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四十年一路风雨总向前

■■■■■

世界新闻2019年1月2日星期三

值班主任:史自勋主编:王红卫美编:孙发强

B03

综合

“麻烦”

内塔尼亚胡:我不打算辞职

美国国防部代理部长帕特里克·沙

纳汉1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称赞沙纳汉“很有才华”,担任波音公司高管和国防部副部长时“成就很多”,相信他会干得很出色。

相比前国防部长马蒂斯,沙纳汉缺乏军事和外交经验,其商业背景也引发一定争议,未来能否顺利“转正”还是未知数。

泰国国王加冕仪式将于今年5月举行

据新华社曼谷1月1日电(记者杨舟)泰国宫务处1日发表公告,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的加冕仪式将于今年5月4日至6日举行。

公告说,哇集拉隆功已于2016年接受立法议会主席恭请继位泰国国王,国王认为按照王国传统举行加冕仪式的时机已经到来。

哇集拉隆功生于1952年7月28日,为拉玛九世普密蓬国王和诗丽吉王后独子。在普密蓬2016年10月逝世后,哇集拉隆功于当年12月接受立法议会主席蓬贝恭请继位,成为泰国国王拉玛十世。

青睐隐身技术

伊朗拟升级海军快艇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2018年12月31日说,伊方打算升级海军快艇,以隐身技术“武装”它们并配以新导弹。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以革命卫队海军司令阿里-礼萨·坦格西里为消息源报道,伊方“正试图让革命卫队的快艇更为敏捷,用隐身技术‘武装’它们”。

坦格西里说,这些快艇航速可达80节,大致相当于每小时150公里,还将配备新式导弹。

坦格西里没有说明伊方是已经掌握这些技术,还是仍处于技术开发阶段。

伊朗海军时常与美国海军在波斯湾、即海湾“斗法”。2017年8月,美军一架“超级大黄蜂”式战机准备返回“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时,遭遇一架伊朗固定翼无人驾驶飞机逼近,相距最近时不足30米。不过,美国海军第五舰队说,自那以后,没有在海湾遭遇伊方“不安全且不专业”互动。

美国2018年5月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对伊制裁。伊朗方面多次警告,如果美国阻止伊朗出口原油,伊方将不惜封锁霍尔木兹海峡。12月21日,美国海军“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打击群驶入海湾,遭遇伊朗海军多艘快艇尾随。

闫洁(新华社微特稿)

俄联邦安全局拘押美国“间谍”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2018年12月31日确认拘押一名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公民。

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暂时没有回应这一消息。俄联邦安全局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涉案美国人2018年12月28日在首都莫斯科遭拘押。当时,他“正从事间谍活动”,遭当场抓获。

声明说,俄方依据俄罗斯刑法第276条对这名男子刑事立案。这一条款所涉罪名的对应刑罚最高为20年监禁。

俄罗斯塔斯社的报道以“保罗·惠兰”指称这名男子。

声明没有公开这名男子的更多细节,也没有说明他涉嫌的间谍活动性质。

闫洁(新华社专特稿)

新年伊始,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辞旧迎新。他们露出微笑、欢呼雀跃,与自己的家人、友人、爱人一起狂欢,一起陶醉。不同的表情、动作传递了同样的温暖与关怀,相同的节日里种下了人们各自的愿望与期待。

2018年12月3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人们喜迎新年。新华社记者王腾摄

新年新表情

4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个世界大国、10多亿人口之间近30年相互隔绝、敌视乃至冲突对抗的局面,国际大势与历史进程为之一变。

正如“小球推动大球”、为中美关系破冰的“乒乓外交”一样,中美建交再次体现了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的果断决策与远见卓识。40年来,两国历届领导人以高超政治智慧,引领双边关系跨越风雨坎坷、总体保持稳定前行。“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习近平主席的论述深刻揭示了此中真谛。

40载沧海桑田:中美经贸从上世纪70年代的几可忽略不计,发展到如今双边贸易额超过5800亿美元。人

文交流也突飞猛进——中国人从对在美亲友等“海外关系”唯恐避之不及,到如今有30多万中国留学生在美求学;美国人则告别“红色恐慌”,兴起了“功夫热”“熊猫热”和“汉语热”。太平洋两岸间从交通完全阻隔,到目前每周300多个双向直飞航班,每年双方人员往来超过530万人次。

40载相交相融:中美建交40周年恰与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契合。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既是自身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世界的交流融合。发展进步的中国积极融入并反哺世界。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本着“同舟共济”精神,为遏制危机蔓延、促进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企稳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

40载机遇共享:中美合作给两国自身创造了大量发展机遇、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同时,改变了世

界格局,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治

理体系不断完善,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因素。合作已成为双方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美关系步入新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冷暖牵系世界,而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从海湖庄园会晤到北京会晤,再到不久前二十国集团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的会晤,中美元首面对面沟通,为中美关系大船掌舵定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两国元首同意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为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继往开来,我们当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去40年,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合作和沟通协调,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

事实上,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40年来,有关中国是“伙伴”还是“对手”、对华应该“遏制”还是“接触”的争论在美国国内从未停歇。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一路走来也是充满波折:前有“纺织品配额”限制和“最惠国待遇”审查,后有漫长艰难的中国入世谈判和近期的两国经贸摩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历经种种,双边经贸联系反而越来越紧密,“蛋糕”也越做越大。

还应当看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有很大不同,两国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分歧,但这些问题40年前没有阻碍两国邦交正常化,如今也不该成为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绊脚石。中美之间可以有良性、公平的竞争,但须防范冲突对抗、两败俱伤的危险局面。

2019年1月1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

建交40周年。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重要阶段。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经验,落实好我们两人达成的共识,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已届不惑的中美关系虽面临波折和考验,但40年来远超预期的互利共赢成果与日趋紧密的民间交流交往足可证明,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向前仍是人心所向,合作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

(新华社纽约1月1日电记者周效政)

中美建交四十年一路风雨总向前

新华国际时评

史上最远“邂逅”

美“新视野”飞越“天涯海角”

新华社洛杉矶1月1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1日近距离飞越一颗昵称为“天涯海角”的太阳系边缘小天体。这是人类探测史上最遥远的一次星际“邂逅”。

美国东部时间1日零时33分(北京时间1日13时33分),“新视野”号以每小时约5万公里的速度从距离“天涯海角”仅3500公里处飞过。此时,“天涯海角”距太阳大约65亿公里,比冥王星还远约16亿公里,从“新视野”号传回的信号需6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地球。“天涯海角”编号为2014MU69,位于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这里被认为隐藏着大量冰冻岩石小天体,它们可能还完好保存着46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时的信息。此次飞越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近距离观测柯伊伯带小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