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春节作文600字:福清春节的民俗

合集下载

福清家乡的民俗八年级作文记叙文

福清家乡的民俗八年级作文记叙文

福清家乡的民俗八年级作文记叙文《福清家乡的民俗》我的家乡福清,是一个充满独特民俗风情的地方。

每年春节,那可真是热闹非凡!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人们忙着打扫房屋,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最喜欢跟着妈妈一起去集市买年货啦,集市上的东西可多了,有红彤彤的春联,有各种各样的糖果,还有五颜六色的新衣服。

到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鲜美的鱼,还有甜甜的年糕。

爷爷说,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吃年糕意味着“年年高升”。

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外面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美丽极了!我和小伙伴们也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放烟花,我们拿着小烟花棒,在空中挥舞着,就像仙女在挥舞着魔法棒。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

长辈们会给我们发红包,祝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学习进步。

福清的民俗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这些民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民俗!《福清家乡的民俗》在福清,有许多有趣的民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就说元宵节吧,那一天,街上到处都挂满了灯笼,各种各样的,有兔子灯、猴子灯、龙灯,好看极了!到了晚上,还有花灯巡游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花灯巡游。

巡游的队伍很长,有穿着古装的人在跳舞,有敲锣打鼓的,还有举着花灯的。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大大的龙灯,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真的在飞一样。

福清的民俗真的很有意思,它们是我们家乡的宝贝,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福清家乡的民俗八年级作文记叙文

福清家乡的民俗八年级作文记叙文

福清家乡的民俗八年级作文记叙文你知道吗?福清的民俗真的是超级好玩又有趣!我在家乡的福清,每年到了大节日,我们就会举行很多特别的庆祝活动。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奶奶去参加春节的庙会,真的是太热闹了!那天早上,我跟着爷爷奶奶一大早就出门了。

爷爷穿着他最喜欢的红色大衣,奶奶也穿上了她的漂亮新衣。

我们走在街上,看到的都是穿着新衣服的人们,还有很多人提着灯笼,开心地聊天。

“哇,爷爷,这里好热闹啊!”我兴奋地说。

爷爷笑了笑,摸摸我的头说:“是啊,小孩子最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了。

今天可是我们福清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呢!”我们来到庙会现场,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大的花轿,上面装饰得非常漂亮,五颜六色的花朵装饰得像花园一样。

我还看到一个小摊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葫芦,我立刻跑过去,眼睛都亮了起来。

“奶奶,我要那个红色的糖葫芦!”我拉着奶奶的衣袖说。

奶奶笑了笑,拿出钱买了一个给我。

我吃着糖葫芦,感到甜甜的,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甜的。

然后,我们还看到很多人放鞭炮,吵得我耳朵都快聋了,但这也正是节日的味道啊!在庙会的中心,有一座很大的舞龙队伍。

龙的身体长长的、颜色亮丽,龙头上还戴着闪闪的金冠。

舞龙的叔叔们动作迅速,有时龙头高高抬起,有时低下,整个舞龙队伍看起来就像在空中飞舞一样。

“看那条龙,真是太厉害了!”我大声说。

爷爷点点头说:“对,这就是我们福清的传统民俗,舞龙是为了祈求一年四季平安顺利。

”除了舞龙,还有一个叫“踩高跷”的节目。

几个叔叔站在很高的木棍上走来走去,仿佛在空中飞翔。

我看得目瞪口呆,生怕他们摔下来。

“爷爷,这样真的不会掉下来吗?”我紧张地问。

爷爷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别担心,他们都是练习了很多年的呢。

”庙会结束后,我们回到家,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年夜饭。

我们围坐在桌子旁,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爷爷奶奶一边吃一边讲起了过去的故事。

“这个节日真的是太棒了!”我满意地说。

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是啊,小孩子能开心最重要。

福建福清过年游神作文600字

福建福清过年游神作文600字

福建福清过年游神作文600字福清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每年到了过年的时候,福清的乡村就会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游神活动。

