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青岛科技大学章程

合集下载

青岛科技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青岛科技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青岛科技大学XX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日前,青岛科技大学公布xx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本次章程适用于青岛科技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

为大家分享青岛科技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全文如下:为了保证青岛科技大学xx年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展,标准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招生工作的详细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本章程适用于青岛科技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

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那么。

第三条学校全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校代码:10426第四条学校地址:崂山校区:青岛市松岭路99号邮政编码:266061四方校区:青岛市郑州路53号邮政编码:266042高密校区: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邮政编码: 261500第五条办学性质:国有公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第六条根本情况:1. 历史沿革:青岛科技大学始建于1950年,历经青岛橡胶工业学校、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xx年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xx年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2.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崂山校区、四方校区和高密校区三个校区,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148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4.77亿元。

3.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外专工程专家1人,青年工程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方案(万人方案)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国家出色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奉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9人。

4. 学科情况: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设有7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到达8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

青岛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50 48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创新实验课 11 B07042600 Powe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 2.00 32
电力系统仿真与智能电气设计
12 B07042200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s and 1.50 32
Intelligent Electrical Design
B07030720
电磁场理论 B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B
2.50 40
电气测量技术 03 B07041100 Electrical Measurement Technique 2.00 32
现代控制理论 04 B07010200 Modern Control Theory
模拟电子技术 A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A
4.00 64 3.00 48 4.00 80 4.00 80
学时分配
理 论
实验 或实



学践
48
32
48
64 24 24 64 64 32 32 32 32 80 96 32 48 16
48
48 48
24 24 54 10 42 6 56 24 56 24
1.00 32
09
B14010102
大学体育 2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2
1.00 32
10
B14010103
大学体育 3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3
1.00 32
11
B14010104
大学体育 4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4

青岛科技大学英才计划

青岛科技大学英才计划

青岛科技大学英才计划工作目标1.培养学术氛围:通过英才计划的实施,旨在建立和浓厚青岛科技大学的学术氛围。

计划通过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以及科研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提升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每学期至少举办10场高质量的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学术前沿,拓宽其学术视野。

2.提升研究能力:针对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优秀学生,英才计划旨在通过一对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

安排校内外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确保每年至少有10%的学生参与到国家级或省级科研项目中。

3.拓宽国际视野:通过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拓宽其国际视野。

计划每年至少组织2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工作任务1.学术活动策划:负责策划和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包括邀请嘉宾、安排场地、宣传推广等。

同时,要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收集参与者的反馈,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2.导师制实施: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

负责导师的选拔和培训,确保导师具备优秀的学术能力和指导经验。

同时,要监督和评估导师的指导工作,确保培养质量。

3.国际合作与交流:寻找和建立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推动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的开展。

负责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的申请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培训,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参与国际交流。

以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任务措施1.建立完善机制:设立专门的英才计划管理办公室,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

建立学生、导师、学院三层级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任务的顺利执行。

同时,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2.提供资源支持:为参与英才计划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研究经费等。

青岛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青岛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青岛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青岛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面向社会招收以专业学历为导向的在职研究生。

学校采取多种技术和管理服务方式,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和服务。

精心设计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前沿的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促进在职研究生能做好管理、优质就业,面向社会服务。

青岛科技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可供报读的专业有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培训管理、网络市场营销,等十余个专业。

在招生过程中,学校积极设立多个入学路径,如自费报名、申请贷款等,学校为大家提供最优惠的贷款申请方案。

为了更好地响应政府政策,促进更多人参加社会进步,青岛科技大学实施了“中间级人才培养”便捷有效的学习管理方案,减少报读研究生的时间和金钱。

此外,我校还将提供优惠的学费安排、免费开发项目等优秀优惠项目。

青岛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充分考虑到工作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采取精心设计的学习模式,以最佳方式培育学生,促使他们更融入社会,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的国家公民,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岛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2022

青岛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2022

青岛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2022青岛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2022
青岛科技大学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是一个以商业管理为核心的高级管理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较高的商务管理素质、全球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

在2022年,青岛科技大学将面向全国开放MBA招生,欢迎各位有志于充实自身管理素质并实现卓越职业发展的同学加入我们的MBA研究大家庭!
青岛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2022内容如下:
一、报考资格
1、学历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学历学位均在
国家认可的高等院校获得;
2、报考资历: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需具备良好的商业
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
3、英语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招生录取
1、考试形式:综合考试,包括英语、职场技能、财务会计、管理学等科目;
2、录取标准:按照考生在综合考试中的表现,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录取优秀考生;
3、录取结果:录取结果将按照考生考试成绩排名,通过
青岛科技大学官网及报考考生报考时登记的联系方式,发布录取结果。

