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讲解

合集下载

浅议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

浅议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

浅议坡地建筑建筑高度的确定作者:王树阔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4期[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4—0111—02建筑工程消防审核是《消防法》赋予消防部门的一项职能,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公共利益及公共安全。

现行国家消防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是消防建审的一个重要依据,如何在消防建审工作中,正确理解和把握现行规范条文的作用和意义,维护规范的严肃性、完整性及提高其可操作性,是摆在我们建审人员面前的一项课题。

在执行规范的过程,往往由于规范的一些内容未明确规定或者执行确有困难,建设、设计、消防部门在理解和执行中出现分歧,导致标准尺度不一,给实施带来不便。

特别对于十堰这座工业城市,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导致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十堰是一座山区城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许多建设用地需开山取得,因此出现大量的坡地建筑,现行国家消防标准《建规》及《高规》对坡地建筑的防火要求涉及甚少,特别是对在消防设计及建审中建筑物建筑高度的确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工作实际,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探讨。

坡地建筑的定义:指建筑底层座落于坡底,其上某层与坡顶相连接的建筑。

如图1所示。

从图1看出坡地建筑一般表现两个特征:一是建筑座落于坡底并以坡底场地为室外地面;二是其上某一层或几层以天桥或平台与坡顶相通,并以坡顶场地为其上部建筑的室外地面;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地面能作为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场地。

按照现行消防规范对建筑高度的定义: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坡地建筑就出现两个建筑高度H或H2,在消防设计及建审工作中,建筑物的建筑高度是必须首先确认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便确定建筑物适用于《建规》或《高规》。

陕西《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发布实施

陕西《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发布实施
为 D B J 4 1 / T 1 4 7 — 2 0 1 5 . 自2 0 1 5年 3月 1日起施 行
料. 有 望 打破 国外企 业对 此类 材料 的垄 断
研 究人员通 过对亲水 性聚氨 酯树脂 分子 结构 的
陕西《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发布实施
由陕 西省 公 安 消 防 总 队和 中 国 西 北设 计 研 究
酯 泡沫 的 抑烟 减毒 作用 及机 理 研究 》 项 目针对 阻燃
硬 质聚 氨酯 泡 沫 ( F R R P U F ) 在燃 烧 时会产 生 大量 浓
海南首家建筑产业化基地动工兴建
1月 1 1日.海 南 首 个 建 筑 产 业 化 现 代 化 基
烟、 一 氧化 碳 和 氰 化 氢 等剧 毒 气 体 这 一难 题 . 设 计
其抑 烟 减毒 机理 通 过研 究 , 项 目预期 获得 对 F R .
滨 市 建筑 工程 设 计 研 究 院 、 北 京 市 监理 协 会 、 北 京 R P U F有 优 异 抑 烟 减 毒 效 果 的 P I L M 及 其 作 用 机 希凯世 纪 建材 有 限公 司 、 珠 海 市斗 门区旭 日陶瓷 有 理 . 为 低 烟低 毒阻 燃高 分子 材料 的设计 与 开发 提 供
信 息 博 采
l n f o r ma t i o n Co l l e c t i o n

主要 修订 内容 : 明确饰 面砖 粘贴 后 的检 验 时 间 及 其依 据 . 去 掉施 工 规 定 的 内容 , 按 新 编 标 准格 式
构筑 P I L M 组成 及 结 构 与其 催 化 性 能 的 内在关 系 :
中科院开发新型聚氨酯材料
近 日. 中国科 学 院青 岛生 物能 源 与过 程研 究 所

