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身边的小事三年级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三年级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三年级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微小的事情,但却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身边的小事。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耍,看到一个小女孩摔倒了,她的膝盖擦破了皮,鲜血直流。

我立刻跑过去,把她扶起来,拿出我的手帕帮她包扎伤口。

小女孩感激地看着我,说了声谢谢。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感到非常开心。

还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人没有座位,站在车厢里摇摇晃晃。

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他。

老人感激地对我笑了笑,这让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小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这些小事,我们可以传递爱和温暖,让别人感到快乐和幸福。

所以,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正能量!
以上是一个关于“身边的小事”的口语交际内容,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调整。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主要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感谢之情、介绍自己、邀请他人等口语交际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和问候语,并能正确运用;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和家人,并描述家人的特点;3.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邀请用语,能够准确地邀请他人;4.能够礼貌地表达感谢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和“你家有几口人?”这两个问题;2.正确运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和邀请用语;3.能够运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表达感谢之情。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3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英文歌曲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调动起课堂气氛。

具体可选择《Hello, Goodbye》和《Thank You》等歌曲。

2. 新课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问候语和礼貌用语,并讲解其含义和用法,如:•你好:表示问候和打招呼的语言;•谢谢:表示感激和赞许的语言;•对不起:表示歉意和谦诚的语言;•再见:表示告别的语言;•请问:表示礼貌地询问和请求的语言。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介绍自己和家人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我是儿子/女儿:简单地介绍自己;•我的爸爸/妈妈:简单地介绍家人;•我的爸爸/妈妈很高/矮/胖/瘦/厉害:描述家人的特点。

3. 操练演练(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编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和家人介绍的对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展示。

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引导学生改正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邀请人”和“被邀请人”,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邀请场景,学习运用常用的邀请用语,如:•一起去玩吧;•一起去看电影吧;•一起吃个饭嘛。

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口语表达方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课时备课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七
课型
课时
1
序号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是“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标题在“小事”一词加上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策略经验
已有:学生可以通过图片等方式的提醒,回忆起自己当时的经历和心情。
未有: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与自己所学的词语将一件事情讲得生动形象还有些困难。
学生困难障碍
1、同学对于自己的经历不能够及时的回忆起来,需要教师的引导。
2、回忆起来的身边的小故事,要求表达的生动形象还有些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
具体突破措施:
通过小组内进行意见、看法的分享,将小组内的看法意见汇总起来,编辑成一段完整的话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初步学习汇总看法要点。
预设:组内成员有人只听不参与讨论。
措施:小组汇报时每个人都要发言。
四、谈谈自己的打算(目标三)
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向他人释放正能量。说说自己今后打算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个文明、受人尊重的人?同学交流。
课标
分析
第二学段的孩子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本次口语交际主题是《身边的“小事”》,交流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重点是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情
分析
知识经验
已知: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词汇,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基础。为人处事时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反思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要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应尽量的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要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可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

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没责任心的人。

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噎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里……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

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二.成功之处: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身边的‘小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评价,与同学分享感受,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文明现象。

3.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4.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习惯。

5.使学生明白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抓拍一些校园生活中的照片。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向主题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请看(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两张照片)。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生1:红领巾值日生拉着一年级新生进校门。

我觉得红领巾值日生真棒。

生2:一个同学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上。

我觉得他很不文明。

师: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的。

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进而引入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对身边的“小事”的看法。

初步的交流使学生对好与坏两种不同的身边的“小事”有了初步明确的感受。

二、借助图文,交流探讨师: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书本上的四幅插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下面两幅图体现了不文明的现象,而上面两幅图体现的是比较文明的现象。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取其中一幅图,首先讲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结合图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以下是一些有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的教案信息:
1. 第一份教案源自于2023年4月27日的知识库,标题为“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这份教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三个部分:导入话题,激发兴趣;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分享感受,提升能力。

2. 第二份教案来自部编本人教版,标题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精品教案”。

这份教案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并养成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习惯。

3. 第三份教案是由一位名叫王婉容的教师制作的,标题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这份教案侧重于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你!。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些表达方式;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情景语言应用;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际规范,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2.难点: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态、用词、发音等细节,构建正常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或者实物道具提出一个“小事”场景,如同桌在写作业时用嘴巴吹纸,或者同学在课堂上打瞌睡;2.询问学生对这种现象持何态度,并引导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

(二)讲解1.在教室中挑选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提供正确说法、错误说法、合理的改进方法等示范和讲解;2.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实际演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对话表达方式;3.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语调、语气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三)操练1.小组活动:老师将实物或者图片与一些“小事”情境搭配,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论述这些情境下应该如何交流,掌握语言应用;2.对话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习惯养成小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注意语言细节的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归纳总结1.让学生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细节的敏感度;2.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准备一些口语表达的练习材料,进行集体展示。

(五)拓展应用1.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口语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彰显自我风采;2.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遵守语言交际规范,养成良好交际习惯。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针对性提示、帮助以及小组活动、对话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写几句表达方式,实际应用到生活中;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记录身边的一些“小事”,并总结出正确的交际方式和应对策略。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话范例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话范例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话范例
身边的“小事”(一)
小明:我和大家说一件发生在我家的非常感人的小事吧。

