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总复习国别史专题共70页

合集下载

初三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专题复习[新人教]

初三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专题复习[新人教]

初三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专题复习(1)(专题内容:中央集权制度和科举制)一、中央集权制度(一)、基本线索:形成(春秋战国〉→确立(秦朝)→巩固(两汉)→完善(隋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二)、发展过程:1、政治上:⑴.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商鞅变法(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就是通过类似变法完成的)内容之一: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体现了中央集权)⑵.秦朝:(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⑶.西汉:汉武帝的大一统: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⑷.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⑸.明朝:加强君主专制: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③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④执行削藩政策。

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思想文化上:⑴.战国: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⑵.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了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⑶.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⑷.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⑸.唐朝:完善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⑹.明朝:八股取士⑺.清朝: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①.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②.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初三历史总复习国别史专题

初三历史总复习国别史专题
名称 时间
革命 任务
性质 资产阶 级革命 无产阶 级革命
结果 两个政权 并存 建立人民 委员会
二月 推翻沙 革命 1917.3 皇统治
推翻资 十月 1917.11 临政府 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的主要成就 实行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意义) 建立苏联(时间、全称、加盟国) 2、斯大林的措施 两个五年计划 (时间、成就、局限性) 建立斯大林模式 基础、标志、 特点、评价
条约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成果 瓜分德海外殖民地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加快在中国的扩张
经济复苏:罗斯福新政实施(1933)
原因: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时间、特点) 核心措施:调整工业《国家工业复兴法》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意义: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
国家、政府、发展史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英法 英德 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一战前: 形成以英为首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 凡尔登 一战中: 绞肉机: 战役 一战后: 参加巴黎和会( 英法美 ) 和华盛顿会议( 英美日 ) 成为 国际联盟 的实际操纵国 二战前: 实行 绥靖政策 , 1938年参加 慕尼黑 会议宰割捷克 二战中: 法国 投降, 英国 遭德军轰炸, 诺曼底 登陆 英国参加 华盛顿 会议, 参加 雅尔塔 会议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殖民侵略: 战时同盟: 对峙关系: 合作关系: 八联侵华 《九国公约》 二战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抗美援朝战争; 79年中美建交.
俄国的历史转折——农奴制改革P117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原因 1861年 时间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 自由 赎买 内容
评价
性质 意义
局限性
俄国1917年两次革命比较表

九年级历史必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80页)

九年级历史必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80页)

九年级历史必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一、古代中国历史1. 夏商西周时期: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以及西周的封建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以及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思想。

3. 秦汉时期:学习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武帝的文景之治。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以及佛教的传入。

5. 隋唐时期:掌握隋朝的建立、唐朝的繁荣以及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

6. 五代十国时期:了解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北宋的建立。

7. 元明清时期:学习元朝的统治、明朝的兴衰以及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

二、近现代中国历史1. 晚清时期: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中华民国的成立。

3. 北洋政府时期: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军阀割据以及国民革命的兴起。

4. 抗日战争:学习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5. 解放战争:掌握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世界历史1. 古代希腊罗马:了解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斯巴达克起义以及罗马帝国的兴衰。

2. 中世纪欧洲:掌握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以及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 近代资本主义:学习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事件。

4. 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5. 冷战时期:掌握冷战的背景、过程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复习资料1. 历史大事年表:整理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便于记忆和复习。

2. 历史人物简介: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影响。

3. 历史地图: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和变化。

4. 历史名词解释:理解历史概念、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5. 历史试题解析:通过典型试题的解析,提高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

五、历史分析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发现历史发展的共性和差异。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九年级)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九年级)

中国史专题专题一:侵略与反抗(1840年——1901年)侵略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启示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园明圆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外因:侵略者综合国力强落后就要挨打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我国东北、西北领土共约150多万平方千米反抗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林则徐禁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注意: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主权;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2.中俄《瑷珲条约》割地最多,60多万平方千米;3.《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特点;4.《辛丑条约》赔款最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事件时间阶级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影响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师夷长技”口号:自强、求富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1915年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民主、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专题三中国近现史上的思想解放一、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详细内容见专题二)二、中国现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事件时间意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是建国以后一次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此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题四中国共产党党史时间地点历史事件历史意义或内容1921年上海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27年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1935年遵义遵义会议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5年延安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956年北京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78年北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年北京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北京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北京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北京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专题五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时间 事件 启示1950年 土地改革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尊重客观经济规律1953年 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土地改革运动(1)原因: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初三历史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三历史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三历史中考总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世界近代历史1、(考纲要求)简述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A过程: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开枪刺死。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以后,德奥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