坡地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之探讨

坡地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之探讨

斯 特 地 貌 ” 构 造 。由 于其 特 殊 的 地 理 环 境 ,坡 地 建 筑 更 是
常 见 。笔者 对重 庆市 的涪 陵辖 区做 了一个 统计 , 1 9 — 0 2 7 2 0 9 年 审 核的 3 4幢 高层 民用 建 筑, 其中 ,坡 地 建筑 为 1 2 6幢 , 1 占了 总 数 的 3 6 。随 着近 几 年 西 部大 开 发 和 三峡 大 移 民建 % 设 步 伐 的 加快 , 坡 地 建 筑 的 功 能 也 逐 渐 向 着 多 样 化 、 综 合
室 , 上 面 八 层为 住 宅 楼 。 该 建 筑 为 南 北 朝 向 , 其 南 北两 个
台 面 的 高 差 为 9 米 , 且 两 个 平 台均 分 别 与 市 政 公路 和 J 区 J \ 公路 相连 。若 建 筑高度 从 底层计 起 ,该 建筑 楼层 为 1 0层 ( 高
维普资讯
坡地 建筑多,与 《 建规 》 和 《 规 》 的 消 防要 求 矛 盾 十 分 高
突出,难 以解决 。
由 重庆市涪 陵区基础 建设有限 公司拟建 的 “ 怡苑 ” 静
小 区 A 幢 移 民工 程 就 是 一 栋 典 型 的 坡 地 建 筑 。 该 综 合 楼 共
十 层 , 平 顶 层 位 于 第 三 层 , 吊层 一 层 为 车 库 , 二 层 为办 公
目 前 ,涪 陵 区 的 移 民 工 程 和 西 部 大 开 发 的 建 设 正 在 如 火 如荼 的 进 行 , 时 间 紧 ,任 务 重 , 资 金 缺 口大 , 由 于 消 防 车 道
3 3米)的 综合 楼, 适用 于 《 高规》 第 6 2 1条和 6 3 14条规 火 极 限 不 / - 50 小 时的 防 火挑 檐 , 将 吊层 和 上 层 完 全分 .. .. . JT 1. \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60页 图文并茂)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60页 图文并茂)

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能限制火灾和烟气蔓延以及保证建
筑结构具有足够耐火性能。 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保证建筑内的人员能安全疏散、避
难的各种技术措施。
总体上,建筑的防火设计可包括建筑的总平面布局、被动 防火系统、主动防火系统和安全疏散系统。
返回目录
二、总则
□基本要求
合理的建筑防火设计,是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消 防工作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制止建筑火灾事故,减 少火灾危害的根本措施。 科学合理的建筑防火设计,其消防设施应当有利于扑救火 灾,并保证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且将火灾影响限制在 一定的范围内,体现“主动灭火”和“被动防火”相结合 的理念。
通风排烟、灭火设施等各方面的可行条件,探索合理的对
策,以使建筑防火在实现规范要求、建筑功能和消防安全 的统一。
返回目录
二、总则
□多种使用功能
同一建筑内设置多种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 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该建筑及其各功能场所的防火设计 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 对于同一性质的建筑,如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当在同一 建筑内设置两种或两种以上使用功能的场所时,不同使用 功能区或场所之间需要进行防火分隔,以保证火灾不会相 互蔓延。例如住宅与商店的上下组合建造,幼儿园、托儿 所与办公、写字建筑或电影院、剧场与商业设施合建等。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返回目录
二、总则
□耐火等级
工业建筑
返回目录
二、总则
□耐火等级
工业建筑
返回目录
二、总则
□耐火等级
民用建筑
返回目录
二、总则
□耐火等级
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
返回目录
二、总则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
返回目录
二、总则
□基本要求
建筑防火设计的根本,是处理好规范、功能和安全之间的 关系。建筑防火设计在执行防火规范规定时,不仅要符合 规范要求,更要满足使用功能,并为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消 防安全管理创造可靠的有利于管理的工作条件。
在执行防火规范时,不能简单地执行规范,而是通过综合 分析建设项目的布局、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 通风排烟、灭火设施等各方面的可行条件,探索合理的对 策,以使建筑防火在实现规范要求、建筑功能和消防安全 的统一。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返回目录
一、修订说明
□条文统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9共有条文387条,《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2019(2019年版)共有 条文214条,两者有相同、相近要求的条文170条,约占《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总条文的8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9年版共有条文424条,其中强制 性标准条文165条,约占全部条文的39%。 2019版规范相对于原两本规范,新增条文69条、修改128条、 删除114条。
□规范历年版本
1、 1956年《工业企业和居民住宅建筑设计暂行防火标准》 2、1960年《关于建筑设计防火的原则规定》 3、1974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 16-1974共9章6个附录 4、1982年《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 45-1982 5、1987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987
返回目录
二、总则
□主要内容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 距、成组布置和储量的基本要求。 木结构建筑和城市交通隧道工程防火设计的基本要求。 各类建筑为满足灭火救援要求需设置救援场地、消防车道、消 防电梯等设施的基本要求。 建筑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和预防电气火灾的线路等方面的防 火要求和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与配电线路等基本要求。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4年3月5日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各有关单位: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重庆市设计院主编的《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专家组审查通过,现批准该标准为强制性重庆市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该标准由重庆市建委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负责解释。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4年3月5日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坡地建筑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4 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5 坡地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设置楼层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结合重庆市的特殊地形条件和具体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主要是明确坡地高层民用建筑在不同条件下的防火设计高度并以此进行建筑分类。

