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会
关于“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关于“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班会背景: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我们特此举办“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三、活动时间:2023年清明节前夕四、活动地点:班级教室五、活动对象:全班同学六、活动流程1.班会导入(1)播放革命歌曲《歌唱祖国》,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2)班主任简要介绍活动主题和意义,引导同学们进入班会状态。
2.革命先烈事迹分享(1)同学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位革命先烈,了解其事迹,准备分享。
(2)每组轮流分享革命先烈的事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笔记。
(3)分享结束后,同学们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3.革命诗歌朗诵(1)同学们自选革命诗歌,进行朗诵比赛。
(2)评委评选出最佳朗诵者,给予表彰。
(3)全体同学共同朗诵《英雄赞歌》,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4.献花祭奠(1)同学们制作小白花,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2)班主任带领同学们来到操场,举行献花仪式。
(3)全体同学向革命先烈默哀,表达敬意。
5.革命故事接力(1)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讲述一个革命故事。
(2)故事接力,每组同学讲述完毕后,下一位同学继续讲述。
(3)评委评选出最佳故事,给予表彰。
(1)同学们谈谈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悟。
(3)全体同学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班主任收集同学们的心得体会,进行整理和反馈。
3.班主任对本次班会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今后的班会活动提供借鉴。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主题班会学会感恩缅怀先烈四篇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生5: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但似乎我们这代人身上的中国味已淡不可闻。我们会唱《东风破》,却背不了几首诗词曲赋。我们学习琴棋书画,是为了考等级,以便高考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的鸡毛掸子和考级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唯美的形状,传统文化的真实感,已荡然无存。所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散播文化的种子,并让它开花结果,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过程:
一、导入揭题
又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四月,暖意缓缓升起,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清明,无限惆怅印在心上。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了解清明节
1、教师引言:
带着春日暖暖的祝福,我们迎来了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有很多风俗,有关清明的诗词佳句也有很多。下面同学们就说说自己多了解的“清明节”吧!
我们不怕风浪,争做蓝天雄鹰,学习英雄战胜困难的勇气。
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
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
我们要让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2、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该怎么做?
3、全班交流,明确我们要努力,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从小学好知识、增长本领,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3、教师总结:
主题班会学会感恩缅怀先烈3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加深对伟大的革命精神传承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崇敬先烈、热爱祖国的情怀;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并把感恩化为具体的行动。
缅怀先烈主题班会4篇

缅怀先烈主题班会4篇缅怀先烈主题班会第1篇一、活动目标:通过在班级里组织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全班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二、活动形式:以班队活动为载体,围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的主题,结合各班的特色,通过演讲故事、相声、诗歌朗诵、演讲、自由发言,歌曲等形式,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活动过程:a:敬爱的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a: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带着浓浓的敬意在这里,缅怀新中国的英烈。
b: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
a:无限哀思无限情,清明时节祭英雄。
b: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a: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新中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b:六年二班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主题队会合:现在开始。
1. a:是谁,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是谁,让大地变得色彩斑斓?是你们,jiefangjun叔叔们。
请欣赏诗朗诵《清明节,我们走向绿色的山坡》。
2.《红旗一角的故事》b: 热血,浸透了红旗的一角;红旗,像热血一样鲜红。
请欣赏诗朗诵《红旗一角的故事》3.《感恩的心》a:是谁,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是妈妈;是谁给了我们知识的甘露?是老师;是谁,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是党,是祖国,是无数革命先烈。
其实,我们应该感激的人太多太多,让我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请欣赏手语舞蹈《感恩的心》。
4.清明成语大串联b: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春天的脚步渐渐近了,清明的小雨带来新一年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现在来个全班成语大比拼,看谁的成语积累最多。
我先说一下规则:我们就用清、明、春、天四个字做比拼,成语中只要有其中任意一个字就算数,由-------开始计数以正号为基数看谁说得多,每个人只能说一个轮回,每两个成语之间停顿不能超过五秒钟,要连续说,每次停顿全班为他倒数五四三二一。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10篇)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10篇)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10篇)清明各班级要通过主题班会,开展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自己心目中的革命先烈活动。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篇1设计意图:如今的孩子,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不知何为辛苦父母的付出,他们毫不领情,老师的教育,犹如耳边风。
因此,我想开展一次“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会来达到这个目的,考虑到滨海作为一个刚刚崛起的城市,它有着自己的历史,与其让孩子们去缅怀革命先烈,不如就直接从缅怀围海先烈。
这些先烈就生长在这块土地上,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在中队活动中,我设计了玩游戏、看围海纪录片、听围海故事等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走进历史,自己去比较,网络留言等活动更是在告诉他们滨海历史的真实性,从而让他们学会感恩,珍惜眼前幸福生活,并将先烈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言光大。
活动目标:1、通过缅怀先烈,让学生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眼前的生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2、通过学习先烈们的.围海精神,让学生懂得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前辈人的遗志,把滨海建设得更加美好。
活动重点:通过缅怀先烈,让学生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眼前的生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难点:希望学生能常怀感恩之心,继承先烈遗志,并付诸于行动。
授课中队:三(1)中队课时:1课时活动准备:1、学生搜集老一辈有关围海的事;2、教师搜集影片、歌曲、资料;3、布置各个活动任务。
活动设计:一、全体立正,报告人数。
二、出旗、敬礼、奏乐。
三、唱队歌。
四、活动过程:甲:外面艳阳高照,乙:我们心潮澎湃。
甲:今日中队活动,乙:我们先玩游戏“大风吹”!甲:下面由我来宣布活动规则,请听好:由一名学生做主持,主持人说“大风吹”,全体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回答“吹__”(即某一特征,如吹短头发的人)后,所有具有某一特征的学生马上起立跑到另一位置坐下,抢到椅子坐的学生做主持,游戏重新开始,重复若干次。
《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

