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信息化课程平台 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

而教育信息化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提供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师能力等方面,探讨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传统的教师教学往往受限于纸质教材和有限的图书馆资源,难以满足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丰富化。

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教师可以轻松获取各类优秀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电子课件、在线教材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促进教学创新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支持,教师可以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比如,利用互动教学软件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此外,教育信息化还支持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即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尝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也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其专业发展。

三、提高教师能力教育信息化还通过提供专业的教师培训和在线学习平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教育信息化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念。

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不断学习和进步。

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提供了海量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让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学习。

这些专业的培训和学习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创新,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化 的具 体 内涵却 存在 不 同 的理 解 和看法 。叶澜 教授
主张从 “ 自我更 新 ” 的角 度 来 论 述 教 师 专 业 化 发 展 ,他 认为 :“ 所谓 ‘ 自我 更 新 ’取 向教 师 专 业 发 展 ,是 指教 师 具 有 较 强 的 自我 专 业 发 展 意 识 和 动
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 发展 的有效措施 。
[ 关键 词 ]高职 ;教师专业化 ;学历结构失 衡
[ 中图分类号 ]G4 1 5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7 6 9 (0 8 1— 0 3— 3 6 1— 3 20 )O 03 0 4
在 国 际 上 ,从 教 师 开 始 成 为 一 种 专 门 职 业 算
理制度 ;第 四 ,教 师 专业发 展 是一个 持续 不 断 的过 程 ,教 师专 业 化也 是 一个 发展 的概 念 ,既是一 种 状 态 ,又是 一个 不 断深 化 的过程 。 ”
议 通过 的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教 育法 》:教 师 是 履 行 教育教 学 职责 的专业 人员 。

教 育 理 念 、教 育 知 识 和 教 育 能 力 的 发 展 ;第
[ 收稿 日期 ]2 0 0 7—1 2 0— 9 [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 “ 十一五 ”规划 2 0 度 国家重点课 题 “ 0 6年 职业教 育有效 发展 研究 ” 子课题 “ 服务效 能 与 绩效 责任研究” 阶段性成果 ( J 0 0 1 A A 60 0—2 ) [ 作者简介]熊威 (9 0一) 18 ,男 ,湖= 荆州人 ,常州工程 职业技术 学院高教所教 研员 ,教育学硕 士 ,主要研究方 向为 I E 高 等职业技术 教育 。
维普资讯
集美 大学 学报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的构建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的构建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的构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

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构建一个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平台概述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平台。

它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提供给教师进行在线教学、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活动所需的支持和服务。

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设计、交互式教学工具、学生作品展示、在线评价和反馈等。

二、平台功能详解1. 教学资源库:平台提供一个在线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到各类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课堂演示文稿,教案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进行搜索和浏览,并将所需资源下载到本地使用。

2. 在线课程设计:平台提供一个在线的课程设计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该工具进行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等。

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模板和示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3. 交互式教学工具:平台提供各类交互式教学工具,如在线作业、实验模拟、虚拟实验室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工具,通过这些工具使教学更加生动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提供学生作品展示的功能,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作业、论文、项目报告等上传到平台上进行展示。

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5. 在线评价和反馈:平台提供在线的评价和反馈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式的评价和反馈,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三、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构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教育资源整合:整合各类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教科书、教案、教学课件等。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

信息化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使得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自主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提升。

一、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知识获取与学习信息化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广泛且丰富的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取最新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以及教学经验。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全球优秀教育者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专业研究与分享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学术研究资源和教材资料,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等工具来查找相关文献,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教育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专业知识的分享与交流,扩大对教育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三、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教学实践与反思在线教育平台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在线课程和教学活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通过在线互动和学生的反馈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通过在线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师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利用教学管理系统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教学管理系统是一种信息化技术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和评估。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管理系统进行课程设计与安排,制定学习目标与教学计划,并通过系统提供的在线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系统中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是教师进行社交和娱乐的场所,也是教师进行教育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渠道。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借助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和研究信息化手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通过借助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参加各类在线课程和学习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科知识。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和互动性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和分享教学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利用教育大数据开展个性化培训信息化手段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教育大数据的使用。

教育大数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偏好和学习困难,从而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得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同时,教育大数据也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改进教育政策。

