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

主备:罗晓晖讨论:易积军,罗晓晖执教人:罗晓晖,易积军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1.以唐诗为例,了解唐代文学的成就.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一)快乐自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1.(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近(5万)首。
2.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
张旭创造了(“狂草书”),怀素将张旭的狂草发扬光大。
3.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著名。
盛唐画家吴道子,(人物)画和(山水)画造诣很高,被后人尊称为(“画圣”)。
吴道子画的《天王送子图》,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
4.(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
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位于(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
5.莫高窟现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其中最为优秀的作品是(临空飞舞的飞天)和(反弹琵琶、载歌载舞的仙女)。
6.隋朝的(万宝常)和唐朝的(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隋朝时期的舞蹈有雄劲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
唐朝的《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是其中的代表。
(二)合作探究1. 联系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历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提示:莫高窟能保存至今,主要是由于敦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敦煌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公50毫升左右,干旱少雨,再加上风沙的埋没,因此对文物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三)展示交流(四)课堂小结1.诗歌的黄金时代2.书法与绘画3.敦煌莫高窟4.音乐和舞蹈(五)达标训练1.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右图中,福娃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假如你想欣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应该去(A )A.甘肃省B.河南省C.陕西省D.四川省2.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C )A.展子虔B.阎立本C.吴道子D.顾恺之3.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D )A.散文B.传奇C.戏剧D.诗歌4.以下哪位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B )A.白居易B.李白C.王维D.杜甫5.下面属于白居易诗的是(A )A.《秦中吟》B.《蜀道难》C.《新安吏》D.《早发白帝城》6.《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C )A.柳宗元B.颜真卿C.柳公权D.杜甫7.阎立本的《步辇图》属于(B )A.山水画B.人物故事画C.写意画D.花鸟画8.列举隋唐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成就。
七年历史《隋唐的文化艺术》教案(中华书局版)

七年历史《隋唐的文化艺术》教案(中华书局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掌握隋唐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诗歌等。
(3)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1)了解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作品。
2.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1)了解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代表性书法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作品。
3. 隋唐时期的诗歌(1)了解隋唐时期诗歌的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
4. 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1)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特点。
(2)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传播途径,如丝绸之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3)隋唐时期的诗歌特点及代表性诗人。
(4)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2. 教学难点:(1)隋唐时期绘画、书法、诗歌艺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2)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2)欣赏法:欣赏隋唐时期的绘画、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隋唐时期的绘画、书法作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学案)

第5课隋唐的文学艺术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隋唐文化高度繁荣的关系,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的关系情感目标唐朝是我个诗歌的黄金时代能力目标运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
学习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书法与绘画成就学习难点敦煌莫高窟学习导入: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高峰,并且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如群星闪耀。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1、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的创作空前繁荣,留下来的就有________。
2、唐朝诗坛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杰出的代表。
3、______生活在盛唐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近1000多首,他诗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称他为_____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的诗____________,沉郁雄浑,_______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经历了唐朝由胜传衰的剧烈变化,诗作“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人们把他称为“__________”5、晚唐的___________年少就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
他是唐代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他的诗通俗易懂,重在____________。
活动: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说你所知道的著名唐朝诗人和他的诗句。
二、书法与绘画1、唐朝时,书法绘画高度繁荣,异彩纷呈。
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书,各成一体。
第七课隋唐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长乐中学历史科导学案课题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授课熊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诗及代表人物,楷书、草书的代表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隋唐的音乐和舞蹈等。
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关系。
培养表达表演能力及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感知隋唐文学成就及特点,学会联系已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和活化历史知识的方法。
