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一、单选题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的学习生活既需要耐得住寂寞,潜心苦学,也需要相互交流、沟通,树立()的理念。
A、自主学习的理念B、全面学习的理念C、创新学习的理念D、合作学习的理念2、()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B、学C、技D、行3、()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A、信念B、理想C、崇拜D、信仰4、()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A、平等待人B、诚信C、宽容D、互助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B、民主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在当今中国,()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B、人治C、法治D、人治和法治并重7、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属于()。
A、政治权利B、人身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D、文化权利8、()是选举权的延伸,是选民或代表机关对不称职的代表或者其他公职人员,在其任期届满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或立即免职的权利。
A、任命权B、提名权C、罢免权D、免职权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的伟大号召。
A、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世界大同D、和谐繁荣10、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A、坐享其成的过程B、信手拈来的过程C、纵情享乐的过程D、艰苦奋斗的过程1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
A、相互联系又制约的B、严重对立的C、相互背离的D、毫无关联的12、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周年。
A、70B、75C、80D、8513、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军事、文化、社会安全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D、人民安全14、人生观的核心在于()。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追求真理D、艰苦奋斗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一、填空1、人的学习具有社会性特点、主动性特点、继承性和创造性特点。
2、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自主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和创造性特点。
3、一般来说,知识结构有“塔式知识结构”、“网络式知识结构”和“T型知识结构”三中模型。
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性三品说”。
6、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样,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
7、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
8、关于修养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9、关于修养的目的,儒家认为,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关于修养的境界,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
1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了解,把握要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12、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掌握了关于“道”的规则就是“德”,“德者,得也”,这样可以“外德于人”,即“以善德施于别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又可以“内德于己”,即“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各得其益”。
13、道德具有普遍性特点,具有非强制性特点,具有内化性特点。
14、道德具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15、道德的评价形式主要有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三种形式。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18、社会公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二是在公共场所中处理人群关系的一般准则。
19、中国传统家庭道德中的孝,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恭顺,即“孝顺”,另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即“孝敬”。
20、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1、关于价值,从客体方面讲,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从主体方面讲,价值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第一章题库

第一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
A.自然观B.历史观C.人生观D.世界观2.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 )。
A. 世界观B. 价值观C.人生观D. 历史观3.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B )。
A.自然性 B.社会性C.抽象性D.生物性5.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B )。
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6.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D.人生道路7.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 )。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D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9.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C )。
A.玩世不恭 B.怨天尤人C.勇于开拓 D.悲观怯世10.人生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 A )。
A.人生目的B.人生境遇C.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1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题 1 分)1、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B、金钱拜物教的人生目的C、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的D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2、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3、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4、“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5、“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这表明了爱情的:()A、纯洁严肃性B 、平等互爱性C、专一排他性D、强烈持久性6、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
他这样做是:()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 、违反社会公德之举7、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A、学会认知的要求B、学会做事的要求C、学会劳动的要求D、学会做人的要求8、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是:()A、君子之交淡如水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C、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D、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9、人生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A 、心理情绪不急不躁B、思想正常,体格强壮C、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D 、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10、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B 、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1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12、中国古代先贤把“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 称为:()A、慎独B、内向C、谦让D 、忠贞13、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自:()A、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B 、朋友和亲友的规劝C、从事的职业D 、个人所遇到的外在压力14、我国现代社会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的根本目标是:()A、做到慎独B、做“四有”新人C、做到知足常乐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5、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技术水平提高B、社会财富多少C、生产进步程度D 、社会道德风尚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

D、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答案:ABCD
2、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
C、道德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D、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答案:ABC
7、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这表现在()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D、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答案:ABC
答案:ABCD
3、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
A、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B、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思想道德修养第三章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第三章题库第三章领悟⼈⽣真谛创造⼈⽣价值⼀、单项选择题1、⼤学⽣要意识到⽣命宝贵、⼈⽣紧迫,珍惜、保护⾃⼰和他⼈的⽣命,合理地规划,不让时间⽆谓地流逝。
这属于()的内容。
