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的点滴感想
古筝获奖感言与心得

古筝获奖感言与心得作为一名古筝演奏家,我心中一直保持着对于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如今,我终于在一场音乐比赛中荣获了奖项,我非常感激这个机会,并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获奖感言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感激所有支持我的人,包括我的家人、我的老师和我的朋友。
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就不可能得到今天的这个成就。
他们给予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勇气,在我演奏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并不孤单,而是拥有一群支持自己的人。
其次,我要感谢自己在音乐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
古筝演奏需要耐心、细心、勇气与毅力,它不像某些流行音乐那样能够轻易地打动听众。
因此,在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不放弃的信念。
我的获奖,是我的努力和坚持带来的回报,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仰,更加认真地对待音乐。
再者,我认为,古筝演奏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演奏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最为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古筝承载着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意义和价值观。
在演奏,或是进行弹奏技巧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了解古筝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不仅仅能够打造出独具魅力的音乐作品,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同时也希望能够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古筝和中国传统音乐的世界中来。
最后,我认为取得成就并不代表我们足够出色或是可以停止努力。
获奖只是目前阶段的一个成绩,我们也应该秉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态度。
在古筝演奏这个领域中,我们的学习之路从未止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拼搏,才能使我们日益优秀,为文化传承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总的来说,我的获奖是多方努力的结晶,更加坚定了我在音乐道路上的信心和决心,也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古筝文化。
我希望能够带领更多的人一起,走入这个充满艺术、文化、审美的古筝音乐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写人】难忘的古筝比赛

【写人】难忘的古筝比赛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冬日的阳光泛着微弱的光芒,尽管南方的冬天相对温暖,但仍然感受得到一丝丝的寒意。
在这样的一个寒冷的日子里,我参加了一场难忘的古筝比赛。
比赛的地点是一所艺术学院,这个学院有一座宽敞明亮的音乐厅,那里布置得很温馨,墙上挂着一幅幅美丽的油画,墙角里摆放着一些绿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音乐厅里坐满了观众,舞台上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古筝,我感到一阵紧张。
比赛开始了,我紧紧握住古筝的琴弦,感受到微微的凉意。
我闭上眼睛,心静下来,开始弹奏。
我的手指轻轻地拨动琴弦,如同落叶飘舞,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音乐如流水般,轻柔而洒脱,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仿佛与古筝融为一体,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我弹奏着一首《梅花三弄》,感受着它那淡淡的幽香,如同一朵盛开的梅花,透着冰冷中的温暖。
弹奏完毕,我缓缓地睁开眼睛,发现观众席上的人们都在鼓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赞赏的笑容。
我感到一阵惊喜和激动,同时我也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骄傲。
比赛还在继续,每一个参赛选手都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才华。
有的人弹奏出激昂奔放的音乐,如同大海的波涛一般,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和激情;有的人弹奏出婉转柔情的音乐,如同春雨般细密,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
每一位选手都在演奏中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的结果揭晓了,我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虽然有些失落,但我并不后悔,因为在这次比赛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我学会了坚持,不怕失败;我学会了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我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才华和努力。
