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精茶抗疲劳作用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中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长期疲劳和体能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然而,中药作为一种自然药物,具有疗效确切、病因机制多样、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备受关注。

中药具有补气养血、调理脾胃、祛湿解毒等特点,可以改善体内功能失调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中药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研究和应用。

一、黄芪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益气固表、抗疲劳等特点。

研究发现,黄芪可以显著改善CFS患者的体能活动能力,减轻疲劳程度,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二、党参党参被广泛用于治疗疲劳和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研究表明,党参具有抗疲劳、抗炎症和抗氧化的作用,并可以改善CFS患者的生活质量。

党参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三、当归当归是一味具有补血、活血和调经作用的中药。

一些研究发现,当归可以改善CFS患者的疲劳程度、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此外,当归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四、白术白术是一味常用的脾胃益气药物,具有健脾止泻、益气补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白术可以改善CFS患者的疲劳状况,增强体力活动能力,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以上只是一些中药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例子,还有许多其他中药也被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如黄精、樟脑、丹参等。

虽然这些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明确其治疗机制和安全性。

此外,中药联合中医辨证论治也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气虚血瘀、脾胃失调、湿热内蕴等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总之,中药作为一种自然药物,具有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疗效确切、病因机制多样、副作用小等优点。

乌药抗疲劳机理探讨

乌药抗疲劳机理探讨
三 阶段 发 展 为 脏 腑 功 能 劳 伤 , 气 血 阴 阳 亏 损 的 慢 性 疲
施 ,通 过人体 自身抗疲 劳 系 统 的 自我 调 节 ,可 以 自行 消除 ,因此其 属 于生理 性疲 劳 、健 康性疲 劳 。 疲 劳 的发 生较 为 复杂 ,除 与所 受 的 劳 动负 荷 强 度
之 本 ,藏精 主骨 ,是 体力 产生 的原 动 力 ;脾 为 后 天之 本 ,气 血生 化之 源 ,保证 全身 能源 的补 充 ,且 主 四肢 肌 肉以参与 形体 运动 ;肝 主 疏 泄 ,主 藏 血 藏魂 ,主筋
而 为 “ 极 之本 ” 是体 力性 疲劳 的调节 核心 。 罢 , 肝 是 体 力 性 疲 劳 的 调 节 核 心 :其 一 , 肝 主 疏 泄 ,
境 、气 候 、体 质及 饮食 起 居 习惯 等 因 素 相 关 。这 种 状
态 如 果 不 能 及 时 消 除 , 随 着 劳 动 强 度 和 量 的 增 大 , 耗
骸 。体 力 与脑力 的产 生 均 以气 血 为 物质 基 础 ,以经络
为 纽 带 ,通 过 五 脏 功 能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互 协 调 而 实 现 。 肾 为 先 天
不 平衡 状态 ,这种 状态 改 善 的始 动 环 节 在 于肝 的调 节 能 力 。因为 ,肝 主疏 泄 ,调 畅 气机 ,维 持机 体 气 的 升 降出入 运 行 ;同 时 ,肝 主 藏 血 ,调 节 全 身 血 量 分 布 , 特 别是 外周血 量 的有效 分 布 。气 血 循 环 代谢 能 否 与 运 动相适应 ,首 先取 决 于肝 的 自我调 节 能 力 。另外 ,肝 调 畅情 志 ,能够缓 解精 神 情 绪 紧 张 ,保 证 心理 状 态 平
血 而 能 步 ,掌 受 血 而 能 握 ,指 受 血 而 能 摄 ” (《 问 ・ 素

中草药对消除运动中疲劳的初步观察

中草药对消除运动中疲劳的初步观察



,
,
茎枝 密生 针刺
,
,
掌状 长 叶 生 小 叶

3

5

6
小 叶 片椭 圆 形
8
缴形 花 序
花 呈 淡 紫色
,
核果 球 形 黑 色

干 后 有 明显 的 五 棱
,
花期


,
与人 参 同 属 于 五 加科 植 物
,
分 布于 中 国 东 北

华北
,
主 产黑 龙江 省
,
小兴 安

岭是 其 分 布 的 中 心 鲜及 日本
中 草 药 对 消 除 运 动 中 疲 劳 的 初 步 观 察
黑 龙 江 省 体育 科 学 研 究所 运 动 医 学 研 究 室 黑 龙 江 省 相 国 医药 研 究 所 中 药 研 究 室 黑龙 江 省体 工 二 队卫 生 所
,

