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pdf版)答案

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答案】C【解析】A项中“两者利率相差不大”不正确,私人借贷属于高利贷,利率要远高于政府借贷。
B项中“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与原文不符,原文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D项中“根本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过于绝对。
2.【答案】B【解析】B项中“宋代出现的新的信用形式”表述不正确。
3.【答案】B【解析】B项中,“永久享有了房屋的使用权和出租权”不正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答案】C【解析】A项中“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了铺垫”不正确。
B项中“表现了作者对古柳的深深同情”错误。
D项中“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不正确,主要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5.【答案】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写出了柳树的特点,表现了柳树能够战胜困难的原因。
③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表现了作者对其高度的赞美。
(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6.【答案】①它用自己的身体向人们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
②它用自己的顽强告诉后人面对灾难时应有的态度。
③它用生命的奇迹警示后人,生命的不屈和顽强,珍惜生命。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答案】C【解析】A项中“让中国童书超越外国童书”说法不正确。
B项中“尽管童书市场的整体质量不能让人满意,但他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依然充满了信心”与原文“尽管对中国儿童文学充满自信,但曹文轩仍有忧虑”相比,强调的重点不同。
D项中,“儿童文学类在京东各类图书销售中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说法错误,原文是指在童书市场的份额。
2017-2018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豫西名校2017-2018 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诗意色彩,灰色鲜有被提及,歌德在著作《色彩论》中描述:“在尊贵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谦卑。
”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灰色一直是隐性的身份,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所指有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的解读。
灰色“集彩性”的低纯度功能不言而喻,是集中多种彩色后的简单而丰富,既影射着自然地理的客观地貌,作为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丰富着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度思考,其优质的视觉协调性促使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
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既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同时也包含人生与艺术某阶段的方向迷失,后者如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生活条件很差,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忧郁。
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和隐形的文化内涵。
“灰色”广义上的哲思显然适用于文学艺术等社会学门类,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则是:幽、寒、雨、暮、荒、苍、雪、愁、恨等如泣如诉的古典诗意色彩。
《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在此,大美、大音及大象在洗尽铅华后定格为无言、稀声、无形的精神追求,灰色的墨韵在唐代传统书画中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至宋代则在“逸、神、妙、能”中开拓了意态的文人挥毫,及至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进而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流动着静、虚、恬、淡的古意。
灰色的墨韵循环流动在阴阳五行的虚实水墨中。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升高二期末抽测选拔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A项偷换概念,原文说文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发展的根基,当然也适用于汉字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但汉字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
C项逻辑错误,原文中“产生兴趣”与“以字养德”是递进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或手段与目的的关系)2.C(没有引用论证)3.A(错在“都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从原文看,只有“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4.C【解析】文中对祖母的详细刻画,意在突出祖母的年迈和对火盆的依赖,而非“凸显祖母往日生活的艰辛和如今生活的惬意”。
(3分)5.①此句描绘出孩子们围绕火盆爆烧黄豆、爆烧玉米的场景,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主题。
②“噗噗噗”“嘭嘭嘭”等词摹拟出了黄豆、玉米人火发出的声响,“一粒粒”“一颗颗”突出了数量之多,此起彼伏,“嘻嘻哈哈”写出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这些叠词表现力强,使得语句富有节奏感。