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加热爱古筝,热爱音乐。
回想起这个冬日的比赛,我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和温暖。
那个充满音乐和才华的舞台上,我放飞了自己的心灵,追求着音乐的梦想。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用心去感悟音乐的美妙,我一定能弹出更加动人的旋律,让人们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古筝比赛的获奖感言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古筝比赛中的获奖感言。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评委老师们对我的认可,感谢各位观众的聆听,更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在这场比赛中,我不仅收获了荣誉,更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古筝之美,心灵之舞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
它以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深深吸引了我。
自从接触到古筝,我便被它的魅力所折服,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筝演奏者。
在比赛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古筝之美。
美在它的旋律,美在它的节奏,美在它的音色,更美在它所传递出的情感。
在演奏过程中,我努力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古筝之中,让古筝成为我心灵的舞蹈,与观众们共同感受古筝的魅力。
二、勤学苦练,不断进取古筝演奏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勤学苦练。
在备战比赛的过程中,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古筝学习中。
每天,我都会坚持练习古筝,从基础的手型、姿势到高难度的技巧,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
在遇到困难时,我从不轻言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感恩之心,铭记在心在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
是您在古筝的道路上引领我前行,是您用耐心和爱心陪伴我成长。
在您的教导下,我不仅学会了古筝演奏技巧,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感谢您对我的悉心栽培,让我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家人。
是您们一直支持我、鼓励我,让我在古筝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感谢您们为我付出的一切,让我在比赛中充满信心。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
在比赛中,我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是你们让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让我在比赛中更加从容自信。
四、传承经典,弘扬文化古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比赛中,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古筝比赛中激动的心情的作文

古筝比赛中激动的心情的作文
古筝的声音真的绝了!那声音,像山泉水一样清亮,又像春天的细雨一样温柔。
每次拨弦,我的心跳都跟着音乐一起跳,感觉整颗心都要飞出去了。
观众们的眼睛全都盯着我,那种期待和鼓励,就像给我加满了油,让我更有动力。
手指在琴弦上跳舞,就像晚上星星在夜空里闪烁一样。
古筝的声音真的太丰富了,低音深沉得像大海,高音又飘得老远老远,好像能听到故事里的人物在说话。
我的思绪也跟着音乐飘啊飘,那些过去的回忆就像被打开了门,一下子全都涌出来了。
站在舞台上,我就像进了一个魔法世界。
那里安静得只有我和古筝,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呼吸都和音乐同步了,就像是在泡温泉一样舒服。
当最后一个音弹完,掌声就像海浪一样涌过来。
我抬头一看,大家都笑得特别开心,眼睛都在发光。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太棒了!这场比赛对我来说,不只是赢了一个奖,更像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热爱和骄傲。
说真的,音乐这东西,真的太神奇了。
它能让你忘记所有的烦恼,直接触动你的心灵。
古筝,这个我从小玩到大的乐器,现在更像是我的朋友,我的伙伴。
每次弹琴,都像是在和它聊天,把我的心情都告诉它。
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古筝获奖的那一刻作文

古筝获奖的那一刻作文“哎呀妈呀,我居然获奖啦!”当我听到自己在古筝比赛中获奖的那一刻,心里头那股兴奋劲儿,简直没法形容。
想起为了这次比赛准备的那些日子,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啊!每天放学后,别的小伙伴都在外面撒欢儿玩耍,我却只能老老实实坐在古筝前,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曲子。
手指头都快磨出茧子了,老妈还在旁边不停地唠叨:“注意节奏!注意指法!”我心里那个烦哟,好几次都想把古筝扔出去。
可真到了比赛那天,我又紧张得要命。
看着前面的选手一个比一个厉害,我心里直打鼓:“完了完了,这次肯定要丢人了。
