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钯锭》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铂》编制说明

铂编制说明(送审稿)2014年3月铂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海绵铂产品国家标准GB/T 1419-2004中规定:(1) 对挥发物的控制限及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2) 用发射光谱法(附录A)测定其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
(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附录B)测定其中的14个杂质元素含量。
在用有关铂产品标准已有《海绵铂》GB/T 1419-2004、《精制铂》ASTM B561-94 (2012)。
鉴于本标准的产品技术规范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附录A”完全适用于铂锭产品的要求,为使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广,故将原标准《海绵铂》修改为《铂》,并增加铂锭产品的化学成分。
根据我国湿法冶金精炼海绵铂和火法熔炼铂锭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广大使用公司对产品纯度的要求,故将海绵铂和铂锭产品牌号SM-Pt 99.99中Pb、Mn、Sn和Zn 各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2%修改为0.001%,SM-Pt 99.95中Pb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5%修改为0.003%。
由于在铂的提取和精炼工艺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铵盐、炭或其他易挥发物质,且铂粉在保存过程中易引入氧、氮及水分等,故对铂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针对GB/T 1419-2004中存在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采用氢还原重量法测定了海绵铂灼烧损失量,方法经受了长期实践的考验,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已被国内同行认可。
此外,为了准确测定铂量,国内大多数生产和使用公司都对海绵铂产品进行灼烧损失量的测定,根据国内部分生产、使用和检测公司,于不同时期生产的不同牌号多批产品所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故于修订的标准中增加海绵铂产品的灼烧损失量允许范围,及其灼烧损失量测定方法(附录B)。
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因基体成本高,Mg、Al、Si杂质元素易被污染和分析速度慢等问题,国内检测机构已普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代替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海绵铂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
行业标准《镍箔》(送审稿)编制说明

YS/T 522-XXXX《镍箔》送审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产字[2008]105号)《关于下达2009年有色金属标准制(修)订和标样研(复)制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修订《镍箔》行业标准。
按计划要求2009年5月完成标准草案,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现标准起草已完成。
二、编制过程此次标准修订是基于镍箔国内市场发展和原料生产厂家研制发展状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研制后,再参考国内同类标准,几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的。
计划时间安排为:2008.~2009.1 完成标准修订前的调研,数据收集工作。
2009.2~2009.4修订稿初稿征求意见阶段。
2009.5~2009.6召开讨论会,文本修改,形成送审稿。
2009.9~2009.11召开审定会,文本修改,形成报批稿,上报。
三、调研和分析工作情况在标准修订前,我们经过调研了解到现国内市场对镍箔材的需求集中在仪表、电子和电讯等部门。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本次主要对以下几方面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1、牌号根据国内对N5、N7、N9箔材的应用和生产研制,在原行业标准2006版的基础上,增加了N5、N7、N9牌号的箔材,删除了锌白铜BZn15-20和锰白铜BMn40-1.5两个牌号:2、公差由于没有查到相应的ASTM和ISO箔材标准,本标准对公差的要求参照了标准GB/T 5187-2008《铜及铜合金箔材》和YS/T 522-2006《镍及白铜箔》,并结合目前国内箔材轧机轧制精度和纵剪机精度对箔材厚度和宽度允许偏差进行了调整。
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表1 本标准与GB/T 5187-2008和YS/T 522-2006尺寸允许偏差对比a) 力学性能,增加了维氏硬度试验检测规定:b) 工艺性能,增加了杯突试验检测规定:4、对箔材的供应规格进行了调整:5、对侧边弯曲度进行了严格规定:6、将厚度定值和宽度定值调整为范围值:7、对厚度允许偏差进行了调整;8、对宽度允许偏差进行了严格规定:9、对表面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五、验证试验的情况和结果对国内主要生产厂2007 ~2008 年平均300组以上镍箔材统计数据和用户使用要求分析,以上各项指标修订值合理有效。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钯铂首饰5ta、清洗剂100ta环评报告

的一切合法项目。现企业拟租赁杭州亨德利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鸿兴路
158 号长三角国际珠宝产业园的 A 幢四层 1177.56m2 的工业厂房实施杭州希顺珠宝
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钯铂首饰 5t/a、清洗剂 100t/a 的生产
