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调研报告.doc
煤矿社会实践报告

煤矿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矿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我们进行了煤矿社会实践。
二、实践过程。
我们前往了山西省的一座煤矿进行实地考察。
在矿区内,我们深入了解了矿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我们参观了矿工的宿舍、餐厅和医疗设施,与矿工们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煤矿的生产现场,了解了煤矿的开采和生产流程,以及安全生产措施。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地了解了煤矿工人的辛苦和危险工作环境。
煤矿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面临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和措
施,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支持。
四、实践感想。
煤矿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煤矿工人的辛苦和付出,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煤矿工人的关注,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改善,为矿工们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五、实践建议。
我们建议煤矿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支持,确保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探索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首先,我们对多个煤矿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煤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安全生产意识不强,部分员工对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缺乏重视;二是管理层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存在着一些隐患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改和处理;三是一些煤矿存在着技术设备陈旧、维护不到位的情况。
其次,我们分析了造成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
我们发现,一是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存在一些违规操作和违规生产的现象;二是一些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着一些违章操作和违规行为;三是技术设备的陈旧导致一些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查和处理。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一是加强煤矿管理和监管,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二是加强技术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三是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希望相关部
门和企业能够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加强管理和监管,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煤炭工人生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中国煤炭工人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以山西煤炭工人为例华侨大学“中国煤炭工人现状调查及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摘要: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而山西又是中国的产煤大省,矿工们的安全和权益受到广泛关注。
华侨大学山西煤探小分队通过对山西境内多家煤矿走访调查,散发问卷广泛了解,并采访矿工及企业负责人,了解煤矿工人的一些基本现状和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将重点放在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人根本利益的煤矿安全部分,逐次进行调研分析。
为领导层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及解决的参考办法,呼吁社会各界对矿工更加关—————————————————————————————————————目录1调研背景 (3)2调研目的及意义 (4)3调研概述 (5)3、1调研方法 (5)3、1、1实地考察法 (5)3、1、2问卷调查法 (5)3、1、3典型人物访谈法 (5)3、2调研行程 (6)3、2、1模拟矿井体验矿工的不易 (6)3、2、2实地调查感受矿工的工作 (7)3、2、3采访领导询问矿工的政策 (7)3、2、4亲自调查了解矿工的生活 (8)3、3现象与分析 (9)3、3、1年龄 (9)3、3、2 安全 (10)3、3、3工资福利 (12)3、3、4社会关系与生活质量 (13)3、3、5收入去向 (14)3、3、6工作时间 (14)3、3、7医疗保险 (15)4结论 (16)4、1矿工年龄结构不稳定。
(16)4、2井下工作安全问题得到改善同时矿工的文化活动不断得到丰富。
(16)4、3 矿工的工资福利水平得到大大提升但工作时间比较长。
(16)4、4矿工的医疗保险比较到位,医疗支出是矿工的支出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17)4、5仍存在不少配置不合理的小煤矿,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7)5建议 (17)5、1. 实行严格的煤矿经理管理责任制。
(18)5、2. 加强科研工作力度。
(18)5、3.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加强对煤矿工人的法制教育,提高劳动合同意识和维权意识。
煤矿职工素质调研报告

煤矿职工素质调研报告2021年,我校在某地区的煤矿进行了一次关于煤矿职工素质的调研。
通过对大量煤矿职工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一、职工素质整体水平较低本次调研表明,煤矿职工整体素质水平普遍较低。
其中,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不高,是职工素质低的主要原因。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许多职工没有受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技术水平不够高,生产安全风险较高。
此外,许多职工对生产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二、职工个体素质存在巨大差异在煤矿职工中,个体素质存在极大差异。
一方面,有部分职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形成了较高的综合素质。
他们在生产中往往能够勇敢、冷静、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职工个体素质低下,情绪波动大,思维和行动迟缓。
三、应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是因为职工的不当操作或违规行为所致。