”轮到我上台的时候,两条腿都在发抖,感觉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当我的手指碰到琴弦的那一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紧张一下子都跑光了。
我就像和古筝融为一体,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一首曲子弹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
等待结果的过程那叫一个煎熬,我不停地在心里祈祷:“老天爷啊,保佑我得奖吧!”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了,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当听到我的名字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是我吗?不会是听错了吧?”我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这才确定不是在做梦。
领奖的时候,我的手都在抖,捧着那个奖杯,感觉就像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那些枯燥的练习,老妈的唠叨,此刻都变成了甜蜜的回忆。
回家的路上,我一路上都在傻笑,逢人就说:“我得奖啦!我得奖啦!”估计别人都以为我疯了呢。
嘿管他呢,反正我就是高兴!这就是我古筝获奖的那一刻,永生难忘啊!。
【写人】难忘的古筝比赛

【写人】难忘的古筝比赛那年的冬天,是我参加古筝比赛的第一年。
当初报名参赛时,我心里充满了激动和紧张。
这是我练习古筝的第三年,我对自己的技艺有着一定的自信,但是在比赛舞台上,我知道只有真正展示出自己的才华,才能够脱颖而出。
比赛的那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比赛场地,整理了古筝,调弦调音。
我看到了其他选手们,他们个个面色凝重,不停地调试乐器,仿佛他们心中也有着他们自己的压力和紧张。
比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我。
我深吸一口气,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了舞台。
舞台上的灯光刺得我有些眯起了眼,但是我依然专注地坐在那里,开始弹奏。
我的手指在古筝上飞舞,仿佛在弹奏一曲古老的诗歌。
音乐在我指尖跳跃,回荡在整个比赛场地,引来了观众们的赞叹声。
我感觉自己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每个人都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和技巧。
而我,也在比赛中掌握住了自己的节奏,展现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
虽然比赛中有一些小失误,但是我并不在乎,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成长的一部分。
比赛结束了。
观众们纷纷起立鼓掌致意,我也离开了舞台。
虽然我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我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也学会了沉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音乐。
回想起那场难忘的古筝比赛,我想起了一句话:“与其为失败找借口,不如为成功找办法。
”在比赛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于是我更加刻苦地练习,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如今,离开比赛已经过去了几年。
我依然在坚持自己的梦想,练习古筝,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
那场难忘的古筝比赛成为了我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音乐的热爱。
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己,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
并且,我相信,我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站在舞台上,为观众们奉献出一场更加精彩的音乐盛宴。
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作文古筝

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作文古筝
"哎呀!小心点儿,别絮了弦啊!"妈妈一边捏着汗珠替我抚平袍子上的皱褶,一边叮嘱道。
我深吸一口气,紧了紧手心里的汗,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
今天可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时刻啊!
一路从后台小跑到舞台中央,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
台下座无虚席,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此刻都紧紧地盯着我呢?我僵硬地坐到古筝前,手指抚上那熟悉的盘龙纹饰。
霎时,过往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记得六岁那年,妈妈带着我第一次进了琴房。
老师循循善诱,一点一滴教会了我如何拨动那簧片般纤细的弦丝。
起初,手指头老是磨出水泡,可我却乐在其中,孜孜不倦地练习。
古筝的韵味就这样慢慢地沁入了我的心坎里。
曲折的指法、婉转的音符、抑扬的节奏……一首首经典名曲,就像含着苦涩的药丸,需要一口一口去慢慢品尝。
可是,当演奏得渐入佳境,那动人心魄的旋律就会在耳畔环绕,让人如痴如醉、陶醉其中。
那种美妙的体验,实在是无法用语言形容。
"下一位选手,请准备就绪!"裁判员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挺直了腰板,闭上眼睛,努力使自己专注。
指尖在弦上轻拂而过,妙曲缓缓流淌而出。
音符一个个跳跃着,汇成一股暖流,缓缓地注入每一个人的心田。
很快,最后的余音也消逝在空气中。