三、研究方式青岛科技大学MBA研究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提供优质的研究资源,依托青岛科技大学的科技创新优势,以及强大的师资力量,让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并能够与国际接轨。

总之,青岛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2022为考生提供了
详尽的报考资格、招生录取及研究方式等信息,欢迎各位有志于充实自身管理素质并实现卓越职业发展的考生报考!。

华科2023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科2023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科2023研究生招生简章青岛科技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招生条例》及《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和青岛科技大学有关规章,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由青岛科技大学负责组织实施,精选本科毕业生和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教育机构本科毕业生,招收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注册研究生。

二、招生专业本学专业由理工、管理、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七大类组成,共计一百三十多门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其子学科招生。

具体招生专业列表请参见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

三、招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注册研究生计划共计招生480人(包括港澳台地区招生人数),其中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410人,注册研究生计划招收70人,招生专业详见本招生简章公布。

四、报名流程1. 准备好报名材料,参照相关规定在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平台在线报名并上传材料;2. 对照《招生简章》和《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获取相关承诺资料;3. 考生凭有效身份证件前往青岛科技大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心考试,并且取得合格成绩;4. 准备好资料,网络确认本人自愿参加青岛科技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5. 最终青岛科技大学将对考生进行录取工作,并公布录取结果。

五、面试、考试和体检青岛科技大学尊重考生自愿,同时遵循公平正义的招生原则,将组织面试、考试及体检,详细要求见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六、录取和注册1. 考生根据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的招生录取结果,按照规定时间前去青岛科技大学报到;2. 报到时须提交相关资料并进行核查,将按本科学历或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教育机构本科。

青岛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Training Scheme for Master Degre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irst-grade专业代码:1202 学科门类:管理学Code of Specialty: 1202 Category of Discipline: Management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分要求:44-48First-class Disciplin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redits : 44-48一、学科、专业简介 (Disciplines Instruction)“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以工商企业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数量分析方法为工具,研究经济过程和管理系统变化规律的跨学科专业。

青岛科技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的工商管理学科,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目前已经开设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业工程和物流管理等本科专业,成立了应用会计研究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投资战略与管理决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目前,“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目录下的招生专业有:企业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会计学3个硕士专业;与本学科相近的专业学位专业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专业和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

The first-class d isciplin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akes operating activities of business enterprise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Based on moder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heories, the discipline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which analyzes the economic process and system changes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 The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egan at 1980s which belongs to the subject that is paid the most attention by the university. Recently, the university has set up undergraduate disciplines such as business management, marke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logistics etc. There also established the institute of accounting application, institute of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vest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re as well. There are three graduate programs of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ienc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and three authorized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s: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MPM) and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MPAcc).企业管理是以工商企业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现代企业的各种管理活动,经营管理模式,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和揭示企业成长和管理的基本规律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为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型、综合性科学,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工具;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为投资者、政府有关部门和内部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组织经营活动的一门应用学科。

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章程1、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结合学校招生工作的具体状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本章程适用于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工作。

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用”的原则。

第二章学校概况第三条学校全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校代码:10426第四条学校地址:崂山校区:青岛市松岭路99号邮政编码:266061四方校区:青岛市郑州路53号邮政编码:266042高密校区: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邮政编码:261502、0济南校区: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邮政编码:250014中德校区:青岛市中德生态园内邮政编码:266000第五条办学性质:国有公办一般高等本科院校第三章组织机构第六条成立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集体讨论确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学校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具体负责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学校纪委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四章招生打算与报名方法第九条招生打算。

学校综合评价招生面向山东省内夏季高考理科类生源,总打算数为130名。

具体招生专业、打算如下表3、:科类招生专业打算数一般理工专业化学10应用物理学10数学与应用数学10化学工程与工艺10过程装备与掌握工程1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工程方向〕10材料物理10环境科学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自动化10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0轻化工程10中德合作办学专业机械工程〔中德合作〕5复合材料与工程〔中德合作〕5注:最终招生专业、打算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最终公布为准。