感知隋唐艺术成就,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隋唐的书法与绘画成就教学难点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原因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飞天》舞蹈视频,教师讲述,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 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就有近首。
2.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有、、。
3.唐朝著名书法家、的楷书,、的草书,各成一体。
4.唐初画家阎立本,以著名,盛唐画家吴道子被后人尊为。
5. 又称千佛洞,大部分开凿于时期,是我国最大的艺术群。
6.隋朝的和唐朝的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隋唐时期的舞蹈有雄健的舞和柔和婉转的舞,代表作是和。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进行下列学习活动。
1.诵唐诗(1)请概括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2)搜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诵读,体会作品风格,概括他们的诗歌特色。
2. 学书法临摹颜真卿、柳公权的代表作,感受“颜筋柳骨”的风格特点。
3. 游敦煌请你以一名导游的身份向游客(同学)们介绍敦煌莫高窟。
构建提升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形成板书,小结知识自主检测1. 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的是()A.骆宾王B.王维C.李白D.杜甫2. 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A.颜真卿B.阎立本C.吴道子D.关汉卿3. 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A.散文B.戏剧C.诗歌D.小说4. 下面哪位是唐朝著名的音乐家()A、李白B、李龟年C、万宝常D、吴道子5. 我国石窟艺术都与什么宗教有关联?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列举三例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突出代表。
高中隋唐文化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隋唐文化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隋唐文化的主要成就。
- 理解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通过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等实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隋唐文化的繁荣景象。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隋唐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
2. 唐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
2. 唐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
2. 提问: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文化成就?二、讲授新课1. 隋唐时期的建筑- 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设计特点及历史意义。
- 引导学生分析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
2. 隋唐时期的科技- 介绍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原理及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术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3. 隋唐时期的文学- 介绍唐诗的特点,如: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语言优美等。
- 引导学生分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创作风格及艺术成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及历史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隋唐文化的资料,撰写一篇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的文化,你还记得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隋唐时期的艺术- 介绍唐代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 引导学生欣赏唐代艺术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隋唐时期的国际交流- 介绍唐朝都城长安的国际地位及对外交流情况。
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

创新学校课改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备课人:杨乐群课题: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了解隋唐书法和绘画成就。
2、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他们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
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重点:1、诗歌的黄金时代2、敦煌莫高窟难点: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特色学习方法:观察、联想、比较、合作、探究教师导学:(过程与方法)学生练习(学习内容)自我探究【目标1:10分钟】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诗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
诗圣()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的代表作有《长歌恨》《琵琶行》。
2、唐朝时书法艺术高度繁荣,著名书法家()()的楷书,()()的草书,各成一体。
3、唐初()以人物故事画著名,盛唐()的人物画和山水画造诣很高,被后人尊称为()。
4、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的敦煌()(千佛洞)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宝库。
合作交流【目标1:10分钟】5、为什么到唐代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教师点睛【目标2 :10分钟】6、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各有什么特色?学习探索【目标3:10分钟】7、联系地理知识想一想,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历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有哪些?自我测评、1、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柳宗元D、韩愈2、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指()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3、学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4、颜真卿、柳公权、怀素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与他们的艺术成就相同的是()A、张旭B、阎立本C、吴道子D、万宝常5、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云冈石窟C、龙门石窟D、敦煌莫高窟6、连线题李白画圣王羲之诗仙吴道子书圣杜甫草圣张旭诗圣学习反思【5分钟】。
七年历史《隋唐的文化艺术》教案(中华书局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认识这一时期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主要文化成果,提高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2. 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2.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隋唐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果。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对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包括诗歌、书法、绘画等。