我睁开眼,看到妈妈在台下使劲冲我挤眉弄眼。
我咧嘴一笑,起身谦恭地向四面八方鞠了一躬。
在雷鸣
般的掌声中,我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
参加古筝比赛获奖感言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古筝比赛中的获奖感言。
首先,我要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感谢评委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同学们的陪伴和陪伴。
我从小就对音乐充满了热爱,而古筝更是我心中的一颗明珠。
自从接触古筝以来,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次比赛中,我带着对古筝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追求,勇敢地走上了这个舞台。
现在,当我站在这个舞台上,手捧获奖证书,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是他们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无尽的关爱和支持。
是他们在我遇到困难时,鼓励我勇敢地面对,让我学会了坚持和毅力。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我才能够有今天的成绩。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古筝老师。
是您教会了我如何弹奏古筝,是您在我学习过程中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鼓励。
您的教诲让我明白了,学习古筝不仅仅是弹奏技巧的积累,更是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是您让我在音乐的海洋中找到了方向,让我明白了努力的价值。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
是你们的陪伴让我在古筝学习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克服困难,一起进步。
是你们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你们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音乐的信念。
这次比赛,我深刻体会到了古筝的魅力。
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比赛中,我演奏了一首名为《高山流水》的古筝曲目。
这首曲目讲述的是伯牙与子期之间的一段千古佳话,表达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通过演奏这首曲目,我希望能够将古筝的美妙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比赛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时候,我会因为技巧不够熟练而感到沮丧;有时候,我会因为自己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失去信心。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父母和老师的鼓励,想起同学们的陪伴。
是他们让我明白,只要心中有爱,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这次比赛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收获了荣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古筝比赛,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我感到非常荣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
万方数据
中国音乐(季刊)2008年第3期
慧品质。 总之,中国古代美学“虚静”的审美智慧,包含了声乐学
习与表演的“静”与“动”、“忘”与“有”、“松”与“紧”乃至“有 形”与“无形”相反相成等深刻的辩证精神,是一份很耐人咀 嚼、发人深省的民族审美的思维财富。在声乐学习与表演中, 学习借鉴并继承培养这种高素质的审美智慧,最能体现我们 民族的话语与神韵。并使演唱者科学地、创造性地挖掘出蕴 藏在歌曲后面的音乐灵魂,发挥出声乐教学与表演的最大艺 术效果和感染力。
【6】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全集第二卷)【M】.安徽 教育出版社,1996.349.
【8]刍1t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9】焦东建.音乐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M】.董茉莉,译.人 民音乐出版社。2005.34.
【12]李维渤.怎样提高演唱水平【M】.华乐出版社,2005,250. 【14】徐诚北.说心象【J】.艺术世界,1988,(1):13. 【15】翟墨.艺术家的遗忘机制【J】.艺术世界,1988,(1):15. 【16]赵晓生周乐精粹[M】周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31. 【17】杨宁静.丹田气在歌唱中运用【A】.李维勃.怎样提高 声乐演唱水平【c】.华乐出版社,2005.120. 【19]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冲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4.480. 【20】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中国电影出版社,
三、坚持古筝风格多样性与演奏技术规范化的统一 艺术的生命在于变化,在于创新。古筝艺术四十多年来之
