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6 骨骼》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科学教案-骨骼_2013年秋新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科学教案-骨骼_2013年秋新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下科学教案-骨骼_2013年秋新青岛版(五四制)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教学过程描述: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出问题。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学生自由汇报)2.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3.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简单汇报)【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实验活动1.实验指导。

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学生交流方法)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

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3.学生汇报、交流。

4.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5.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再次分组活动:摸骨数骨)6.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7.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8.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

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

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

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

】9.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10.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

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小学科学《骨骼》教案

小学科学《骨骼》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小学科学《骨骼》教案小学科学《骨骼》教案册篇一: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6. 《骨骼》精品教案 16.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骨骼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2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3、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4、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有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1 / 10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人体的骨胳模型;人体骨骼图片和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师:人体的骨胳模型;人体骨骼图片和资料;多媒体课件。

青岛版科学三下骨骼 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下骨骼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科学《骨骼》教学设计沂南县大王庄中心小学孙宝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7页。

教学目标:1、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

2、能够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通过看和摸的方法进行观察、感知人体骨骼,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

3.通过了解骨骼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请同学们脚放平,抬头挺胸坐端正!上课!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骨骼的作用,并进行相关的卫生保健教育。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骨骼的结构。

教具:骨骼模型、布偶、自制骨骼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一)1、(出示布艺木偶)今天啊,布偶是来想请大家帮个忙,它请大家帮它站起来?(四个同学回答)2、在辅助工具的帮助下布偶站起来了,我们使用的笔、铅笔盒等相当于我们身体里的什么呢?3、师:我们人体哪些地方有骨呢?咱们可以可以摸摸我们的身体里的骨,先想一下,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摸呢?接下来选用自己喜欢的顺序,摸一摸身体里的骨?一会儿找同学说一说,摸骨的感受?刚才咱们同学们摸了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骼。

(老师板书:骨骼)。

4、关于骨你有哪些问题?二、探索体验解决问题5、刚才同学们用摸的方法感受了骨,下面我们做一个关于骨的小活动。

先看活动要求(学生读要求)(1)请小组长打开面前的透明袋子,组织本组同学把散开的骨骼模型,拼接到透明袋子上。

如果拿不住准,可以摸摸自己的身体。

(2)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学习人体骨骼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一会儿找同学到前边来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老师:请小组长带着你们的作品到前边来展示,留三位同学解说你们现在把人体分为哪几部分?(三个同学解说)同学们觉得他们拼的合适吗?(及时表扬仔细观察的同学。

若是拼的不合适,老师做师范动作)6、(1)大家拼的对不对呢?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先生,咱们可以叫他骨先生。

现在对照骨先生,看看你们组拼的对不对。

拼接对的把掌声送给最棒的自己。

16.骨骼-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6.骨骼-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骨骼-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作用。

2.能够辨认人体常见骨骼名称及其位置。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比较、归纳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骨骼的组成和作用;常见骨骼的名称及其位置。

2.教学难点:部分骨骼名称和位置的掌握。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如手、脚等,问学生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

2. 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讲解人体骨骼组成和作用,让学生对骨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分组小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其余学生成为队员。

由队长为队员命名不少于8个部位,要求队员依照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我的手放在肚子上”、“我的脚踩在地上”等等,队员要迅速地完成动作。

时间为三分钟,哪组完成动作最快,则获胜。

4. 查找(10分钟)教师让学生查找常见的骨骼名称及其位置,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查找5个,但不能重复。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参考资料。

5. 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查找到的骨骼名称及其位置通过画图、标注等形式分享给同学。

6. 游戏(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其余学生成为队员。

教师将一个折叠好的人形骨架放在一张空白的白纸上,队长带队员默契地配合,用彩笔、彩纸等形式将骨架勾画出来,模仿真实骨架的形态和位置,时间为五分钟。

根据勾画效果最好的组为获胜组。

7.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收尾工作,总结一下刚才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演示授课法:借助投影仪、PPT等,将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以丰富学生的观感。