因此,我们建议煤矿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行为意识和技能。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针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将培训内容和形式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现场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应制定职工技能培训计划煤矿职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因此,我们建议煤矿制定职工技能培训计划,以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
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根据职工实际技能需求进行培训,加强职工技能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培养。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学习班、技能培训考核等。
总之,通过对煤矿职工素质的调研,我们认为煤矿应该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只有这样,煤矿才能更好地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煤矿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煤炭市场的变化,煤矿职 工队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 技能更新、安全意识等。
为了解煤矿职工队伍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为煤矿企业提供 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本次调 查应运而生。
调查目的
评估煤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 技能水平。
了解煤矿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分析存在的问题。
为煤矿企业提供职工队伍建设和 改进的建议,提高职工素质和生 产效率,促进煤矿产业的可持续
职工数量
调查显示,当前煤矿职工总数为5000人左右,其中男性职工占80%以上,女性 职工占比不足20%。
职工结构
煤矿职工主要以40岁以上的男性为主,占比超过70%。年轻职工和高技能人才 相对较少,亟需优化年龄和技能结构。
职工素质和能力
学历结构
煤矿职工的学历普遍偏低,以初 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比超过
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
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煤矿职工安全意识较为淡 薄,不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 度,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煤矿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对职工的日常管理和培训不到位 ,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和整改。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问题较为 突出,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隐患。
60%。高学历人才相对匮乏,本 科及以上学历职工占比不到10%
。
技能水平
由于历史原因和行业特点,煤矿 职工的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具备 高级工及以上技能水平的职工占 比不到30%,中级工和初级工占
比超过70%。
培训与教育
煤矿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机会不足 ,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体系。近 三年内,仅有20%的职工接受过 相关培训,且主要集中在安全生
执行情况良好
煤矿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

煤矿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 告
contents
目录
• 调查背景和目的 • 调查方法和样本概况 • 调查结果概述 • 职工队伍的结构和特点 • 职工队伍管理和培训状况 • 对策和建议 • 结论
01
调查背景和目的
调查背景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煤炭市 场波动较大,对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建设带来了一定的 挑战。
03
调查结果概述
职工队伍整体情况
职工总数
报告中提到,该煤矿职工总数为 500人,其中男性占80%,女性 占20%。
年龄结构
职工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 间,其中20-30岁的职工占25% ,31-40岁的职工占35%,4150岁的职工占40%。
学历结构
职工学历主要以大专和本科为主 ,其中大专学历占40%,本科学 历占3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 10%。
1
职工数量庞大,但结构不合理,技术工人短缺 。
2
职工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淡漠, 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3
职工轮换制度不够完善,部分职工工作时间长 ,休息不足,影响工作效率。
安全培训和教育状况
部分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缺乏系统 性和有效性。
安全培训和教育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不同年龄、性别情况
年龄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0-30 岁的职工中有一部分表现出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的情况;而41-50岁的职工虽然 经验丰富,但部分人员存在体能下降的情况。
性别
在性别方面,男性职工占绝大多数,女性职工相对较少。然而,女性职工在某些 特定岗位上如护士、行政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煤矿调研报告

煤矿调研报告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和我矿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队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全队上下积极行动,精心设计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和主题目标,积极深入队组,深入职工中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在调研活动中,一方面了解到广大职工对“创先争优”活动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推动了我队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对于出现在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地措施,才能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更深入。
一、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随着61二上皮掘进进尺的前移,离开口处中线的位置越来越远,工人们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尺寸的掌握要求就越高,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将中线位置前移,以此来校正巷道的掘进方向。