这种乡村游神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福清过年游神的魅力吧。

福清过年游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活动,一般是在正月十五以后进行。

在当地,每个村子都会组织游神队伍,穿着五彩缤纷的戏服,背着精美的神像和神轿,载歌载舞地游行于各个村庄。

游神队伍中会有锣鼓喧天的伴奏,还有民间艺人表演各种节目,热闹非凡。

游神队伍在游行的过程中会顺道祈福,为村民们祈求平安和丰收。

而村民们也会在游神队伍前面敲锣打鼓,给予善意的迎接和祝福。

整个游神活动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的气氛,每个村民和游客都沉浸在这浓浓的年味之中。

福清过年游神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文化,更是一种传统的信仰和仪式。

在古代,当地人们相信游神的出行能够驱邪避灾,保佑村庄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因此,游神在当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祈福。

在现代社会,尽管游神的意义已经有所减弱,但是这种传统文化活动依然得到了人们的热爱和珍惜,成为了民众过年时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游神活动,不仅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俗风情,还能够了解当地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底蕴。

在游神队伍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传统乐器和舞蹈,还能够听到一些关于神话传说的故事。

同时,你还能够品味到地方特色的美食和茶文化,感受到不同于城市的纯朴风土人情。

这种独特的体验,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某个时空,领略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

福清过年游神,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更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游神活动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通过游神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游神也成为了当地人们共同的节日记忆和文化信仰,传承着家乡的美好传统。

2019年快乐的春节900字作文-福清春节的民俗

2019年快乐的春节900字作文-福清春节的民俗
第 2 页 共 5 页
在 福 清 仍 流 行 分 年 习 俗 , 多 数 家 庭 都 备 些 果 品 香 烛 祭 供 祖 宗 , 以 表 子 孙 敬 祖 的 孝 心 。 除 夕 夜 , 福 清 有 守 岁 的 风 俗 。 除 夕 夜 一年 夜 饭 都 凑 成 十 碗 十 盘 , 取 名 十 全 十 美 之 意 。 饭 后 长 辈 向 未 成 家 的 晚 辈 送 压 岁 钱 , 家 庭 主 妇 “ 装 岁 饭” ,切 好 初 一 早 上 用 的 蔬 菜 鱼 肉 , 全 家 人 在 家 长 率 领 下 , 洒 扫 庭 院 , 添 满 水 缸 。 以 前 民 间 还 有 “ 煨 火 母 ” 的 风 俗 , 表 示 灶 火 延 续 、 家 庭 兴 旺 的 意 思 。 最 后 家 长 添 油 点 灯 , 带 领 全 家 围 坐 一 起 , 促 膝 谈 心 , 直 到 天 明 , 这 便 是 守 岁 。 正 月 初 一 亲 朋 好 友 间 相 互 拜 年 , 这 是 全 国 都 有 的 风 俗 , 但 福 清 初 一 拜 年 又 有 许 多 不 同 的 风 俗 。 福 清 人 自 古 勤 劳 , 初 一 都 争 先 恐 后 起 早 , 取 “ 初 一 起 得 早 , 全 年 都 起 早 ” 之 意 。 初 一 早 家 家 户 户 煮 线 面 , 人 人 都 吃 线 面 , 还 配 上 太 平 蛋 一 双 , 祈 求 “ 福 寿 绵 长 , 太 平 如 意” 。民 间 还 有 第 一 口 吃 蛋 而 不 喝 汤 的 风 俗 , 说 是 第 一 口 喝 汤 出 门 便 逢 雨 。 吃 完 蛋 后 便 出 去 拜 年 , 主 人 或 主 妇 须 留 一 人 在 家 接 待 来 拜 年 的 客 人 。 拜 年
第 1 页 共 5 页
, 亲 自 送 到 岳 父 岳 母 家 。 第 二 年 以 后 , 礼 仪 件 数 可 不 拘 , 但 必 须 避 开 “ 四 ” 的 忌 讳 。 十 二 月 廿 八 以 后 , 家 家 户 户 都 要 巾 春 联 。 福 清 的 春 联 有 与 众 不 同 的 地 方 , 它 在 红 联 身 上 加 了 一 段 白 联 头 。 这 种 习 俗 据 说 源 于 明 嘉 靖 四 十 一 年 除 夕 , 时 倭 寇 入 侵 福 清 , 百 姓 刚 贴 完 春 联 来 不 及 吃 年 夜 饭 便 逃 命 而 去 , 等 戚 继 光 率 军 击 溃 倭 寇 才 回 来 , 有 些 人 不 幸 蒙 难 , 丧 家 就 改 贴 绿 色 素 联 , 亲 戚 朋 友 为 了 表 示 哀 悼 , 就 在 经 联 上 加 巾 白 联 头 致 哀 。 这 白 联 头 红 联 身 一 是 表 示 全 家 平 安 , 二 则 反 映 福 清 自 古 就 有 乡 里 敦 睦 , 和 衷 共 济 的 纯 朴 民 风 。 分 年 是 福 清 春 节 期 间 的 重 要 民 俗 活 动 , 家 家 户 户 都 在 除 夕 前 一 天 入 夜 后 举 行 发 年 仪 式 。 分 年 是 人 们 在 一 年 取 得 收 成 后 祭 拜 天 地 神 , 祭 拜 祖 宗 的 宗 教 仪 式 , 沿 袭 下 来 便 成 了 风 俗 。 先 备 八 果 三 牲 祭 天 地 , 接 着 加 上 二 荤 祭 保 护 神 , 最 后 备 十 素 十 荤 祭 祖 宗 。 分 年 要 焚 香 放 鞭 炮 , 意 即 上 达 天 庭 , 下 告 地 府 。 这 些 仪 式 虽 有 迷 信 色 彩 , 但 却 表 达 了 福 清 人 尊 敬 祖 宗 的 美 德 。 现

