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概论资料共20页

合集下载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1,中国考古学年代下限:1644年2,西方考古学家:商博良,释读了:罗塞塔碑上的线性文字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

3,【德】温克尔曼《古代美术史》集大成之作,被称为“考古学之父”4,【丹麦】汤姆森将北欧地区的发展史分为三期: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5,考古学在西方诞生的标志:1866年瑞士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国际会议6,考古发掘技术领域,【英】惠勒,惠勒格又称探方7,我国最早出现考古一词的是:吕大临,《考古图》8,我国考古学诞生标志:1921年,安特生发现河南省仰韶遗址9,中国境内首次组织考古发掘的是1926年,李济,山西省夏县西阴村10,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下设考古学组,组织了1928-1937年的15次殷墟发掘工作11,1952年北大首开考古专业,系主任:苏秉琦12,1925年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北大在北大开办了: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13,我国境内所有考古发掘必须遵循《田野考古文物规程》14,【英】戈登-柴尔德著有《欧洲文明的曙光》15,考古遗存分为:人工遗存、自然遗存、实验分析微遗存16,堆积:原生堆积(未经扰动的文化堆积,后来居上)、次生堆积(扰动过的文化堆积,后来者居下多为灾害如地震、洪水导致)17,考古发掘隔梁只存在:北、东两隔梁18,考古发掘报告:资料性报告、资料研究型、研究性报告19,考古发掘工地实行:领队负责制20,(1)考古学年代:A:相对年代(只关注早晚,两个或两个以上遗存的早晚关系,遗存的年代先后关系,依靠地层学、类型学进行判断)B:绝对年代(以时间单位计算所发现遗存的年代)(2)判断考古遗存绝对年代的主要方法有A传统方法:a,依靠文献记载或年历学的基础上(具有具体年代记载)b,利用器物本身的纪年铭文(内证)c,标准器断代(外证)B科学方法:a,碳十四测年法b,古地磁法(陶窑、瓷窑、陶器、瓷器)c,树木年轮法d,热释光断代。

21,碳十四测年法:碳的同位素之一,广泛的存在于生物体中,生物存活于世间时,通过呼吸使体内的碳十四与外界大气碳十四持衡。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

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

这种方格就叫探方。

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

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

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

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

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

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

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9、掘工作,对认识洛阳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商殷、两周、汉唐各时期的物质文化面貌及其发展的阶段性,是一项基础性的、有意义的工作。

考古学概论资料

考古学概论资料

二、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文艺复兴的促进;“进化论”奠定思想基础;十九世纪中 叶形成近代意义的考古学。
中国:在东汉时期已经有“古学”这个名词,来泛指研究古代的 学问。到了北宋中叶(11世纪)时,诞生了一门研究青铜彝器和 石刻的学问——金石学(原因),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到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形成近代意义的考古学。 “金石学”——是在尚未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 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 字资料,希图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清代由于乾嘉学派的影响, 金石学发展到了顶峰。研究范围还包括甲骨、简牍、印章、封泥、 瓦当、文字等,这些都是考古学上所说的遗物,但大多是传世的。
地质年代
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包 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 相对地质年代,以地层学为基础;
踩在三叶虫上的脚印
三、考古学的性质
1.学科属性:考古学的学科属性至今也没有得到统一,绝大多数 认为属于人文科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广义的历史学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国),其与狭义的历史学的主要区别 是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研究的时间起点和任务也不同。在欧洲 归于人类学和美术史,即史前考古学属于人类学,历史考古学归 属美术史。
2.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A.与历史学的关系 一方面,考古学是对历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另一方面,考古
研究离不开历史学。
B.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民族学、古文字学、铭刻学、 古钱学、古建筑学、物理学、化学、年历学等学科的关系。
四、考古学研究对象和时间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统称为文化遗存。具体可 分为三个大类: 1.人工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类,遗迹指人工建造的各种 工程和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如聚落、建筑、墓葬、道路,甚至 人类留下的脚印等等。遗物指人类制作和使用的各类物品,如工 具、武器、日用器具和装饰品等等。遗物不仅包括制成品,也包 括制作过程中的废品、废料和废弃物。 2.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遗存。包括动植物遗存、人体化石 骨骼以及制作石器的石料、冶炼金属的矿石等等。 3.采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资料。 如陶器器壁残留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等。

考古学概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概论复习资料

1.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2. 遗迹是古代人类所遗留下来的生居死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设施,多属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3. 遗物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多属于可移动性的器物。

4. 遗迹和遗物统称为文化遗存。

5. 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6. 考古学研究的方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设备,以地层学和类型学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方法,还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科学获取古代遗存的信息资料。

7. 关于考古学研究目的,传统认识就是重建历史,即拼合、复原远古时期的物质文化和历史图景。

直到目前国内对考古学目标的定位仍然是“重构国史”,即认为考古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为历史学科服务。

欧美考古学界流行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复原文化历史只是考古学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考古学仅止于这一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要“重建相关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8. 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被公认为是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学科分支。