B 认识(启示):强调个人的恐怖行动有可能带来人类的灾难。

突发事件威胁人类和平2、(考纲要求)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有什么感受?)A 双方投入的伤亡70多万人;使用了毒气等新式武器;这场战役被称为“剿肉机”。

B 感受(启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3、(考纲要求)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A 经过: 1917年11月6日列宁到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冬宫进攻信号。

B 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起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主席。

C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

4、(考纲要求)列举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前两个“五年计划”都只用了4年零3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到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

5、(考纲要求)了解凡尔赛等和约的基本内容,知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凡尔赛等和约的基本内容:法国收回;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德国的殖民地由、、等国瓜分;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凡尔赛和约》竟把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了。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现代史和国外史)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现代史和国外史)

目录一.历史基础知识1.中国近代史 (2)2.中国现代史 (6)3.世界历史(上) (7)4.世界历史(下) (10)二. 历史专题1.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13)2.中国古今变革、农村改革、对外开放 (16)3.世界历史上重大改革 (19)4.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22)5.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7)6.坚决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 (27)7.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斗争 (30)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其重要会议 (34)9.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36)10.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41)1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44)12.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50)历史基础知识点中国近代史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了纪念虎门硝烟,联合国确定6月3日为“国际禁烟日”,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2.近代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第一次军事较量、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列强最先侵入长江流域的战争——鸦片战争。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4.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5.《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保京师”、“天地正气”——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目的: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7.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规模的侵略战争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邓世昌(致远舰管带)。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资料(免费)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资料(免费)
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894)
根原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的殖民压迫严重阻碍北美经济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对内改革,对外与反法同盟开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由于他的侵略战争引起了被奴役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
资产阶级革命
三、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诞生
条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思想条件——三大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欧文、傅立叶);实践—马、恩的实践活动。
1789《人权宣言》内容: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影响:成为革命纲领,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
意义
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双重性);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资料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文艺复新与新航路的开辟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秦赵之战•秦朝的建立•项羽和刘邦的争斗2.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秦朝的统一与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秦始皇及其统治•秦始皇的治理手段•墓室的建造第二单元:秦汉之际的中国1. 秦汉之际的政治改革•三公九卿制度•儒家学说的兴起•法家学说的兴起2. 秦汉边疆的拓展•西南地区的征服与开发•北方边疆的防御3. 刘邦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功绩与政策•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西汉时期的中国1. 西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影响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3. 西汉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西汉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第四单元:东汉时期的中国1. 建武中兴与赤眉起义•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赤眉起义与刘秀的建武中兴2. 东汉的政治与文化•吴汉政权的建立与粉碎•东汉的文化与科技3. 长平之战与三国分立•董卓之乱与十八位诸侯的争夺•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与对峙第五单元: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建立•三国蜀汉、魏国、吴国的对峙•西晋的建立与政治内乱2.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南朝与北朝的对立•南北朝统一的历次尝试3.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与文化交流•南方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第六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的统一与政治改革•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 唐朝的政治与社会•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3. 长安与东都的文化繁荣•唐朝的文化与科技•长安与东都的区别与联系第七单元: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中国1.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政权更迭•五代十国政权的兴亡•民族政权的兴起2. 北宋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的建立与政治改革•巨臣政治与改革的限制3. 北宋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生产与商业的繁荣•文人墨客与科技的发展第八单元:南宋时期的中国1. 南宋的统治与政治制度•南宋的统治者与政治家•南宋的政治制度2. 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南宋的社会与经济•南宋的文化与科技3. 金朝与南宋的对立与和平•金朝的建立与南宋的对峙•金宋对立演变为南北和议第九单元:元朝时期的中国1. 元朝的建立与世袭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治者•元朝的国号与政治制度2.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与影响•元朝的经济制度与发展3.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与元末之乱•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秦朝至元朝的中国历史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