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共39页文档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讲课文档

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 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 时;
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手套。
• 远离火种、热源。
• 避免产生粉尘。
•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切忌混储。 • 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三十八页。
常见有毒试剂
• 叠氮钠:有剧毒性,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含此 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 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小心使用。此药品为氧化剂, 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三十八页。
丙酮(C3H6O)
使用注意: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
• 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 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 包装必须密封坚固。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三十八页。
二苯胺(C12H11N)
性质:
• 无色至灰色结晶体。 • 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三十八页。
丙酮(C3H6O)
性质:
• 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 燃,有特殊的愉快气味。
• 蒸气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易 引起燃烧。
• 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 溶剂。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三十八页。
丙酮(C3H6O)
毒性:
中毒表现
• 低毒类
• 流泪、畏光及角膜上皮浸润
实验室有毒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免疫组化:甲醛(致癌)二甲苯(致癌)TritonX—100(有毒)DAB(二氨基联苯胺,致癌)RT-PCRDEPC(焦碳酸二乙酯,易挥发,致癌)氯仿(有挥发性,致癌)苯酚(trizol中含,易挥发,有毒)DMSO(二甲桠枫,易挥发,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EB(溴化乙锭,致癌)Goldview(致癌有争议)紫外灯(致癌)Western-blotPMSF(苯甲基磺酰氟,高强度毒性胆碱酯酶抑制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粉末、质量小、易飞扬,对皮肤、呼吸道粘膜有刺激)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强神经毒性)丙烯酰胺(中等神经毒性)过硫酸铵(有毒)叠氮钠(NaN3,有毒)DTT(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放射线(可能用到,致突变)细胞:逆转录病毒(这个不用说了,想想HIV…)Giemsa(吉姆萨染料,有毒)其余可能接触有毒物质:三氯乙酸、冰醋酸、苯、四氯甲烷、氰及氰化物、氟化氢、硫化氢、高氯酸、有机过氧化物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1。
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做科研必须知道的实验室里有毒试剂

做科研必须知道的实验室里有毒试剂(1)Tris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
实验室有毒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免疫组化:甲醛(致癌)二甲苯(致癌)Triton X-100(有毒)DAB(二氨基联苯胺,致癌)RT-PCRDEPC(焦碳酸二乙酯,易挥发,致癌)氯仿(有挥发性,致癌)苯酚(trizol中含,易挥发,有毒)DMSO(二甲桠枫,易挥发,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EB(溴化乙锭,致癌)Goldview(致癌有争议)紫外灯(致癌)Western-blotPMSF(苯甲基磺酰氟, 高强度毒性胆碱酯酶抑制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粉末、质量小、易飞扬,对皮肤、呼吸道粘膜有刺激)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强神经毒性)丙烯酰胺(中等神经毒性)过硫酸铵(有毒)叠氮钠(NaN3,有毒)DTT(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放射线(可能用到,致突变)细胞:逆转录病毒(这个不用说了,想想HIV…)Giemsa(吉姆萨染料,有毒)其余可能接触有毒物质:三氯乙酸、冰醋酸、苯、四氯甲烷、氰及氰化物、氟化氢、硫化氢、高氯酸、有机过氧化物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⒈EB(溴化乙锭,C21H20N3Br)性质: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毒性:强诱变剂、中度毒性注意:通风橱中配制,接触时需戴手套,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棕色瓶保存。
净化处理: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毒性: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使用注意:①呼吸系统防护: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称量时应戴面罩。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②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③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⒊氯仿(CHCl3)性质: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
毒性: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
使用注意1、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2、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有毒物质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有毒物质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 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③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① 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② 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3.DEPC:DEPC即二乙基焦碳酸酯(diethylprocarbonate),可灭活各种蛋白质,是RNA酶的强抑制剂。
DEPC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在操作中应尽量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并避免接触皮肤。
DEPC毒性并不是很强,但吸入的毒性是最强的,使用时戴口罩。
不小心占到手上注意立即冲洗,RNaseAwayTM试剂可以替代DEPC,操作简单,价格低,且无毒性。
只需将RNaseAwayTM直接倒在玻璃器皿和塑料器皿的表面,浸泡后用水冲洗去除,即可以快速去除器皿表面的RNase,并且不会残留而干扰后继实验。
实验室有毒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免疫组化:甲醛(致癌)二甲苯(致癌)Triton X-100(有毒)DAB(二氨基联苯胺,致癌)RT-PCRDEPC(焦碳酸二乙酯,易挥发,致癌)氯仿(有挥发性,致癌)苯酚(trizol中含,易挥发,有毒)DMSO(二甲桠枫,易挥发,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EB(溴化乙锭,致癌)Goldview(致癌有争议)紫外灯(致癌)Western-blotPMSF(苯甲基磺酰氟, 高强度毒性胆碱酯酶抑制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粉末、质量小、易飞扬,对皮肤、呼吸道粘膜有刺激)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强神经毒性)丙烯酰胺(中等神经毒性)过硫酸铵(有毒)叠氮钠(NaN3,有毒)DTT(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放射线(可能用到,致突变)细胞:逆转录病毒(这个不用说了,想想HIV…)Giemsa(吉姆萨染料,有毒)其余可能接触有毒物质:三氯乙酸、冰醋酸、苯、四氯甲烷、氰及氰化物、氟化氢、硫化氢、高氯酸、有机过氧化物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