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史专题2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doc

中考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doc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之国别史一、英国(一)思想近代化:时间:15、16世纪。

代表人物:代表作:《》、《》。

影响:(二)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导火线:开始时间及标志:高潮:低谷:结束:巩固:影响:(三)经济近代化:1、早期的殖民扩张:时间:16—19世纪。

“”:成为奴隶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方式殖民掠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建立殖民地,抢劫当地财富(殖民头子克莱武抢劫国库,成为英国最大殖民地)。

影响:2、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开始标志:代表及发明:——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

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影响:(四)一战前后的英国:1、一战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世界第位,丧失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②19世纪末初,进入阶段。

③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

④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成立军事集团。

2、一战期间:打败以为首的集团,取得一战胜利。

3、一战后:1919—1922年,参加与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即)。

战后,英国实力被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居世界第一位,控制着(国际组织)。

(五)二战前后的英国:1、二战前:外交上,执行政策。

①目的:②实质:③表现:2、二战期间:①1939年9月,对德宣战,却未对德军发动进攻。

②1940年5月,德国对英发动大规模空袭,不列颠之战爆发。

③1940年5月,英法敦克尔刻撤退,为未来反攻保存有生力量。

④1942年初,签署成为重要成员。

⑤1942年,在阿拉曼战役击败德意联军,北非战场出现转折。

⑥1944年6 月,美英军队在登陆,开辟。

⑦1945年2月,参加会议。

⑧1945年初,美、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

⑨1945年9月,取得二战胜利。

3、二战后:①50—70年代,经济迅速恢复,出现持续繁荣。

②70年代,加入,后成为重要成员国。

高三专题国别史:美国

高三专题国别史:美国

高三专题国别史:美国(1)工业革命时期(18 世纪中期-19 世纪 70 年代)①政治:1775-1783 年经过北美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根据三权分立学说,颁布 1787 年宪法,确立总统共和制政体;1861-1865 年南北战争,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②经济:18 世纪晚期美国开始工业革命,19 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③对外关系:对中国,1843 年签订《望厦条约》;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并签订《天津条约》;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对日本,1853 年打开日本的大门。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 世纪 70 年代-1917 年)①政治:总统共和制的完善;民主政治的完善。

②经济: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③对外关系:参与瓜分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科技文化:发明大王爱迪生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 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改革;喜剧大师卓别林。

(3)1917 年-二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并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①经济: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最先在美国发生;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文化:现代主义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4)二战后至今①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A.政治:实行“冷战”政策,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对外推行称霸全球的政策巩固其霸主地位。

B.经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科技:1945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69 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

②20 世纪 70-90 年代A.政治: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多极化趋势出现)。

B.经济: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3 年后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国家调整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十)国别史专题:材料版

(十)国别史专题:材料版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十)美、英、法、德、俄、日、意等国别史〖美国〗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2、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太平洋)沿岸建立殖民地。

一百多年后,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

3、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4、工业革命中,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19世纪上半期继英法之后美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

5、1853年,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第二年强迫该国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6、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充当帮凶。

7、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8、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

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弹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他一生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机,人们实现了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的梦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9、1900年参与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参加(协约国),加速一战的结束。

11、一战后,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出席(巴黎和会),成为操纵会议的三巨头之一。

12、为了协调与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该会议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13、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为了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1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5、1942年1月1日,以美国为首的26个国家召开华盛顿会议。

高考历史国别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国别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国别史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而国别史则是历史中特定国家的发展史。

在高考中,历史国别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各个国家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轨迹。

下面将以中国、美国和法国为例,介绍一些高考历史国别史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的发展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

中国古代的发展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比如封建王朝的更替、农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等。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秦朝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而隋唐王朝的盛世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另外,中国的农业文明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而且农业技术的发展也非常先进。

中国的农业文明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粮食和财富,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来民族的入侵。

二、美国的发展史美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但其发展史同样丰富多彩。

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英国殖民地时期。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是美国从英国独立出来的标志。

随后,美国不断扩张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19世纪的美国经历了西部开拓和内战等重要的历史事件。

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法国的发展史法国是欧洲大陆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法国大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之一,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还有一个重要的时期是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手段重新塑造了法国的地位,并在欧洲大陆上迅速扩张和统一。

此外,法国还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法国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如巴黎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等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

