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辅导06.11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是面向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一种教育资源,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工具和知识资源,帮助机械设计工程师深入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知识。

这种培训课件包含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动画和交互式学习体验,它是一种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学习和成长,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在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中,一般会涵盖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方法、设计理论、材料力学、机械结构、动力学、控制系统等课题。

这些课题是机械设计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后期深入学习机械设计的必要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采用许多交互式学习的方式,如实时模拟、三维建模、实验模拟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机械设计工程师理解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

比如说,在机械设计课程中,机械工程师可以使用实时模拟技术来学习机构设计、运动分析和力学分析等领域。

此外,还有一些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desk、SolidWorks、PTC Creo等,可以帮助机械工程师直观地了解零件和装备的功能、构造和细节。

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中还包括一系列的实验和案例分析,这些实验和案例可以帮助机械设计工程师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这些实验和案例中,很多都是基于真实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模拟和设计的,这样机械设计工程师可以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和设计,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在帮助机械设计工程师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有关实践应用和创新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的不断变化,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机械设计知识和技术,以应对不同的需要和需求。

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中,注重实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尤为重要。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培训课件是机械设计工程师必备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它可以帮助机械设计工程师全面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并开发出更好的机械产品和设备。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绪论本章学习后,要使学生能解决三大问题,学什么,为啥学,怎样学三大问题。

01 机器的组成人们广泛使用过,接触过机器,放一课件(单缸内燃机、颚式破碎机),图01,02所示,但定义如何,为什么称它为机器,学生们是不大清楚的。

它要有三个特征,才能称上机器。

1)是一种人为的实物组合。

2)各部分形成运动单元,各单元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

3)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什么叫能量转换,指的是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或反之。

这样具备三个条件者就称为机器,这样学生就可说出车床是机器吗?电动机是否也是机器,电动机根据三个条件可得出一定为机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出各种新型机器,故对机器的定义也有了更广泛的定义,什么叫机器,是一种用来转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的,能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那么一台机器由什么组成,从装配角度来看:由零件→构件→机构→机器,因此设计制造一台机器必有零件开始,组装成构件,再由构件组装成机构,加上原动件装置就成为一台机器了。

接下来说说什么叫机构、构件、零件。

什么叫机构:具备前二个条件的称为机构,即为多个实物的组合,又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例齿轮机构、连杆机构等,放课件(连杆机构、齿轮机构)。

什么叫构件,构件为组成机械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物。

例连杆,放课件(构件)从中可看连杆为多个零件装配而成的。

什么叫零件,零件是机械中不可拆的制造单元,因此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多个零件组成的。

因此可以看出从运动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是无什么差别的,例如缝纫机本身为机构,由多种机构所组合起来的,再加上能量转换就成为机器了,如加上电动机或加上人力都可以成为机器了,在习惯上把机器与机构总称为机械。

因此机器,机械这二个名称都可统起作用的。

零件又可分为二大类:1)通用零件:各种机器中都经常使用,并完成同一功用的零件,例螺钉等。

2)专用零件:只适用于一定类型机器使用的零件,例曲轴等。

02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二条:1)机械中常用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自学指导.doc

机械设计基础自学指导.doc

第1部分课程概述本部分内容包括课程简介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及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关联,并对自学方法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1.1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机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工科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进行培养训练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将为有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相关知识、手册设计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技术基础课,综合了应用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等学科和课程。

具有鲜明的工程实践性。

是先修基础课的综合应用,又是后继专业课的基础,在基础课和专业课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过渡作用。

1.2课程的知识体系《机械设计基础》综合浓缩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内容,而这两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包括《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平面机构自由度及运动分析;常用机构运动原理和设计方法(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机器动平衡问题,以及《机械设计》课程中常用联接、常用传动装置和轴系零部件的设计等部分内容。

因此,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包括:(1)、机器与机构,机械零件设计准则—基本概念;(2)、常用机构的运动原理及运动系统设计—确定机械功能和运动原理;(3)、常用联接与传动及轴系零部件的设计—确定机械零件的具体形状尺寸及材料。

