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与物权

合集下载

民法典物权请求权包含哪些

民法典物权请求权包含哪些

民法典物权请求权包含哪些物权请求权,⼜称为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碍或者有被妨碍的可能性时,物权⼈为恢复到原来状态⽽让对⽅当事⼈做⼀定⾏为或不做⼀定⾏为的权利。

那么物权请求权包含哪些内容呢?下⾯将由店铺⼩编为您解答这⼀相关问题。

⼀、民法典物权请求权包含哪些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物权请求权包括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和损害赔偿请求权。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三⼗五条 ⽆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百三⼗六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第⼆百三⼗七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百三⼗⼋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损害的,权利⼈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有什么区别1、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或物权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权利⼈⽆需证明⾏为⼈主观上有过错。

因为,权利⼈仅仅要求将受到妨害的物权恢复到其完满状态。

⽽受害⼈欲请求⾏为⼈损害赔偿者,则应证明其实施侵权⾏为时主观有过错。

2、物权请求权的实现不以⾏为⼈的⾏为造成受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为前提。

⽽⾏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加害⼈造成了受害⼈现有财产或⾮财产性损害。

3、债权请求权的⾏使有诉讼时效的限制,⽽物权请求权很难适⽤诉讼时效。

4、物权请求权的⾏使主体并不局限于物权⼈本⾝,因为物权请求权是与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对物的占有构成侵害或妨碍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使此项请求权。

如租赁物的承租⼈对他⼈侵害租赁物的⾏为可以提起诉讼⾏使上述权利。

因此,这是⼀种对物诉讼。

⽽债权性请求权的⾏使是以相对⼈为对象,且以权利⼈受到实际损害为前提。

因此,只有受到损害者才可以侵害⽅为被告提起诉讼,故这是⼀种对⼈诉讼。

以上就是店铺⼩编对相关问题的回答。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物权请求权包括了返还原物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法考与司法考试诉讼时效与期间重点知识点

法考与司法考试诉讼时效与期间重点知识点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概述」1.诉讼时效的含义时效是一种期限,但与一般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不同,时效是法定的。

诉讼时效性质上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约定,否则行为无效。

时效的制度价值有二,一是为了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法谚云“法律不保护在权利上睡大觉的人”;二是用来尽快结束不稳定的法律关系。

时效依其适用的权利和法律效果区分,可分为取得时效(我国目前不承认)和消灭时效,我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消灭时效,就属于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的特征(1)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

时效能阻止权利的行使,属法律效果。

时效的期间经过不受当事人意志的控制,就此而言,时效属于事件。

(2)诉讼时效属于强制期间。

由法律强行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诉讼时效期间须与一定的事实状态结合才发生一定的效果,亦即无一定事实状态与之结合,则无时效效果的存在。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

法律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规定了不同法定期间,如,适用于支配型权利的取得时效,适用于形成权的除斥期间,适用于知识产权的失效期间等,而适用于债权请求权的就是诉讼时效。

债权请求权须义务人给付才能实现,如请求权人长时间不行使权利,使财产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诉讼时效就有督促请求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的功能。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1.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1)支配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例外】抵押权受其担保之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限制。

(2)抗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抗辩权具有永续性。

(3)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形成权一般适用除斥期间。

(4)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

事实上还得有所限制,在我国只有债权请求权与继承权回复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

2.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物权请求权包括:(1)不动产物权人的返还原物请求权;(2)登记的动产物权人的返还原物请求权;(3)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请求权。

物权的时效

物权的时效

物权的时效河南飞鸿律师张红彬1、异议登记时效:第十九条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

2、预告登记时效:第二十条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3、遗失物返还时效:第一百零七条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4、遗失物归公时效:第一百一十三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5、抵押物权时效:(1)其它债权人对抵押权行使的撤销期间:第一百九十五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2)行使抵押权时效:第二百零二条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6、最高额抵押权时效:第二百零七条最高额抵押权除适用本节规定外,适用本章第一节一般抵押权的规定。

7、最高额质权时效:第二百二十二条出质人与质权人可以协议设立最高额质权。

最高额质权除适用本节有关规定外,参照本法第十六章第二节最高额抵押权的规定。

8、最高额权利质押时效:第二百二十九条权利质权除适用本节规定外,适用本章第一节动产质权的规定。

9、合法占有人返还请求时效:第二百四十五条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物业费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物业费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The kind of people who blindly look forward to but never act are a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plagu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物业费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依据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般诉讼时效。