国别史-复习资料

国别史-复习资料

国别史专题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英国史一、英国史知识点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1、鸦片战争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三元里人民抗英4、北伐军收回英租界5、中英香港问题6、1954年日内瓦会议7、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8、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9、英国宪章运动、欧文、马克思主义诞生10、冷战局面的形成1、英国的崛起;殖民霸权的角逐;强盗的贸易2、英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3、1973年加入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1、莎士比亚2、洛克的政治启蒙3、牛顿经典力学4、达尔文、赫胥黎生物进化论5、飞梭、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6、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7、现实主义文学萧伯纳8、披头士乐队9、1926年贝尔德机械扫描电视选修三选修四1、一战前:英德矛盾与三国协约2、一战中:索姆河战役与坦克;日德兰海战3、一战后:巴黎和会;英法控制国联;参加华盛顿会议4、二战前:绥靖政策;欧洲集体安全落空5、二战中:对德宣战;坐视波兰灭亡;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之战;对日本贸易禁运;对日宣战;大西洋宪章;援助苏联议定书;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阿拉曼战役;北非“火炬”两栖登陆和北非战事胜利结束;西西里岛登陆和意大利投降;参加四次国际会议;诺曼底登陆1、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马克思3、牛顿4、克伦威尔二、英国史整理一、工业革命前(16世纪—18世纪中期)政治:1640-1688年通过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经济:新航路开辟后,奉行重商主义,成立东印度公司、参与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开展圈地运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对外: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

18世纪下半叶打败法国,1763年最终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科技文化: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莎士比亚。

英国的崛起

英国的崛起

织,寻求共同发展 ④、1991年,参与海湾战争。
1999年,参与 科索沃战争 。
英国史线索
通过《权利法 案》建立君主 立宪制政体 1689年
链接:速查360第163页之“英国史” 英国 “光荣 革命” 1688年 工业革命 开始 18世纪60年代 三国协 约形成 1907年
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开始 1640年
②对中国: 鸦片战争 。 A.1840—1842年发动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6—1860年发动_______________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1900年参与________________ 。
中英《南 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
1997年,香 港回归
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 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 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 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 崛起原因四: 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 殖民扩张和掠夺, 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其开拓的疆域之大,统治的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 人口之多,绝非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所能比拟。 展积累资金,拓展 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是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国的一个 了海外市场。 标志。 请回答: 对外侵略扩张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资产阶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 级政体的建立令她引领潮流;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道路;进行工业革命 她独占鳌头;18世纪后半期殖民的历史令她无比辉煌; 2、英国工业革命 发展本国经济;对外殖民扩张 而20世纪战争的创伤让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 3、英国的殖民扩张 1689《权利法案》的颁布 4、参加一战、二战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金;加 如今于经济伙伴的合作使她从忧伤到增强 …… 虽然在两次大战中 5、加入欧盟

(完整word版)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完整word版)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本科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一、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要求学生通过科学、完整、系统的学术训练,扎实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能力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中国史原始资料和一门外语资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二、学制:四年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总学分达到137学分。

其中:1.公共课30学分2.专业必修课51学分3.通选课16学分(其中:历史学领域的通选课只能计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各领域通选课均要求4学分)4.专业选修课至少34学分5.研究写作课(毕业论文等)6学分四、课程设置:类别课程名称学分1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 3思想品德修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邓小平理论 3军事理论 2公共英语8体育 4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6共30 注:1.毛泽东思想概论(2),本系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涵盖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本系在世界当代史中涵盖2 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史8中国近代史 4中华民国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世界上古史 3世界中古史 3欧美近代史 3亚非拉近代史 3世界现代史 3世界当代史 3中国历史文选8史学概论 3中国史学史 3外国史学史 3共51(注:“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学转入历史系者,可用中文系“古代汉语”课学分代替历史系专业必修课“中国历史文选”)3 全校通选课共164 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3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8中国古代史专题 2中国近代史专题 2中国现代史专题 2中国政治史专题 2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考古学通论 3考古新发现与史学研究 2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中外比较城市史 2中国古代地理文献导读 2中国古代社会史 2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2中国古代经济史 2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2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 2中国古代军事史 2中国古代婚姻史 2中国古代装饰文化 2中国科举制度史 2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2文史知识专题 2中国古代民族史 2中国古代周边关系史 2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2 敦煌吐鲁番学导论 2 简牍学概论 2 左传选读 2 三国志选读 2 资治通鉴选读 2 元明史料笔记选读 2 地图的历史与文化 2 北京城市历史与文化 2 先秦史专题 2 秦汉史专题 2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2 隋唐史专题 2 宋辽金史专题 2 元史专题 2 明史专题 2 清史专题 2 晚清史专题 2 明清经济与社会 2 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 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2 现代中外关系史专题 2 二十世纪中外关系史 2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专题 2 中国近代社会史 3 中国现代社会史 3 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 2 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述评 2 中国近代思想史 2 中国现代文化史 2 中国近代军事史 2 二十世纪中国军事史 2 中国现代经济史 2 辛亥革命史 2 军阀政治史 2 抗日战争史 2 中华民国史专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 2台湾百年史 2影视中的两岸关系 2现代中国人物专题 2港督与香港现代化 2中国近代疆域变迁史 2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2中国书法 2书学史 2中国绘画史 2艺术史 2以上任选至少34学分5 研究写作课社会调查报告 1学年论文 2毕业论文 3共6本科世界历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一、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高考历史复习-国别史

高考历史复习-国别史

高考历史复习-国别史德国国别史德国,一个中欧国家,曾经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神话,她的迅猛崛起曾经是西方大国深感不安,她也曾用她的剑与西方大国展开过生死搏斗。