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13) 《浙江省 2010 年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领域导向目录》(2010.2.11); (14) 《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2 年本)》; (15)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江省人民政府; (16) 《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浙江省人民政府; (17) 《萧山区环境功能区划》。 1.1.2.3 技术规范 (1) 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 (2)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3) 原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4)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5)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6) 《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3839-93); (7) 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2005.4)。 1.1.2.4 项目依据 (1) 杭州希顺珠宝有限公司与本公司签订的技术贸易协议书; (2) 其他相关资料。 1.1.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附图:
附图 1 本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及现状监测点位图 附图 2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3 本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照片图 附图 4 本项目周围环境示意图 附图 5 本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卫星图(含噪声监测点位图) 附图 6 萧山区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7 萧山区环境功能区划图
行业标准《钯》编制说明

钯编制说明(讨论稿)2014年6月钯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海绵钯产品国家标准GB/T 1420-2004中规定:(1) 对挥发物的控制限及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2) 用发射光谱法(附录A)测定其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
(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附录B)测定其中的14个杂质元素含量。
在用有关钯产品标准已有《海绵钯》GB/T 1420-2004、《精制钯》ASTM B589-94 (2012)。
鉴于本标准的产品技术规范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附录A”完全适用于钯锭产品的要求,为使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广,故将原标准《海绵钯》修改为《钯》,并增加钯锭产品的化学成分。
根据我国湿法冶金精炼海绵钯和火法熔炼钯锭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广大使用公司对产品纯度的要求,故将海绵钯和钯锭产品牌号SM-Pd 99.99中Pb、Mn、Sn和Zn 各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2%修改为0.001%,SM-Pd 99.95牌号中Pb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5%修改为0.003%。
由于在钯的提取和精炼工艺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铵盐、炭或其他易挥发物质,且钯粉在保存过程中易引入氧、氮及水分等,故对钯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针对GB/T 1420-2004中存在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采用氢还原重量法测定了海绵钯灼烧损失量,方法经受了长期实践的考验,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已被国内同行认可。
此外,为了准确测定钯量,国内大多数生产和使用公司都对海绵钯产品进行灼烧损失量的测定,根据国内部分生产、使用和检测公司,于不同时期生产的不同牌号多批产品所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故于修订的标准中增加海绵钯产品的灼烧损失量允许范围,及其灼烧损失量测定方法(附录B)。
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因基体成本高,Mg、Al、Si杂质元素易被污染和分析速度慢等问题,国内检测机构已普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代替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海绵铂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
国家标准《银靶》编制说明(送审稿)

银靶编制说明(送审稿)2009年8月20日银靶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本标准根据国标委综合【2008154】号文(项目序列号:20082165-T-610)的要求,按照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2008年度标准计划”的安排,由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本起草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琳、杨华、李蕊、杨永刚、雷继锋、熊晓东、江轩二、编制过程1.编制原则近年来,银靶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行业用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可提供该类产品,但由于未对银靶制定相应的标准,也未检索到相应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市场上的银靶质量、规格多样,验收规则也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以规范该类产品的生产、流通和质量。
目前美国材料协会标准、日本电子协会标准、欧盟标准中均没有银靶的相关标准,因此银靶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对该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标准是在总结了国内银靶的研究成果,根据多年产品的生产经验和使用要求,积累一定数据的基础上制定的,充分考虑了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标准完全按《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写条例》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以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顺序进行编写,内容完整全面。
