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药物在麻醉中的应用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一、引言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医疗实践中,用于处理急性麻醉相关并发症或者紧急情况的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对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和保证手术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标准,以确保医务人员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准确、迅速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常用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标准1. 心血管系统急救药物1.1 肾上腺素(压宁)肾上腺素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急救药物,可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使用标准如下:-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 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普通起始剂量为0.5-1μg/kg,可根据需要每3-5分钟重复给药。
- 不良反应:可能浮现心悸、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1.2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急救药物,其使用标准如下:- 给药途径:舌下含化或者静脉注射- 剂量:舌下含化剂量为0.3-0.6mg,静脉注射剂量为5-10μg/min,可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
- 不良反应:可能浮现头痛、低血压、面色苍白等,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2.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2.1 氨茶碱氨茶碱是一种常用的呼吸系统急救药物,可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痉挛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使用标准如下:-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 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普通起始剂量为4-6mg/kg,可根据需要每4-6小时重复给药。
- 不良反应:可能浮现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2.2 丙氨酰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丙氨酰半胱氨酸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急救药物,其使用标准如下:-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 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普通起始剂量为150mg/kg,可根据需要每6小时重复给药。
- 不良反应:可能浮现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3. 中枢神经系统急救药物3.1 丙泊酚丙泊酚是一种常用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救药物,可用于处理麻醉深度过深或者麻醉麻醉中浮现的紧急情况。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麻醉科医生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可能浮现的并发症和急性疾病。
这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室等医疗环境中,以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作用:1. 快速作用型镇静药物:- 丙泊酚: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具有快速起效和短效的特点。
- 咪达唑仑:用于短时镇静,适合于焦虑或者紧张的患者。
- 依托咪酯: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具有镇静和肌肉松弛的效果。
2. 镇痛药物:- 吗啡:用于控制术后疼痛,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
- 美沙酮:用于慢性疼痛管理,适合于戒断综合征的治疗。
3. 心血管药物:- 乌拉地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 乌拉地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 硝酸甘油:用于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扩张冠状动脉。
4. 抗过敏药物:- 氯雷他定: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鼻塞、打喷嚏和流鼻涕。
- 甲氧氯普胺:用于治疗过敏性反应,如荨麻疹和过敏性休克。
5. 呼吸道药物:- 氨茶碱: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沙丁胺醇:用于缓解哮喘和支气管痉挛。
6. 抗生素:- 青霉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肺炎和脑膜炎。
- 头孢菌素: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
在使用麻醉科急救药物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此外,医生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的疗效,以及及时处理可能浮现的并发症。
总之,麻醉科急救药物在麻醉科医生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维持血压稳定和呼吸通畅,从而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标题:麻醉科急救药物引言概述:麻醉科急救药物是在麻醉科手术中应急情况下使用的药物,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患者突发状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麻醉科急救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急救药物的分类1.1 镇痛药: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如吗啡、哌替啶等。
