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修正版)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引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规律成为了我们认识历史和探索人生的重要依据。
通过研究历史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并在我们的人生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历史规律对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践的建议。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历史规律的作用历史规律是在长时期的历史实践中出来的一系列客观规律。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通过对历史规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从而在我们的人生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历史规律对人生目标的启示历史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它们也可以给我们的人生目标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首先,历史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论是个人的人生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长期的努力。
因此,我们在设定人生目标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要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地追求我们的目标。
其次,历史规律表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
同样地,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的发展和成就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因此,我们在设定人生目标时应该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最后,历史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
在一个变化的社会中,我们的人生目标也需要适应变化,及时调整和改变。
因此,我们要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随时调整人生目标,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实践建议在根据历史规律设定人生目标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实践建议:1.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人生规划的长远性。
2.设定长期目标:根据历史规律的启示,我们要设定长期的人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同时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努力实现目标。
3.综合思考:在设定人生目标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个人能力、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详解

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具有特殊性
⑴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有意识的人 参加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 识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⑵ 社会发展不是某个杰出人物个人的作用 决定的,而是无数人共同作用的合力的结 果;
再次,实现人生目标,要制订详细计划, 付诸实施。
最后,实现人生目标,要能坚守正确的人 生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用自己创造性的实 践活动让自己获得成功,需要做到:
首先,实现人生目标,要坚定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把握社会需求,把 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命令某某部,昼夜兼程,直插沁阳,与阎 锡山部会师。
命令某某部,昼夜兼程,直插泌阳,与阎 锡山部会师„
★ ★
二、实现人生发展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2.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历史 发展中起作用的基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上升、曲折
⑶ 社会历史是通过无数偶然性事件来为自 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事件的背后包含着社 会发展的必然性。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3. 在人生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 历史发展
⑴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潜能、鼓舞、激励、抗干扰
⑵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发展的动力。
主观能动性、攻坚克难、积极进取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三、人生目标和个人成长
案例1
名人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 才能实现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 ----高尔基
狄 德 罗
高尔基 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 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 何大事。 ----狄德罗
案例2
「世代之眼」——比尔.盖茨(Bill Gates)
他是一个天才,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将在25岁 成为百万富翁;他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 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独特的管理手段,使得不断壮 大的微软能够保持活力; 他的财富更是一个神话,39岁 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
除了养殖土鸡,唐洁还有两千多亩地种下了果 树。核桃可以达到年产量400万斤,葡萄可以达 到一百万斤,枇杷可以达到120万斤,预计三年 内我们必须要走深加工这条路。
这几个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 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 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的人生目标 才是正确的,才能够走向人生成功。中职生要把自己 的人生目标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结合 起来,通过自己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社会做出 自己的贡献。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就是指: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 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就是历史发展规律。
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
西安事变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由 有意识的人参加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其二,社会发展不是某个杰出人物 个人的作用决定的,而是无数人共同作 用的合力的结果; 其三,社会历史是通过无数偶然性 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事件的背 后包含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哲学与人生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这二个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个人的成长需要目标的指引。有了目标,人生就 不会盲目;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不会随波逐流。因为, 人生目标可以起到鼓舞、约束、鞭策作用,它可以挖 掘实践者身上最大的潜能。
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们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 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们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 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群来说,新生活是从选 定方向开场的;而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新生活是 从确定目标开场的。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 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所以,人生目标可以规划人 生开展;人生目标可以推动人的进步;人生目标可以 激发人的潜能。
启示:如果要想有所收获,必须选择正确的目标
名人故事
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 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 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 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 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着 你的努力结果。