但是,每一次对中线的前移,都会带来大大小小的误差,日积月累同样会影响到井下工程质量。
在黑暗的井下,看不到中线的位置就如同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如何保证好工程质量?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能否在不前移中线的前提下,又不影响工人的正常使用?工作中如何才能在为职工带去方便,降低难度,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呢?带着诸多疑问和技术性的难题,从上月中旬,队长组织专题工作小组,多次深入井下61二上皮和6116瓦斯巷进行调研,认真听取工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根据井下复杂的地质构造,恶劣的生产作业环境,亲自动手拉尺子,对中线尺寸、巷道距离反复测量,认真填写数据,一次次的进行尝试,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周围每一名队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种技术难题面前,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在失败和汗水过后,终于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将中线进行延长,既不影响工人的正常使用,又不会再移动中线过程中出现误差。
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础上,增加到“三个点”、“四个点”、“五个点”……随着生产战线不断拉长,中线上的“关键点”也不断增多,通过确定中线上的几个点,来确定中线的方向,以此来延长中线,为井下工人指明了方向。
煤矿社会实践报告

煤矿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了解煤矿工人的生活状况,提高煤矿安全意识,我们决定进行煤矿社会实践。
二、实践内容。
1. 走访煤矿工人,我们深入煤矿,与矿工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煤矿安全的看法。
2. 参与煤矿安全培训,我们参加了煤矿安全培训课程,学习了煤矿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3. 宣传煤矿安全知识,我们在煤矿周边进行宣传活动,向矿工们普及煤矿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了解了煤矿工人的辛苦和危险,
也更加重视了煤矿安全问题。
我们学到了很多煤矿安全知识,提高
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活动,能够
让更多的矿工们了解煤矿安全知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四、实践感想。
煤矿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辛苦和危险,也
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能够引起更
多人对煤矿安全问题的关注,促进煤矿安全工作的开展,让矿工们
能够安全地工作和生活。
五、实践建议。
我们建议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关怀和帮助,提高煤矿安全设施的
完善程度,加强煤矿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矿工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
处理能力。
通过这次煤矿社会实践,我们不仅了解了煤矿工人的生活状况,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希望我们的实践活动能够对煤矿安全工
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从业人员素质调研报告------提高培训效果的调研报告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职工培训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怎样提高培训效果,怎样让培训不走过场,学员对安全生产培训是个怎样的看法,培训中心应该怎样考核培训取得的效果?通过对煤矿企业调研和访问学员,煤矿企业对培训教师的看法,对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质量方面做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我培训中心为三级培训机构,负责丽江市四县的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2014年我中心培训煤矿从业人员一万人左右的工人,随着煤矿的转型升级,煤矿数量的减少,我县煤矿企业面对的是煤矿的安全体检,到2017年煤矿安全生存的艰辛,煤矿从业数量的减少,我中心面对培训任务的艰巨。
同时,为了适应安全形势的需要,培训内容也愈加繁多。
那么,培训效果究竟如何?我通过询问任课教师,抽查学员考试试卷,得出如下结果。
一、实践操作课学员掌握情况良好。
我中心的实践课有自救器的使用,创伤急救和专业课的案例分析。
自救器的使用这门课要求每个学员上台佩戴自救器。
在学校没有制定自救器量化考核标准以前,虽然任课教师要求学员每个人上台佩戴,但如果学员人数多的时候,有些学员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轮到自己的时候不会佩戴,或者投机取巧并没有佩戴。
自救器要求学员100%佩戴并在30秒内完成,但实际往往达不到要求。
后学校制定了自救器量化考核标准并专门配备了秒表,有了这些硬性约束,学员学习自觉性大大提高,佩戴一次通过率达到95%以上。
创伤急救采用视频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演示后进行提问,要求部分学员上台演示。
这门课一般在试卷上出题来检测学员学习水平。
但无法测出学员实际掌握情况。
尤其是具体的创伤急救方法,若学员不亲自操作急救方法,而只记住理论内容,那么以后在工作的时候若用到,学员会不会操作仍是个问题。
自救器使用是硬性规定,但对必要的急救常识的掌握,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专业课的操作是由培训教师根据我县煤矿的实际开采现状讲解。
对专业课来说,教师借助视频教学和事故案例,可以让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更利于学员对知识的掌握。
二、理论课学员掌握情况。
将近五天的理论课学习,对于内容繁多的煤矿安全知识来说,时间远远不够,延长教学时间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
但学员学习效果究竟怎样,我对煤矿学员进行了跟踪调查。
假如培训一个班60人,每天出勤55个左右,也就是说每天都有5名学员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请假。
学员有客观理由可以理解,但学习时间本来就短,再一请假,时间就更少了。
培训中心虽然对请假管理严格,但是仍有学员请假后偷偷上班,其不外乎经济原因:上班产生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学习产生的经济效益。
究其原因,1、学员单位对送职工培训学习热情不高,应付了事。
2、学员培训期间生活费、住宿费自理学员不愿意培训。
对于这两点,这就不仅仅需要培训与基层密切配合,一是未经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二是保证并提高学员培训期间待遇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员一有事就请假的问题。
保证了出勤,在课堂上也要让学员坐的下去,听的进去。
对教师来说,提高教学技巧是应尽之责;对学员来说,在目前情况下考试应该是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实用性。
我中心实行的是闭卷考试,但对于文盲的学员,采用的是现场提问的方法。
这类人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1、煤矿一线职工文化水平较低,上课的时候虽然听的懂,但考试的时候由于记忆力问题,仍旧不会答题,只得抄别人的答案。
