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圈的英语绘本教学实践
借助“阅读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以丽声妙想绘本Little Dragon为例

借助“阅读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以丽声妙想绘本Little Dragon为例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得重要。
阅读能力是一个学生必备的能力,而小学高年级阶段正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透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识记大量词汇,见识与积累新的句型与表达,感受西方国家的文章表达之美,增强中国民族信心,最终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信息能力,概括信息能力,这与当前英语新课标中体现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和。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仍然未有足够的阅读学习兴趣,未养成定期阅读英语绘本的习惯,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只局限在课内阅读中,并未在课堂中真正掌握相关的阅读能力,更未能将阅读技巧与能力迁移到课外的绘本阅读去。
“阅读圈”又称“文学圈”,指的是由学生作为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组建起阅读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共同阅读同一篇文章、同一个故事或者是同一本书,一起经历阅读、讨论、分享的过程。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体验阅读乐趣,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丽声分级绘本Little Dragon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建立“阅读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阅读圈”通常包含六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阅读组长”,第二个角色是“单词大师”,第三个角色是“篇章解读者”,第四个角色是“文化交流者”,第五个角色是“实际生活联结者”,最后一个角色是“总结概括者”。
根据绘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教师在上面的角色中进行了删除和更改,分别设立了“阅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的讨论,引导小组讨论高质量完成;“提问者”——提出关于“小火龙”的问题,引发小组成员的思考;“单词大师”——在课前查阅词典。
了解单词的含义,为绘本故事的阅读扫清障碍,提高小组成员的阅读积极性;“篇章解读者”——给文章的情节进行解读,为故事情节进行概括,带领小组成员欣赏故事的高潮;“感悟者”——先自行分享自己阅读完故事后的感受,引导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是创造性地设立一个新角色是“续写创造者”,由主人公小火龙的故事,科普有关恐龙的知识,续写小火龙后面还将会发现和获得哪些技能的故事。
谈“阅读圈”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73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教学研究2020年31期引 言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知识面的拓宽和语言的丰富,课本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此时绘本便扮演着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角色。
对学生而言,绘本鲜艳的色彩和有趣的故事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阅读和思考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对于教师而言,适当的绘本教学是教师开发校本资源的一种优良形式,能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所以绘本教学已成为聚焦学生思维品质发展、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阅读圈”的基本概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绘本时常根据文本设置几个问题和活动,通过看、听、读、写等形式,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研习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绘本。
这种传统的绘本教学模式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青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吗?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笔者接触了“阅读圈”这一绘本教学模式,并充分体会到了学生融入绘本、享受课堂的魅力。
(一)“阅读圈”的概念界定“阅读圈”(Reading circle ),又称“文学圈”(literaturecircle ),即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与交流的形式由浅至深地挖掘文本,体会文本潜在的魅力,其注重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自身的阅读思维品质。
“阅读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Read —Think —Connect —Ask —Connect 。
学生被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中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通常角色的具体划分和任务如表1所示。
表1角 色任 务阅读组长(Discussion leader)课前提出与整理收集到的问题,组织组内成员学习与讨论总结概括者(Summarizer) 提取文本关键词与中心思想,总结概括故事文化连接者(Cultureconnector)获取故事信息,收集与讲解故事背景,对比中外文化差异实际生活联结者(Connector) 联系文本与生活,对比与思考单词大师(Word master) 课前查阅重难点词汇,为组内成员讲解并教读理解篇章解读者(Passage person)定位文本关键信息,分享与交流阅读感受根据文本难易程度,教师可适当调整角色分配。
阅读圈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回顾阅读过程:回顾阅读材料,总结文章主旨和要点。 反思阅读策略: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策略和技巧,找出不足之处。 总结阅读收获:总结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明确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反思和总结,制定改进自己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计划。
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的互动性原则
学生与教师之间 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 的互动
学生与文本之间 的互动
学生与自我之间 的互动
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评价目标:关注 学生的语言、思 维、文化等多方 面的发展
评价方式:采用 多种评价方式, 如考试、作品评 定、口头表达等
评价主体:鼓励 学生自我评价, 同时接受同伴、 教师和家长的多 元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 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和技巧 反馈内容:针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05
阅读圈英语阅读教 学的优势和挑战
案例描述:教师 采用阅读圈教学 方法,引导学生 进行小组合作阅 读,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合作 意识。
案例分析:通过对 比实验班和对照班 的阅读成绩,发现 实验班学生的阅读 成绩明显高于对照 班,证明了阅读圈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案例总结:阅读 圈教学方法在中 学阶段的英语阅 读教学中具有实 际应用价值,能 够有效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圈”课例分析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圈”课例分析本文将分析一节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圈”课例。