A、树⽴正确的得失观B、树⽴正确的幸福观C、树⽴正确的⽣死观D、树⽴正确的⽣命观答案:C2、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扶弱济贫”“雪中送炭”“与⼈为善”等古训体现了促进个⼈与他⼈和谐所应坚持的()A、平等原则B、互助原则C、宽容原则D、诚信原则答案:B3、⼈⽣观主要是通过⼈⽣⽬的、⼈⽣态度和⼈⽣价值三个⽅⾯体现出来的。
其中核⼼是()A、⼈⽣⽬的B、⼈⽣态度C、⼈⽣价值D、⼈⽣意义答案:A4、⼈⽣观是指()。
A、⼈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法B、⼈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科学的⼈⽣态度答案:C5、社会评价⼀个⼈的⼈⽣价值的普遍标准是()A、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作出的贡献B、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C、是否具有⾃强不息的精神D、是否拥有财富的多少答案:A6、“⼈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A、⾃然属性是⼈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的本质属性C、⾃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的本质属性D、⾃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的本质属性答案:B7、⼈与⾃然关系的实质是()。
A、⼈与⾃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与⼈的关系,是社会关系B、⼈与⾃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对于⾃然的利⽤和占有C、⼈与⾃然关系的实质是⾃然必须服务于⼈类社会的发展D、⼈与⾃然实际上是⼀种⼈与物的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答案:A8、“⼈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经典名⾔是()所说的。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泽东答案:A9、中国有句古话:“天⾏健,君⼦以⾃强不息。
”从实现⼈⽣价值的主观条件讲,这句话强调()A、实现⼈⽣价值要有⾃强不息的精神B、实现⼈⽣价值要⽴⾜现实C、实现⼈⽣价值要不断提⾼⾃⾝的能⼒D、实现⼈⽣价值要从个体⾃⾝条件出发答案:A10、⼈与⼈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第六章题库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中共中央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D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A、人权B、人格C、公民的权利D、公民的基本权利答案:A3、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门类,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律部门D、法律渊源答案:C4、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A、工人阶级领导B、国家的一切权力于人民C、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D、少数服从多数答案:B5、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遵守D、法律执行答案:C6、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7、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
A、经济关系B、行政关系C、劳动关系D、合同关系答案:C8、在法律的规范作用中,起首要的作用是()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指引作用D、强制和教育作用答案:C9、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A、具有强制力,违背其的后果是一定会受到制裁B、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C、有专门的法院、监狱等机构作为其实施的保障D、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答案:B10、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答案:A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A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是( )。
A、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工资为生活来源的公民B、年满18周岁C、年满20周岁D、年满22周岁答案:B13、下列机构,属于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国务院B、国家主席C、人民政协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14、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基本保障的是()A、人身自由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C、平等权D、文化教育权答案:B15、“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适用于()中。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试题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心理健康:2.人性:3.人生价值:4.民族自豪感:5.理想:6.人际交往: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3.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何影响?4.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大学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5.理想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请结合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个人理想,谈谈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
案例:2000年12月13日,北京某报刊登了一篇大学生高学历低规范,引人深思的文章:时至今日,居然还要把上课不迟到、不随地吐痰、买饭不加塞、等车要排队等这些对小学生的行为要求,写进了北京某名校的班规中。
这看来是个讽刺,实际上这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报道。
有记者到某高校的宿舍楼采访,刚走进楼道没多久,突然从一室内泼出茶水浇到记者身上,又走了几步,一团废纸正好砸中记者,更不用说楼道里挂满了湿衣服,水房放肆的歌声,厕所的浓臭,这些实在使人怎么都感觉不到是大学生的宿舍楼。
吃饭的时候,谁挤得最厉害,谁就能先买到,经常是几十个人蜂拥而上。
随地吐痰、乱扔烟蒂、厕所不冲等现象,在大学校园也司空见惯了。
除了上述所讲的之外,一些大学生最大的毛病是不想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人,只想追求名与利和个人的成就。
其次就是不懂生活,缺少独立的能力。
大学是培养成熟社会人的教育场所,大学生有义务为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尽到责任。
试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一、是非判断题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观点和观点的总和。
( A )2.人生观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
( B )3.人生观决定了人生环境和职业选择。
(错)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对荣和辱的根本观点和观点。
( A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有力还击。
( A )6.理想的内容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
( A )7.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期精神的总和。
A8.培育和宏扬民族精神和时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B )9.理想与信仰都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 B )10.幸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
( A )二、单项选择题1.大学生荣辱观形成的内在途径是()A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B社会道德舆论的正确引导C成立合理的社会奖惩机制D增强自身修养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见义勇为C爱国主义D善辨是非3.()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A邓小平B温家宝C江泽民D胡锦涛4.(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荣辱观B小康社会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科学发展观5.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要求大学生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材,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是()A“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财迷心窍为耻”B“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不务正业为耻”D“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强盛、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一路理想是()A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派的共产主义社会B把我国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实现按劳分派的社会主义社会D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8.从理想的内容上看,最根本最重要的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理想是()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政治理想D生活理想9. 必然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追求向往和假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这是()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生活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10.个人理想、志趣的起点应该是()A符合祖国的需要和发展B符合家长的愿望C符合个人的愿望D符合亲友老友的愿望11.在人生理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A生活理想B道德理想 C 职业理想D社会理想1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此刻()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可以变成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D理想老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13.把理想转换成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B 踊跃投身社会实践C牢固确立科学信念D斗胆畅想美好未来14.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信念强调的是熟悉的准确性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D信念表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15.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B金钱全能,有钱就有一切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腕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16.信念一旦形成,( ) 改变A不可B容易C难以D没必要17.信仰是信念的()表现形式。