因此,教育大数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工具。

三、建立教师专业交流平台信息化手段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在线交流的便利条件。

教师可以借助各类教育社区、论坛和微信群等平台进行专业交流和互动。

这些平台可以成为教师分享经验、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场所,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成长。

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师专业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和学术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利用智能化工具辅助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发展也催生了各种智能化工具的出现,这些工具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辅助。

比如,智能化教学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助。

智能化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32.180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①谢铮1 孟巍2(1.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24)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运用以往的培训方式并不能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

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会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主要是源于互联网中蕴含丰富信息资源,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提供了指引。

高职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更新教学手段,并成为高素质教育工作人员。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希望为高职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策略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180-02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教师专业发展也拥有了一个新的生命。

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让教师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教师的教育变革方向也得到了明确。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强化了对专业的认知。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建设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力求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发展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1 互联网+时代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1.1 教师专业素质展现出信息化特征通常情况下,教师专业化素养主要涉及了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教育形式,形成了完善的服务模式。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会运用便捷的网络设备。

在实际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会对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整合,让教师的专业素养朝着多样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所以,在此发展境遇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展现出了信息化的优势。

1.2 教师的角色展现出多元化特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在教学中展现出主导地位。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现状及对策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现状及对策

WORLD \ 公关世界 117“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现状及对策文/帕提古丽·阿加洪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育人”上来,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心理育人体系,切实提升心理育人的实效性。

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心理育人体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个性。

文章首先对“三全育人”视域下心理育人工作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开展心理育人的策略。

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心理育人,心理问题,品质,人格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主要以“95后”、“00后”为主体,这个群体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个性鲜明,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

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和客观,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消极影响。

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在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负面的、偏激的言论,容易对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误导,这直接增加了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

为了给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内容和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更要培养拥有健康心理、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引导,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新模式,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一、“三全育人”视阈下探索心理育人工作的必要性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第6条便是心理育人,要求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信息化教学推动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

信息化教学推动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

信息化教学推动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信息化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推动师生共同体建设。

信息化教学在提高师生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面将从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师生共同体建设的意义以及信息化教学推动师生共同体建设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网络课堂等平台,学校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丰富信息化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个性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通过建设个性化学习平台、智能化学习系统等,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提高学习效果。