防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确定之后,按照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执行。

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同时符合本规范要求。

1.0.3 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根据坡地建筑总高度划分的建筑类别进行确定。

1.0.4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于坡地地形上的高层民用建筑。

建于坡地地形上的多层民用建筑参照执行。

1.0.5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6 对设计文件规定采用涉及消防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没有国家或地方、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会同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组织有关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

1.0.7 坡地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图文.ppt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图文.pptx
新《建规》 及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
(二)
内 容 提 要:
建筑高度 建筑物长度 消防道路 消防扑救面、扑救场地 如何划分防火分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汽车库防火设计规范》 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消防车道
❖ 7.1.2 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 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 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 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 道;对于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高层 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该长边 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 消防车道可利用城乡、厂区道路等,但该道路应满 足消防车通行、转弯和停靠的要求。。
❖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 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 时,不宜小于18.0m×18.0m。
建筑高度(附录A)
❖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 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 7.1.9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 面积不应小于12m×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 于l5m×l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 18m×18m。
❖ 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消防车道和救援 操作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 车的压力。
GB50098-2009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消防局讲解新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消防局讲解新规范

二、总则
□主要内容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 距、成组布置和储量的基本要求。 木结构建筑和城市交通隧道工程防火设计的基本要求。 各类建筑为满足灭火救援要求需设置救援场地、消防车道、消 防电梯等设施的基本要求。 建筑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和预防电气火灾的线路等方面的防 火要求和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与配电线路等基本要求。
(一)总平面布局
□防火间距确定原则
1)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应能有效防止建筑间的火灾蔓延,并应 与建筑的耐火等级、外墙的耐火性能与防火构造和建筑的灭 火救援条件、火灾危险性等相适应。
科学合理的建筑防火设计,其消防设施应当有利于扑救火 灾,并保证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且将火灾影响限制在 一定的范围内,体现“主动灭火”和“被动防火”相结合 的理念。
二、总则
□基本要求
建筑防火设计的根本,是处理好规范、功能和安全之间的 关系。建筑防火设计在执行防火规范规定时,不仅要符合 规范要求,更要满足使用功能,并为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消 防安全管理创造可靠的有利于管理的工作条件。
8 、 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一、修订说明
□条文统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共有条文387条,《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2005年版)共有 条文214条,两者有相同、相近要求的条文170条,约占《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总条文的8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年版共有条文424条,其中强制 性标准条文165条,约占全部条文的39%。 2014版规范相对于原两本规范,新增条文69条、修改128条、 删除114条。
筑结构具有足够耐火性能。 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保证建筑内的人员能安全疏散、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个要求:
10.客用电梯与消防电 梯不合用前室时,上层与 吊层的客用电梯宜分开设 置;若上层与吊层的客用 电梯合并设置,其在平顶 层以下部分应符合消防电 梯的要求。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类(第二种形式)
坡地建筑为居住建筑或为不含 住宅的公共建筑,其吊层公共 建筑高度超过24m或住宅层 数超过9层。 当底层室外地面能满足消 防车通行和消防扑救场地要求; 并同时符合第一种形式的1~ 10条规定时,上层部分的防 火设计高度(层数)按上层高 度(层数)计算,并以此确定 上层部分的建筑类别;其吊层 部分的防火设计高度(层数) 及建筑类别按本规范3.0.7条 执行。
如表所示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个要求:
1.以平顶层室外场地为消防 扑救场地。 2.建筑底层和平顶层均应设 直通室外的人员安全出口。 3.建筑上层与吊层应分别设 置疏散楼梯。当确有困难时,上 层与吊层共用疏散楼梯应在平顶 层两跑梯段之间设耐火极限不低 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断开, 并分别直通室外。 4.平顶层下一层开设门、窗、 洞口部位上沿应设置耐火极限不 低于1.50h、宽度不小于 1.00m的防火挑檐或在吊层与 平顶层分界的楼板外沿设置耐火 极限不低于2.00h、高度不小 于1.20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二类(第一种形式)