暑假的一天,晚饭后,“叮咚……叮咚……”门铃响了起来,我打开门一看,一个陌生的叔叔背着奶奶站在门口:“是权利家吧,老人家把腿摔坏了,赶紧去医院看医生吧!”爸爸连声道谢,那位叔叔又帮助爸爸把奶奶送到了医院。

多么可敬可爱的叔叔呀!能主动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多么热心!多么善良!你们说,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令人感动吗?
小红:你说的这件事好感人哪!现在,老人摔倒了,有的人不敢扶,怕是碰瓷的。

你说的这位叔叔真是大好人。

其实,社会上还是好人多。

我们每个人都要向这位叔叔学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手帮一把。

身边的“小事”(二)
小明: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去旅游,在景区我发现有的游客在墙壁上留言“×××到此一游”。

看到这种行为,我非常气愤!这种行为既不文明,又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于是我勇敢地制止了他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小红:我也遇到过这种行为,有的游客还美滋滋地爬到大树上拍照。

多不文明啊!如果游客都这么做,时间长了,树木就会被折磨死。

以后别人还怎么观赏景色呀?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小明:是呀,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但影响游客的心情,而且会破坏景物。

如果是在国外,还会损害国家的形象呢!所以旅游时,一定要遵循景区的规章制度,爱护一草一木,文明游览。

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及时劝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课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1.联系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借助图片链接学生的生活场景,唤醒学生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发生事情的想法,产生表达的欲望。

2.授之以渔听得悦耳,说得顺口,品得出味儿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

融“听”“说”“交际”三个部分于一个有机整体的口语交际教学,旨在教给学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方法。

3.合作交流口语交际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课堂上必须充分创设学生在话题建构之后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情
境,小组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1.多媒体课件。

2.校园生活照片。

3.学生提前搜集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师: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执勤大队长帮助小学生把自行车摆整齐的图片、小学生乱倒垃圾的图片等。

2.同学们,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值得我们学习,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

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小事”。

(板书:身边的“小事”)设计意图:
借图片将生活的场景搬进课堂,唤起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小事的回忆,激活事件发生时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的欲望,给学生搭建一个积极的口语交际平台,为后面聚焦具体场景、表达看法埋下伏笔。

二、直击画面,表达看法。

(一)课件出示(课本97页插图,提出看图要求)。

1.看完图后,说说图中的人做得对不对。

如果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如果不对,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应该怎么做才对。

2.先小组内交流,再由组长汇总,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第一幅图片(左上):
(1)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走在前面的同学,打开门后,让后边的人先走,最后再自己把门关上。

)(2)谈谈你的感受。

生1: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令身边的人感到很温暖。

生2:事情虽小,但是让人敬佩,是文明的行为。

2.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第二幅图片(右上):
(1)说说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小事?(出门遛狗时,主人自觉带上铲子和方便袋及时把狗狗的粪便清理干净。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狗主人的行为非常文明,这样做,我们的环境就保持整洁了。

①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课件出示:
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随手捡拾垃圾帮助有困难的人随手关掉水龙头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语言文明爱护小动物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3)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有做好事的意识,处处留心,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不仅会让别人感到温暖和爱,
还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赏。

(4)有的小事,就像一盏灯,给我们指明方向;
有的小事,就像一面镜子,给我们警醒。

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向他人传递正能量。

说说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个讲文明、受人尊重的人。

生1: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生2: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好人。

(三)不文明的行为。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第三幅图片(左下):
(1)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不文明的行为?(大家排队乘公交车,一个戴红帽子的人,却插队挤上了公交车。

)(2)说说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生1:这个人太不文明了,别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天,他不用等就上车了,太气人了!生2:如果我在场,我一定阻止他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太自私了! 2.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第四幅图片(右下):(1)说说图上的内容。

(一名游客在房屋的外墙上乱涂乱画,还有一名游客爬到树上拍照。

)(2)谈谈你的看法。

生1:这种随意跑到大树上拍照的行为太不文明了,不光会损坏大树,还很危险,一旦出现意外,害人害己,后悔都来不及。

生2:旅游时,在墙上留下字迹,是非常自私、不文明的行为,留下字迹,美好的景物会变得面目全非。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小
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一要注意倾听每位同学的发言;
二要记住别人说的主要信息;
三是必要时可以记录几个关键词;
四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追问;
五是汇总时,每个同学的看法都不要遗漏。

(3)汇总如下。

课件出示: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鸦、乱闯红绿灯、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故意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不珍惜粮食、踩踏禁行绿地 (4)
小结: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是极端自私的表现,展现了一个人的内心素养,是被大家厌恶的行为,轻则要受到谴责,重则会给社会、他人或自己造成灾祸,害人又害己。

设计意图:
首先,我们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书上的四幅插图,上面两幅图讲述了同学们身边不文明的小事,而下面两幅图则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更加生动了。

三、拓展延伸,体验生活。

1.同学们,只要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美丽的心,那么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令人温暖的言行,请你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一颗“爱心”,表达出文明礼貌、携手前进的心意。

2.向自己的家人描述自己看到的身边某件“小事”,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
进行实践的延伸,意在将这份口头表达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文明礼貌的快乐,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言行,使教学更有意义。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要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应尽量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要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成功之处: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注意用简要的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不足之处: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
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比较少。

教学建议:
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小事,让学生了解其中的道理,懂得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