3. 分析:分析隋唐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介绍其主要成果。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隋唐时期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
六、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历史《隋唐的文化艺术》》2. 参考书籍:关于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历史著作和论文。
3.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用于展示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
2. 第3-4课时:讲解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
3. 第5-6课时:分析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4. 第7-8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5. 第9-10课时:进行教学评价和布置课后作业。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稿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稿黑龙江安达八中聂丽丽一、本课课程标准以唐诗为例,了解唐代的文学成就;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的诗歌、书法、绘画、石窟、音乐和舞蹈,分析唐朝诗歌高度繁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的名人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通过讲故事、表演小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敦煌莫高窟出现和保存至今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三、教学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唐诗高度繁荣的表现原因,以及隋唐时期书法与绘画成就。
四、教学难点敦煌莫高窟出现和保存至今的原因。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六、学生活动讲故事、历史短剧、讨论七、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2、导入新课: 隋唐时期,我国不仅在科技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且在文学艺术诸如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课件展示课题)3、新课学习从我们刚刚会说话起,父母就教我们背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容”这样的古诗,其中唐朝的诗歌最多。
师:我们来看诗歌的黄金时代(课件展示)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都读过哪些唐诗?下面我们分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背的唐诗最多?生:比赛回答师: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31页,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来了解本课的内容。
分组讨论“为什么唐代被称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师:“为什么到唐代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生:①诗人众多②诗歌形式和风格多样③题材广泛④传世作品多,流传下来的就有5万首师:为会什么到唐代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生:①政治大一统,经济高度繁荣,生活丰富多彩②社会风气开放③国内民族融合④中外交流加强和外国文化传入⑤科举考试注重诗赋⑥前代诗歌的成就提供了历史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回答: 唐诗, 书法, 绘画, 音乐, 雕塑……
学生回答时PPT相应出示: 第22课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 光耀千古的唐诗 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绘画艺术的新风 敦煌莫高窟
较 差
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活 跃
较 好
一 般
低
探究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广 度来自广较 广较 小
小
课堂小结的概括总结情况
全较一较 面好般弱
课件制作的有效情况
优良中差
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和适 时的引导。
二、目标设计:
1、基础知识: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知道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隋唐书法的发展以及书法家颜真 卿、柳公权等,隋唐绘画的发展和画家阎立本等;能简述敦煌莫高窟的 艺术成就。 2、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教与学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鉴赏、审 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唐时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 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学生通过这样的认知来促进民 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PPT出示:唐代诗坛三巨人(画像及生卒)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因教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印有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主要代表作品的材料并让学生归纳三人作
品的特点,所以在此直接提出:这三位诗坛巨人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诗人 作品手法与特点
教师总结如下:
李白 浪漫,豪放、热情四溢
杜甫 现实,沉郁、忧伤、悲愤
李白和杜甫是好朋友、忘年
大家策划的不错,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为了完 善我们的策划,还是先来好好地了解一下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吧。 2、讲授新课
(一)光耀千古的唐诗
一、光耀千古的唐诗
说到唐诗,同学们似乎都很兴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作出对策,结合PPT中关于唐诗不同版本的图
片,说明唐诗很受欢迎。
交,两个人是很投缘的,按常理来
说,他们的作品风格不应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原因到底出在哪儿呢?
教师可启发学生:文为心之声。而心声,往往就是现实或者大一点
来说就是时代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叩击。
教师指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道线把两位巨人分
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处于往上走的一侧,而杜甫在站在了往下走的那
一般
少、 弱
讨论与交流的深度
强中弱
帮助同学的次数、质 量
多、 高
一般
少、 低
参与学习的兴趣
强中弱
独立思考的习惯
强中弱
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 愉悦
多
一般
少、 无
倾听、理解他人见解 以及合作交 流的意识
强 一般 弱
本节课在知识、方法 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
度
强 一般 弱
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PPT出示笔墨的图片,并指出: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书写篆、隶、
楷、行、草五种书体,我们称之书法。用笔、墨、染料在宣纸上绘画人
物、山水、花鸟、风土、人情等,这样的画我们称之为国画。下面请同
学们欣赏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新风(大屏幕放映视频剪辑:隋唐绘画艺
术的新风)。
(三)绘画艺术的新风 需要完成的知识点用几个问题来完成: 隋唐绘画的题材有哪些? 著名的画家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唐朝画家吴道子的画有“吴带当风”之誉,为什么? 吴道子特别善于创作佛教绘画,佛像、佛教故事都能成为他创作的
教师问题如下: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绚
烂多彩的文学艺术?