1.2 麻醉药: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如丙泊酚、七氟醚等。
1.3 心血管药物:用于维持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如多巴胺、硝普钠等。
二、常见急救药物的作用2.1 吗啡:镇痛作用,可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
2.2 丙泊酚: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作用迅速。
2.3 多巴胺: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排出量,维持心血管功能。
三、急救药物的使用原则3.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过量或者过少使用。
3.2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
四、急救药物的应急处理4.1 在患者浮现突发状况时,医务人员应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4.2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使用合适的急救药物进行处理。
4.3 在使用急救药物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麻醉科急救药物的培训和管理5.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急救药物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2 建立完善的急救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存储、配制和使用符合规范。
5.3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协作能力。
结语:麻醉科急救药物在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医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
希翼医疗机构能够加强对麻醉科急救药物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临床急救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麻醉相关的急性紧急情况。
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迅速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的病情,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用途:1. 心血管急救药物:-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下的心肺复苏。
- 硝酸甘油:用于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急症的紧急处理。
2.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 氧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窒息等情况下的氧气补充。
- 气管插管用药物:如咪唑安定、阿托品等,用于气管插管前的镇静和预防支气管痉挛。
3. 镇痛镇静药物:- 吗啡:用于急性剧痛、术后镇痛等情况下的镇痛。
- 丙泊酚:用于手术中的镇静和麻醉诱导。
4. 抗过敏药物:- 氯雷他定:用于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情况下的抗过敏治疗。
- 甲氨蝶呤:用于严重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如药物过敏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5. 抗惊厥药物:- 苯妥英钠: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等紧急情况下的抗惊厥治疗。
- 地西泮: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等情况下的抗惊厥治疗。
6. 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用于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情况下的血管活性药物。
- 厄贝沙坦:用于急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情况下的血管活性药物。
7. 抗凝血药物:- 肝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等情况下的抗凝血治疗。
- 低份子肝素:用于急性肺栓塞、血栓性脉管炎等情况下的抗凝血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应遵循相关的医疗指南和药物使用原则。
在使用药物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情、药物过敏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此外,医生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麻醉科急救药物是在麻醉科临床急救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麻醉相关的急性紧急情况。
这些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并遵循相关的医疗指南和药物使用原则。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是医院中负责给患者施行麻醉的科室,而在麻醉过程中,急救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急救药物的使用能够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迅速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情况的详细介绍:1. 呼吸道急救药物:- 气管插管药物:如琥珀胆碱、咪唑胆碱等,用于插管前的肌肉松弛。
- 气管插管后药物:如咪唑安定、异丙酚等,用于维持麻醉深度和镇静患者。
- 气管痉挛药物: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等,用于解除气管痉挛。
2. 心血管急救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多巴胺等,用于维持血压和心率稳定。
- 镇静剂:如地西泮、丙泊酚等,用于镇静患者和减轻焦虑。
- 心电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用于处理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3. 镇痛急救药物:- 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用于缓解患者术后或术中的疼痛。
