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学问点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简单变形。
(三角形不简单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教学内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p34——-p48【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包括五局部内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量。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
它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下根底。
2、本单元内容编写编写特点之一是加强了图形的特征、周长的概念等几何初步的教学。
特点之二是既留意挖掘几何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供应了大量与空间观念亲密相关的素材,从儿童学习数学的客观规律动身,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开心的学习。
特点之三是充分运用了直观手段来教学,特备注中学生的动手力量的培育,让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加活动,积存感性熟悉,进展看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一、根底性目标:1、进一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摸一摸、量一量理解周长的含义,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进展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一到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一到四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理解括号的作用,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混合运算。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认识并理解万以内的数位,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第三单元: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四边形的分类,会区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特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认识余数,理解余数的概念,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了解整除和除尽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或除尽。
会进行简单的验算,培养验算意识和验算能力。
复习知识点: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括号的作用。
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并理解万以内的数位。
复习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周长的概念。
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特点,认识余数、整除和除尽的概念,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和简单的验算。
数学园地:了解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时间、人民币换算等,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一些数学小知识,如数学符号的读法和写法、数字的排列组合等,丰富数学知识储备。
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思考和探索,如数字规律、图形变化等,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数学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1. 分数
- 识别分数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简化和扩展
- 分数与整数的转换
-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小数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计数与运算
- 计算加减法算式
- 计算乘法算式
- 计算除法算式
- 运用竖式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数据的分类和排序
- 制作简单的图表(例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5. 几何图形
- 识别并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 认识图形的性质(例如边长、角度等)
- 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例如平移、旋转、对称等)
6. 时间与日历
- 计算时间的过去与未来
- 识别并使用日历
7. 金钱与购物
- 识别并计算金额的加减法
- 进行简单的购物运算
这只是一部分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实际课程可能会根据教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参考相关教材和课程大纲,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知识点内容。
完整版【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附答案

完整版【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附答案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用下面两种卡车运14吨的水果,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可以怎样安排恰好能运完?请写出所有的方法。
大车:载质量4吨小车:载质量2吨解析:大车运3次小车运1次或大车运2次小车运3次或大车运1次小车运5次或小车运7次【分析】两辆车的载质量分别为4吨和2吨,可以只安排一辆车,也可以两辆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装满。
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详解】派车方案大车小车运送产品吨数①4次0次16吨②3次1次14吨③2次3次14吨④1次5次14吨⑤0次7次14吨答:大车运3次小车运1次或大车运2次小车运3次或大车运1次小车运5次或小车运7次都能恰好运完这些水果。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解析:132元【详解】36+12=48(元)48×2+36=132(元)3.聪聪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大蛋糕,聪聪吃了整个蛋糕的,妈妈吃了整个蛋糕的,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将聪聪与妈妈吃的占总量的分率分别相加,即得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解:+=答: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分数加法应用题的能力.4.把两根60厘米长的竹板钉在一起,钉完后的竹板长116厘米,钉在一起的部分是多少厘米?解析:4米【分析】如下图所示,两根竹板如果不钉在一起的话长为60+60=120厘米;所以钉在一起部分的长度为:钉之前的两个竹板的长度和-钉完以后的竹板长,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0+60=120(米)120-116=4(米)答:钉在一起的部分是4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题干数量关系,画图帮助理解,列式解答即可。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应用题及答案(20道)