③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玉米在火盆中开口笑,寂寞的长冬因欢笑声而变得不再寂寞,这都是火盆的功劳。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6.①标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天气的寒冷与火盆的温暖形成对比,突出了火盆带给人的温暖。
②火盆是全篇的线索。
全文以苦寒的日子为背景,依次写到了火盆带给祖母、女孩、儿童、家庭的欢乐与温情。
③点明主旨。
火盆是那些寒冷日子里的温暖记忆。
(每点2分)7.B【解析】俄罗斯做出延迟退休的规定和我们也将很快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之间无因果关系。
(3分)8.D【解析】退休年龄向发达国家靠拢,并不能说明我国也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3分)9.第一问:(1)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增加,由建国初期40多岁,到如今已超过73岁。
(2)养老保险的赡养比大大下降。
已下降到3:1。
(3) 如果不改革,不利于代际公平,会增加下一代人的负担。
(每点1分)第二问:(1)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豫西名校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二语文答案1.B “毕加索的灰色绘画…也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错,根据原文第三段的内容表述,毕加索的灰色绘画不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故选B。
2.A 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第三段表述为“《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
故选A。
3.C “其文化内涵不如赤橙黄绿等色彩深厚”于文无据。
4.D “小说含蓄地讽剌了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缺陷”不正确,拔高了主旨。
小说中赵大福以买碗的名义报送钱给救自己命的年轻人,并不是为了扶贫,而是因为感恩。
5.①知恩图报:受青年救命之恩,当知道其难处时,立即施以援手;②替他人着想:担心直接帮助青年会让对方不好意思,所以谎说粗瓷碗为古董,并以高价收买;③善良正直:得知青年离婚再娶,愤而摔碗。
可见他对于青年行为的不满,体现了他的正直和内心的善良。
(答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要点加分析)6.小说结尾三段绝非画蛇添足。
理由:①使小说情节起伏,出人意料;最后三段有写青年主动离婚再娶。
与前文青年妻子要求离婚形成对比。
结尾出人意料,余味悠长,.耐人寻味。
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青年主动离婚再娶.可见青年已因金钱发生改变,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赵大福愤而摔碗,也使其形象更加丰满,③使小说主旨更深刻:有了后三段内容,小说就不仅仅是一篇歌颂善人善行的作品,而是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表现了人性的多样多面。
更能引起读者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每点2分,要点加分析)7.D(强加因果,“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同比增长趋高”与“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没有必然联系,原文“数据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银联”的调查图表中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全球移动支付金额突破1万亿美元。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第1卷选择题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绣闼(tà)酗酒(xù)提防(dī)离间(jiān)B. 闷热(mēn)罪愆(qiān)揾泪(wèn)纶巾(guān)C. 燕国(yān)自诩(xǔ)汤镬(hù)阏氏(yān)D. 道观(guān)盥洗(guàn)河堤(dī)颛顼(zhuā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间”读“jiàn”;C项,“镬”读“huò”;D项,“观”读“g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恓惶礼上往来忤逆繁文缛节B. 蟾蜍拾人牙慧蹉跎阴谋鬼计C. 凝噎负荆请罪阑珊稍纵即失D. 戕害残羹冷炙挑唆咄咄怪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题中A项,上—尚;B项,鬼—诡;C项,失—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小明原先学习成绩很好,沉迷网络游戏后,学习成绩如夕阳西下....,不停下降,这可急坏了他的父母和任课教师。
B. 春节后的蔬菜生意不好做。
年前,市场上各个门店生意红红火火;而年后,偌大的菜市场几乎十室九...空.,非常冷清。
C. 现在有些家长只忙于自己的事,把教育孩子的任务都推给学校,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束之高阁....,不闻不问。
D. 浮化、长武等苹果基地县的县长正式开办“县长卖苹果”微店,身体力行....搞电商,帮助果农卖苹果,受到果农赞扬。
河南豫西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

河南豫西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下册豫西名校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诗意色彩,灰色鲜有被提及,歌德在著作《色彩论》中描述:“在尊贵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谦卑。
”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灰色一直是隐性的身份,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所指有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的解读。
灰色“集彩性”的低纯度功能不言而喻,是集中多种彩色后的简单而丰富,既影射着自然地理的客观地貌,作为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丰富着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度思考,其优质的视觉协调性促使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
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既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同时也包含人生与艺术某阶段的方向迷失,后者如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生活条件很差,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忧郁。