她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国家,战后的认罪态度为她的再次和平崛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也许我们永远不会了解她的民族、她的意识形态以及她的文化内涵。

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一起从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找答案。

16世纪初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性质: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意义: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740年腓特烈二世在普鲁士开始改革特雷西亚女皇在奥地利开始改革意义: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了工业革命普鲁士的工业革命进展较快,很快地成为了德意志境内实力最强的邦,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814~1815年间维也纳会议1815年9月俄普奥建立“神圣同盟”不久英俄普奥建立“四国同盟”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了丹麦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获胜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普法战争开始,普军大捷1871年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成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业产值为世界第二位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缔结“同盟条约”1882年三国同盟建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11月德国投降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字192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1923年1月“鲁尔危机”爆发1924年“道威斯计划”1925年10月《洛迦诺公约》签订不久德国加入国际联盟,成为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1929年“杨格计划”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1932年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1932年夏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纳粹党上台不久“国会纵火案”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1934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1935年起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开始扩军1936年德军开入莱茵非军事区德意秘密签订协定,“柏林—罗马轴心”形成不久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9月“慕尼黑阴谋”1939年德国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4、5月德军开始西线攻势6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法国投降7~10月“不列颠之战”开始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0月莫斯科战役开始1942年夏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7月德军开始进攻斯大林格勒10月德军兵败阿拉曼1943年2月德军兵败斯大林格勒,开始转入战略防御1944年6月“大西洋壁垒”被攻破,德国陷入两线作战1945年初盟军进入德国境内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11月~1946年10月德国战犯受审1949年西德与东德先后成立,德国分裂20世纪50年代初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初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80年代以后纳粹分子再度活跃1989年民德发生公民大批外逃10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决定实行多党制11月“柏林墙”被拆毁1990年3月“德国联盟”在大选中获胜,组阁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俄国国别史俄国,世界上国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从军事领域来看,广大的国土具有强大的抗打击力量,这也许就是当年二战中为什么苏联可以击败德国的一个原因吧!俄国同中国既有过友好也有过对抗,有过怎样的友好?又有过怎样的对抗?历史已经为我们做了见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俄国
(一)沙皇俄国:(1547年—1917年2月)
1、1685年,雅克萨之战,1686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中国大片领土(150万平方千米)
3、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5、和英法组成三国协约。

6、1914年,参加一战,协约国一方,中途退出一战
7、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二)苏俄:(1917年11月-1922年底)
1、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2、1917年,与德国议和,退出一战。

3、1918年—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胜利。

4、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苏联:(1922底—1991年底)
1922年底,苏联成立
斯大林时期对内:1、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2、社会主义工业化(五年计划)(1924—1953)3、1936年,通过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
对外:1、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2、1941年6月,莫斯科战役胜利3、二战1942年,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4、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5、1945年2月,参加
雅尔塔会议6、1945年4月,柏林战役,打败德国
戈尔巴乔夫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
(1985—1991)
五、德国:
(一)近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于其他国家。

(代表: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创建本茨汽车公司。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水平赶上并超过英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为争夺
殖民地,与英国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4、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盟,组成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

5、一战:1914年,支持奥匈帝国挑起一战。

1916年,凡尔登战役惨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1918年,向协约国投降。

6、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遭到严重削弱。

(二)现代:
1、1929—1933年,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2、1933年,希特勒上台,成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政权,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与日本、意大利组成轴心国集团。

4、1938年9月,召开“慕尼黑会议”,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5、挑起二战:
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二战全面爆发。

1940年4月,大举进攻欧洲西部,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北欧许多国家。

1941年6月,对苏发动侵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

1945年5月,柏林战役惨败,德军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6、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7、20世纪50—7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飞速发展。

8、20世纪60年代,与法国等其他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组织。

9、1989年,东欧剧变后,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10、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后,成为欧盟重要成员国。

六、意大利
(一)近代:
1、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

(先驱:但丁;艺术大师:达芬奇)
2、战前:与德国、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同盟。

一战期间:望风使舵,加入协约国作战。

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二)现代:
1、1922年,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法西斯专政的确立。

2、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与德、日组成轴心国集团,威胁世界和平。

3、1943年9月,无条件投降。

七、日本
1、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2、对外:侵略扩张
表现:吞并朝鲜;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三)一战前后的日本:
1、1914年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并迅速占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2、1918年,取得一战胜利。

3、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签定《凡尔赛和约》,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4、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

通过这次会议,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日本
1、战前: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①原因: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地沉重打击,以摆脱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②过程: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6年,受到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世纪年代后期,与德国、意大利结成轴心国集团。

2、战中:
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本惨败,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至此结束。

3、战后的崛起:
表现: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原因:①日本在美军占领下,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②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
③朝鲜战争后,美军的军事定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④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
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影响:日本迅速崛起,直接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同时,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
邻国的不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