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单元秦汉帝国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1. 统一货币、度量衡
2. 实行郡县制
3. 规范文字、车轮、轴距
二、秦朝政治制度
1. 中央集权制度
2. 三公九卿制度
三、汉朝的政治制度
1. 建立大臣制度
2. 实行科举制度
第二单元两汉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汉武帝的开放政策
1. 实行屯田制度
2. 开辟丝绸之路
二、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1. 科技成就:制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2. 文学成就:《离骚》、《汉赋》、《史记》等第三单元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 魏国实行九品中正制
2.蜀国、吴国实行丞相制
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南朝建立南朝刘宋
2. 制度的确立
第四单元隋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一、隋唐的政治制度
1. 中央集权制度
2. 取消九品中正制,建立唐朝科举制度
二、唐朝的社会生活
1. 科技成就:火药、纸张等
2. 文化成就:诗歌、绘画、音乐等
第五单元宋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
一、宋代的政治制度
1. 宋初实行科举制度
2. 政治制度分为两级: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府
二、宋代的经济生活
1. 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
2. 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历史的回顾与总结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特点
1. 朝代更替、政治制度的变化
2. 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二、中国古代历史的启示
1. 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2. 借鉴先进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知识点复习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什么制度?A. 农奴制度B. 地主土地所有制C. 封建剥削制度D. 马克思主义土地所有制2. 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什么建设?A. 农业建设B. 工业建设C. 国防建设D. 科技建设3. 1956年,我国完成了什么历史性事件,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A. 土地改革B. 公私合营C. 社会主义改造D. 改革开放4.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成了什么工程,结束了中国长期没有铁路的历史?A. 滦河大桥B. 宝成铁路C. 成渝铁路D. 青藏铁路5. 1956年,我国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会议D.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1953年开始实行什么制度?A. 计划经济体制B. 市场经济体制C. 双轨制D. 新经济政策7. 1950年,我国发布了什么政策,旨在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经?A. 土地改革法B. 《共同纲领》C. 抗美援朝战争总动员令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8. 1950-1952年,我国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什么历史性胜利?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B. 抗美援朝战争和平解决C. 抗美援朝战争基本胜利D. 抗美援朝战争局部胜利9.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面临的哪些重大任务?A. 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国防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C.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国际交往D.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A.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B.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建设C. 民族团结、国际地位提高、文化交流D. 社会主义改造、对外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1. 请填写以下空白:1949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12. 请填写以下空白:195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什么政策,旨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3. 请填写以下空白:1950-1952年,我国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什么制度,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14. 请填写以下空白:1956年,我国完成了什么历史性事件,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15. 请填写以下空白: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什么建设?16. 请填写以下空白:1956年,我国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17. 请填写以下空白:1950年,我国发布了什么政策,旨在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经?18. 请填写以下空白:1950-1952年,我国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什么历史性胜利?19. 请填写以下空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面临的哪些重大任务?20. 请填写以下空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1. 判断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839年6月3日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P32.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P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4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P6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P8表3.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P9 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第3课收复新疆背景:P12过程:1876年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兵分三路进入新疆。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1、背景: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①经济上,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人民负担。

②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2、时间:1839年。

(在位皇帝:道光帝)3、地点:广州虎门。

4、领导人:林则徐。

5、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6、青少年对毒品的态度:珍爱生命,拒绝、远离毒品;依法律己,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1842年。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①时间:1842年。

②签约双方:清朝与英国。

③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④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领土主权)赔款:赔款2100万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破坏关税自主权)5、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战败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7、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目的(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考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考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考点整理
1. 汉朝的兴衰
- 恢复与变革:东汉王朝的崩溃与三国鼎立的形成。

- 灭亡与分裂:西晋王朝的覆灭和五的开始。

- 统一与进步:北魏王朝的建立和隋朝的兴起。

2. 祖国的东南边疆
- 虞舜控制东南边疆的政策与成就。

- 秦朝统一后的东南边疆发展。

- 元朝时期的东南边疆管理及特点。

3. 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 辛亥革命及其后果。

-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国家的崛起。

4. 世界的发展与变革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及其特征。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背后的原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5.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形成背景。

-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6.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重要考点整理,包括汉朝的兴衰、祖国的东南边疆、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世界的发展与变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可以针对这些考点进行重点复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
史知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

为开辟海外市场,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或者目的):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一、虎门销烟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P3动脑筋禁烟运动时间:1839年6月3日领导者:林则徐皇帝:道光帝虎门销烟意义:P4评价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启示:学习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1842年结果: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见课本第4页画像。

《南京条约》内容与危害:P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的变化)战败原因:具体原因(见课本笔记)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力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注意: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见课本第5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割让XX岛示意图》。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 性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根本原因(或者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主凶——英法;帮凶——俄美。

罪行:英法联军侵入,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吞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结论: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二、反抗: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领导人:洪秀全起义地点:金田村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军队;太平军政权名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李秀成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人教版历史复习资料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资料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资料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鸦片战争的导火索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白银外流,物价上涨;军队战斗力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民族英雄。

(关天培死守虎门炮台)鸦片战争1、1840年6月—1842年8月2、《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第三课左宗棠收复x疆1、陕甘总督左宗棠“塞防”与“海防”并重,力主收复x疆;2、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
习资料整理
一、复要点
- 中国古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 纵横家和法家的思想和主要代表
- 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
- 秦朝法律制度和统治政策
- 秦朝的兴亡原因
二、重要历史事件
1. 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局势
- 各国之间的争霸和战争
-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
2. 秦始皇统一中国
- 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 实施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措施
- 推行法家思想和法律制度
三、纵横家和法家的思想
- 纵横家注重实用主义,提倡重实力、权谋和利益
- 法家注重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重视刑罚和奖赏
四、秦始皇时期的变革
-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促进贸易和交流
- 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加强统治力度
- 兴修大型工程,如修筑长城和修筑灵渠
五、秦朝的兴亡原因
- 实施过度集权的政策,剥夺了各国的封建贵族权力
- 高昂的赋税和苛刻的劳役制度,使人民不堪重负
- 农民起义和各地抵抗的爆发
- 内外交困,导致秦朝的崩溃和灭亡
以上是关于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的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一课中英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绪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2.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全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3.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第三课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

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⑴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⑵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2、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

3、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4月5、《马关条约》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马关条约》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侵略中国。

2、《辛丑条约》(1901年)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②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③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六课洋务运动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4、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创办民用工业;主要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海军;(北洋,南海,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6、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开辟了道路。

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

因此,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第七课戊戌变法1、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

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3、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到9月慈禧发动政变,前后103天,最终失败.(2)内容: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第八课辛亥革命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⑴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⑵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2.中国同盟会⑴成立时间:1905年⑵成立地点:日本东京⑶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3.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6.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7.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8..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9.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

人物:孙中山。

10.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

③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

2.“新世纪曙光”: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1、五四爱国运动(1)导火线(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等人。

(3)结果:初步胜利,罢免了三个卖国贼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历史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②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立准备条件。

3、“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

4、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十一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2)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3)工人阶级队伍台上历史的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时间:1921年7月23日(2)成立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3)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4)大会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5)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6)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

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第十二课国民革命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

2、黄埔军校:⑴建立时间:1924年5月⑵地点:广州黄埔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陆民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将。

⑷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⑸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北伐战争:(1)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遣队,从广东进入湖南作战,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2)时间: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北伐(3)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