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部影像解剖46页PPT

合集下载

五官影像解剖 ppt课件

五官影像解剖 ppt课件

五官影像解剖
4. 泪囊造影 用于慢性泪囊炎病人,以明确泪囊大小, 泪液通路的通畅情况。正常泪囊和鼻泪管 通畅,泪小管呈细线状,长10~12mm,宽 4~7mm,鼻泪管宽约2mm,走行迂曲,造 影剂大部分流入下鼻道底部。
五官影像解剖
5. 眼眶超声检查 自角膜弧形线测量至后极球壁为眼球长径, 一般为24mm,横径23mm。
五官影像解剖
b.听小骨: 由外到内依次为:锤骨,砧骨及
镫骨。
五官影像解剖
c.咽鼓管: 连通鼻咽与鼓室的管道,平时此管 在咽部的开口处于闭合状态,当吞 咽或呵欠时则开放。空气经咽鼓管 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均 衡,利于鼓膜的振动。
五官影像解剖
3.内耳: 介于鼓室与内耳道之间,称为迷路。 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 骨迷路:由后外向前内分别为骨半规 管,前庭和耳蜗,它们相互 连通。
五官影像解剖
五官影像解剖
五官影像解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官影像解剖
五官影像解剖
五官影像解剖
五官影像解剖
五 官 影 像 解 剖
五 官 影 像 解 剖
五 官 影 像 解 剖
五官影像解剖
3. MRI 在MRI的图像中,眶骨因含有钙无信号而 显黑色,眼球内眼前房及玻璃体内因含 水分较多表现为T1加权呈黑色低信号, T2加权呈白色高信号。眼环多层结构信 号高于玻璃体。视神经为灰色信号,眼 球外肌为中等信号,球后脂肪为高信号。
五官影像解剖
3. 窦口鼻道复合体 • 由上颌窦口,筛漏斗,筛泡,钩突,半
月裂和中鼻道构成。
五官影像解剖
二 副鼻窦的影像检查方法及表现
1. X线平片 (1)瓦氏位片 两侧眼眶内侧壁之间的含 气腔是额窦,额窦下部中线处是后组筛 窦,上颌窦显示最清,呈三角形。

面部局部解剖学_PPT幻灯片

面部局部解剖学_PPT幻灯片

2.面部垂直比 指面部正面宽度的比例
五眼:沿两眼内、外眦作垂线,可将面 部在眼裂水平分为五等份,每一等份的宽 度与一个眼裂的宽度相等,即两眼内眦间 距,两眼裂宽度和左、右外眦至耳轮间距 相等。
正常眼裂宽度平均为3.5cm,两外眦宽度平均为9.5cm。
鼻翼的宽度与两眼内眦间的距离相等,即3.5cm,鼻的 长度和宽度比例约为1:0.7;闭口时,口角的大小与眼平视 时角膜内缘之间的距离相等。
4.鼻根、鼻尖和鼻背:
5.鼻底和鼻孔:锥形外鼻之底称鼻底;鼻底上有左、 右卵圆形孔,称鼻孔或鼻前孔。
6.鼻小柱和鼻翼: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称鼻小柱; 鼻前孔外侧的隆起为鼻翼。
7.鼻面沟:鼻外侧之长形凹陷。沿此沟作手术切口, 愈合后瘢痕不明显。
8.唇面沟:为上唇与颊部之斜行凹陷。沿此沟作手 术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矫治修复时,此沟常用以 作为判断面容恢复情况的指征。
(2)小三停:系指鼻下点至口裂点、口裂点至颏上点 (颏唇沟正中点)、颏上点至颏下点又将面下1/3分为三个 基本相等部分,其中上1/3为上唇高度,下2/3为下唇及 颏的高度。男性上唇约24mm,下唇及颏约50mm,女 性少4mm。
(3)侧三停:以耳屏中心为顶点,分别向发际中点、眉 间点、鼻尖点和颏前点做连线,形成三个夹角,其夹角差 小于10°则符合颜面美的要求。
20.耳屏:外耳道前方之结节状突起, 临床常在其前方,颧弓根部之下,检查下 颌骨髁突的活动情况。耳屏前方约1cm可 触及颞浅动脉的搏动。
21.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约0.5cm,体表投影:鼻 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22.颏孔: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 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微上方, 距正中线约2~3cm

