power Plane Clearance: Board 20 Power Plane Connect Style Aboard ,Relief Connect, 10,4,20,20 8. Solder mask Expansion: Board4mil 三、 Placement 1. 2. 3. 4. Component Clearance Constraint:(器件靠近 Board Board 100mil Component Orientations Rule: Board 0 Nets to Ignore: Board Permitted Layers Rule: Board Top Bottom 四、 1. 2. Other Short-Curent Constraint:Board Board Not Allowed Un-Routed Net Constrant : Board 五、快捷键 1. 1 原理图F1:帮助 1 Protel 99 设置 2 3 4 5 6 Process : Client:CascadeAllOpenDocuments Parameters: FileName=\Help\Protel.hlp|Topic=contents F3:查找下一个文本Process : Sch:FindNextText Parameters: F7:点亮网络标号 Process : Sch:SelectNet Parameters: F8:取消选中(点亮) Process : Sch:DeSelectAllObjects Parameters: F9:显示全部电路 Process : Sch:ZoomAll Parameters: F10:跳转到下一个错误标记 Process : Sch:JumpToNextErrorMarker Parameters: 2. 电路板图 1 Ctrl-F2:显示网络所有连接的飞线 Process : PCB:ShowConnections Parameters: SHOW=All 2 F2:显示网络连接的飞线 Process : PCB:ShowConnections Parameters: SHOW=Net 3 F3:显示元件连接的飞线 Process :PCB:ShowConnections Parameters: SHOW=ComponentNets 4 F4:隐藏飞线Process : PCB:HideConnections Parameters: Hide=All 5 F5:移动元件 Process :PCB:MoveObject Parameters: Object= Component 6 F6: Drag Process : PCB:MoveObject Parameters: Drag = True|$Description=Drag any object on the current document 7 F7:选中连接的敷铜 Process : PCB:Select Parameters: Scope = ConnectedCopper 8 F8:取消选择 Process : PCB:Deselect Parameters: Scope=All 2 Protel 99 设置 9 F8:取消选择 Process: PCB:Deselect Parameters: Scope=All 10 F9:显示全部 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All 11 F10:修改线宽度 Process : PCB:EditRules Parameters: 12 F11: 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Pan 13 F12:打断线 Process : PCB:BreakTrack Parameters: Action = Pan 14 Home 刷新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Redraw 15 End 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Pan 16 /:画线 Process : ManRoute:RunExternalManualRouter Parameters: 17 *:正反面切换 Process : PCB:SetCurrentLayer Parameters: LayerName = NextSignal 18 3 1本文由dongxuehui12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Protel 99 设置一、 Routing 1. Clearance Constant: 1 Object Kind:Vias,Thru-hole Pads →Object Kind:Vias,Tracks/Arcs,Fills,Smd Pads, Thru-hole:13 mil different nets only 2 Object Kind:Tracks/Arcs,Fills,Smd Pads →Object Kind:Vias,Tracks/Arcs,Fills,Smd Pads, Thru-hole:19 mi different nets only 19 mil 2. Routing Conners 90 Degrees 100 100mil 3. 4. 5. 6. 7. 8. Routing layers:随已定(Any)Routing Priority: Board 0 Routing Topplogy: Board shortest Routing Via Style: 20 50 透孔 SMD: Width Constraint :看情况定,Net 分组,如 12V 电源、3V 电源等。

二、 Manufacting 1. Acute Angle Constraint: 45o 2. Confinement Constraint(最大尺寸 Board (*,* (*,* Keep Inside 3. 4. 5. 6. 7. Minimum Annular Ring : Board 10 Paste Mask Expansion: Board 10 Polygon Connect Style :Board Direct….. Power Plane Clearance: Board 20 Power Plane Connect Style Aboard ,Relief Connect,10,4,20,20 8. Solder mask Expansion: Board 4mil 三、 Placement 1. 2. 3. 4. Component Clearance Constraint:(器件靠近 Board Board 100mil Component Orientations Rule: Board 0 Nets to Ignore: Board Permitted Layers Rule: Board TopBottom 四、 1. 2. Other Short-Curent Constraint: Board Board Not Allowed Un-Routed Net Constrant : Board 五、快捷键 1. 1 原理图 F1:帮助 1 Protel 99 设置 2 3 4 5 6 Process : Client:CascadeAllOpenDocuments Parameters:FileName=\Help\Protel.hlp|Topic=contents F3:查找下一个文本 Process : Sch:FindNextText Parameters: F7:点亮网络标号 Process : Sch:SelectNet Parameters: F8:取消选中(点亮) Process : Sch:DeSelectAllObjects Parameters: F9:显示全部电路 Process : Sch:ZoomAll Parameters: F10:跳转到下一个错误标记 Process : Sch:JumpToNextErrorMarker Parameters: 2. 电路板图 1 Ctrl-F2:显示网络所有连接的飞线 Process : PCB:ShowConnections Parameters: SHOW=All 2 F2:显示网络连接的飞线 Process : PCB:ShowConnections Parameters: SHOW=Net 3 F3:显示元件连接的飞线 Process : PCB:ShowConnections Parameters: SHOW=ComponentNets 4 F4:隐藏飞线 Process :PCB:HideConnections Parameters: Hide=All 5 F5:移动元件 Process : PCB:MoveObject Parameters: Object= Component 6 F6: Drag Process : PCB:MoveObject Parameters: Drag = True|$Description=Drag any object on the current document 7 F7:选中连接的敷铜 Process : PCB:Select Parameters: Scope = ConnectedCopper 8 F8:取消选择 Process : PCB:Deselect Parameters: Scope=All 2 Protel 99 设置 9 F8:取消选择 Process : PCB:Deselect Parameters: Scope=All 10 F9:显示全部 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All 11 F10:修改线宽度 Process : PCB:EditRules Parameters: 12 F11: 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Pan 13 F12:打断线 Process : PCB:BreakTrack Parameters: Action = Pan 14 Home 刷新 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Redraw 15 End Process : PCB:Zoom Parameters: Action = Pan 16 /:画线Process : ManRoute:RunExternalManualRouter Parameters: 17 *:正反面切换Process : PCB:SetCurrentLayer Parameters: LayerName = NextSignal 18 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