2.工作过程接到本标准制定任务后,标准起草单位组织起草人查阅了部分国内外生产厂商的产品技术指标,征求了一些主要使用厂商的意见,作为制定本标准的技术依据。
结合国内生产及使用现状于2009年2月完成草案稿。
草案稿完稿后,分别发给了深圳深爱、中电大成等应用单位,征求了各单位对相关技术指标的意见和建议。
各应用单位对标准中涉及的杂质元素含量、尺寸公差、晶粒度等指标给予了关注,并提出了晶粒度尺寸控制要求应在50微米到150微米以内。
针对这些意见和要求,多次修改后形成了标准预审稿。
预审稿完稿后,通过征求有色标准所、贵研铂业、西部金属材料等单位意见。
《标准名称》(□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编制说明【模板】

附件3
《标准名称》
(□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签章):
年月日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包括任务来源、编制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主要内容及来源依据
1.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类标准,还应增列新旧标准技术内容对比。
2.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三、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比分析
1. 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2. 与国内相关标准协调性分析。
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五、标准中尚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六、标准实施建议
七、其他说明事项。
钯炭国家标准

钯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钯炭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工业、香料工业、染料工业和其他加氢还原精制过程。
到目前为止,检索到的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未见钯炭的技术标准。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制定钯炭国家标准的计划,2007年12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以中色协综字(2007)第237号文下达制定该标准的任务,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079114-T-610,项目起止时间为2008年1月~2008年12月,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沈善问、马媛、邱红莲、潘再富、左川、李昆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钯炭是精细化工、制药领域的重要化工原料。
钯炭根据具体应用领域的不同,包含多规格的系列产品,如歧化松香用钯炭、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加氢催化剂、碳氢化合物加氢脱羟催化剂等。
根据钯含量的不同,可分为0.5%的钯炭、1%钯炭、3%钯炭、5%钯炭、10%钯炭等,其中3%钯炭,5%钯炭使用最多。
根据粒度的不同,也分为多种粒度的催化剂。
由于钯炭、钌炭催化剂多用途、多规格的特性,制定比较详细具体的标准较为困难,为此,国内外都没有钯炭标准。
但为了今后生产厂家和应用厂家技术质量检查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制定本标准时主要考虑钯炭的共性指标,其它具体指标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生产厂家和应用厂家共同协商确定。
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有关产品标准编写格式进行编写。
2.1钯质量分数钯炭中钯含量常见的有0.1%、0.3%、0.5%、1%、3%、5%、10%、20%、30%等。
钯的含量按GB/T15072.4的方法进行测定。
2.2杂质元素质量分数在钯炭中一定量的铁、铜、铅存在易导致催化剂中毒,使钯碳失活。
所以钯炭中杂质元素质量分数应符合如下要求:铁≤0.05% 铅≤0.05% 铜≤0.05% 2.3灰分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
《有色金属标准》编制说明doc-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贵金属及其合金丝、线、棒材编制说明(送审稿)二OO八年六月贵金属及其合金丝、线、棒材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2007年7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以中色协综字[2007]132号文下达修订该标准的任务,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年7月~2008年12月,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国、马丽华、杨崇俊、杨东。
2 修订原则YS/T203-1994(GBn67-83)、YS/T204-1994(GBn68-79)、YS/T205-1994(GBn69-79)从发布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开发了新的贵金属合金材料,原有一些贵金属合金材料被新材料所替代,导致原标准所列合金牌号、几何尺寸等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生产技术和使用要求,因此亟需对行业标准YS/T203-1994(GBn67-83)、YS/T204-1994(GBn68-79)、YS/T205-1994(GBn69-79)进行修订。
通过此次修订,新标准既能体现生产方的技术水平,又能满足使用方的技术要求。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7月接到修订任务,首先对原标准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YS/T203-1994(GBn67-83)、YS/T204-1994(GBn68-79)、YS/T205-1994(GBn69-79)为基础,参考国外标准,既考虑标准的先进性,也考虑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我国原材料加工能力、分析水平等实际情况,力求使该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写,以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等内容的顺序编写,内容规范。
3 修订内容3.1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3.2 增加Ag60Pd、Ag95Pd、Ag99Pd、Ag98SnCeLa、Ag75CuNi、Ag70Pd、Ag80Pd、Au75CuAgZn、Au72AgNi、Pd40AuPtAgCu、Pd47AgCuAu、Au83NiIn等20个合金牌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钿锭(审定稿)编制说明《杷锭》编制组2020年09月《杷锭》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有色冶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力,因而具有优良的催化特性。