- 镇痛辅助药物:如氯胺酮、依托咪酯等,用于增强镇痛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4. 抗过敏急救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地塞米松等,用于处理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快速效应药物: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治疗。
5. 麻醉中毒急救药物:- 解毒剂:如纳洛酮、丙吡胺等,用于解除麻醉药物过量导致的中毒症状。
- 支持性治疗药物:如氧气、血浆等,用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
在使用麻醉科急救药物时,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医疗规范操作。
此外,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急救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储存、配制和使用符合规定要求,并定期进行药物的检查和更新。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提到的药物及其使用情况仅供参考,具体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
在使用急救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医疗程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总结起来,麻醉科急救药物是麻醉科必备的重要药物,能够在麻醉过程中及时处理意外情况,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操作。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在麻醉科急救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用于处理急性麻醉相关事件和紧急情况。
这些药物具有迅速、有效地恢复患者生命体征和稳定患者病情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急救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术中急救药物:- 心血管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等。
这些药物用于处理手术中浮现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肌缺血等情况。
- 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用于处理术中的剧痛或者术后疼痛。
- 镇静药物: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用于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 解痉药物:如氯化钙、氯胺酮等,用于处理术中浮现的肌肉痉挛或者抽搐。
2. 术后急救药物:- 镇痛药物:如吗啡、氯胺酮等,用于处理术后疼痛。
- 解痉药物:如氯化钙、苯妥英钠等,用于处理术后浮现的肌肉痉挛或者抽搐。
- 抗恶心药物:如异丙嗪、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用于处理术后恶心和呕吐。
3. 麻醉急救药物:- 心血管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等。
这些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肌缺血等情况。
- 呼吸急救药物:如氧气、异丙嗪等,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呼吸抑制或者呼吸暂停。
-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过敏反应。
4. 麻醉中毒急救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纳洛酮、丙戊酸等,用于处理麻醉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 心血管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硝普钠等,用于处理麻醉药物过量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5. 麻醉过敏急救药物:- 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浮现的过敏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急救药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和途径。
- 在使用药物前,应对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史进行充分了解,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或者不良反应的药物。
- 使用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类型。
- 使用药物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在麻醉科工作中,急救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麻醉科医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因此对于各种急救药物的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急救药物的种类、用途和注意事项。
一、镇痛药物1.1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用于术后镇痛和急性疼痛管理。
1.2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可用于轻度到中度疼痛的缓解。
1.3 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用于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
二、镇静药物2.1 苯二氮平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用于镇静和抗焦虑。
2.2 催眠药物:如地西泮、氯胺酮,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
2.3 静脉麻醉药物:如异丙酚、七氟醚,用于全身麻醉和镇静。
三、肌肉松弛药物3.1 非去极化药物:如罗库溴铵、虎魄酰胆碱,用于增强肌肉松弛。
3.2 去极化药物:如罗库溴铵、虎魄酰胆碱,用于恢复肌肉功能。
3.3 麻醉辅助药物:如氟烷、丙泊酚,用于辅助麻醉和肌肉松弛。
四、心血管药物4.1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硝普钠,用于调节心血管功能。
4.2 心律药物:如利多卡因、阿托品,用于处理心律失常。
4.3 血液凝固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五、其他急救药物5.1 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用于感染控制。