《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历史感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内涵,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能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敏锐,对社会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由于缺乏经验和阅历,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后故事和内在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或音频,介绍某位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其伟大和不朽。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缅怀过哪些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红旗飘飘》的歌曲,介绍李大钊的事迹和精神。
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缅怀过哪些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
第二环节:学习1. 介绍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包括其奋斗历程、主要贡献和精神内涵。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黄大发的事迹和精神,包括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最后,教师可以点评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黄大发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
第三环节:反思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分享学生的反思心得,让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篇一: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教案使用时间:授课班级:主题: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目的:通过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岩精神。
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红岩精神的激励下,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让学生大量阅读有关书籍,准备诗歌、故事、演讲等。
活动过程:甲:尊敬老师、同学们乙:大家好合: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甲:先烈在用鲜血和生命为后人争取民主自由的历程中,铸就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乙: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甲: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乙:红岩精神:是革命前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甲:红岩精神: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合:红岩精神——永放光芒!一、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岩精神甲:又一个11月27日即将来临。
乙:五十七年前的11月27日,歌乐山上的腥风血雨,染红了每一株草、每一朵花,二百多位勇士在那里用热血捧出一轮朝日,用生命殉了他们的信仰。
合:11月27日,是一个让重庆人自豪,又悲伤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缅怀在11.27大屠杀中殉难的烈士吧!(一)故事演讲《英勇就义为大众》甲:假如革命先烈们能亲眼看见我们今天自由自在地学习、幸福地生活,他们一定会为他们当初的选择感到自豪和欣慰。
乙:先烈们就义前,在监狱中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甲:让我们一起来吟诵烈士们写下的不朽诗篇吧!(二)烈士诗抄大比拼(每小组背诵一首)1小组:《我的“自白”书》(陈然) 2小组:《囚歌》(叶挺)3小组:《把牢底坐穿》(何敬平) 4小组:《留得清白上九霄》(宋绮云)5小组:《宣誓》(古承铄)6小组:《就义诗》乙:像傲霜的红梅一样,江姐用她生命的花朵,引来百花齐放,请听《红梅赞》(三)小合唱《红梅赞》甲:黎明前的黑暗,阻挡不了希望的曙光,革命胜利了,狱中也得到了消息乙:看:女牢里正在绣红旗呢!二、红岩精神激励我成长甲:先烈们不朽的英灵,让我们深受启迪,也更意识到身上肩负的重担,请大家听一听同学们的心声吧!(一)观《红岩》有感乙: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会PPT课件

在回忆先祖事迹,感念前辈养育之恩的同时不要忘了 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呼吁大家一起缅怀先烈。
刘胡兰
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 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 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 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刘胡 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 动,眼见铡(zha)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 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 在刀座上。当时,她尚未满15周岁。
管理部门要引导文明祭祀:
清明祭祀烧纸钱、放爆竹,是老一辈的风俗,要想一 下子改掉非常不易。要做到清新文明,政府部门尤其是殡 葬服务单位和墓园管理者应加大文明祭祀的宣传和引导, 为祭祀者开展植树祭祀、鲜花祭祀等文明节俭的祭奠活动 创造条件,劝说群众放弃在墓园内焚烧冥品、燃放鞭炮等 污染环境、妨害安全的行为。
缅怀革命先烈 争做时代新人
主题班会
清明节有 哪些习俗? 这些习俗 又有着什 么意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习俗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 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 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 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 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 掉酒食回家。
祭祖 扫墓 插柳 踏青 荡秋千......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 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其实,扫 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 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 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会PPT课件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到了清明,气温变暖, 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 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 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 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 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缅怀革命先烈
在回忆先祖事迹,感念前辈养育之恩的同时不要忘了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呼 吁大家一起缅怀先烈。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 而被捕。她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 动,眼见铡(zha)了几个人,怒问一 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 “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 座上。当时,她尚未满15周岁。
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春暖花开的清 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 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踏青的习 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杜甫在诗中曾记载了春 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 边多丽人”。
文明祭扫, 绿色祭扫!
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 人,是国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目,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清明扫墓所 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 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念经布道, 超度亡灵,烧冥币,献祭品,鞭炮 齐鸣,满天纸灰。。
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 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 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 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
踏青郊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 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 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 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 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 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 “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 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 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 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 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 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 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 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 面前不为所动,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 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当时,她尚未满15周岁。
感恩幸福生活
说一说:自己以后打算怎样做?
一年级
简介清明节的来历
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
生活艰苦,跟随他在外的随从介子推不惜从大腿上割下一块 肉来给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要封赏所 有跟他流亡在外的随从,而介子推拒绝封赏,带母亲隐居深 山。晋文公无计可施,便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谁知这 场大火却把母子俩都烧死了。为了纪念这一天,晋文公下令 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食物。这就是寒 食节的由来。古人常把其延续到清明,渐渐两节合二为一。
1952年10月,为打击美国 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 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战士邱 少云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爆 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进行 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 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 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 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直至 壮烈牺牲。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 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 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 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 突然遭敌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 开阔地带,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 战,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 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危急 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 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 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此时, 他年仅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