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和隐形的文化内涵。
“灰色”广义上的哲思显然适用于文学艺术等社会学门类,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则是:幽、寒、雨、暮、荒、苍、雪、愁、恨等如泣如诉的古典诗意色彩。
《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在此,大美、大音及大象在洗尽铅华后定格为无言、稀声、无形的精神追求,灰色的墨韵在唐代传统书画中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至宋代则在“逸、神、妙、能”中开拓了意态的文人挥毫,及至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进而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流动着静、虚、恬、淡的古意。
灰色的墨韵循环流动在阴阳五行的虚实水墨中。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试卷

「起•令家们科•,电传化更联>r^4t-祝创•恂建屮电卑人电卄枣的鼻臭闿电§比知£袈耳斗台 丈」点计比制.社区和家臣乞助中老年人枳极耒取补敘幻自成艮护餐0・井且星金$才而的力覺培屣升规G悄安金坏境
■化二w•:旻•杓•込•:订耳更文化人鲜的身€健廣带夷齐氏形响 程一定科厦上•亚丈化正是#种 越笆瀝人©的織卯柢曇才炙
"去.:化话祐池主真也址矣支配・$欽请形下•尼文化很©A大仗传累、主汛赴会屮烽到克按是现・丙 尽:有星#"L足总下P包”今•/析徐了丈化门機的呈联闍时代•业文化花得比辻去大碍多的话 诂::佟況的x匕“匕吃人F:】人••“过淞人”作闸枕箱化•任何人钳吁以帕财仃山地进行文化衷达•豪':"'人::仟'兒说尸・呑互1己上弋匕传幡 任坊龙®时间和空阿■它们&匕体现出比主垃文化更大的 :蔦x引力.心皿$心n广二次元-生活并非只就“昨"■它常希就虚我们卄
启用痢
天一大联考
2017 -2018学年:
气豐兽松和己的g壯号心沁“沁卡上,你卄号条形叭粘“样上 需烘:::號驚盅鶯::常営:曲阳讣3・考法卅斯•转5“答题卡-*交叭*
一、现代文««(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題.9分)
筒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
,2XV•逼*毛盘""红L勒皆遗片大众的文化"亚文化屛体■许多足所谓於势郵体、边体瞬体. 工中理“犬勿咗直盘纹化瞄—少年叶化
河南省豫西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洛阳名校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D根据文意题中D项,“与蔑视权贵,睥睨一世无关的”错,太绝对,也有关系。
(选对3分)2.C依据第3段内容,题中C项“凸显其意境开阔的风格”错,应该是“豪迈,飘逸的风格”。
(选对3分)3.A根据文章第4段文意,题中A项应是“充分体现”而不是“一定体现”。
(选对3分)4.D“……因此发现了真相。
在他们努力下……”分析错误,文章没有明确交代记者们发现真相,也没有写记者们的努力。
故选D。
(选对3分)5.①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如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
②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有贫困人口,国家实施对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
如向光棍表叔提供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等。
③农村生源减少,学校实行合并措施。
(答对1点2分,2点可得3~4分,3点5分)6.①情节上,“狼叫”是最关键的情节,推动了相关情节发展,与父女二人命运的转折关系紧密。
②人物上,使父女二人的形象更鲜明。
学狼叫是表叔应对困难的策略,体现着父爱;是养女行路时壮胆的行为,表现着她的坚强与成长。
③环境上,“狼叫”表现了当地的偏僻与贫穷,为小说的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④主题上,“狼叫”的消失,写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
⑤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答2点3分,答满4点即可得6分)7.B“能够赚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高的利润”没有依据。
无中生有。
(选对3分)8.BD A项“必须总书记将每个贫困村都跑到”是不现实的;C项两者是有区别的,其中“造血”就是为了实现长久脱贫;E项“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无中生有。
(选对1项得2分,2项得5分)9.从材料一第一、二节及材料四归纳答案:①需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好政策,加强精准扶贫的法治保障,形成严密的政策与法律实施体系。
从材料三成功经验可以归纳答案:②需要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从材料二“头道沟村这种“政府+社会+市场”三合一的扶贫模式,特点是政府帮扶主导,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化机制为依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精准扶贫之道”可以归纳出答案:③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令堂”。D.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20.(6分)①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
②臭氧就变成健康的杀手(或:臭氧就会损害人体健康);
③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1.②不是多吃蔬菜,就能保证身体营养的均衡
分,2项得5分)
9.从材料一第一、二节及材料四归纳答案:①需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好政策,加强精
准扶贫的法治保障,形成严密的政策与法律实施体系。
从材料三成功经验可以归纳答案:②需要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从材料二“头道沟村这种“政府+社会+市场”三合一的扶贫模式,特点是政府帮扶主导,社
会资金参与,市场化机制为依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精准扶贫之道”可以归纳出答案:③
16.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泣涕涟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7.B