1.3课程的内容结构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第三章凸轮机构第四章齿轮机构第五章轮系*第六章间歇运动机构*第七章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第八章回转件的平衡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述第十章联接第十一齿轮传动第十二章蜗杆传动第十三章带传动和链传动第十四章轴第十五章滑动轴承第十六章滚动轴承*第十七章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第十八章弹簧(带星号的章节为自学内容)1.4自学方法1.4.1 理解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102页)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102页)
②如果四个构件的长度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则最短杆 所联接的两个转动副均为整转副,另两个转动副均为摆动 副。此时若取最短杆为机架,则得双曲柄机构;而取最短 杆的任一相邻杆为机架,则得曲柄摇杆机构;又若取最短 杆的相对杆为机架,则得双摇杆机构。
③如果四杆中有两个构件长度相等且均为最短,若另 两杆长度不相等,则不存在整转副; 若两杆长度也相等, 则两最短杆相邻时,有三个整转副, 当两最短杆相对时, 有四个整转副。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内容
3.1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
1、铰链四杆机构: 全部用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它是平面四杆 机构的基本型式,其它型式的四杆机构可看作是在它 的基础上通过演化而成的。
2、机架:机构的固定构件,如杆4 。 3、连杆:不直接与机架连接的构件,如杆2。 4、连架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如杆1、3 。
ad bc ①
b (d a) c c (d a) b
整理得 a b c d ②
acd b ③
将式①、②、③中的三个不等 式两两相加,化简后得④
a a
b c

a d
曲柄存在条件: ①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②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若不满足①? 该机构只能是双摇杆机构。
判断由不同杆作机架时四杆机构属于哪种机构
a、b、c、d
Y
ad bc
N 双摇杆机构
以最短杆相邻杆为机架 以与最短杆相对的杆为机架
以最短杆为机架
曲柄摇杆机构 双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必须满足四构件组成的封闭多边形条件:
最长杆的杆长<其余三杆长度之和。
推论:
①如果四杆长度不满足杆长条件,则机构无周转副, 此时不论取哪个构件为机架,机构均为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是一种针对从事机械设计和工程领域的人员的知识培训材料,旨在帮助他们全面掌握机械设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为了使这些人员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教材需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首先要涵盖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构造、联接设计、传动设计以及轴承和密封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需要详细介绍这些知识,帮助学习者掌握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

3. 机械设计工具针对机械设计工程师的需求,教材需要提供一些机械设计工具,例如CAD、CAM、CAE、PDM等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设计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的应用方法。

这些工具和资料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4. 机械设计项目实战案例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教材需要提供一些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案例分析,例如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数控机床的设计、机器人的设计等。

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技巧。

5. 机械设计领域趋势机械设计领域的技术和工具在不断更新,教材需要介绍这些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例如,3D 打印技术、机器学习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机械设计的智能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为未来自己的发展做好规划。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需要全面、深入地介绍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方面都要有章可循的介绍。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学习者可以掌握机械设计所需要的对应知识和技能,从而在机械设计领域中获得成功。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辅导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辅导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辅导及答案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辅导及答案静力学重点知识点:了解杆件受力产生变形的五种形式。

力矩、力偶的概念。

机件受力的分析图。

1.图示矩形截面直杆,右端固定,左端在杆的对称平面内作用有集中力偶,数值为M。

关于固定端处横截面A-A上的内力分布,有四种答案,根据弹性体的特点,试分析哪一种答案比较合理。

C2.图示带缺口的直杆在两端承受拉力FP作用。

关于A-A截面上的内力分布,有四种答案,根据弹性体的特点,试判断哪一种答案是合理的。

D3.工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下列除D 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A.强度条件 B.刚度条件C.稳定性条件D.硬度条件(√)4.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5.由于零力杆不承受力,所以是无用杆,它的存在与否对桁架结构没有影响。

(×)6.力偶各力在其作用平面内的任意轴上投影的代数和都始终等于零。

(√)7.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力,它们首尾相连构成一封闭的四边形,则此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

(×)(×)(√)(√)8.作用力与接触面公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作摩擦角。

9.强度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0.刚度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1.在保持力偶矩不变的前提下,力偶可在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任意移动,不改变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12.理论应力集中因数只与构件外形有关。

13.任何情况下材料的弹性模量E都等于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14.矩形截面杆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凸角处切应力为零。

(√)15.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有:构件形状、尺寸、表面加工质量和表层强度。