面部解剖-CN01462013.ppt

面部解剖-CN01462013.ppt
议程
•骨 • 肌肉 • 韧带 • 皮肤 • 皮下组织 • 面部神经分布(支配) • 面部血管系统
面部肌肉——概述
• 肌肉起止点
• 提肌和降肌
• 肌肉及其作用
– 面上部 – 面中部 – 面下部/颈部
• 表情——哪些肌肉?
面部肌肉
• 面部肌肉负责包括说话、咀嚼、呼吸、和表达情感等在内 的各种运动
• 面部有许多肌肉,这些都有助于支持面部结构,并在许多 情况下,参与面部表情活动
面上部肌肉
帽状腱膜 额肌 降眉肌
起点 帽状腱膜
止点 眉毛和鼻子的皮肤
额肌
作用 提升眉毛
额纹
皱眉肌
起点 眉弓内侧终点 止点 眉毛皮肤 作用 向内、向下挤压眉毛
降眉间肌
起点 鼻骨和鼻软骨 止点 前额内侧皮肤 作用 降低眉毛
降眉肌
起点 额骨 – 眶缘的上内侧部 止点 眉毛内侧部分的皮肤 作用 降低内侧眉毛
分以允许通过神经,血管 • 起自颧弓前2 / 3和后1/3 • 扇形分布向下 • 止于下颌骨支,下颌角和
下颌骨下缘 • 作用:提拉下颌骨
图片经由 Dr Woffles Wu授权许可
咬肌—— 深头
• 起自颧弓中间1/ 3和后1/ 3 • 垂直向下插入下颌支 • 咬肌神经走行在深中头之间
图片经由 Dr Woffles Wu授权许可
LLSAN
露龈笑
横部:
鼻肌
起点
鼻切迹外侧的上颌骨
止点
在鼻背与对侧者借腱膜相连
作用
压缩鼻孔压低鼻背
翼部:
起点
上颌骨
止点
鼻肌
鼻软骨
作用
展开鼻孔
图片: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

颜面部影像解剖学

颜面部影像解剖学

要点二
慢性颌面部炎症
慢性炎症病程较长,X线检查可见骨质增生、骨膜增厚, CT检查可见骨质破坏。
颌面部肿瘤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晰,密度均匀,X线检查可见骨质压 迫性改变,CT检查可见骨质破坏。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通常边界不清,密度不均,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 坏,CT检查可见骨膜反应。
颌面部外伤
骨折
肌肉功能
咀嚼肌群负责咀嚼食物,表情肌群则负责产生丰富的面部表 情。
02 颜面部的血管与淋巴系统
颜面部的动脉系统
总结词
颜面部动脉系统是提供面部血液供应的重要结构,包括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面动脉等 分支。
详细描述
颜面部动脉系统主要由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分支组成,它们负责向面部和头部提供富含 氧气的血液。面动脉是颈外动脉的分支之一,主要负责供应面部下半部分的血液。此外, 还有眶内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等分支,分别供应眼部、口腔和头部侧面的血液。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颜面部进行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MRI检查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能够清晰显示颜面部的肌肉、软组织等结构,常用于 诊断脑部病变、血管病变等。
05 颜面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颌面部炎症
要点一
急性颌面部炎症
急性炎症通常表现为颌面部肿胀、疼痛,X线检查可见骨质 破坏,CT检查可见骨膜反应。
皮肤健康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03 颜面部的神经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的分支
三叉神经损伤
三叉神经分为三支,分别是眼神经、 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负责颜面部的 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三叉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面部感觉丧失 或咀嚼困难,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颌面部局部解剖精品PPT课件

颌面部局部解剖精品PPT课件
底称鼻底;鼻底上有左、右卵圆 形孔,称鼻孔或鼻前孔。
3.鼻小柱和鼻翼:两侧鼻前 孔之间的隆嵴称鼻小柱;鼻前孔 外侧的隆起为鼻翼。
4.鼻面沟:鼻外侧之长形凹 陷。沿此沟作手术切口,愈合后 瘢痕不明显。
5.唇面沟:为上唇与颊部之 斜行凹陷。沿此沟作手术切口, 愈合后瘢痕不明显。矫治修复时, 此沟常用以作为判断面容恢复情 况的指征。
14
腮腺咬肌区
腮腺和咬肌及其表面的软组 织合称为腮腺咬肌区。
(一)境界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乳
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界:颧弓和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侧界:咽旁间隙; 外侧:皮肤。
15
层次及内容
由1
主要的动力性皱纹线如下
1)额纹:抬头纹,位于眉和眉间与前 额发际之间,横向排列,与额肌纤维 方向垂直,为额肌收缩所致。
2)眉间纹:两眉之间,垂直走向, 下部皱纹常向两侧略呈八字形展开, 与眉间肌纤维方向垂直,为该肌收缩 所致。
3)鼻根纹:鼻根部,横向排列,为 纵行降眉间肌收缩所致。
8)唇纹:位于上、下唇皮肤表面, 唇中部者呈垂直状,两侧者上、下唇 皱纹分别向外上或外下斜行,在口角 附近呈放射状排列。
9)颊纹:颊部,鼻唇沟纹外侧,略 与鼻唇沟纹平行。
13
(2)重力性皱纹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 松驰、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所致。 上睑部皮肤下垂形成“肿眼泡”;下睑因眶 隔萎缩、眶内脂肪疝出,使皮肤臃肿下垂, 形成“眼袋”。