9. 考古学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科学中的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既包括学术思想的相互渗透、研究方法与成果的相互借鉴,也包括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方面,考古学本身的研究有赖于其他学科在理论、资料、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和协助;另一方面,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对象涉及面十分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拓宽了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充实了各学科的研究内容。

其中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主要有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化学、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狭义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古文字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绘画、摄影等均与考古学研究关系密切。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社會結構 食衣住行 工藝技術 貿易關係 宗教信仰
研究人類本身
死亡年齡 性別 病理特徵 族群 DNA
考古學者的其他責任
撰寫報告 發表研究論文 蒐藏標本 展示 社會教育 科普文章
考古frew & Bahn. History of Archaeology (ch1)
研究方法:各類考古學
史前考古學 歷史考古學 古典考古學 環境考古學 民族考古學 水下考古學 工業考古學
田野考古發現:各類考古學
史前考古學 歷史考古學 古典考古學 環境考古學 民族考古學 水下考古學 工業考古學
– Franz Boas, 1858-1942 – Gordon Childe, 1892-1957
Charles Darwin
生態與新考古學
Julian Steward, 1902-1972 開啟 Gordon Willey 之聚落考古學 Grahame Clark, 1907-1995 考究史前食譜 Lewis Binford 新考古學
– 從歷史的傳統轉向科學研究 – 功能、過程期 – 象徵、認知期
考古學概論
考古田野:遺物、遺跡、與遺址
Renfrew & Bahn. Survey and Excavation of Sites and Features
(ch3)
考古材料
遺物、人工製品 生態遺留 遺跡 遺址 考古學文化
時間
相對斷代 層位法 類型學 風格排隊
史前史思潮的發端
地層中,人工手斧與動物骨骸並 存
達爾文演化論:Clarles Darwin, 1809-1882
Charles Darwin
史前史思潮的發端
地層中,人工手斧與動物骨骸並存 達爾文演化論:Clarles Darwin, 18091882 三期說:石器、銅器、鐵器時代 類型學:以編年或發展序列來排列遺 物 ~1960 分類史前時期:建立編年與文 化層序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

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

这种方格就叫探方。

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

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

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

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

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

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

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一书中,阐述了“三期说”理论。

《考古学概论》课件

《考古学概论》课件
《考古学概论》PPT课件
考古学是研究并解释过去人类文明及其演变的学科。通过现场工作、文献研 究和数据分析,考古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重要信息,对文化保护和旅游业也 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考古学?
考古学是研究人类过去文明的学科。通过挖掘遗址、研究遗物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化 发展。
考古学的历史和发展
1
古代考古学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对古代文物的研究和收藏。
2
现代考古学
18世纪以来,考古学逐渐从探宝和收藏发展为一门科学。
3
当代考古学
利用先进技术和跨学科合作,我们在考古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进展。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1 考古调查
通过勘探和调查发现潜在 的考古遗址。
2 挖掘和采样
对遗址进行系统性挖掘和 采样,收集遗物和遗迹。
3 文献研究
研究历史文献和记录,理 解文化背景。
考古学的现场工作
挖掘工作
考古学家在遗址上进行精细的挖 掘工作,寻找隐藏的文化遗产。
遗物发掘
发掘遗址中的古代器物,揭示过 去文明的面貌。
现场记录
记录挖掘过程和出土文物的详细 情况,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考古学的文献研究
史书和档案
研究古代文献和历史记录, 还原过去的历史事件。
1
清洗和修复
对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清洗和修复,保护其完整性。
2
分类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
将文物分门别类,并进行专业的鉴定工作。
3
展览和保存
将文物陈列在博物馆和展览中,同时进行长期保存和保护。
考古品的鉴定和分类
鉴定工作
通过专业技术和研究,确认文物 的真伪和时代。
分类标识
将文物按照形状、材料和功能等 特征进行分类。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考古学复习资料汇编第一章:考古学概论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2.中国近代考古学开始的标志是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遗址的发掘。

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地(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3.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遗存,或简称遗存。

所谓“遗存”就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实物。

(遗存包括:遗迹、遗物、人本身遗存、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的自然遗物、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实验室分析处理得到的资料和信息)4.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分离的、形体一般较小且可移动的各类物品。

5.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与其生成环境连为一体、不可移动的各类固定设施或迹象。

6.自然遗存:是指非人工原因形成的、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实物遗存。

7.遗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连续分布的一群遗存,我们通常称它为遗址。

遗址内包含遗迹、遗物和非人工遗存。

8.微遗存肉眼无法观察,包括人工遗存和自然遗存,如石器微痕、微量元素、遗传基因等。

9.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金石学的发展扩大为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金石学不等于近代考古学。

原因是:一、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为传世的青铜器、石刻等古物及其上面的文字,非发掘品。

近代考古学俗称锄头考古,主要依靠田野发掘获取研究资料。

二、金石学偏重于有文字的古物的著录和考据,而考古学则对一切发掘出土的遗物都要进行分析、研究。

比如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等。

三、金石学不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研究的只是孤立的表面现象,研究目的为补经证史。

而考古学有严密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目的除了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还要透过现象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0文献及其局限性:1、文献记载的时间范围有限,无法涉及史前历史。

2、文献记载的内容不够详细、完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