A最低B最高C主要 D 大体18.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B成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19.在经济全世界化背景下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需(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完全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20.()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壮大精神动力。
A民族精神B时期精神C中国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21.()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壮大精神动力。
A民族精神B爱国主义C团结合作D社会主义荣辱观22.“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
”所以,爱祖国的()是咱们生存的根基。
A灿烂文化B人民C大好河山D骨血同胞23. ( ) 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一路体的自觉认同。
A爱自己的骨血同胞B发扬民族精神C拥有爱国情感D爱自己的国家24.说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是()A周恩来B鲁迅C邓小平D毛泽东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爱国名言是()提出的。
A顾炎武B孔子C范仲淹 D 欧阳修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爱国名言是()提出的。
A顾炎武B孔子 C 范仲淹D欧阳修27.()在新中国成立后,抛弃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历经艰险,回归祖国的怀抱,并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
A钱三强B钱学森 C 陈嘉庚D邓稼先28.()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团结统一2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30.()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31.( )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世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32.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连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的精神。
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33.()是时期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A爱国主义 B 民族精神 C 经济全世界化D与时俱进34.世界观是()A人们熟悉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式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观点和观点的总和C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D科学的人生态度35.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世界观包括人生观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C人生观决定世界观D人生观包括世界观36.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B人生信仰C人生态度 D 人生目的37.人生目的是()A追求生命的意义B人为何活着的观点和主张C人天天为某项具体目的从事某项具体活动D对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态度38.人生目的是指人(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何发展B为何工作C为何活着 D 为何尽力39.下列你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人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贵,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D个人从社会当中取得的知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40.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A树立科学的人生观B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C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D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41.道德提倡()A必需如何B可以如何C不准如何D应当如何42.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调整()A政治关系B利益关系C思想关系D社会关系43.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A某种外在的压力B社会舆论的压力C社会发展的需要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44.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人的()A性格特征B熟悉能力C社会实践D学校教育45.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A社会主义道德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C中华民族传统道德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46.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为他人服务C为何人服务D为社会献身47.社会主义道德的大体原则是()A共产主义风格B利他主义C集体主义D爱国主义48.社会主义道德以()为重点。
A团结友善B诚实守信C勤奋自强D敬业奉献49.个人基于必然的道德熟悉,志愿选择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A道德品质B道德性为C道德规范D道德概念50.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
其中,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道德三、多项选择题1.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说法正确的是()A是人们对荣和辱的根本观点和观点B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反映C是社会风尚形成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基石D是今世中国最大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2.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A个人B集体C民族 D 国家3.理想的特征是()A现实可能性B政治性D实践性E不同性和超越性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A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B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C理想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熟悉,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特殊放映,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扬弃的反映D理想可以转换为现实5.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条件是()A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具有献身精神B具有科学知识C坚持向往与实干、理论与实践统一D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一路理想。
这种一路理想包括的内容有()A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信心B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C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D坚定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的信心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B宏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期精神C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路理想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8.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份()A是后天的、社会的产物B是个体通事后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着意识心理的形成而产生的C是由人们全数的社会生活条件、经历、知识、能力和特定需要所决定的D是意识对主体接触的大量形形色色的思想理论进行辨别和选择的结果9.爱国主义主要包括()三个大体方面。
A衷心和热情B情感C行为D思想10.爱国主义的大体要求有()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祖国C爱自己的骨血同胞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11.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有(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2.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现今世历史中的新的再现有()A井冈山精神B西柏坡精神C雷锋精神D“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13.宏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期精神,就要大力推动()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14.人生观决定人的()A 实践活动的目标B人生道路的方向C对待生活的态度D职业选择15.人生观主如果通过()表现出来的。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C人生信D个人兴趣16.人生目的决定()A人生道路B人生态度C决定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环境17.人生的目的作用有()A动力作用B鼓励作用C导向作用D规范作用18.社会公德的大体特征是()A继承性B基础性C普遍性D简明性19.社会主义道德的大体特征是()A科学性B实践性C继承性D群众性和阶级性20.社会主义道德的大体要求是()A爱祖国、爱社会主义B爱人民C爱科学D爱劳动21.咱们成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A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与历史发展相适应D与西方思潮相接轨22.社会主义道德必需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