预设回答: 唐朝国力强盛
政治清明
和平的民族政策
对外交往频繁
教师可通过这些回答中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引导学生得出结
论:是各民族甚至是外来民族共同创造了隋唐时期繁荣多彩的文化。这
些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情感渗透)
评价方 式 师评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 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来完成学 习。因此这节课主要设计成一节活动课,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中 去欣赏、领悟隋唐文化艺术。
2、学生情况分析: 认知起点:关于唐诗,多数学生背诵过,也知道一些唐代诗人如李 白杜甫等;而书法和绘画以及石窟艺术,前面在学习魏晋文化时已经有 所认识,现实生活中也多多少少会耳触目染,应该说是比较熟悉。教师 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对此进行学习探 究,同时引导生在课前去查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他一些诗人的相关资料, 使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在课堂上引导他们深入 探究, 学习兴趣:由于对本课内容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再 利用角色体验、亲身参与以及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 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学习障碍: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感性认识,他们更容易停留在 隋唐文化繁荣热闹的浅层面上,而不易理解唐朝文化学习的深层含义, 即唐朝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
第22课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来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这一单元的 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本课是繁荣与开放在文化方面的表现。隋唐 时期是中国的隆盛时代,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学艺术的高 度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化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因此本课在中国古 代史的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本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 课,它是前几课隋唐政治、经济成就的结果,在唐朝繁荣与开放这一主 题的舞台上,应该是最绚烂多彩的一道风景。
第二个子目: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二)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书法发展兴起的历史: 东汉末年: 魏晋时期: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钟繇 PPT展示毕加索说过的一段话:假如我是中国人,那么……我要用
笔来写我的情感。用笔来抒写情感,这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而中国 唐代的书法家们更是把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到了顶峰,(课前 布置学生们查找练习毛笔字所用的字帖,留意这些字帖的出处,以此来 验证书法艺术到了唐代达到了这项艺术的顶峰)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把隋唐文化中的一些 重要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科之间的 联系。
2、角色体验法:在书法和绘画这个子目上,通过情景设计让学生担任 主体角色,激发他们去构思、想象、从而再现教学中的知识点,这这种 方法满足了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对史实的掌 握。 3、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诗歌、书画、石窟艺 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大对古文化的崇敬与热爱的理 性认识。
评价等级说明
ABCD A B C D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很较一较 好好般差
教学重点的落实、难点的 突破情况
很较一较 好好般差
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高
较 高
一 般
较 低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 针对性的指导
多
较 多
较 少
少
对学生及时采用积极、多 样的评价方式
丰较一较 富多般少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积 极
良
一 般
素材,这在当时已经蔚然成风,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佛教题材的艺 术作品。(播放剪辑的敦煌莫高窟的片断,引入“敦煌莫高窟”的学 习)
(四)敦煌莫高窟
教师:播放视频敦煌莫高窟。(PPT出示莫高窟地理示意图)简单
介绍莫高窟的历史。
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感受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情感渗透。
知识延伸:敦煌莫高窟所存作品在20世纪末期遭到了帝国主义的疯 狂掠夺,一幅幅价值连城的宝物散失在世界各地,甚至连数字都无法统 计。
之后接着设问:各朝各代都有很多的诗人和诗作,为什么大家独独
喜欢唐诗呢?从而引出唐诗的魅力所在: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前无
古人,后无来者。
教师根据学生“独好唐诗”这个问题的反应,应变过渡到学生活
动:唐代诗人知多少?
教师在学生活动后归纳:唐代共有诗人三千多人,留下诗作五万多
首。
唐代诗人中,名气最大的都是谁呢?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耀千古的唐诗。首先,唐诗是我国诗歌创造上的黄金时代,他 的百花争艳、绚烂多姿最能展现唐代的繁盛;另外,作为中国文化上的 一颗明珠,唐诗被广为吟诵,多数学生自幼熟读、背诵过一些唐诗,也 知道一些唐代诗人。这是他们在本课中最熟悉的一个知识点,天真烂漫 好表现希望被肯定的需求在这个知识点上最容易被满足。 难点:书法与绘画。七年级学生在书法与绘画的赏析方面能力还是比较 欠缺的,尤其是难以理解书法和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体现的时代 特点,要想从这两个方面让他们感受到唐朝的强盛、文化的繁荣,是比 较难的。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的合理安排的正确引导。
一侧。由此也就奠定了他忧心忡忡,痛斥祸乱,同情人民的诗歌特点。
同样,李白的浪漫与豪情也是出于盛世的歌声。而整个唐诗在中国诗坛
的地位也是基于唐朝处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顶峰而来的。
唐代的诗人们用诗歌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或赞美或愉悦或伤感或
沉痛或忧心的情感,所以成就了诗坛的巅峰,而另外一些大家们,他们
却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宣泄自己情感的工具。猜猜看,是什么?引出
唐代知名的书法家都有谁呢?他们的成就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PPT出示隋唐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他们的成就。并 简单介绍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书法艺术为什么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顶峰时期呢?我们就以楷书的 发展为例,来了解一下其中的故事(视频剪辑放映)。通过这一段资料 片,我们了解到书法的发展,也是应运而生,紧紧追随者时代发展的脚 步而前行的。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正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高度发 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