钿有良好的延展性,可锻造、轧制拉拔成棒、片和线。
杷可作电镀层,在电子电器工业上应用。
在玻璃工业上,杷金属不会使熔化的玻璃着色,可作为制造光学玻璃的容器内衬。
钳和其合金可掺于金中作牙科材料,钿合金还是提纯氢气的净化材料,此外它还可制造高温钎焊焊料等,可塑性好,在贵金属中耐蚀性较差,供电气、仪表、化工工业及制作精密合金等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
《目录》和《规划》中鼓励类技术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研究方向,钳作为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型材料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同时乂是有色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贵金属产品,钳锭的标准化生产势在必行。
钳属于稀散稀贵金属,钳锭的生产工艺复杂,提纯困难。
因此,钿锭中痕量元素含量是钳锭的关键影响因素,明确钿锭的化学成分和物理规格,有利于钿锭的规范化生产。
但目前对于钿锭的成分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即使需要进行评价时也没有权威的测试方法,给贸易双方带来很大不便,因此有必要明确杷锭的牌号以及化学成分,规范杷锭的生产或交易。
12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国内钳产量远低于消费量,在巨大的消费量中,50%的钳需要从中国视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伙伴的俄罗斯、南非进口,进口钿的形态主要是杷锭,而国内现行的关于金属杷的标准文件只有GB/T1420-2015《海绵钿》,没有《钳锭》的产品标准。
海绵钿与钿锭存在物理化学性能的差异,现有的国家标准《海绵钳》不适用于杷锭贸易,国家或行业标准中也未制定钿锭的相关标准,钳锭交易中没有明确的标准依据。
俄罗斯标准GOST 12340-1981《杷锭技术条件》规定了钳锭的牌号及化学成分,本标准中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与俄罗斯标准的一致性程度高,但部分指标严于国际。
因此,为统一国内企业生产钿锭的规格, 规范钳锭的进出口贸易,特制定该标准,为钿锭的生产提供基础规范,能够为钳锭的运输和包装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并为仲裁取样等提供方法,维护贸易的正常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种含钳原料生产的钳锭。
《钿锭》的标准化实施,符合我国《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能够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和地主动向国际标准看齐,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13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发[2018]60号文《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祥光铜业”)和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负责国家标准《钳锭》的编制任务,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正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君鑫贵金属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大学、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定。
标准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标准计划号为20182023-T-610,项目起止时间为2018年9月-2020 年9 月。
1.4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2017年12月,成立《杷锭》推荐性国家标准起草编制组,对标准编制的工作进度、调研计划等进行了安排,并完成了前期准备阶段内容,包括:收集国内同行业《杷锭》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术要求等技术资料,进行技术资料的归类和总结。
2018年1月,编制组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形成标准草案,并进行了内部审核、修改。
2018年3月,推荐性国家标准《杷锭》进行立项评估。
2018年10月,推荐性国家标准《钿锭》列入2018年第三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
2019年5月,标准编制组在乌鲁木齐组织召开了本标准工作任务落实会议,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正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君鑫贵金属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大学、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有意愿参与本标准的制订工作。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试验方案工作,确定验证试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并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制定标准调研计划和征求意见工作;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提供技术咨询,为标准搜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资料,提出采标方向等;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正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君鑫贵金属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把锭相关样品用于检测和对比分析;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聊城大学负责提供钳锭检测设备和分析检测;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助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