该课例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英语水平和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活动环节一:开场导入老师打开PPT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到并猜测这是什么地方。
经过几次猜测和提示,学生猜到这是一个公园。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样的公园里,你会选择做什么?”学生们开始讨论,并且可以进行英语交流。
活动环节二:图书分享学生将备选的英文绘本发给老师,老师展示绘本封面,并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绘本。
老师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选择的绘本,并简要分享其中的故事情节和感受。
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分享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听取其他人的介绍时扩充自己的英语知识。
活动环节三:自主阅读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主阅读选择的英文绘本,老师在旁观察并记录学生的阅读表现。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辅导和提醒,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一些细节。
这个环节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活动环节四:小组讨论学生按照分组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己所读绘本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思考。
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避免无意义讨论和争吵,提高讨论效果和成果。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演讲,并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
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鼓励学生在分享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水平。
这个环节不仅鼓励学生分析和总结自己所学所得,也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演说家和领导者。
活动环节六:策划下一步活动最后,老师引导学生策划下一步活动,增进全班关系和促进集体合作。
学生可以结合前一环节分享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制定下一步的课外阅读计划或英语学习活动,以此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技巧。
综合来看,这个“阅读圈”课例充分体现了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和目的,创造了一个开放、自由、互动、分享的学习环境。
新课标理念下“阅读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新课标理念下“阅读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摘要:近几年英语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英语阅读培养,通过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的发展可以使学生通过英语阅读更快速的学习英语知识,通过英语阅读学生可以学到广泛的语法知识的使用,以及一些很优美的句子还能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英语单词。
通过英语阅读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的英语逻辑。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教育模式引入到教学当中,阅读圈的引入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有效地将阅读圈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入起来是本篇文章的讨论内容。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圈;小学英语;运用引言:阅读圈是近些年来国内外逐渐普遍的教学方式。
阅读圈就是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文章的阅读探讨的合作式学习方式。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技能发展,使学生有与文本进行互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圈教学模式融入进教学当中,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英语学习。
一、新课标理念下“阅读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意义(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阅读圈是几个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内各个成员都有其需要担任的角色,小组成员根据一篇文章,进行分析探讨的合作式学习方式。
小组内的成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通过阅读圈这种学习方式,由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进行带领,其他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并且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担任不同的角色,每位学生负责的内容不同,在进行分享与交流前,他们会仔细斟酌反复检查自己所提供的资料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分享,通过利用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在集体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尽管观点有分歧,但只要用心聆听别人的建议,保持良好的沟通,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通过阅读圈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成为彼此的合作者和学习者,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基于“在线阅读圈”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

-060-2021年第20期︵总第272期︶教学案例JIAOXUE ANLI引 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关键时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二级阅读做出了如下要求:(1)能认读所学单词。
(2)能依照拼读规律将简单单词正确读出。
(3)对简单要求正确理解。
(4)对贺卡基本内容能够正确理解。
(5)可以结合意群、插图对故事内容进行正确理解。
(6)学过的短文和故事可以独立朗读[1]。
书本上Story Time 板块的文章较短,不足以作为学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主要工具。
而当前的英语试卷则增加了阅读理解的文章篇数,学生扣分比较多的地方也是在阅读理解上。
因此,教师应重视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不足笔者在线下采用“阅读圈”模式进行教学时,发现了诸多问题:(1)学生在学习外语,尤其是在说英语时情绪紧张。
(2)学生利用外语沟通时不自信。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团队意识薄弱。
现如今,随着现代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教师除了在线下利用早读、自习课时间进行阅读训练,线上学习也从陌生化变为常态化。
对此,为了使学生的焦虑心情得以舒缓,英语交流自信心得以提升,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水平不断提升,笔者针对“在线阅读圈”展开深入探究,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二、“在线阅读圈”阅读的积极意义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革新。
网络支持下的在线阅读有很强的便利性,方便读者在阅读后交流与讨论。
对于教育而言,其优点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阅读选择更多了,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同时,在线阅读可以利用一些即时聊天工具,如QQ、微信等,让读者一边阅读一边交流。
正是因为在线阅读有这些优势,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选择,并自由地组成三到五人的“在线阅读圈”。