所以获得很大的发展,除了重视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外,与古筝 新曲的大量涌现也是分不开的。这些新作品为提高和丰富古 筝演奏技术提供了深厚的基础。经过演出实践的考验,有的 已成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有的作为教材被广为传授【lJ。因此, 笔者认为在当今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上,必须要有新的改 变。以往古筝演奏者在初学时只训练右手弹奏的基本功,左手 只做吟揉滑颤的练习,这样一来便造成了左右手的技法发展 不平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古筝的教学与训练中必须规 范化,要求左右手同时进行练习,并且在速度、力度以及熟练 程度上都要有一定的要求。传统乐曲中的“以韵补声”就是靠 左手在琴码左侧以吟揉滑颤等技法表现出来的,这正是古筝 比其他乐器更具魅力之所在,其不仅应该保持,而且应该发扬 光大,且不可因重视弹奏技巧而忽视了古筝演奏的韵味。音色 也是表达音乐内容的重要技术,要学会根据演奏乐曲的不同 情绪对触弦速度、角度加以处理。例如:传统曲目《月儿高》引 子部分音色要清丽飘逸,多用指尖,触弦要浅。第一主题表现 月亮冉冉升起的美景,时而朦胧,时而清晰触弦要连贯,低音部 分小臂带动指尖,音色醇厚庄严,这就使传统音乐赋予了新的 生命力。音乐的不断创新,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如本次比赛学 生演奏李涵创作的《双江舞曲》运用了左手摇指和五指轮突 破了左手和小指弹奏的禁区。最后还必须强调的是,规范教 学应以科学为基础,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不可绝对化。
要以科学为基础,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 社会认同性的科学弹奏方法。当然,演奏方法的应用还应与 艺术表现的需要密切结合,在保留传统特色技法外,用科学 方法演奏传统流派乐曲,依然能表达完美。我们设想,如果只 用一种典型方法来诠释一个流派风格的作品,已远远跟不上 时代及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了。
风格,尤其突出的是因长期流传于民间并根据各地区的风俗 习惯、语言习惯、审美观点等特征而形成浓郁的地域风格。地 域性色彩成为古筝艺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筝乐风格迥异的 五大流派就是以不同地区而得名。如山东派《四段锦》、河南 派《和番》、浙江派《高山流水》、客家派出水莲》、潮州派《寒鸦 戏水》等各具特色的佳作,南派筝曲含蓄,细腻,北派筝曲活 泼,豪放。本界比赛,选拔赛阶段,选手从《四段锦》、《幻想 曲》、《箜篌引》自选一首演奏;复赛阶段,选手从《出水莲》(客 家筝曲)、《柳青娘(活五调)》(潮州筝曲)、《汉江韵》(河南筝 曲)、《将军令》(浙江筝曲)、《姜女泪》(周延甲根据陕西郦鄂曲 调编写)自选一首演奏;决赛阶段,选手从《临安遗恨》、《云裳 诉》自选一首演奏,此外再选演一首新作品。从比赛的规定曲 目来看,显示了当代古筝艺术在将南、北流派不同风格兼收 并蓄、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当代筝乐新作,在继承传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124.
【2】杨表正288.
【3儿5儿7儿lO儿ll】【13】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山西 教育出版社,2005.307,309.
【4儿18】徐上赢.溪山琴况【A].中国古代乐论选辑【C】.北 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06.
关键词:2007金钟奖古筝比赛;当代古筝作品;传统演奏方法;多样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08)03-0217-02
2007年11月1日,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在江苏南 京市落下帷幕。这次共有92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客观地反映 了我国当代古筝演奏和教学的水平。比赛评委会主任、上海 音乐学院何占豪教授表示,从这次比赛选手们令人满意的表 现来看,古筝艺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围绕本次比赛 的相关情况,就当代筝乐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及对如何进行 规范化的古筝教学和演奏,而阐述自己的一点思考和体会。
音乐风格的多元化是韵味的不同及弦序、旋律走向及节 奏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多变性不意味着演奏方法无法具有基 本规范,而应力求在阐释风格多样的乐曲时仍能够体现出科 学规范的演奏方法。这次比赛涌现出许多新作品,在继承与 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音 乐创作之路,即:不受传统形式的束缚和限制,注重音乐的抒 发和描绘功能;突出音乐的色彩和表情作用,强调个性的发挥 和情感的流淌。如李萌老师的作品《月色清明》,除了改变弦 序排列以外,运用附点、切分、及国外爵士乐的节奏特点,使古 筝的左右手演奏技巧更为丰富,集豪放与细腻一体,曲意更 为广阔,展现出作者任意流淌的思绪。这首作品的创作和演 奏,说明了当代筝乐风格的多样性与演奏技术的规范化是一 个统一体。传统,不意味封闭和僵化,它需要注入新的内容和 艺术想象力。如何科学处理个性(各流派独具特色的演奏技 法)与共性(经科学归纳的一般性古筝演奏规范)的关系,值
1984.336.
【2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21.
卜◆川I◆¨¨◆川l◆川h川l◆¨¨◆…◆洲◆¨¨◆川I◆¨I J◆…◆¨¨◆川I◆¨¨◆川l◆川I◆川l◆川l◆川◆…●lIII'#'11114-tIII'O'IIII'#'1Ⅲ◆川l◆…◆川◆ⅢI◆InI◆川制11141111-#'11114-1111"1-1111'1"1nI'#'1111",I'1nl●l,llll.#,llll.#.1111.#.1111.#-IIII叫tll,O.IlII.,e-I
收稿日期:2008-03-18 作者简介:蒋莉(1972-),女,硕士,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系讲师.