王桂 云
许 双贵
付 学军
郭 秀芳
疲劳 是 人在 工 作或 活 动 后 产 生 的
之一 室
, 。
尤 其是 运 动 时
,
疲 劳 是 防 碍 运 动 成绩 提 高 的 原 因 黑 龙江 省 体育 科研 所 运 动 医 学 研 究
,

为 了 研 究 预 防 和 消除 运 动 中疲 劳 的有 效 药 物
,

近 一 年来

在动 物 试 验 的 基 础 上 筛选 了 数种有 效 的 中 草 药

.
增 加冠 脉 } 故流 量 及提 高 心 肌 耐 缺 氧 能 力 和 降 低 心
;
_
动 物 实验 表 明

乌药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乌药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数据。
2 结 果
1 3 剂 量选择 : . 乌药 在保健 食 品 “ 台乌牌 ” 乌药 精 颗粒
中人 推 荐 量 0 0 g k / , 次实 验 设 低 剂 量 组 0 1 / . 1/ gd 本 . g k / , 当于人保 健食 品推 荐量 的 1 gd 相 0倍 。乌药 临 床治 疗 常用量 为 1 . g 6 k / , 次实验设 4个 剂量 组 , 00 /0 g d本 即
术器 械等 , 由浙 江 省 中 医 药 研 究 院 提 供 。 血 清 尿 素 氮 测 定 试 剂 盒 ( 号 为 2 0 0 0 ) 血 乳 酸 测 定 试 剂 盒 批 0742 、 ( 号 为 2 0 0 0 ) 由 南 京 建 成 生 物 工 程 研 究 所 批 0743 , 生产。
乳 酸 测 定 。 结 果 : 药 高 剂 量 组 (. g k / ) 明 显 提 高 小 鼠 负 重 游 泳 时 间 ( 乌 2 7/ g d 可 P< O 0 ) 降低 小 鼠 游 泳 血 .5 ,
乳 酸 面积 ( <0 0 ) 乌 药各剂 量组 对 小 鼠运 动后 血 清尿 素 氮含 量 无 明显 影 响 。结论 : 药具 有缓 解 体 P .5 , 乌
可 见 , 药高剂 量 ( . g k ) 乌 2 7 / g 组有 明显提 高小 鼠负重 游 泳时间, 与对 照组 比较有 显著性差 异 ( < 0 0 ) P . 5 。另外 还 观察 到乌 药 高 剂 量 ( . g k ) 对 雌 性 小 鼠 负重 游 2 7/ g 组 泳 时 间的提高 比雄性 小 鼠时 间提 高 的幅度更 大 。 , 2 2 乌 药对 小 鼠运动 时血 清尿 素 氮的影响 : . 详见 表 2 。 由表 2可见 , 药 各 剂量 组 对 小 鼠运 动后 血 清尿 素 氮 乌

茶叶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进展

茶叶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进展

屈 萍 等以优秀男性 运动员运 动 ( I 赛艇运动 员测试 B N含量 。结果发现 ,普洱茶特征成分提取物具有显著 U
2 0 m ̄功仪 ,足球 运动员测试 2 0 m跑 ) 00 80 后服药 , 日 次 的抗疲 劳作 用 ,普洱茶抗疲劳作用并 非完全 由咖啡碱所
测血 清中血尿 素(U 、 清丙二醛 ( A 含量 以及血清肌 引起 , B )血 MD ) 而茶褐素 、 茶多糖 以及茶蛋 白等组成 的复合体 同样
131茶氨酸的抗疲 劳作 用 ..
参考文献 :
[ ]A j l S n a, u i d rK u . a e n T re t a.G e n 1 n ai i g l S rn e a N v e ik y e . 1 r e r
T a E t a t a d C t c i m lo a e C r n c F t g e e x rc n a e h n A e i r t h o i a i u -
研究结果来看 , 叶的抗疲劳作用 比较 明显 。 茶 这就可 以通
除 了上述各茶类 ,另有 以茶 叶为主 ,配 以适量其它 过服用 茶叶功能成分或饮茶来减轻人们 日常疲劳及运动 功能成分制成 的保健 茶也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 [68 6 -I , 1。 1 1 . 叶功 能成 分的抗疲劳作 用研究进展 3茶
及茶类发展 , 可分 为绿茶 、 黄茶 、 黑茶 、白茶 、青茶 、黑 量组效果显著 。 茶六大类 。 六大茶类 的组成成分有所差异 ,因此 , 其抗疲 劳 的效果 和功能成分也可能有所不 同。
121 绿 茶 抗 疲 劳作 用 的研 究 结 果 ..
廉 志顺 『等研究表 明,普洱茶抗疲劳功效随贮存 时 J 。 间延长而降低 ,约 1 年后不再降低 。这可能一方面 由于 0 长期贮存过程 中 , 普洱茶在空气 、 水分和微生物 的作用下