关于春节风俗作文600字(精选10篇)

关于春节风俗作文600字(精选10篇)

春节风俗作文600字关于春节风俗作文600字(精选10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风俗作文600字(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风俗作文1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

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除夕与团年饭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

湘西苗族更有特色。

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

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

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满面春风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高低”要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圈炉欢度除夕良宵。

吃团年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

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渴一口酒,以讨吉利。

桌上的菜多是有意思的。

比如:鱼丸、肉丸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全鸡,“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团年饭时,如果家里有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

株洲、衡阳等地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地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

邵阳、怀化等地,吃团年饭时,不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

小年与祭灶神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

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

家乡的风俗作文福建福州福清

家乡的风俗作文福建福州福清

家乡的风俗作文福建福州福清
我家是福建福清的,家乡的风俗特别有意思哩!每年春节,咱们家都会做好多好吃的东西。

妈妈说,过年就是要团团圆圆,吃的也是越多越好,象征着来年会有好多好运气!
我最喜欢的是“包春卷”啦!每年春节,外婆都会带着我一起包春卷,咻~咻~咻,拿起春卷皮,把肉馅、菜馅包进去,然后捏一捏,两头一卷,做好了就能放进油锅里炸,咯吱~咯吱~的声音好好听哦!炸出来的春卷外脆内嫩,好香好好吃,吃上一口,嘴巴里全是幸福的味道。

还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咱们会吃元宵。

爸爸说,元宵像个小圆球,里面有甜甜的黑芝麻馅,一咬下去,哇~好好吃,软软的,又香又甜的。

吃元宵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特别热闹!
每次过节,家乡的风俗让人觉得特别温暖,特别幸福,家里人一起做饭、吃饭,大家笑嘻嘻的,感觉一年就这么美好开始啦!我真喜欢家乡的风俗!
—— 1 —1 —。

春节民俗的作文(通用28篇)

春节民俗的作文(通用28篇)

春节民俗的作文(通用28篇)春节民俗的作文(通用28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民俗的作文(通用2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民俗的作文篇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

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

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春节民俗的作文篇2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

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

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

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

横批是:吉星高照。

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

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

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

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

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春节民俗活动作文6篇

春节民俗活动作文6篇

春节民俗活动作文6篇导读:春节民俗活动作文1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

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反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