3.0.3.1 公共建筑部分应用耐火 极限不低于3.00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 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住宅部分 隔开,该层楼板不应开设任何上下连 通的洞口,该层楼板的设备管井应用 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进 行封隔。在与住宅的分界处的公共建 筑门、窗、洞口上沿应设置耐火极限 不低于1.50h、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 火挑檐或在该处的楼板外沿设置耐火 极限不低于2.00h、高度不低于1.20m 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0.3.2公共建筑部分与住 宅部分的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并分别 直通或经过安全通道通到室外,两者 的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分别设置防 烟设施。 3.0.3.3住宅部分与公共建筑 部分的乘客电梯应分开设置。住宅部 分的乘客电梯若需通达底层和地下车 库时,电梯井道不应开设通向公共建 筑楼层的门洞,同时其在底层和地下 车库的前室(电梯厅)应符合消防电 梯前室的要求。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重 庆 市 公 安 消 防 总 队 防火部建审处 邹俊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简介 2004年3月5日,《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正式颁布实施,《坡规》率先在全国针对坡地高层民用建筑防火 设计中的特殊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我国现行《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尚未涉及和未明确的问题做了恰当的增补,具有 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该规范主要是根据坡地建筑的各种 防火特征,合理地制定有效的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由此可以在确 保项目消防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建设单位投资,降低工程造价, 《坡规》的编制实施对坡地建筑这一特殊地形建筑的发展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近千个建设项目按此规范 进行了防火设计,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二类
(1)
第二类
(2)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三类(1)
坡地建筑吊层、平顶层 及其上数层为公共建筑, 以上各层为住宅,吊层高 度不超过24m。 符合本规范3.0.1.1— 3.0.1.9、3.0.3.3条规定时, 其上层部分的防火设计高 度从平顶层室外地面起算, 并以此确定上层部分的建 筑类别。其吊层部分的防 火设计高度及建筑类别按 本规范3.0.7条执行。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个要求:
8.设有消防电梯时,消防电 梯应能到达各层。其前室或合用 前室在平顶层和底层应设直通室 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 30m的通道直通室外。 9.建筑设有通达各层的消防 电梯时,其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 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防烟设施 的形式应根据坡地建筑总高度确 定。建筑上层与吊层分别设置消 防电梯时,其消防电梯前室和合 用前室应分别设置防烟设施,防 烟设施的形式应分别根据上层和 吊层的防火设计高度(层数)及 建筑类别确定 。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五章
坡地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设置楼层
《高规》规定: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只能设在建 筑内的一至三层,如设在其它楼层时,每个厅室建筑 面积不应超过200平方米。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五章
坡地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设置楼层
坡地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 艺场所,可设在底层及其上二层, 也可设在平顶层及其上二层。但 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该场所以底层(平顶层)为 起算首层时,首层室外地面应满 足消防车通行和扑救要求。 2.该场所疏散出口应能直通或 通过安全通道到达底层或平顶层 的室外地面。 3.该场所宜布置在疏散和扑救 最为便捷的底层或平顶层范 第二章 术语
坡地建筑 指底层座落于坡底, 其上某层与坡顶相连 接的建筑。 坡顶、坡底 坡地建筑所依存的 上下两个台地,上面 一个台地称为坡顶, 下面一个台地称为坡 底。
坡顶 坡底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术语
坡地建筑位于坡底的 楼层称为底层,以坡 底场地作为室外地面; 与坡顶相连接的楼层 称为平顶层,以坡顶 场地作为室外地面; 平顶层以下、底层及 底层以上的楼层称为 吊层; 平顶层及以上楼层称 为上层。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关键词: 分断 —— 分段 采取分断措施人为将一个建筑分为两段 (或多段),再对各段分别定性确定建筑类 别,再根据建筑类别设防。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几点说明:
• 建于坡地地形上的多层民用建筑参照执行 ; • 《坡规》作为《高规》、《建规》的补充,不能独 立于国家规范以外单独执行; •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 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 民防空地下室; • 坡地建筑耐火等级应根据坡地建筑总高度划分的建 筑类别进行确定;
上层高度(层数) 坡地建筑平顶层室外 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 的高度(层数)。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术语
坡地建筑公共建筑部 分高度(以下简称 公共建筑部分高度)
当坡地建筑上部为住 宅,下部为公共建筑, 其公共建筑部分高度 从底层室外地面起算 至公共建筑顶层顶板 面层。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术语
第一类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类 (1)
第一类 (2)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二类(第一种形式)
坡地建筑吊层、平顶层及 其上一层为公共建筑,以上各 层为住宅,公共建筑部分高度 不超过24m。 满足本规范3.0.1.1— 3.0.1.2、3.0.1.8— 3.0.1.9条规定且符合下列条 件时,住宅部分的防火设计高 度(层数)从平顶层室外地面 起算,按居住建筑对待,并以 此确定住宅部分建筑类别;其 公共建筑部分的防火设计参照 本规范3.7条吊层部分执行。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个要求:
5.平顶层与吊层分界处的楼 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同时不应开设中庭、自动扶梯和 其他与下层相通的洞口;该层设 备管井应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 限的不燃烧材料进行封隔。 6.建筑上层与吊层分别设置 疏散楼梯时,上、下楼梯间及其 前室应分别设置防烟设施。防烟 设施的形式应分别根据上层和吊 层的防火设计高度(层数)及建 筑类别确定。 7.建筑底层和平顶层的疏散 楼梯应直通或通过安全通道到达 底层和平顶层的室外地面;其疏 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应设置灯光疏 散指示标志。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三类 (1)
第三类 (2)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四章