16.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有:构件形状、尺寸、表面加工质量和应力大小。

(×)模块一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重点知识点:机构、自由度、高副、低副、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各种机构简图、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要能运动,自由度必须大于零。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案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案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案标题: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设计基础概述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素3、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5、机械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的基本要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机械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教学评估: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7、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标题: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探讨机械设计原理、结构、运动与力的学科,是工科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基石。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套教案讲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套教案讲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套教案讲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套教案完整版讲义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
- 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会使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
-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机械设计的创新能力
授课大纲
1.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 机械设计的定义和分类
-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理
2. 机械元件设计
- 常用机械元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 机械元件的选型和匹配
3. 机构设计
- 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常见机构的设计和分析
4. 机械传动设计
- 常用机械传动方式及其设计原理
-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5.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 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 机械设计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授课方法
-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实践操作:使用机械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机械设
计的知识
考核方式
-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 作业和实验:完成作业和实验项目
- 学期项目:独立完成一个机械设计项目并撰写报告
参考资料
- 《机械设计基础》- 赵光华
- 机械设计课程教案
- 机械设计软件使用手册
以上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套教案完整版讲义》的内容概述,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每位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
技能,为将来的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确定各个螺栓所受的横向 载荷 (1)在横向力F作用下 各螺栓所受横向载荷Fs1大小 相同,与F同向。 Fs1= F / 4=12000 / 4=3000 N (2) 在旋转力矩T 作用下 由于各个螺栓中心至形心O 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各个螺栓 所受的横向载荷Fs2大小也相 同,但方向各垂直于螺栓中 心与形心连线。 (A)方案中,各螺栓离形心距离
F0 fzi ≥ k s F
得预紧力 F0
1.2 10820 N 86560N 0.15
由性能4.6级可知 S=240MPa。由于螺栓拉应力安全系数与 直径有关,而直径又待定,采用试算法。设d=24mm, 取S=3 (插分法查表),得[]= S /S=240/3=80 MPa。故螺栓小径
3)虚约束 有些约束对机构自由度的影响是重复的。
试问图示各机构在组成上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 针对错误提出修改方案。
二、平面连杆机构
(一)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二)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演化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等。 (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1、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1)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 长度之和; (2)最短杆或其相邻杆应为机架。 推论:
四、间歇运动机构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 歇运动机构等的特点。 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τ: τ= tm/t = (z-2)/2z
五、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和紧定螺钉联 接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合。 二、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 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利用专门防松元件防松、其 它方法防松。 三、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一)受拉螺栓联接 F 1、松螺栓联接 d 4[ ] 1.3F [ ] 2、紧螺栓联接 d / 4 1)承受横向外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2)承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F2=F1+F
如图所示凸缘联轴器,用8个M16螺栓联接,螺栓危险截面直 径d1=13.835mm,螺栓中心圆直径D=195mm,螺栓材料的许用 应力[σ]=80MPa,联轴器结合面间的摩擦系数f=0.2,防滑系数 S=1.2,求联轴器能传递的扭矩。
F0 K ST f ri
i 1 z
1.2T 0.2 * 8 *195 / 2
3、受轴向力紧螺栓联接的螺栓刚度为C1=400000N/mm,被联 接件刚度为C2=1600000N/mm,螺栓所受预紧力F′=8000N, 螺栓所受工作载荷F=4000N。要求: 1)按比例画出螺栓与被联接件变形关系图(比例尺自定); 2)用计算法求出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0和剩余预紧力F〞。
F0= F′+FC1/(C1+C2)= =8000+4000*400000/(400000+1600000)=8800N F〞 = F0--F=8800—4000=4400N
ra a 2 a 2 100 2 100 2 mm=141.4 mm,故
Fs2a
T 4800 103 N 8487N zra 4 141.4
螺栓1和2所受两力夹角 较小,故受最大的横向力
2 2 Fsmaxa Fs1 Fs2 2 Fs1 Fs2 cos 30002 84872 2 3000 8487cos 45 N
3、急回特性 行程速比系数:K=(1800+θ) / (1800+θ) 极位夹角:θ=1800(K-1) / (K+1) 4、死点 (四)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主要是图解法。
1.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AB=70mm,BC=50mm, CD=100mm,AD=90mm,当AD为机架时,此铰链四杆 机构是 机构;当AB为机架时,此铰链四杆机构是 机构。 2.已知图示机构中,LAB=72mm,LBC=50mm, LCD=96mm,LAD=110mm问: (1)此机构中,当取构件AD为机架时,是否存在曲柄? 如果存在,指出是哪一构件?(必须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理由) (2)当分别取构件AB、BC、CD为机架时,各将得到什么 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辅导
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运动副 运动副: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 的连接。
1、转动副 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在一个平面内相对转动。 转动副引入了2个约束,保留了1个自由度。 2、移动副 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在一个平面内相对移动。 移动副也具有2个约束,保留了1个自由度。 3、平面高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高副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
2. 按螺栓布置方案A)确定螺栓直径 (1)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 按剪切强度计算螺栓光杆部分的直径
d0 ≥
4Fs 4 10820 mm 11.98mm [ ] 96
由标准取M12,d0=13mm。 校核配合面的挤压强度,螺栓光杆与钢板孔间、螺栓光杆与 铸铁支架孔间,足够。 (2)采用普通螺栓联接 这种联接是靠螺栓的预紧力在接合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平衡 横向载荷,应先求预紧力F0。由防滑条件
.
3.已知铰链四杆机构(如图所示)各构件的长度,试问: 1)这是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型式中的何种机构? 2)若以AB为原动件,此机构有无急回特性?为什么? 3)当以AB为原动件时,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机构何 位置?
1)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3)AB与AD两次共线 之一。
三、凸轮机构
1、设计直动盘形凸轮机构 2、画出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压力角:从动件在接触点所受的力的方向(凸轮廓 线的法线)与该点速度方向的夹角(锐角)。 例:试用作图法设计一个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已 知理论轮廓基圆半径r0=50mm,滚子半径rT=15mm, 凸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当凸轮转过1200时,从动件以等 速运动上升30mm;再转过1500时,从动件以余弦加速 度运动规律回到原位;凸轮转过其余900时,从动件静 止不动。
10820N
(B)方案中, rb a 100mm
Fs2b