【导语】应⽤题可以说是⼩学数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数学思维及解题能⼒的重要途径,做好应⽤题掉⼩学⽣⾮常重要,它是检验学⽣堆成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且⼩学⽣在解答应⽤题分过程中培养了数学思维能⼒、问题的分析解决能⼒。
以下是整理的《三年级⼩学⽣数学应⽤题及答案(20道)》,希望帮助到您。
三年级⼩学⽣数学应⽤题及答案(1-10道) 1、⼩明家、⼩红家和学校在同⼀条路上。
⼩红家到学校有312⽶。
⼩明家到学校只有155⽶。
⼩明家到⼩红家有多远?(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种情况?) 两种情况: 第⼀种是在学校的同⼀侧:312-155=157(⽶) 第⼆种情况:在学校的两侧:312+155=467(⽶) 答:⼩明家到⼩红家有有两种情况,在学校同侧时是157⽶,在学校两侧时是467⽶。
2、⼀套运动服135元,⼀双运动鞋48元,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了的钱:135+48=183(元)找回:200-183=17(元) 【或:200-135-48=17(元)】 答:应找回17元。
3、客轮上原有205⼈,有79⼈下船,有128⼈上船,再开船时客轮上有多少⼈? 205-79=126(⼈)126+128=254(⼈) 答:再开船时客轮上有254⼈。
4、⽤900个鸡蛋孵⼩鸡,上午孵出了337只⼩鸡,下午⽐上午多孵出118只。
(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鸡?337+118=455(只) (2)这⼀天共孵出了多少只⼩鸡?337+455=792(只)(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900-792=108(只) 5、⼀个长⽅形花坛的长是5⽶,宽是3⽶。
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 (5+3)×2公式:(长+宽)×2=长⽅形周长=8×2 =16(⽶) 答:这个花坛的周长是16⽶。
6、⼀块⽅形⼿帕的边长是2分⽶,⽤90厘⽶长的绸带能围⼀圈吗? 2分⽶=20厘⽶20×4=80(厘⽶)【正⽅形周长=边长×4】80厘⽶<90厘⽶ 答:⽤90厘⽶长的绸带能围⼀圈。
三年级下数学应用题:时间段专项练习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时间段专项练习1、小明早上10点出去,经过4个小时33分回来,现在几点?2、一个马拉松运动员6点从起点出发,经过89分钟后到终点,现在几点?3、小明早上午9点出去郊游,下午3点回来,补习了多久?4、莉莉要去北京旅游,上午6的火车,第二天下午5点到,火车开了多久?5、小王下午3点开始玩电脑,到下午5点25分关电脑,他玩了多久?6、妮妮晚上6点56分出去骑单车,晚上8点41分回来,出去了多久?7、白白上午5点17分出去,经过165分钟后回来,他回来是几点?8、飞飞下午2点16分出外吃饭,下午4点34分回来,经过多少分钟?9、幻幻下午2点去上学,下午5点27分回家,他上了几小时的课?10、同学们进行60米赛跑,王乐用了12秒,张鹏用了10秒,李鑫用了13秒,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11、小芊上午9点出外,经过5个小时,小芊回到家,回到家是几点?12、程鲁早上7时59分10秒到学校,张兰7时59分38秒到校,他俩谁先到学校,早到多少时间?13、在100米赛跑中,小明比小方快3秒,小方比小刚慢2秒,你能排出他们三人的名次吗?14、现在的时间是4时20分,再过1时30分是几时几分?15、同学们看电影《海底总动员》,看完这部电影需要2时30分,如果下午2时30分开映,放映结束时应该是什么时间?16、现在是下午2时30分,40分钟以前是几时几分?17、赵宁口算一道题,需要5秒,6分钟能口算多少道题?18、同学们去春游,早晨8:20出发,下午3:20回来,共用了多少时间?19、李军早上7:40到校,中午11:40放学,下午2:00上学,下午5:00放学,他一天在学校多少时间? 20、胖胖家到少年宫要走15分钟,他要看上午9:00的演出,最晚应当什么时间从家出发?21、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分钟,如果想在下午5时结束,这场足球赛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22、李静每分钟写3个大字,从7时20分到7时35分,他可写多少个大字?23、工人师傅要做960个零件,从上午8:00开始,到下午2:00完成,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24、李师傅做一个零件要用9分钟,做6个零件,从下午4:00开始,要到下午几时几分才能完成任务?25、汽车每隔10分钟一班,妈妈想搭8时45分的一班车,到达车站时,已是8时47分,还要等多少分钟,才可以搭乘下一班汽车?26、人民银行营业时间是上午8:30—下午5:00,人民银行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
三年级必背数学公式

1、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2、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被减数- 差= 减数3.、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4、除法公式:被除数÷除数=商5.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L(周长)=2(a+b)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6.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L(周长)=4a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7.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8.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9、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10、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11、1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公里)=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面积单立换算:1公项=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货币单位:元、角、分货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4季=12月,1月=30天,1天=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大月(31天)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300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300题)1. 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
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
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19.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
到家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他应给小亮多少钱?给小华多少钱?20.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牛刀小试】
观察图下列各图,并按照变化规律填上合适的图形(试试看哦!)
好棒!恭喜你已经闯过了第一关,让我们继续闯关发现乐趣吧!
1.下列各题中问号处应填什么图形
(1)(2)
(3)
2.你发现下面的排列规律了么?请根据这一规律把第四幅图填出来
(第2题)(第3题)
3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填出第四幅图
在(A) (B) (C) (D)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问号处
1.在(A) (B) (C) (D)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问号处
2.观察下列图形的规律,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3.观察下图,按照(1)到(2)的变化规律,根据(3),在(4)中填上适当的图形
仔细观察图,并按照它的变化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
1.你能按照图中图形的规律,画出横线上的图吗?
(第1题)(第2题)(第3题)
?
顺序观察给出图形的变化,按照变化规律,在空格中填上应有的图形
1..选一选,哪个图形填在“?”处比较合适。
(第2题)(第3题)
仔细观察下图中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处填入合适的图形
1.观察下面图的变化规律,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2
3.仔细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中间空的图应该怎样画?继续下面的两幅又应该怎样画?
在下图问号处画上小圆,使它符合排列规律
1.观察下列图形的规律,选择正确的图形
2.在(A) (B) (C) (D)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问号处
3.如右上图,在(A) (B) (C) (D)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问号处
1.将下面两个图形重叠起来将是什么图形?请从(A) (B) (C) (D) (E)中找出来
2.将下面两个图形重叠起来将是什么图形?请从(A) (B) (C) (D) (E)中找出来
3.根据图形变化规律,在(A) (B) (C) (D 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问号处
4.如右上图,在(A) (B) (C) (D)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问号处
5..下面一组图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6.
1.下面是两串有规律的珠子,其中一段装在盒子里看不到,请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2.在正方形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北”、“京”、“巨”、“人”、“学”、“校”六个字,现有完全一样的四个正方体,如下图拼成一个长方体,问“北”、“京”、“人”三个字各与哪个字相对?
3.你能找到图 (3)中,A,B,C,D,E,F,G,H,各部分内数字的规律吗?中心问号应填什么数?
4.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上“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
现有涂色方式完全一样的四个正方体,如下图拼成一个长方体。
问图“红”、“黄”、“白”的三个上面各与什么颜色的面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