4.教学管理优化信息化教学可以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评价、学生成绩管理等工作,可以减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上述几点只是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的一部分,可以看到信息化教学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师生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师生共同体建设是指在高职院校中,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师生共同体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1.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共同体建设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动,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师生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得到更好地化解,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
关键词 : 教 育信 息化 ; 教 师专 业发展 ; 信 息化 课 程平 台
中 图分 类 号 : G4 3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0 0 ( 2 0 1 4 ) 0 1 — 0 0 3 3 — 0 2
以教育 信息 化带 动教 育 现代 化 , 是新 时期 我 国教 育 改革 与
育 信息 化建 设 , 支撑 高素 质技 能型 人才 培养” 的战略 目标 。其 中 把“ 职 业教 育数 字资 源数 量与 质量 、 满 意度及 网络 教学 平 台覆盖
面 ”作 为 “ 全 面提 升 职 业 院 校信 息 化 水 平 ” 的 主要 维 度 之 一 。 _ 1 因此 , 根据 职业 院校 的特 征 , 构 建 适 合 职 业 院 校 教 育 信 息 化 课 程 平台, 对 于 推 进 职 业 教 育 信 息 化 发 展 和 促 进 职 业 院 校 教 师 专 业 化 发展 具有 重要 意义 。
高校 必须 为 教 师提 供相 应 的专 业 发展 条 件 , 让 教师 学会 使 用新
技术 服务 于教学 。
教师 专业发 展是 一项 长期 发展 的过程 , 时代在 进步 , 知 识 在 更新 , 高 职教 师需要 不 断学 习 , 包 括 专 业 知 识 和 实 践 技 能 。 在 高 职 院校 双师 型 教师 的定 位 中, 实 践 技 能 即 技 术 的 运 用 在 教 师 的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教 师 需 要 不 断 的 学 习 和 实 践 , 提 高 自 身 的 专 业 素养 , 以适应 新 的教育 环境 。近年 来 , 政 府 对 各 高 校 的 信 息 化 建设 的投入 很大 , 各 高校 纷纷 推行 数字化 校 园建设 、 学 校 资 源 库 建设 、 重 点数字 化实 验室 建设 等 , 众 多 高 职 院 校 在 学 生 的 技 能 培 养方 面耗 资 不菲 , 然 而 投 入 和 产 出 的 不 平 衡 在 大 部 分 高 校 中 还 是存 在的 , 这其 中的因 素有很 多种 , 最 主 要 的 发 展 瓶 颈 还 是 教 师
1 教 师 专 业 化 发 展 内 涵
教 师专 业化 发展是 指 教 师个 体 专业 水 平 逐 步提 升 的过 程 。 具 体 的说 , 是 指 教 师个 体依 托 专业 组 织 , 通 过专 业 训练 , 习得 教 育 专业 知 识技 能 , 实施 专业 自主 , 表 现 专业 道德 , 逐 步提 高 自身
教 育教 师 的专业 化进行 探 索 的 过程 中提 出来 的一个 概 念 , 其 所
表 征 的 是 高 职 教 师 的职 业 素 质 特 征 , 以 区 别 于 从 事 其 他 教 育 的 教 师 的 特 点 ] 。“ 双 师 型” 指 高 职 教 师 不 仅 具 备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能 力, 还 应 具 备 其 研 究 行 业 的 相 关 职 业 素 质 和 资 格 认 证 等 。我 们 可 以 认 为 双 师 型 职 业 教 育 教 师 应 该 具 备 3个 方 面 的 素 养: 一 是
很强 的实践 实训 能力 , 能 带领学 生学 以致 用 ; 三 是 熟 悉 社 会 市 场
和相关 企业 文化 , 善 于将 培养机 制 与市场 紧密结 合 。
2 高 职 教 师 专 业化 发 展 现 状
随着 教 育信 息化 浪 潮 的不 断推 进 , 对 教 师 的专业 能 力水 平
从 教素 质 , 成 为 一 个 良好 的 教 育 专 业 工 作 者 的 专 业 成 长 过 程 ] 。 相 对高 职教 师而 言 , 教 师 专 业 化 发 展 强 调 的 是 根 据 高 职 教 育 的
的专业 发展 与先 进技 术 的发展不 匹配 。要 适应教 育信 息化 的发
展, 教师 应具 备善 于利 用新 技 术 进行 教 学 的能 力 , 换句话说, 各
特 点和 要求 , 教 师在 教育 教 学 当 中不 断 提 高 自身 专业 素 养 和教
学 能力 , 从“ 教 学新 手” 蜕 变“ 教育 专 家 ” 的过 程 。“ 双师型” 成 为 高 职 教 师 专 业 化 发 展 中 的一 个 重 要 名 词 。 “ 双 师型 ” 是 在 对 职 业
发 展 的战略 决策 之一 。近 年 来 , 在 国 家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的 浪 潮下, 加 快 职 业 教 育 信 息 化 进 程 得 到 各 级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和 各 类 职 业 院校 的高 度重 视 。教 育 部 在 2 0 1 2 年 3月 发 布 的 《 教 育 信 息 化十 年 发 展 规划 ( 2 0 1 卜2 0 2 0年 ) 》 中, 明确 提 出“ 加 快 职 业 教
构建教育信 息化课程平 台 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黄 忠, 穆 俊 鹏
( 上 海 出版 印刷 高等 专科 学校 信 息化 办公 室 , 上海 2 0 0 0 9 3 )
摘 要 : 教 育 信 g - 化 的 发 展 对教 师 专 业 能 力提 出 了新 的 要 求 , 而 构 建 教 育 信 息 化 课 程 平 台 是 教 师 专 业
发展 的基 础保 障和 重要 支持 。在分 析 高职 院校教 师 专业 发展 内涵 的基 础 上 , 通过 对 高校 主流 的信 息 化课
程平 台的研 究 , 提 出 构 建 教 育 信 息化 课 程 平 台 的 设 计 思 路 和 实 践 模 式 , 以 期 促 进 高 职 院 校 教 师 专 业 化 发
专业 发展 中显得 尤 为重 要 。在 教 育信 息 化 时代 , 专 业 知识 和实
践技 能 中 , 教 师 如 何 利 用 技 术 将 专 业 知 识 应 用 到 教 学 实 践 中 是 教师 专业 化发展 中的主要 问题 。 众多 高职 院校在 对教 师 专 业化 发 展 培训 中 , 常常 注 重 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