5.2 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氯雷他定,用于应对过敏反应。
5.3 营养支持药物:如维生素B族、氨基酸,用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总结来说,麻醉科急救药物的种类繁多,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应用。
在使用急救药物时,医生还需注意药物的剂量、途径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希翼本文能够匡助麻醉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急救药物,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水平。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心血管手术中麻醉诱导的应用

小 , 静作用强而且 起效迅速 . 镇 平稳 , 因而被广泛 用于各种 心脏直视手术 的诱导和维持。本研究 皆在总结依托咪酯在 心血管直视手术麻醉的诱 导和维持过程 中对血流动力学的
影 响。
依托咪酯和丙泊 酚均 为近年来较为理想 的静 脉麻 醉药 , 但是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有所不 同。 依托咪酯对 心血
f n etei. o a a sh saI Hn n wi p o o o o e 0 d t . e t so o y n ma s t h r p f l r tmi a eAn s he il g . 1 9 , 6 7 5 7 3. 9 27 :2 — 3
内, 组见 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 . P 0 5为有显著性差异 。 0 两组年龄 , 体重 , 病种之 间无 显著差异 , 两组患者均顺 利完成麻醉及手术 。I 2例出现注射疼痛 , 例 出现注射 组 5 后肌 肉震颤 , 牙关禁 闭 , 颈项强直 的症 状 , 无一例有 明显 的
依托 咪酯和 丙泊 酚在 心血管手术 中麻醉诱导 的应用
职勇 刘 旭
(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 醉科 , 河南
【 关键词 】 依 托咪酯 ; 酚; 丙泊 心血管手术 中麻醉诱导 ; 应用
驻马店, 3 0 ) 4 0 0 6
由于依托咪酯 ( 州恩华药业生产 ) 徐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3 讨 论
组 (< . )插管后 2分钟 ,组 H S PMA ,V P 00 ; 5 I R,B , PC P与诱导 前相 比均无显著差异 , Ⅱ组 H ,B , A ,V R S PM PC P与诱 导前相 比均有 明显下 降( < .5 , 与 I P 0 )且 0 组相 比较均 有显著 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舒张药-硝普钠
被血管平滑肌细胞代谢,并释放出NO,NO 激活岛苷酸环化酶生成cGMP,而使血扩张. 动,静脉扩张,主要扩张动脉,血压下降. 心率变化因心功能状态不同而异. 主要用严重高血压,控制性降血压及心脏手 术低心排
血管舒张药-硝酸甘油
舒张各种平滑肌,对血管平滑作用更强 对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无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使心率 变化因心功能而异 对静脉最敏感,降低回心血量与心肌前负荷 —减 少心肌氧耗 其次对较大动脉如心外膜冠状动脉敏感—改善心外 膜缺血 较高浓度舒张外周血管与心肌阻力血管—降低血压 舒张肺血管—改善肺通气,降低肺动脉压→
α,β
β受体阻滞产生的效应
部位
β1 心脏
阻滞时的表现 治疗效应
心率 ↓,心肌收 缩↓,A-V传导↓
副作用
心肌氧耗↓改善心 心动过缓 肌缺血,降低血压, A-V阻滞,加重休 抑制PSVT发作 克及心功能不全 加重哮喘及慢阻肺 恶心,肠绞痛,腹泻 血液重分配,改善心 加重周围血管疾病 肌血供,治偏头痛
升高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小剂量HR↑,SBP ↑,DBP不变. 较大剂量DBP ↑ >SBP↑,HR↓.用于嗜铬细胞 瘤,严重低血压等. 间羟胺:作用时间较长,可产生快速耐受性. 去甲肾上腺素代用品,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各 种休克性低血压等.常与多巴胺合用. 去氧肾上腺素:纯α1兴奋剂,产生与去甲肾上 腺素相似升压作用时,使肾血流减少作用比去 甲肾上腺素更为明显.用于麻醉引起的低血压, 心脏手术,休克等.→
抗肾上腺素药 –β阻滞药
类别 非选 择性 选择 性β1
药物
普萘洛尔 吲哚洛尔 噻吗洛尔 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 阿替洛尔 醋丁洛尔 拉贝洛尔
心脏选 择性 + ++ + + -
β阻断 强度 1 5~10 6 1 1 0.3 0.5
拟交感 活性 +++ -(±) + -
膜稳定 血浆半 作用 衰期(h) ++ 3~5 -( ) (±) -(±) + + 3~4 3~5 3~4 0.13 5~8 2~4 4~6
对受体作用比较 DA α β1 β2
++++ + ++ + +++ ++ ++ +++ ++ +++ ± ++ +++ + ++
作用方式
直接 + + + + + ± + + 间接
拟肾上腺素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升高血压 心脏复苏 增加心率 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少局麻药吸收和/或增加麻醉作用
升高血压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手术,嗜铬细胞瘤,严重低 血压,过敏性休克等. 麻黄素:作用弱,时间短,快速耐受性.椎管内 麻醉引起或全身麻醉引起的低压.10~30mg/次 多巴胺: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 2~5g/kgmin:主要兴奋DA,β1轻度兴奋. 6~10 g/kgmin: DA,β1,α均兴奋. > 10g/kgmin: 主要兴奋α ,DA和β1兴奋作用 被抵消.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常用药 安力农,米力农,司力农 应用 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慢性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洋地黄
正性肌力:抑制细胞膜的Na+-K+-ATP酶,使细胞 内Na+↑,Na+-Ca2+交换↑,使细胞内Ca2+↑ 扩张周围血管:CO ↑使外周灌注↑,兴奋压力感 ↑ ↑ 受器反射,抑制交感神经活动. 冠状循环:正性肌力使心肌耗氧↑,心率减慢使 心肌耗氧↓ 改善压力感受器和心肺反射 利尿作用
心血管药物在麻醉中的应用
瑞金医院麻醉科 彭章龙
背景
各种手术病人可能并存心血管疾病 术中可能发生心血管系统意外或并发症 提供更佳的手术条件 心血管药物是一柄双刃剑 药物应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心血管功能调节—神经调节
大脑皮层 延髓心血 管中枢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与交感神经协 同调节心率与 心肌收缩力
心血管功能调节—心血管受体