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补益类中药研究进展

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补益类中药研究进展

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补益类中药研究进展玄其文,沈 诞,杜 娟,顾 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200433)[关键词] 疲劳;补益类中药;多糖;作用机制;综述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02.027[中图分类号] R282.7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02-0275-07[通信作者] 顾伟,E -mail :sam6116@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8ZX09J18110-003) 疲劳是由机体脑力、体力活动过度,或精神刺激过多等因素所致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单独出现,也可以作为一种症状伴随于其他疾病出现[1]。

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疲劳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

1982年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概括为“躯体不能开启或持续进行某一特定强度的生理活动的状态”[2]。

2004年发表在Lancet 上的一篇文章将疲劳定义为“机体难以触发或维持自主性活动的状况”[3]。

有研究认为疲劳状态会引发焦虑或抑郁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知能力水平、睡眠的质量、身体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等[4]。

而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下会加速衰老,导致抑郁焦虑状态,引发癌症或部分免疫类疾病,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5]。

但由于评价疲劳的方式大多较为主观且疲劳的致病因素较多,疲劳的状态往往不为患者所重视,无形之中带来更多隐患。

疲劳形成机制十分复杂,文献中总结出相关的发病机制有能量耗竭学说、内环境稳态失调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和自由基影响理论学说等[6]。

也有研究指出疲劳可能由个体情绪状态、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低血糖等心理、生理、生化因素引起[7]。

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和延缓疲劳的发生是近年来军事医学、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需攻克的难题。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于抗疲劳和具有抗疲劳活性的药物的研究方兴未艾。

运动食品及其研究现状

运动食品及其研究现状

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 中,L左旋 肉碱提高 了脂肪的氧化 -
速率 ,减少 了糖原的消耗 ,同时也延缓 了疲劳 。人们己 把 肉碱应用于大众减肥 ,竞技运动员减脂抗疲劳 ,很多 营养补剂生产厂家把L左 旋肉碱作为减肥食品的主要成 -
分之一 。
油公司已将大豆多肽制成强化运动饮料 ,连续饮用可明
1 运动食 品的分类
运动食 品目前并没有严格 的定义 ,因此 ,对运动食 品的分 类上也 十分 混乱 ,国内外均没有 制定相应 的标
发现乌药精茶具有很好的抗疲劳功效;此外,梁刚等 I用 5 ]
海藻糖 ,马壮等 用海参提取 液作为抗疲劳成分均认为
具有 明显的抗疲劳 作用。 15 增强 力量型运 动食 品 .
维普资讯
何轶等 :运动食品及其研究现状 恢复疲劳的效果 ,同时 ,大豆多肽被人体吸收后 ,可以
4 7
效和安全的营养 补充品。 24 -左旋 肉碱 . L L 左旋肉碱 即肉毒碱 ,是世纪初 由俄国科学 家发现 - 的。 目前的研 究普遍认为 ,L 左旋肉碱是一种安全有效 一 的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的营养补剂 ,L 左旋 肉碱能够促 . 进脂肪酸进入 线粒体氧化分解 ,是转运 脂肪酸的载体 。
13 能量补充类食 品 . 该类食品的主要是在运动前和运动间隙为运动员短
时间补充有限能量 ,通常为饮料形式 ,主要功能 因子包 括 :葡萄糖、三磷酸腺苷 、重碳酸盐、肌酸 、肉碱等。
1 4 抗疲劳功 能食品 .
1 8 年在第五 次国际运动生 化学术会议上 , “ 92 疲
作者 简介:何轶 ( 9 5 ) 17 一 ,男,湖南人 .讲师 .研 究方向;体育教育 及运动营养 。