万方数据
·217·
中国音乐(季刊)2008年第3期
统的同时,谋求发展,最终汇聚为当代古筝作品的繁荣局面。
二、演奏技术的规范化是古筝教学的必然趋势 筝乐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为演奏技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代古筝演奏南北各家各具特色,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 面,以此推动古筝事业的发展。教育是基础,是根本。古筝能 发展到今天这种形式,也是从教育开始的①。对于当今学校中 的古筝教学,我认为既要面对不同流派技术本身的独具特 色,又要探索出更带有普遍意义和共性化的演奏方法,在这 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古筝演奏者,既能演奏不同风 格流派的传统乐曲,又能以规范、科学的演奏技艺驾驭当今 风格多样的新作品,这应是新时代对古筝演奏者个人素质的 基本要求。 但是,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都是对立与统一的 共存。在筝乐演奏中,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 两方面: 第一、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古筝艺术的不同流派形 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与音乐相随,也形成一套完整而 又颇为独立的演奏方法。如山东筝的大指小关节密摇,河南 筝的大指游摇,浙江筝的快四点,潮州筝的双按活五,客家筝 的八度轮等。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演奏技法突出了各自的风 格色彩,也为风格多样的古筝艺术的繁衍奠定了强有力的根 基。然而,特点往往又意味着某种局限性,不同流派古筝艺术 各自的独特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限制了其再度创造的空间。 因此使流派发展,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古筝艺术的兴盛。我感 到,首要是应该认真总结古筝流派的艺术经验,研究各流派的 现状及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发扬流派的特 长。例如:演奏浙江传统曲目《月儿高》只运用传统指法,四指 小指是不进行演奏的,这样就使得快板段音乐不够连贯。当前 在乐曲中除运用了浙江筝曲传统的快四点、连托、抹托等指 法外,在快板的弹奏技法中大量运用了现代快速指序指法,充 分调动起了右手四指和左手的表现功能,使乐曲的速度和连 贯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极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第二,当今古筝的演奏技法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民间 传统手法沿袭下来的;一类是在传统手法基础上,吸收某些中 西乐器的演奏手法发展而来的。在现代古筝弹法方面,后者 占的比例要高些②。传统演奏手法多以夹弹法为其特征,即四 指小指不用,注重音色丰满、厚实,肩、肘活动幅度较小,表演 动作较为拘谨;改进后的演奏手法,多以悬弹法为主,音色丰 富多变,可以根据演奏乐曲的不同情绪对触弦速度、角度加以 处理,演奏时手指走动灵活速度快,比较注重音乐的连贯性及 表演性。两者各有千秋,值得总结,把演奏技术理论化、规范化 是当今古筝艺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古筝艺术普及、提高、 发展、创新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古筝教学的必要环节。继承 传统是为了创新,创造新意离不开传统法度。处理好这种辨证 统一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古筝艺术的优良传统,不 断推陈出新,使传统更加发扬光大。古筝演奏技术的规范化
研究历史最终要为现实服务,从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 “虚静”说的审美智慧中总结经验最终是为建构具有中国特 色的民族声乐学派提供理论基础,但以往这方面的研究论述 尚不多。笔者在“尝试、探索、剖析与学习”底蕴深厚的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宝库时,也感到自己的水平有限,理解尚浅,如 有不当,切盼专家不吝赐教,目的“抛砖引玉”引出更多有识 之士交流探讨。如此,方能通过破解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所 潜藏的人文智慧密码并将其放到声乐艺术发展的大坐标中 去参照、定位、对接,从而获得富有价值的声乐审美奥秘和 信息,把民族声乐研究引向鲜活的境地,使民族声乐艺术的 发展与提高打上更为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