2、短期诉讼时效。

3、特殊诉讼时效。

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的“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合同法第129条“涉外合同纠纷4年”。

4、最长诉讼时效。

在生活当中经常能够见到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因为在物业费的收取上双方产生了相关的矛盾。

业主如果对于物业公司的服务或者收取物业费的这种事情存在相关的不满情绪,并且也没能够得到物业公司比较妥善的解决方案的话,所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当然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不过业主也需要知道物业费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一、物业费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向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物业公司不能违法约定延长诉讼时效依据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般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2、短期诉讼时效。

如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为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劳动纠纷”五种情形,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3、特殊诉讼时效。

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的“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合同法第129条“涉外合同纠纷4年”。

4、最长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上诉诉讼时效起算,即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

诉讼时效是督促请求权人行使权力的,请求权有无是时效发生的首要条件。

物权请求权与时效制度

物权请求权与时效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 权 与 物 权 请 求 权
措 施 ,是 物 权 的 特 殊 保 护 方 法 。 物 权 同样 受 侵 权 法 的 保 护 ,
物 权 受 到 侵 害 将 发 生 侵 权 责 任 请 求 权 。例 如 《 权 法 草 案 》 物 第 3 、3 、4 条 都 规定 有 “ 以请 求 损 害 赔偿 ” 8 9 2 可 ,也 有 学 者
Ab ta t Ca i h so li i e a p y t i t t n o c i n src : n rg t fca m n r m p l O l mi i fa t ?Th r r n i p t s i h a o o e e a e ma y d s u e n t e t e re il . Th s p p r i ss s t a l o g i h so l i i e a e d fe e tfo t r l i , h o is f d e i a e it h tat u h rg t f am r m r i r n r m o t ams n h c n f c b tt e r l i s e tal . S h y s o l i t d b mi t n o c i n On t e c n r t y — u h y a ec ams e s n i l y o t e h ud l mi y l t i fa t . e i ao o h o c e e s s t r ,alt e rg t fc am n r m h u d a p y t i t t n o c i n b sd s eg n u h r u — e n l h i h s o l i i e s o l p l O l mi i f a t e i e i e t ms e a s ao o g b a s r c fp o e t ih h v a e it r d a e n p u h o r p r y wh c a e h d r g s e e .Th e a i n o i h so li i e a d U U e r l t frg t fca m n r m n S — o c po u s a tal h u s i n a o t a i n i s b t n i l t eq e t b u e h r sa l h c mp e e t es se o s c po .Fi a— s y o wh t e t b i o lt h y t m fu u a i n e s nl l y,t i a e u o wa d l wma i g s g e t n o u i t t n s s e h s p p rp tf r r a k n u g s i fo r l o mia i y tm. o Ke r s Ri h so li i e ; Li t t n s s e y wo d : g t fca m n r m mia i y t m; Li t t n o c i n u u a in o mia i fa t s c p o o o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诉讼时效制度若⼲问题的规定》为正确适⽤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护当事⼈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接下来,店铺⼩编为⼤家进⾏详细介绍。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诉讼时效制度若⼲问题的规定》第⼀条当事⼈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民法院不予⽀持:(⼀)⽀付存款本⾦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四)其他依法不适⽤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第⼆条当事⼈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民法院不予认可。

第三条当事⼈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释明及主动适⽤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裁判。

第四条当事⼈在⼀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审期间提出的,⼈民法院不予⽀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当事⼈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民法院不予⽀持。

第五条当事⼈约定同⼀债务分期履⾏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期履⾏期限届满之⽇起计算。

第六条未约定履⾏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条、第六⼗⼆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期限届满之⽇起计算;不能确定履⾏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要求债务⼈履⾏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起计算,但债务⼈在债权⼈第⼀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不履⾏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明确表⽰不履⾏义务之⽇起计算。

第七条享有撤销权的当事⼈⼀⽅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合同法第五⼗五条关于⼀年除斥期间的规定。

对⽅当事⼈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民法院不予⽀持。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诉讼时效与期间、物权的一般原理、所有权、共有(四)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诉讼时效与期间、物权的一般原理、所有权、共有(四)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诉讼时效与期间、物权的一般原理、所有权、共有(四)一、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1.简述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具有如下特征:(1)全面性。

