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45分,考试时长45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I D.Ag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 D.H2O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I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一NaOH D.小苏打一NaHCO31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丙烷(C3H2)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2分)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CO2B.0 2C.NaCID.NaOH2、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 H2SO4B.AI 2QC.NO 2D.P 203、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油污净(12~13)B. 西瓜汁(5~6)C.洁厕灵(1~2)D. 橘子汁(3~4)4、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溶液反应的是()A.AgB.FeC.Z nD.Al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6、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 2B.2Cl 2C.2ClD.2Cl -7、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 2C.Fe 2OD.NaCl8、电解水实验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试管2中得到HB. 产生H2与O的体积比约为1:2C. 改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组成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1处D. 水槽中液面下降依据下列20C 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已知20C 时,NaCI 和NaNO 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 和88g.、©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③B. ②④C. ②⑤ D ④⑤11、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① <②B.溶液质量:② <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二③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9:1012、氨催化氧化是制小时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3分)(生活现象)13、补齐连线。

从12-A 或13-B 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 13-A 计分。

O ■总予•…子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213- A物质一用途13-B物质——主要成分干冰冷藏食品天然气甲烷碳酸钙改良酸性土壤生石灰氯化钠熟石灰补钙剂食盐氧化钙、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

(完整版)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后附答案)

(完整版)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后附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 D.H2O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一NaOH D.小苏打一NaHCO31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丙烷(C3H2)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1分。

2019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版,含答案

2019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版,含答案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化学试卷考生须知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MgB. ZnC. ClD. Ag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 H2B. H2O2C. H2CO3D. H2O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作导线B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NaOH 有腐蚀性 C H 2O 是常用的溶剂9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 .干冰一CO 2B .消石灰一Ca (OH )2C .纯碱一 NaOHD .小苏打一 NaHCO 3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c 的过程中,仅③燃 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 .丙烷(C 3H 2)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天然气用作燃料D .氧气用于气焊B . H 2O 2能分解D . Al 在常温下不能与02反应;10.下列关于C0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02的药品B .发生装置C .收集装置D .比较C02与空气的密度械号于在三甘唠.施虹场让挑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1分。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卷(中考)(有答案)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卷(中考)(有答案)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45分,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9·北京中考)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019·北京中考)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2019·北京中考)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2019·北京中考)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2019·北京中考)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2019·北京中考)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 D.H2O(2019·北京中考)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2019·北京中考)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2019·北京中考)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一NaOH D.小苏打一NaHCO3(2019·北京中考)1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2019·北京中考)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

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1分)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3.(1分)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6.(1分)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7.(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8.(1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9.(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10.(1分)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A.A B.B C.C D.D11.(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1分)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生活现象解释】13.(1分)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

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1分)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3.(1分)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5.(1分)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密性6.(1分)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7.(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8.(1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9.(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10.(1分)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A.A B.B C.C D.D11.(1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1分)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生活现象解释】13.(1分)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24道小题,满分45分,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9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气体0.03%。

故选B。

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答案】C【解析】Mg、Zn和Ag都属于金属元素,Cl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选C。

3.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答案】D【解析】溶液pH<7,显酸性;pH=7,显中性;pH>7,显碱性;鸡蛋清(7.6~8.0)的pH>7,显碱性。

故选D。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答案】A【解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故选A。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气密性【答案】B【解析】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体沸腾。

故选B。

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 D.H2O【答案】A【解析】H2含有氢元素、氢原子和氢分子;H2O2含有氢元素和氢原子;H2CO3含有氢元素和氢原子;H2O含有氢元素和氢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供参考)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45分,考试时长45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MgB .ZnC .ClD .Ag3.一些食物的pH 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柠檬汁(2.0~3.0)B .番茄汁(4.0~4.4)C .牛奶(6.3~6.6)D .鸡蛋清(7.6~8.0)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铁丝B .红磷C .甲烷D .氢气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 .H 2B .H 2O 2C .H 2CO 3D .H 2O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作导线B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 .天然气用作燃料D .氧气用于气焊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OH 有腐蚀性B .H 2O 2能分解C .H 2O 是常用的溶剂D .AI 在常温下不能与O 2反应;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 .干冰—CO 2B .消石灰—Ca(OH)2C .纯碱一NaOHD .小苏打一NaHCO 31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2.丙烷(C3H2)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每空1分。

【生活现象解释】13.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矿泉水瓶、旧报纸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右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14.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IO2)是常用消毒剂。

(1)NaCI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ClO2属于____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15.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右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生产实际分析】17.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1)Ⅰ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硫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己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MgO+H2SO4=MgSO4+H2O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9.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

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

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

补全实验方案【科学探究】24.右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记录如下:表1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表2 效果得分均值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6中,a为_____________mL。

(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反思与评价】(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本部分共1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13.能;14.(1)+1 (2)BC;15.(1)1 (2)2H2O2催化剂光照2H2↑+O2↑16.(1)元素(2)ABC(3)在0~120min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5)ACD17.(1)Fe2O3+6HCl=2FeCl3+3H2O (2)置换反应18.(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更充分。

(2)Ca(OH)2+H2SO4=2FeCl3+3H2O (3)过滤器和洗涤槽19.(1)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分子在不断运动20.(1)2KMnO4△K2MnO4 +MnO2+O2↑(2)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1)“明”字位置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Zn+2HCl=ZnCl2+H2↑22.(1)NaOH溶液(2)气体的量不再发生改变(3)2HCl+Na2CO3=2NaCl+H2O+CO2↑23.A.探究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稀盐酸和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C.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D.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24.(1)化学(2)浓硫酸中有硫元素和氧元素,蔗糖中含有氧元素,则生成物中也会有硫元素和氧元素(3)6 (4)15 (5)65:88:0 (6)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