----- 巴斯德
巴斯德
毛泽东
毛泽东从小立志报国。在那战火纷 飞的年代,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创造了许多全新的战争理论,指导 人民军队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战 胜了数倍于我的强大敌人,许多战 例成为经典,毛泽东因此成了人人 敬仰的伟大军事家
原来,家乡大片撂荒的土地让唐洁看到了 商机,她想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土地搞 有机蔬果和生态养殖。
2021年,唐洁在家乡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 社。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家农户跟着她一起 养殖土鸡。唐洁和当地以及周边的三十多家 酒店、餐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养殖基地一 年出栏三万多只土鸡,加上社员出栏的一万 多只,合作社一年销售额到达四百多万元。
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 和不正常状态。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修正版)[优质ppt]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修正版)[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d74f390740be1e640e9a14.png)
袁世凯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 世凯所窃取。1915年 底,袁世凯改“中华 民国”为“中华帝国 ”称帝,准备元旦登 基,年号“洪宪”, 以1916年为“洪宪” 元年。袁世凯倒行逆 施行为,遭到举国反 对,各地斗争四起。 袁世凯众叛亲离,被 迫于1916年3月取消帝 制。
剥削关系:地主剥削农民
→ 封建社会 大部分归地主所有
地主
农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 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 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 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流言蜚语中开始的创业
这就是时代的巨轮。永远有一群不 知哪里冒出来的小伙子改变了世界。 比尔.盖次伟大之处在于他具有「世 代之眼」;
每一个世代的人都具有一种眼光,能看出 上个世代的人所看不出来的事情,笔者称 为「世代之眼」。Bill Gates远在1970年 代大型主机电脑当道时就敢做这种梦,是 因为相信自己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事情。
启示:人的发展目标与社会 环境和发展规律不相一致, 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再见!
「世代之眼」——比尔.盖茨(Bill Gates) 他是一个天才,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将在25岁成 为百万富翁;他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 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独特的管理手段,使得不断壮大 的微软能够保持活力; 他的财富更是一个神话,1995 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 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 。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目标
除了养殖土鸡,唐洁还有两千多亩 地种下了果树。核桃可以达到年产量 400万斤,葡萄可以达到一百万斤,枇 杷可以达到120万斤,预计三年内要走 深加工这条路。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
思考: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是什么?
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决定 生产力 反作用 制度和设施
决定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反作用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
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 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发展。
周恩来早在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 书”和“志在四方”的人生目标,正是这一正确的人 生目标,支配他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并为中国革命
和世界革命作出杰出贡献,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的爱戴。 周恩来的人生目标和当时社会发展之间是一个什么样 的关系?
2.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 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 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 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正确的人生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同时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社 会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断校正;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 不懈的努力实现目标。
西安事变
日本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
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节节退让,却打内战,围剿中国共产党的红 军,镇压民主力量。在共产党影响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 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从历史现象看,张杨两位将军的义举和“西安事变”这一看似 偶然事件的发生,改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走向,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使全国人民停止内战,共同抗敌,使中国社会进入战胜帝国主义的历史潮 流。
10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6、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探索之路和药家鑫事件从
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 C )
D④
说明了人生目标
A、正面
B、反面 C、正反两面
D、侧面
作业
体验与探究1和2题P135
除了养殖土鸡,唐洁还有两千多亩地种下了果树。
核桃可以达到年产量400万斤,葡萄可以达到一百 万斤,枇杷可以达到120万斤,预计三年内我们必 须要走深加工这条路。
这几个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 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 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案例
打工妹在流言蜚语中开始的财富
唐洁17岁离开家乡,历经十多年打拼
在深圳有了一家年收入五百多万元的贸 易公司。然而,2008年的时候,因为 一个新的财富发现,突然放下这一切, 一个人回到老家。
原来,家乡大片撂荒的土地让唐洁看到 了商机,她想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土 地搞有机蔬果和生态养殖。
2011年,唐洁在家乡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在, 已经有五十多家农户跟着她一起养殖土鸡。唐洁和当 地以及周边的三十多家酒店、餐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养殖基地一年出栏三万多只土鸡,加上社员出栏的一 万多只,合作社一年销售额达到四百多万元。
启示:如果要想有所收获,必须选择正确的目标
案例
“十三农民兄弟”
2008年初,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 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 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 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到 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 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
启示:人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环境和发展 规律相一致,就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学生能力目标】: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难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邓小平的名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邓小平的这段话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就会发现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年代的流转、朝代的更替,而且隐藏着一定的规律……”通过阅读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问题: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既然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那么作为个人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带着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第十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