2019年9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贵金属分会组织了由多家单位参加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主要就钿锭生产企业的技术指标、生产情况及先进工艺技术方面进行调研,并现场进行交流考察。
调研活动涉及:深圳国礼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正龙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8月,标准编制组在张家口组织召开了本标准工作会议,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组织编写成员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修改内容如下:1、将1范围中的“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种含杷原料生产的钳锭”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杷锭产品”;2、前言和规范性引用文件采用最新版本;3、试验方法中添加物理试验方法:耙锭外形尺寸的检验应使用相应准确度的器具进行检查;4、数值修约按GB/T 8170标准执行,结果表示到0. 01g修改为0. 1g;5、仲裁取样修改为取样方法。
2020年8月,标准编制组针对杷锭生产企业、钳锭使用企业以及具有检测钿锭资质的研究院所等22家单位进行了征求意见。
表杷锭生产企业名单2020年9月,标准编制组在西安组织召开了本标准工作会议,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经过初审会的审查,并修改完善,形成标准报批稿。
1.5行业概况锂1、耙等钳族金属,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南非、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出产,全球最大的钿生产商诺里尔斯克银业公司在俄罗斯,2018年,诺里尔斯克银业公司钳产量77吨,约占全球钿产量的30%o根据英国庄信万丰公司研究报告,2010 年至2015年我国钿需求量从56吨增加至66.2吨,主要受益于汽车产量的持续大幅增长以及汽车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
2017年,全球杷需求量372吨,我国钳需求量占全球需求量的22.7%,其中,钿进口量约为22吨。
未来,在汽车工业、石油化工行业、电子行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钳的需求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标准编制原则、依据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2.1编制原则2.1.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1.2本标准标准过程中,始终遵循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内容合理,分析方法可行的原则。
2.1.3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产品的进出口,同时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
2.1.4编制的标准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2.2编制依据221杷含量和杂质元素指标主要依据实际生产及客户的技术指标要求来制定。
2.2.1《钿锭》国家标准制定征求意见反馈表。
2.2.2《钳锭》国家标准制定调研纪要。
2.2.3《钳锭》国家标准制定讨论会会议纪要。
2.2.4GB/T 1420 海绵钿2.2.5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2.2.6GB/T 18035贵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2.2.7YS/T 362 纯钳中杂质元素的发射光谱分析23标准主要内容2.3.1钳锭牌号的确定根据钳冶炼过程中的冶炼的复杂性,杂质种类以及用户的需求,适应市场需求,以及现有的监测技术,把钳锭按照化学成分分为3个牌号:IC-Pd99.99, IC-Pd99.95, IC-Pd99.90o2.3.2钳锭化学成分的确定钿锭中各个杂质元素的含量主要参考国内杷锭生产企业和钳锭使用企业情况,并结合GB/T1420-2015 和GOST12340-1981 来确定。
国内某生产企业纪锭成分检测报告(%)表表国内某使用企业钿锭成分检测报告表《海绵钿》标准化学成分要求(%)表5 GOST 12340-1981《把锭技术条件》标准化学成分要求(%)2.3.3化验方法的确定把锭的化学成分按照GB/T1420附录A或YS/T 362《纯把中杂质元素的发射光谱分析》的相关规定来确定;把锭的外观质量由目视进行检查。
2.3.4产品取样方法的确定把锭取样采用逐块取样。
取样方法:在锭的两个大面上作对角线,中心点至顶角距离二分之一处为取样点,共取四点。
如图1所示。
说明:A—浇铸面取样点B—底面取样点图1取样点示意图用5mm~8mm钻头钻取杷锭,钻取深度不小于锭厚的三分之二,将钻取的试样经磁铁处理后混匀,用四分法缩至所需要的样量,每份不少于10g。
2.3.5检验结果的判定2.3.5.1化学成分检验结果的数值按修约和修约后的数值,判定按GB/T 8170中的规定进行。
235.2表面质量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条款不符时,该锭判为不合格。
2.3.5.3化学成分与本标准条款不符时,该锭判为不合格。
3.预期效果在国家标准化战略目标的支持下,将稀散稀贵金属标准技术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特殊资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稀散稀贵金属标准化发展道路。
以标准化为核心战略目标,明晰稀散稀贵金属标准化的具体路径与方法,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稀散稀贵金属标准化发展思路和战略方针,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规划战略使中国整体上的稀散稀贵金属走向标准化之路,为保障国防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传统基础产业的技术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4.标准水平分析钳作为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型材料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同时乂是有色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贵金属产品。
然而,钿属于稀散稀贵金属,钿元素提纯工艺复杂,后续杷锭生产工艺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部分冶炼企业在将钿提纯后用于生产海绵钳并作为最终产品,未能充分发挥钿作为贵金属的市场价值。
该标准制定后,有利于推进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和金属综合回收行业在钳锭生产方面的重视, 从而进一步扩大钳金属的应用领域范围和市场价值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