2、有的学员煤矿井下安全工作经验丰富,但就是不识字。
强制性的让学员学习。
我们还应该探索其他方式,切切实实的让学员把学来的安全培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煤矿从业人员素质调研报告华坪县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赠送资料青花鱼(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财务分析报告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2 .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2-1 资产状况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
主要构成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XXXXX1.08亿元,XXXX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4.8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XX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X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X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XXX摊余净值837万元。
2-1-2 资产质量(1) 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9.48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 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XXX构成,共计5.61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3) 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 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XX与XX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3.08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
2-2 负债状况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10.36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9.6亿元,长期借款5500万元,应付账款707万元,应交税费51万元。
目前贷款规模为10.15亿元,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的93%,说明短期内公司有较大的偿债压力。
结合公司现有7.62亿元的货币资金量来看,财务风险不大。
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8%,自有资金与举债资金基本平衡。
2-3 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扣除XXXX影响后,2011年1-3月(以下简称本期)公司净利润605万元,与2010年同期比较(以下简称同比)减少了1050万元,下降幅度为63%。
变动原因按利润构成的主要项目分析如下:2-3-1 主营业务收入本期主营业务收入3938万元,同比减少922万元,下降幅度为19%。
其主要原因为:(1)XXXX收入3662万元,同比增加144万元,增长幅度为4.1%,系XXXXXXXXXXX 增加所致。
(2)XXXXX126万元,同比增加3万元,增长幅度为2%,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4-1”。
(3)工程收入150万元,同比减少1069万元,下降幅度为88%,原因是:一、本期开工项目同比减少;二、XXXX办理结算的方式与其他工程项目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本期收入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收入减少。
如果考虑按XXXX 项目本期投入量2262万元作调整比较,则:①本期工程收入同比增加1193万元,增长幅度为98%;②本期收入调整为6200万元,同比增加1340万元,增长幅度为28%。
2-3-2 主营业务成本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161万元,同比减少932万元,下降幅度为45%。
按营业成本构成,分析如下:(1)XXXX营业成本993万元,同比增加102万元,增加幅度为11%。
主要原因是XXXXXXX计入成本的方式发生变化,去年同期按摊销数计入成本,而本期按发生数计入成本,此项因素影响数为117万元。
(2)工程成本168万元(直接成本144万元,间接费用24万元),同比减少1034万元,下降幅度为86%。
主要原因是:①开工项目同比减少,使工程直接成本减少1002万元,下降幅度为87%;②开工项目同比减少,以及机构调整后项目部人员减少,使工程间接费用同比减少32万元,下降幅度为57%。
已开支的工程间接费用占计划数的26%。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本期营业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成本的减少。
2-3-3 其他业务利润本期其他业务利润41万元,同比增加15万元,增长幅度为58%。
其主要原因是:(1)其他业务收入44万元,同比持平。
(2)其他业务支出3万元,同比减少15万元,下降幅度为85%。
原因是:撤销资产经营分公司后,相关业务由XXXX部进行管理,除税费外没有其他直接费用。
2-3-4 管理费用本期管理费用883万元,同比增加425万元,增加幅度为93%。
主要原因是:(1)奖金515万元,同比增加375万元,主要原因是:①总额差异:2010年考核奖515万元较2002年考核奖457万元在总额上增加了58万元;②时间差异:2009年考核奖457万元中的317万元计列入2009年的成本费用,在2010年实际计列成本费用的考核奖为140万元。
而2010年考核奖515万元全额计列在2011年,形成时间性差异317万元。
(2)工资附加费78万元,同比增加70万元,主要是2010年考核奖形成的时间性差异。
(3)董事会经费21万元,同比增加16万元,原因是:①总额差异:2002年董事领取半年津贴,2010年董事领取全年津贴。
②时间差异:2002年董事津贴在2010年陆续发放,2010年董事津贴集中在2011年1月发放。
(4)本期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5万元,而去年同期是计提了坏账准备56万元,主要系去年同期对暂未收到的XXXX收入830万,计提了坏账准备50万元。
本期对暂未收到的XXXX收入采用个别认定法,不予计提坏账准备。
因此,坏账准备对管理费用的影响减少了61万元。
本期暂未收到的XXXX收入为2242万元,原因是:XXXXXXXXXXXXXXXX。
经与XXXX 公司协商,XXXX公司于4月15日前将全数结清所欠款项。
2-3-5 财务费用本期财务费用1204万元,同比增加680万元,增加幅度为130%。
原因是:①贷款规模增大:本期银行贷款平均规模为10.25亿元,去年同期为4.72亿元,增加了5.53亿元,增幅为117%。
②贷款利率提高:自2010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7%以来,各家银行普遍出现惜贷现象,我公司的新增贷款不再享受按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利率。
2-3-6 投资收益扣除XXXX影响后,本期投资收益217万元,同比减少111万元,下降幅度为34%。
按构成内容分析如下:(1)国债收益本期国债方面取得的收益为56万元,同比减少213万元,下降幅度79%。
主要原因是:①投入资金的规模减小:本期投入资金的平均规模为1.73亿元,同比减少8854万元,下降幅度为34%。
②实现收益的时间性差异:投资收益何时实现,取决于国债买卖、兑息时间和有关投资协议约定时间。
(2)股票收益本期股票方面取得的收益为575万元,同比增加551万元。
原因是:本期公司组织资金5.78亿元,申购到158万股TCL新股,获利5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