2.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游戏式教学法:将知识点融入游戏中,增加学生参与度,易于学生接受,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6. 骨骼-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6. 骨骼-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6. 骨骼-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构造;2.掌握骨骼的主要功能;3.能够简单描述骨骼的保护作用。

教学重点1.骨骼的组成;2.骨骼的功能及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骨骼的保护作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构造和功能。

例如,询问学生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帮助我们移动、看见等。

2. 观察图片给学生展示人体骨骼的图片,让他们自己观察和猜测。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的骨骼的位置,描述它的功能和作用。

3. 听故事给学生讲解骨骼的构成和功能,并告诉他们有一个小故事:“小明非常喜欢自行车,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时,因为太兴奋而不小心摔了一跤。

小明感觉到自己的手臂非常疼,于是他被父母带去医院检查。

医生告诉他,他的手臂被摔伤了,但是没有骨折,因为他的骨骼保护着他的手臂。

”通过这个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骨骼的保护作用。

4. 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模拟骨骼的保护作用。

例如,一名学生扮演倒地的人,其他学生扮演骨骼,负责保护倒地的人。

5. 总结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总结骨骼的组成和功能,并帮助学生理解骨骼的保护作用。

最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骨骼的主要功能和保护作用。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的基本构造和主要功能,同时也理解了骨骼的保护作用。

在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一些物品,看看它们是否有保护作用,并将它与骨骼的保护作用进行联系和比较。

三年级下册科学学案-16 骨骼 -青岛版(2001)(无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学案-16 骨骼 -青岛版(2001)(无答案)

骨骼
【学习目标】
1.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2.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5.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难点:懂得骨骼的物理和生理特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在鱼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2.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
3.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呢?
4.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
5.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通过书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
课中学习
1.在人的身体中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吗?
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拓展应用
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你们在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说说看。

2.如图,你们见过这样的动物骨头吗?你能猜到这是动物的哪个
部分的吗?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3.能说出骨头的里面是什么吗?
通关检测
一、填空题
1.人体有__________块骨头。

2.骨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判断题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骨骼》优质学案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骨骼》优质学案

《骨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知道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2.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二、重点难点
1.了解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三、导学问题
从网上搜集有关骨骼的图片,使用“手机”拍照,和全班同学共享。

1.躯干骨包括哪些骨?四肢骨包括哪些骨?
2.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
的骨骼?
3.骨骼具有什么作用?
四、参考资料
许多骨借骨连结连在一起形成坚硬的骨架叫做骨骼。

位于体内称“内骨骼”,如人和脊椎动物的骨骼。

与位于体外称“外骨骼”(如虾、蟹、昆虫体表的几丁质硬壳)不同。

人体骨骼分为头骨(又叫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构成身体的支架,共由206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能维持体形,支撑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

根据形状不同,一般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骨的形态可因生活条件、习惯、劳动性质及是否发生某些疾病而发生一定改变。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要根据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练,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样可以促进骨骼良好发育。

三年级科学下册16课骨骼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下册16课骨骼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科学下册16课骨骼教学设计16、骨骼【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 1. 知道骨骼的组成及作用,并了解基本的骨骼营养保健知识。

2. 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人体骨骼提出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初步的结论;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3. 通过了解骨骼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教学难重点】重点:知道骨骼的组成及作用。

难点:通过观察、猜想、体验等活动使学生知道骨骼的组成及作用。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人体骨骼的模型、关于骨骼的课件、手的 x 光片学生准备:人体骨骼的模型、人体骨骼拼图分组实验材料:煮熟的鸡腿骨和猪腿骨、一块不大的圆形石头、放大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 师: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课件出示图片)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生根据认识交流) 2. 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1 / 9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3. 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人的身体有多少块骨头?每块骨头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是怎样长成的?)4.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骨骼。

(板书课题:骨骼)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 出示分组实验材料,教师明确要求:(1)看一看,摸一摸,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应的骨骼,试着给它取个名字。

(2 拼一拼,动一动,想一想,思考骨骼有什么作用。

(3) 敲一敲,看一看,骨头里有什么秘密。

(4)小组合作,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看看哪组的发现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