第十条报名条件。

具有山东省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的考生,品德优良,身心健康,高中阶段参与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和1周的社会实践,并完成15学分的讨论性学习;综合素养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培育潜质;普4、通理工专业外语语种必需为英语,中德合作办学专业外语语种必需为德语,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均可自行申请报考:1.学业水平考试10门科目全为A等;2.学业水平考试6门〔含〕以上科目为A等,其余为B等〔含〕以上,且符合以下专项条件之一者:a.学科竞赛类: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山东赛区竞赛三等奖及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科技大学章程序言青岛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

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

1998年学校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1年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和计算机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依法自主办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国家有关法律,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为青岛科技大学,简称青岛科大,英文译名为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简称为QUST。

第三条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条学校法定住所地为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实行三校区办学,分为崂山校区(青岛市松岭路99号)、四方校区(青岛市郑州路53号)和高密校区(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学校网址:。

第五条学校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举办者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依法考核学校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为学校提供办学资金和资源,保障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学校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自主办学,维护学校的合法利益,支持和引导学校的发展。

学校的分立、合并及终止,由举办者决定。

第六条学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主要职能,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依法接受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指导、管理、监督与考核,履行办学职责。

第七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文理融通、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努力培养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特色鲜明、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优势学科专业着力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

第八条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原则,突出重点学科、强化特色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扶植新兴学科,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第九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立人、传知、求新、惠众”。

学校的校训是“明德、笃学、弘毅、拓新”。

第十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第十一条学校的发展战略是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开放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十二条学校致力于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第二章学校职能第一节人才培养第十三条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秉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十四条学校开展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全日制在校生保持适度规模,逐步提高研究生和留学生比例。

学校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依法调整办学层次、结构。

第十五条学校适当开展各种层次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教育,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第十六条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第十七条学校遵循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专业要求,编制和调整招生计划。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的原则依法招生,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八条学校依据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建立和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估监督保障体系,定期公布教学质量报告,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九条学校实施国际化教育战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实现生源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就业国际化。

第二十条学校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或肄业证书、结业证书。

对符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申请者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二节科学研究第二十一条学校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实现产学研融合。

第二十二条学校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致力于实现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的创新。

第二十三条学校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十四条学校加强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基地建设,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科研基地,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平台。

第二十五条学校坚持面向科技前沿,积极拓展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科技合作。

第二十六条学校构建学科融合、团队协作、技术集成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凝炼方向,汇聚队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二十七条学校加强和完善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建设,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科研质量和效益。

第二十八条学校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科学研究氛围,倡导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反对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节社会服务第二十九条学校积极与社会各方开展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为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第三十条学校坚持面向社会实际需要,致力于在学校拥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材料、机械、控制、信息等行业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为行业升级、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管理等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十一条学校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为地方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提升在职人员素质,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文化传承创新第三十二条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区域社会文化发展。

第三十三条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传承和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努力提升学校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第三十四条学校深化对“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科大精神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橡胶品格的凝炼和实践,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第三章内部治理结构第一节学校领导体制第三十五条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以下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三十六条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学校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学校党委的主要职责是:(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审议确定学校发展战略和学校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三)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负责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四)负责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六)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七)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民主党派依照其章程开展活动,支持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统一战线相关活动。

第三十七条学校党委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学校党委对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党委书记、副书记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产生。

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的全面工作。

学校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一)会议由党委书记(或其委托的副书记)主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如有重大事项,可以随时召开。

(二)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参加方能举行,其他列席人员根据议题需要确定。

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议题进行充分讨论。

主持人归纳讨论情况,提出初步意见,到会委员进行表决。

(三)会议采取口头、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议题逐项表决。

对任用干部事项,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党委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每项决定须应到会半数以上委员通过方为有效。

(四)对会议做作出的决议、决定的事项,明确承办人和部门,由党委办公室协助分管校领导进行督办检查,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向党委主要领导和全委会报告。

遇有新的情况和问题,确实不可能按原决定或决议执行时,应及时复议。

第三十八条学校党委会会议闭会期间,党委常委会行使其职权,对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进行决策。

党委常委会对学校党委负责并定期报告工作。

党委常委会会议定期举行,遇有特殊情况可由党委书记临时组织召开。

党委常委会会议由党委书记主持。

党委常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常委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三十九条学校设校长一人,校长是行政主要负责人,由学校举办者根据国家的产生程序任命,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校长的主要职权是:(一)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开展学科建设、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拟订校内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按干部管理规定聘任校内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四)聘任与解聘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教职工和学生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五)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筹措办学经费,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条校务会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主要研究提出拟由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会议成员一般为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