消防扑救场地





消防扑救场地或作为消防扑救场地的平台应满足消防车通行和回车的要 求,并能承受消防车的荷载。 建筑面临消防扑救场地方向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 一个长边的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 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并不应有 任何架空线缆和其他影响消防车通行及扑救的障碍物。 消防扑救场地的进深,从建筑外墙面起算,按防火设计高度划分的一类 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8m;二类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5m 。 消防扑救场地的坡度不应大于5%。当邻近建筑扑救面的道路、场地坡 度较大确有困难时,应设置作为消防扑救场地的平台 。 若平顶层周围有大型吊层屋面,符合1—4条规定时,该屋面可作为消 防扑救场地。 消防扑救场地及作为消防扑救场地的平台应设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 合器及消防水池取水设施。
上层
平顶层
吊层
底层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术语
天桥、平台 坡地建筑与坡顶的 连接设施,仅满足人 员出入疏散、宽度较 小的称为天桥;兼有 其他用途(如作室外 环境)、宽度较大的 称为平台。
坡顶
天桥、平台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术语
坡地建筑总高度(总层数) 建筑底层室外地面到 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 (层数)。 吊层高度(层数) 坡地建筑底层室外地 面到其平顶层与坡顶相连 接的楼板面层的高度(层 数)。
祝各位领导 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坡地建筑防火设计高度 (层数)——坡地建筑据 以确定建筑类别和防火 措施的建筑高度(层 数)。变数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三章 坡地建筑防火设 计高度及建筑类别
三个大类,每类两种形式。 分类标准: 1.上层与吊层的功能; 2.上层公共建筑部分的总层数。
形式划分标准:吊层的高度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