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对象错配。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后果。
③农村生源减少,学校实行合并措施。(答对1点2分,2点可得3~4分,3点5分)
6.①情节上,“狼叫”是最关键的情节,推动了相关情节发展,与父女二人命运的转折关系紧
密。
②人物上,使父女二人的形象更鲜明。学狼叫是表叔应对困难的策略,体现着父爱;是
养女行路时壮胆的行为,表现着她的坚强与成长。
③环境上,“狼叫”表现了当地的偏僻与贫穷,为小说的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④主题上,“狼叫”的消失,写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
⑤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答2点3分,答满4点即可得6分)
7.B“能够赚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高的利润”没有依据。无中生有。(选对3分)
8.BD A项“必须总书记将每个贫困村都跑到”是不现实的;C项两者是有区别的,其中“造
血”就是为了实现长久脱贫;E项“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无中生有。(选对1项得2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望文生义。
18.(3分)C(A.句式杂糅,把“组成为”改“组成的”;B.语序不当,应为“慎重地给
出答案”;D.成分残缺,在“人满为患”后加上“的问题”。)
19.(3分)D(A.“府上”是对别人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B.“垂念”称对方(多指长
洛阳名校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根据文意题中D项,“与蔑视权贵,睥睨一世无关的”错,太绝对,也有关系。(选对3分)
2.C依据第3段内容,题中C项“凸显其意境开阔的风格”错,应该是“豪迈,飘逸的风格”。(选
对3分)
3.A根据文章第4段文意,题中A项应是“充分体现”而不是“一定体现”。(选对3分)
③不是体重下降了,就能保证身体健康了。
22.【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阅读材料,其关键词是“打赏”。材料就“打赏”,介绍了它的来源及其现状,还有人们对这一现象的不同看法。本次作文思考分析的对象是“网络打赏”这一社会交往活动和现象。“网络打赏”一方面应用广泛并颇受好评,另一方面随着“打赏乱象”丛生。社会批评不断;其本身所具有的争议性可以作为思辨论述的话题。同时,材料的第二段的阐述旨在提倡考生也能够用多元的思维角度思考和写作表达。
抚、情伪、辄,各1分,句意2分)
14.AB A“奠定了愉悦的感情基调”不准确,应该是奠定了悲喜交集的感情基调;B“草堂”
是词人自喻,“李白”“江东”是他喻,指词人好友。(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15.①表达了词人在扬州席上与友人相逢时惊喜交加的感情;②抒发了词人宦海沉浮的悲苦,
前途未卜的忐忑心情。(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从材料三“近年来,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可以归纳答
案:④需要探索好的致富脱贫的模式或各种技术方法等。(1点1分,答满4点4分,如
有其他概括有据合理可酌情判分)
10.B原文标点: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
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11.B “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错,应是有关官员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12.D “李时认为他文武兼备”错,李时只是认为马永勇敢。
13.
(1)强悍的士兵无所顾忌,纠集同党大呼小叫,动不动就心怀叛乱。(得分点:惮、动、不
逞,各1分,句意2分)
(2)马永担任将领,厚待间谍,知晓敌人的虚实,所以每次战斗总是取得胜利。(得分点:
4.D“……因此发现了真相。在他们努力下……”分析错误,文章没有明确交代记者们发现真
相,也没有写记者们的努力。故选D。(选对3分)
5.①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如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
②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有贫困人口,国家实施对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如向光棍表
叔提供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等。
1、文章写作切入的几个纬度:(1)对网络打赏现象本身的论述评价分析。有人认为,“网络打赏”是你情我愿的,简单的自由交流的形式,社交时代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寻求互动交流,满足自我需求的新型人际交往形式,体现了自由平等交往的互联网精神,也有人认为这就是以金钱为标准的商业消费模式和消费文化。“网络打赏”模式本身是促进了互联网生态的发展,还是网络世界打开的又一个潘多拉盒子。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说,“打赏”是一种支持原创、鼓励作者的好办法;同时,连续出现“网络打赏”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也折射出不少社会问题。(2)对打赏者行为、心理的论述评价分析。对于打赏者而言,随便敲一下键盘,并可以将自己的心意表达,只要是心甘情愿,无论奉送多少,旁人管不着。所以有人这样说:“我打赏你是满足我自己,与你无关。”其次,网络打赏的行为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知识和劳动的尊重,是实现自我需求的途径。对于被打赏者而言,因为自己付出了劳动,奉献了自己的表演、作品和智慧,所以赢取粉丝崇拜和打赏,无可非议,它是一种自由交流的形式。金钱流通只是它的副产品。也有人认为网络打赏者的行为仅仅是虚荣心的体现,仅靠金钱维系的网络关系和需求是空洞的。(3)对“网络打赏”背后社会文化和传统的深层次论述评价分析。从文化上来看,“打赏”成为粉丝大众表达对草根偶像崇拜的一种特别方式。有人将“打赏”看作草根文化的胜利,因为“打赏”打破了文化和娱乐精英在写作、表演等领域里的垄断地位,给了更多默默无闻的青年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是针对“打赏乱象”,不能都是青少年的事情。网络平台和某些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推手”、“教唆”的角色。“打赏乱象”反映出青少年缺乏现代法律意识,但是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管理的缺位也是问题的一个诱因。再次,这也与国人长期形成的“围观”“看客”的文化形态有关:既习惯于聚拢围观,又喜欢看到有人“玩票”“捧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