效应器 肾上腺能神经 受体 窦房节 β2 α1 心房 β1 β2 房室节 β1 房室束 β1 浦纤维 心室 β1 α1β1 效应 心率↑ 心率↑ 收缩 收缩 传导↑ 传导↑ 快收缩↑ 慢收缩↑ M2 M2 M2 传导↓ 内脏 M2 舒张 骨骼肌 胆碱能神经 受体 M1 效应 心率↓ 冠脉 效应器 α1 β2 β2 α1 α1 传导↓ 皮肤粘膜 α1 舒张 静脉 α1 β2 肾上腺能神经 受体 效应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收缩 收缩 收缩 舒张
血管舒张药-其他
肼苯达嗪,米诺地尔,二氮嗪 前列环素(PGI2):半衰期2~4min,主要扩张肺血管, 对全身血管影响较小,主要用于肺高压 前列腺素E(PGE):扩张肺血管及肝脏血管,用于肺 高压和改善肝脏血供 NO:扩张肺血管,主要用于肺高压 腺苷:控制性降血压 ATP:控制性降血压
正性肌力药
降压药-分类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阻滞药 ACEI和AngⅡ受体阻断药 交感神经抑制药 血管舒张药 其他
ACEI和AngⅡ受体阻断药
ACEI
舒张血管,降低血压,不反射性心率加快.对缺 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有良效. 抑制整体RAAS的AngⅡ形成,对血管,肾直接作 用;间接影响交感系统及醛固酮分泌
2类
3类
钙通道阻滞剂-药理作用
心脏
①负性肌力 ②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 ③保护缺血心肌
血管
①舒张血管平滑肌 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 整 ③抗动脉粥样硬化 ④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
血流动力学
①全身 ②局部:冠脉,脑,肾
其他
①舒张非血管平滑肌 ②抑制血小板聚集 ③降眼压
钙通道阻滞剂-药理作用
血管选择性(比值:心脏IC50/血管IC50) 比值 1 ~10 ~100 ~1000 钙通道阻滞剂 地尔硫桌,维拉帕米 硝苯吡啶 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 尼索地平,乐卡地平
洋地黄
药物 西地兰,毒毛花苷K 应用 急性左心衰 快速输液导致心脏过负荷 心脏手术(少用)
抗心律失常药
Vaughan Williams分类
Ⅰ钠通道阻 滞剂 Ⅰa 奎尼丁 Ⅰb 利多卡因 Ⅰc 普罗帕酮 氟卡尼 劳卡尼 Ⅱβ阻断药 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 普萘洛尔 Ⅲ延长动 作电位 胺碘酮 溴苄胺 索他洛尔 Ⅳ钙通道 阻滞剂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加洛帕米
减少局麻药吸收或和/增加麻醉作用
肾上腺素 麻黄素
抗肾上腺素药 –α阻滞药
α1,α2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妥拉唑啉. 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和直接舒张血管.对静脉和 小静脉的α受体阻断作用比小动脉强,肺动脉和外 周血管阻力降低. 血压下降反射性作用,部分阻断神经末梢突触前膜 α2受体,从而促进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激动β1受体, 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用于术中降血压,嗜铬细胞瘤,肺动脉高压,心力 衰竭,抗休克等,对抗拟肾上腺素应用过量,缩血 管药滴注时外漏.
常用药物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西拉普利→
AngⅡ受体阻断药
AT1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 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对心血 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AT2位于肾上腺髓质,中枢神经,与心血 管稳定性的调节无关 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交感神经抑制药
作用于中枢部位交感神经抑制药 可乐定,甲基多巴,胍法新,莫索尼定 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利血平,胍乙啶 神经节阻滞药 三甲噻吩→
心脏复苏
肾上腺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使 心肌细颤转为粗颤利于电极去颤. 异丙肾上腺素:心室自身节律缓慢,高度 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障碍而并发的 心跳骤停. →
增加HR
异丙肾上腺素:用阿托品效果不明显,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窦房切功能障碍 等引起的严重心动过缓. →
增强心肌收缩力
肾上腺素: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心力 衰. 多巴胺: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心力衰. 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比正性频 率作用显著,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 也较少引起心动过速.心脏手术后低 心排,心力衰.→
抗肾上腺素药 –α阻滞药
α1受体阻滞药:哌唑嗪,乌拉地尔 哌唑嗪舒张小动脉和静脉,降低外周阻力,对肾血 流无影响,降压时不增加心率.术中很少应用. 乌拉地尔主要阻断突触前膜α1受体.其次作用于中 枢,激动5-羟色胺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交 感反馈调节,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血压下降.术中 主要用于降血压. α2受体阻滞药:育亨宾,科研工具药
分类 增加细胞内cAMP,而 增加细胞内Ca2+浓度 影响离子泵或通道, 促进大量Ca2+内流 钙增敏剂 多作用机制 药物 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 抑制剂 洋地黄类,离子通道调节剂 EMD59338,EMD57033 匹英苯,撒马唑
β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异丙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心血管药相互作用要点
凡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ⅠA,Ⅲ类抗心 律失常药,三环抗抑郁药等应避免合用 增加心肌细胞cAMP和Ca2+水平的药物如 磷酸二酯酶抑制,β激动剂,洋地黄,支 气管扩张剂合用可促发延迟后除极,诱 发室速/室颤 应用心血管药物应注意血钾,镁
术中常用心血管药物用量
药物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苯肾上腺素 间羟胺 多巴胺 氨力农 米力农
压力感受器反射: 压力感受器反射:主 动脉弓外膜下和颈动 脉窦有压力感受器 容量感受器反射: 容量感受器反射:感 受器位于心室,心房 与肺血管的神经末梢 有容量感受器
心脏兴奋 血管收缩或舒张
心血管功能调节—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