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

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里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

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

现在虽然不在厨房帖灶君图,改贴春牛图,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

送完灶君后,开始了“送年”活动。

福清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

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叫做“送年”,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五斤,五素五荤十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岳母家。

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十二月廿八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巾春联。

福清的春联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红联身上加了一段白联头。

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时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逃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才回来,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经联上加巾白联头致哀。

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福清自古就有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

分年是福清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后举行发年仪式。

分年是人们在一年取得收成后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仪式,沿袭下来便成了风俗。

先备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荤祭保护神,最后备十素十荤祭祖宗。

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达天庭,下告地府。

这些仪式虽有迷信色彩,但却表达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

现在福清仍流行分年习俗,多数家庭都备些果品香烛祭供祖宗,以表子孙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岁的风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春节作文600字:福清春节的民俗
导读:本文五年级春节作文600字:福清春节的民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

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反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

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

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里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

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

现在虽然不在厨房帖灶君图,改贴春牛图,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

送完灶君后,开始了“送年”活动。

福清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

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叫做“送年”,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五斤,五素五荤十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岳母家。

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十二月廿八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巾春联。

福清的春联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红联身上加了一段白联头。

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时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逃
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才回来,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经联上加巾白联头致哀。

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福清自古就有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

分年是福清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后举行发年仪式。

分年是人们在一年取得收成后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仪式,沿袭下来便成了风俗。

先备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荤祭保护神,最后备十素十荤祭祖宗。

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达天庭,下告地府。

这些仪式虽有迷信色彩,但却表达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

现在福清仍流行分年习俗,多数家庭都备些果品香烛祭供祖宗,以表子孙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岁的风俗。

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着吃团圆饭。

年夜饭都凑成十碗十盘,取名十全十美之意。

饭后长辈向未成家的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全家人在家长率领下,洒扫庭院,添满水缸。

以前民间还有“煨火母”的风俗,表示灶火延续、家庭兴旺的意思。

最后家长添油点灯,带领全家围坐一起,促膝谈心,直到天明,这便是守岁。

正月初一亲朋好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许多不同的风俗。

福清人自古勤劳,初一都争先恐后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

初一早家家户户煮线面,人人都吃线面,还配上太平蛋一双,祈求“福寿绵长,太平如意”。

民间还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汤的风俗,说是第一口喝汤出门便逢雨。

吃完
蛋后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妇须留一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

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

主人也作揖回贺,请客人进门,向客人敬烟请糖。

路上遇到熟人,无论友善与否,一律点头致意,或作揖互贺。

初一这天禁忌多,如忌扫地,怕扫掉财运;忌操九,怕不慎伤了皮肉不吉利;忌讲晦气话,怕言语相左伤了和气;忌打小孩,怕哭声不祥,这天小孩兴不过,有什么要求,大人多满足他们;忌讨债认为喜庆日子不难为别人,体现福清人宽怀仁爱的美德。

拜初二是宝清独有的风俗,也称拜新座。

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吊唁。

拜初二这一习俗也与倭患有关,据说明末倭寇入侵,人们逃难而去。

待戚继光率兵击溃倭寇,逃难的人们回来过年,初一见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难者家中吊唁,沿袭下来,成了风俗。

因此福清民间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门,以为晦气,当然拜新座不在此限。

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区还有初五做“大岁”的风俗。

据说当年人们逃倭患时,无法回乡过春节,直到戚继光击溃倭寇后,人们才返回家园,初过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赶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岁”。

福清的元宵节自有特色。

这天晚上,工农商学各界人士都参加过利桥活动,利桥就是瑞云塔附近的龙首桥,人们过元宵到瑞云塔登高观赏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桥上凭栏观赏龙江上的游船,这种过利桥习俗被当作吉利之举。

正月十五夜之前二三天,人们还集中在社址前燃放烟花,观看彩灯游村,当年添了男丁的人家还要给“游灯”的人
分烛,以示吉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