3
(2)小三停:系指鼻下点至口裂点、口裂点至颏 上点(颏唇沟正中点)、颏上点至颏下点又将面 下1/3分为三个基本相等部分,其中上1/3为上 唇高度,下2/3为下唇及颏的高度。男性上唇 约24mm,下唇及颏约50mm,女性少4mm。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2021/3/26
11
2021/3/26
12
2021/3/26
13
2021/3/26
14
• 2 Langer皮肤裂线
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2021/3/26
23
面部皮肤支持韧带起自骨面或筋膜,止于真皮。面 部除皱术时,切断某些韧带可取得好的美容效果。
2021/3/26
24
腮腺咬肌区
•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颧弓和外耳道 下:颌骨下缘 内:咽旁间隙 外:皮肤
2021/3/26
25
层次及内容
• 1、皮肤 • 2、皮下组织
毛囊和汗腺
皮脂腺囊肿 疖肿
• 4 表情肌的起点
2021/3/26
17
皮下组织
• 1疏松,易于移动 • 2鼻翼和颏部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剥离 • 3皮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关系密切 • 4内有面神经、血管和腮腺导管走行
2021/3/26
18
2021/3/26
19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咽旁前间隙 咽旁后间隙
翼颌间隙
2021/3/26
咽后间隙 咽旁间隙
翼颌间隙
64
翼腭间隙
前界: 上颌骨 上界: 蝶骨大翼
2021/3/26
后界:蝶骨翼突
65
翼腭间隙(pterygopalatine space)

《颜面部影像解剖学》课件

《颜面部影像解剖学》课件

治疗方法与选择
• 物理治疗:如激光、射频等物理疗法,用于改善皮肤质地、减轻皱纹等。
治疗方法与选择
疾病类型
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不同,需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法。
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病变可选择药物治疗或物 理治疗,严重病变需手术治疗 。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
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需 谨慎选择治疗方法。
影像学检查
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获取颜面部结构信息。
诊断方法与流程
诊断分析
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信息,进 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诊断。
确诊
根据需要,进行病理活检或其他相关 检查,最终确诊。
治疗方法与选择
药物治疗
针对某些炎症性疾病或疼痛,采用药 物治疗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结构性异常或严重病变,采取手 术治疗。
02
颜面部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作用,显示人体组织的 解剖结构,从而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X线检查在颜面部影像学检查中主要用于观察骨骼结 构和骨折等病变。
X线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也有辐 射损伤和分辨率较低等缺点。
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利用X线束围绕 人体某一部位旋转,再用探测 器接收透过人体后的X线,经 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人体横断 面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治疗效果与预后
短期效果
治疗后短期内症状的缓解和改善情况。
长期效果
长期随访观察疾病复发和预后情况。
治疗效果与预后
02
01
03
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不同疾病和严重程度的患者预后不同。
治疗方法和时机
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有积极影响。

面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肌肉与骨骼
面部肌肉
包括咀嚼肌、表情肌和眼周肌肉 等,主要负责面部表情和咀嚼运 动。
面部骨骼
包括颅骨、颧骨、上颌骨和下颌 骨等,构成面部的骨架结构。
面部血管与神经
面部血管
面部血管主要负责供应面部皮肤和肌肉的营养,包括动脉和 静脉。
面部神经
面部神经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三叉神经、 面神经等。
鼻腔
鼻腔是外鼻内部的空腔,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鼻腔内有鼻甲、鼻腔顶和鼻腔底 等结构。鼻腔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加湿 和调温空气,同时还有嗅觉功能。
鼻部的骨骼与肌肉
骨骼
鼻部骨骼包括鼻骨、上颌骨和腭骨等,这些骨骼构成了鼻部的骨架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肌肉
鼻部肌肉包括提上唇肌、降下唇肌和鼻孔压缩肌等,这些肌肉可以改变鼻子的形状和位置。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PART 05
面部的表情肌
额肌与眼轮匝肌
额肌
位于前额,通过收缩可以使眉毛上提,产生 “惊讶”的表情。
眼轮匝肌
围绕眼睛的肌肉,通过收缩可以使眼睛闭合 ,产生“眨眼”或“微笑”的表情。
口轮匝肌与上唇方肌
要点一
口轮匝肌
围绕嘴巴的环形肌肉,通过收缩可以使嘴巴闭合或产生各 种嘴部表情。
要点二
上唇方肌
位于口角上方的肌肉,通过收缩可以使嘴角向上翘起,产 生“微笑”的表情。
运动。
口部的血管与神经
总结词
口部的血管主要为唇部和口腔内部的毛细血 管,神经则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等,这些 结构共同作用以实现感觉和运动功能。
详细描述
口部的毛细血管负责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带 走代谢废物。三叉神经则是面部最粗大的神 经,它支配面部、口腔和头顶部的感觉。面 神经则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并传导 味觉和分泌唾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