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圈”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圈”阅读教学模式初探作者:李盼盼来源:《天津教育·上》2022年第10期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阅读是发展学生阅读素养和核心素养的重要场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虽然老师们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尝试使用各种阅读材料、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但是依然存在思维层次浅层化、教学模式单一化、考试功利化等问题。
为了调整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笔者尝试运用阅读圈这一新型阅读课模式,结合Chicken Beat《动感小鸡》的教学过程探索如何运用阅读圈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达到对所有知识的理解及迁移,提升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其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阅读圈的核心概念文字圈(Literature circles),又称阅读圈(Reading circles),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一体的阅读活动。
在阅读圈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组成临时的阅读小组(即阅读圈),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阅读角色。
阅读圈通常包括六个角色:阅读组长(Discussion leader)、总结概括者(Summarizer)、文化连接者(Culture connector)、实际生活联结者(Life connector)、单词大师(Word master)以及篇章解读者(Passage person)。
六个角色负责的任务分别为:阅读组长:负责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提问,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总结概括者:负责对阅读材料进行总结;文化连接者:负责寻找并对比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之处;实际生活联结者:负责从阅读材料中探寻与实际生活或自身生活相关的现象;单词大师:负责解决阅读材料中重难点或具有重要或特殊意义的单词和短语,并阐述原因;篇章解读者:负责探寻并阐释阅读材料中具有重要或特殊意义或写得漂亮的段落。
阅读圈角色训练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_4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13期总第661期阅读圈角色训练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4“Hobbies”Story Time部分为例摘 要:阅读圈是一种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阅读教学方式,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
但由于小学生的语言储备与思维发展不同步,在完整阅读圈教学之前,扎实的角色训练必不可少。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4“Hobbies”Story Time部分为例,选择总结概括者与实际生活联结者两个角色,设计具有足够框架和语言支撑的角色任务单,在全班开展同一个角色训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多维度分析文本,为后续完整的阅读圈教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阅读圈;角色训练;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作者简介:曾洁,李坤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一、引言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充分利用课堂的交互性和社会性特点,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如阅读圈、读者剧场等,引领学生多角度分析、审视、赏析和评价语篇。
阅读圈是一种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阅读方式。
研究表明,阅读圈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
阅读圈对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扎实的角色训练,容易让阅读圈成为专属学优生的活动,无法调动起其他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圈教学之前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故事文本进行角色训练,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为后续的阅读圈教学打好基础。
二、阅读圈的含义及角色阅读圈是一种课内与课外、个人自读与小组共读相结合的阅读模式。
其活动步骤是read—think—connect—ask—connect,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
通常以4-6 人为一组,小组成员共同阅读相同的故事,组内每人负责一项角色任务,有目的地进行自主阅读,完成相关任务,并与本组成员进行讨论、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阅读圈的英语绘本教学实践作者:唐晨倩来源:《江苏教育》2019年第21期【摘要】閱读圈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将其用于英语绘本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运用阅读圈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轮流体验角色,然后自主开展阅读活动,接着进行阅读结果的讨论与展示,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再读绘本,感悟语言之美。
【关键词】英语;阅读圈;绘本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1-0046-03【作者简介】唐晨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教师,二级教师。
绘本教学是当下英语教研的热点话题。
为激发学生的绘本阅读兴趣,丰富绘本学教形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引入阅读圈模式。
一、阅读圈的内涵、结构及价值(一)阅读圈的内涵阅读圈,又名文学圈,其以交互式教学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阅读任务组团成圈的教学活动。
在最近发展区内,学习者在阅读圈中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内化阅读成果,让学习更加深入立体。
一般而言,阅读圈的步骤为阅读—思考—链接—提问—分享。
(二)阅读圈的结构阅读圈通常以4 ~ 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阅读同一个绘本,组员分配角色和任务,然后有目的地阅读,之后小组相互讨论分享。
阅读圈中的基本角色和任务如下:(1)阅读组长,组织组员讨论,提出问题;(2)总结领队,整理阅读材料的内容,总结所读内容并进行组内分享;(3)文化连接者,细读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相关文化知识(中外文化等),搜集、分析、比较中外文化异同;(4)实际生活连接者,挖掘阅读材料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及与实际生活、人物、人生经验相联系的评论和想法;(5)词汇专家,负责摘录阅读材料中的重要或具有特殊用法的词汇、短语、句型,释义并举例说明用法;(6)篇章解读者,从阅读材料中探寻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进行段落赏析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水平,补充或删减角色,比如增加续写者、采访者等等。
此外,每个学生的角色可以随时更换、轮流承担任务,这样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阅读圈的价值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绘本教学更多样。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般采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阅读流程。
而阅读圈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角色分工为主线,组员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能多维度地学习绘本、解读绘本。
深度挖掘绘本,培养批判性思维。