2 运 动食 品中的功 能成 分

中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中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中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大众的运动需求也在逐渐提升,但与此同时,出现运动性疲劳的情况也越来越高,这虽然不是一种疾病,但是会使得人的身体状态出现降低的现象,运动性疲劳的缓解也是运动界和医学界的严重重点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运动性疲劳的缓解,这对于人类自身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中药的合理运用就能够缓解运动性疲劳。

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中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缓解运动性疲劳中中药的运用。

关键词:中药学;运动性疲劳;中药运用;研究进展;研究分析前言:近年以来,竞技运动水平实现了提升,运动在社会大众中的普及程度业也到了比较大的提升,人民群众的运动强度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人类的运动性疲劳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情况,尽管运动性疲劳不是一种疾病,但是会对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形成不小的影响,目前医学界和运动界也在积极探寻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方式,从宏观角度上来说,这对于人类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的提升都具有中药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中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一、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知在中医学当中,运动性疲劳与中医中的“劳倦”、“劳损”和“虚劳”类似,笔者对《黄帝内经》进行翻阅之后发现,其针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针对性的论述。

后续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学者、专家也是这一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这也是中医疲劳理论能够发展到如今这种比较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1]。

人类身体的疲劳现象其实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中医学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并且给予了“运动性疲劳”方面很高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疲劳或者说是运动性疲劳会出现在人类身体的多处位置之上。

换言之,中医中的运动性疲劳是因为长期疲劳而衍生出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这是一种多组织器官虚损、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其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依靠单一的方式进行缓解难以取得相应的成效,而中医接入治疗之后,其独特的优势得以发挥,国内外采用中医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药精茶抗疲劳作用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乌药精茶抗疲劳临床观察
乌药精茶由天台乌药、西洋参、黄精组成,经动物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力功能。

为观察其抗疲劳作用,我们进行了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乌药精茶由浙江天台山乌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60812。

1.2 受试对象:体能训练后疲劳的某单位青年员工,年龄在18—25岁之间。

1.3 试验设计及分组:选择107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两种研究方法。

1.4 试验方法:试验组服用乌药精茶,每日2—3次,每次1包(4g/包),连续服用5天。

对照组设为空白,不服用任何抗疲劳功能食品和药品。

1.5 仪器与试剂:F 820型血球计数仪(日本产);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产)。

1.6 观察指标:各项指标于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各测试1次。

1.6.1 疲劳症状:观察疲乏无力、关节酸痛、肌肉僵硬、饮食减少等症状改善情况。

按症状轻重(重症3分、中症2分、轻症1分)分别计分,并进行试验前后计分统计。

1.6.2 血红蛋白:试验前后检测。

1.6.3 血乳酸:试验前后检测。

1.7 试验数据统计:结果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试验前后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统计软件为SPSS10.0版。

2 结果
由表1可见,试验组疲劳症状积分下降明显(P<0.01),血红蛋白明显增加(P<0.01),血乳酸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说明乌药精茶能明显改善受试者疲乏无力、关节酸痛、肌肉僵硬、头晕恶心、饮食减少等疲劳症状,能增加血红蛋白量,减少血乳酸含量。

提示乌药精茶有抗疲劳作用。

3 讨论
疲劳是机体各种复杂内在变化的外在表现,与所受的负荷强度和运动量及生理、心理、年龄、环境、气候、体质及饮食起居习惯等因素相关。

中医认为,疲劳与肝的关系密切。

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主筋而为“罢极之本”,是人体疲劳的调节核心。

乌药精茶由天台乌药、西洋参、黄精组成。

方中台乌药为疏肝理气止痛之品,现代研究表现,乌药含有萜类挥发油等多种有效成分,有良好的镇痛、消炎、扩张血管、抗疲劳等作用。

乌药提取物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含量,增加小鼠肝糖原水平,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西洋参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西洋参能加速小鼠体内尿素氮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游泳时间,减少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反映了西洋参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

黄精为常用的滋阴中药,药理报道其所含的多糖有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的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