T 4800 103 N 12 103 N 由图可见,螺栓1受最大的横向力 zrb 4 100
Fsmaxb Fs1 FS2B (3000 12000 N 15000N )
(3) 两方案比较 因FsmaxA<FsmaxB,故方案 (A)比较合理。
4 1.3F0 4 1.3 86560 d1 42.3 mm [ ] 80
此值与假设相差太远,再设d=40mm, 取S=2.2,得[]=S /S=240/2.2=109 MPa,求得d1≥36.24 mm, 查标准取M42, d1=37.129mm,与假设相近。确定用M42的螺栓。
0.00769T
d1
1. 3 * 4 F 0 5.2 * 0.00769 T [ ] * 80
0.0126 T
T 1205639 N
fzi
F
F z
2、受旋转转矩的螺栓组联接
1)普通螺栓联接
F0
K ST f ri
i 1 z
2)铰制孔用螺栓联接
F F z
Fmax
Trmax ri 2
i 1 Z
3、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4、受翻转力矩的螺栓组联接
.1、图示单个铰制孔螺栓联接,两被联接件的材料及厚度相同,
推论: (1)当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 之和时,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2)当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 杆长度之和时,①最短杆为机架时得到双曲柄机构; ②最短杆的相邻杆为机架时得到曲柄摇杆机构;③最 短杆的对面杆为机架时得到双摇杆机构。 2、压力角和传动角 压力角α:力的作用线与其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 锐角。 传动角γ:压力角的余角(即连杆与摇杆之间所夹 的锐角)。 压力角α越小,或者传动角γ越大,使从动杆运动的 有效分力就越大,对机构传动越有利。
(二)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用规定的线条和符号表示构件和运动副,绘出能够 表达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图。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的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数 2、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F=3n-2PL-PH 3、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1)复合铰链 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 机构中常出现一种与输出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已知该联接承受横向载荷为Ft=5000N,光杆部分直径为 d0=9mm,h1=8mm<h2,螺杆的许用切应力[τ]=100MPa, 较弱受压面的许用挤压应力[σp]=150MPa,试校核该螺栓 联接的强度。

m

F
2 d0

4
F P P d 0 Lmin
2、一厚度 =12mm的钢板用四个螺栓固联在厚度1=30mm的 铸铁支架上,螺栓的布置有(A)(左图)、(B)(右图)两种方案。 已知载荷F=12000N,l =400mm, a=100mm。螺栓材料为 Q235(性能等级为4.6),[ ]=96 MPa,铸铁架[p] =180 MPa, 钢板[p] =320MPa,;螺栓M16M45的拉应力安全系数S=42, 板和架的摩擦系数f =0.15。 (1)试比较哪种螺栓布置方案合理? (2)按照合理的布置方案,分别确定采用普通螺栓和铰制孔用 螺栓联接时的螺栓直径。 解: 1、螺栓组受力分析 1)将载荷F向螺栓组 形心简化 简化后得一横向载荷F 和一旋转力矩 Fl = 4800×103 Nmm。
1
0
ca
2 1
(二)受剪切螺栓联接(铰制孔用螺栓联接) 装配时螺栓杆与孔壁间采用过渡配合,无间隙,螺 母不必拧得很紧。 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在联接结合面处受剪切作用, 螺栓杆与被联接件孔壁相互挤压。 m来自F2 d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