所有权是所有权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对所有物加以全面支配的权利。

(2)整体性。

所有人对于标的物有统一的支配力。

(3)弹力性。

所有人可在所有财产上设定他物权,在负担除去后,所有权恢复其圆满状态。

(4)排他性。

所有权是独占的支配权,非所有人不得对所有人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5)恒久性。

所有权除标的物灭失、抛弃所有权等事由而消灭外,可永久存续,且不得预定其存续期间。

2.简述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有是指某项财产同时属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

共有的特征有:(1)共有关系的主体总是两个以上。

凡是形成财产共有关系的,其权利主体无论是公民或法人,也无论是发生在家庭内部或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其财产共有人必定是两个以上。

(2)共有关系的客体总是同一项财产。

同一项财产,只要归属两个以上共有人所有,就是共有财产。

两个以上权利主体对同一项财产享有所有权的情况下,便会产生共有关系。

(3)共有关系的内容包括双重权利、义务关系。

在共有关系内部,各个共有人作为相对独立的权利主体,都是共有财产的所有人。

共有人或是对共有财产共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或是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

在共有关系外部,它可以作为单一的权利主体,同共有关系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生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物权请求权的时效一般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如果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关于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问题,下面由我为你详细解答。

一、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1、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物权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2、如果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六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物权请求权需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1、返还原物请求权。

当物权归属不明或是否存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专门国家机关提出请求,即为物权确认请求权。

2、排除妨害请求权。

当所有人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时,财产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请求不法站有人返还原物,或者请求法院责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3、消除危险请求权。

当他人的行为非法妨碍物权人行使物权时,物权人可以请求妨害人排除妨害,也可请求法院责令妨害人排除妨害。

4、恢复原状请求权。

当物权的标的物因他人的侵权行为而损坏时,如果能够修复,物权人可以请求侵权行为人加以修理以恢复物之原状。

5、损害赔偿请求权当他人侵害物权的行为造成物权人之经济损失时,物权人可以请求侵害人赔偿损失,也可以请求法院责令侵害人赔偿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几点
思考
物上请求权是保护物权的主要途径,它依附于物权,而物权是一种绝对权、对世权、支配权,因此它不同于债权请求权等其他权利,在诉讼时效的适用上有着自己的特点。

物权请求权按照客体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可大致分为五种类型:确认请求权、返还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

我认为,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于诉讼时效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区别对待。

如果适用,则可能会造成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不适用,则导致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导致举证困难从而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首先来看确认请求权。

当物权的归属处于不确定状态时,物权人就可以请求确认物权。

由于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对抗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又是一种永世存在的权利,请求确认物权可以向世人昭示物权的归属,从而达到解决争议稳定社会的效果。

因此为其设定诉讼时效会导致一部分权利人丧失物权,与对世权的性质相矛盾,因此确认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其次来看返还请求权。

当物权人的所有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时,物权人有权要求他人返还原物。

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就会造成他人是该物所有权人的假象,如果涉及到善意的第三人,就有可能损害第三人的利益,所以为了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保护交易安全,返还
原物应该适用诉讼时效。

但是,如果标的物是不动产就另当别论了,因为依照公示公信的原则去有关部门登记过的权利人依法享有该不动产的所有权,即使长期被他人侵占,但所有权依旧属于物权人,不应该给它进行时间限制,所以如果是经过登记的不动产,不应该适用诉讼时效。

再次来看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

不适用诉讼时效原因有两点:一、物权的侵害可能是持续性的,即使物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但久未主张权利,那么这种权利也不应该消失,如果消失了,那么权利人的权利又从何保护?二、如果适用诉讼时效那么势必要计算时间的起算点,显然找不到合适的标准来鉴定。

最后来看恢复原状请求权。

如果标的物遭到他人毁损,权利人可以主张恢复原状。

物权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标的物被毁损时,如果他不主张权利就说明他放弃了该权利的行使,该权利就消灭。

出于这样的考虑是督促权利人尽快行使权利,以免造成日后举证的困难。

时间的起算点也好计算,就是侵害发生之时或者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时起。

综上所述,物上请求权中的一部分是可以适用诉讼时效的,不能以偏概全。

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但实际操作中是可以根据法律的相关原则加以引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