当前的绘本教学存在着阅读和思考脱节的现象。
学生往往根据教师组织的活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浅层次的理解和讨论,很少进行文本内涵的深层挖掘。
而在阅读圈中,学生要进行自主提问和质疑讨论,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细细品读绘本,探寻文本之美。
阅读圈中的词汇专家和篇章解读者是重要角色,他们须细致品读绘本,摘录复现率高或者重要的词句和段落,然后小组内分享和讨论绘本中的词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积累新词句,体会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并享受文本的语言之美。
二、阅读圈在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实践要用好阅读圈,教师在授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对绘本的挑选。
比如:挑选绘本时,笔者常常会思考该绘本是否存在矛盾点,是否适合学生讨论,绘本是否提供了思维训练的空间,绘本是否有写作技巧等。
确定好适合的绘本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利用阅读圈开展绘本阅读。
1.爱上角色,轮流体验。
教师将绘本分发给学生后,根据班级总人数分组, 4 ~ 6人为一组。
教师设置阅读圈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体验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重要性,如词汇专家要搜集陌生词汇和句型,并进行释义;实际生活连结者阐述阅读绘本后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并说说想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文化连接者找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并进行对比。
当然,学生可以轮流体验不同的角色,了解角色的任务,从而让小组合作更富实效性。
2.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阅读圈可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场域。
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后,利用10 ~ 15分钟时间,安静地阅读思考。
教师要抓住绘本情节的矛盾点,推动学生思考,同时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灵动,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译林版“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绘本”I Love You, Dad时,教师呈现问题,并将问题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是从绘本中直接提取信息的封闭式问题,如How will Dad give Dan more love and attention?第二是与绘本主题相关联的半开放式问题,如Who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written for? Will you share it with...?第三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如If your parents are very busy,...?第四是从不同的视角提出的新颖独特的开放式问题。
教师充分利用阅读成果,深度挖掘文本,并拓展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其他学生表达想法。
此环节学生的回答如下:S1: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to his dad. He is too busy to play with his child. But we know he loves his child very much.S2: Dad will spend time with Dan. He will talk to Dan about his school life.S3: Dad will play games with Dan.S4: If my parents are very busy, I will do some housework.S5:I don’t think so. Doing some housework is not so good. I will share my feelings with my parents when they come home.《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加工和问题求解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在绘本阅读和小组讨论中学习、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实现了语言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发展的融合。
3.讨论分享,个性展示。
阅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各小组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汇报,如英文海报、简笔画、情景剧等,汇报内容包含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及词汇、句型的学习情况等。
教师在此过程中关注每个小组的交流、学习情况,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师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适时帮助学生,能有效提高阅读效果。
如:教学绘本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时,在汇报分享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共同设计海报,并给出细致的指导。
各个小组的海报各具特色,有的根据绘本的内容分板块梳理;有的将自己的经历和绘本相结合,然后呈现在海报上;有的与所在城市的庆祝方式相联系,呈现出了一定的地域特色。
在阅读圈中,学生思维活跃、互动性强、讨论热烈,他们充分享受绘本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
4.再读绘本,发现文本之美。
阅读绘本的过程,不仅仅是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也是感知语言和分析语言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绘本的写作差异和风格等,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升其语言能力。
词汇专家和篇章解读者发现好词好句之后,在小组内分享学习。
教师抓住有价值的辨析点,开展全班学习,由此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绘本课The Giving Tree中,阅读绘本后,学生对文本的词语颇有感触,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
T:Thanks for your sharing. You find the key word “happy”. You are so g reat. Boys and girls, this group think happy is important. They think the tree wanted to give the boy everything because he loved the boy. What do you think?S1: I think happy is important too. He helped the boy a lot. And then the boy was very happy. So the old tree was very happy.S2: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the meaning of true love. And tell us giving is happier than taking.S3: I agree with S2. I want to be a giver. Giving makes me more happy.很多教师会就此结束绘本学习,而这位教师并未停止,他抓住学生的疑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教师看到有一个小组圈出了whisper,shook with joy,继续与学生讨论用这些词汇是否恰当以及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不同的描写用词,体会其中差异,能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故事、品味语言。
采用阅读圈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學习能力。
当然,这样的阅读形式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工作,课堂上要及时捕捉生成性问题,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1]王蔷,敖娜仁图雅,罗少茜,等.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