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陕科6号在黄淮地区的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特高产玉米品种,6大优质玉米品种详细分析

特高产玉米品种,6大优质玉米品种详细分析摘要特高产玉米品种有德单9玉米品种、垦玉90玉米品种、伟科966玉米品种、创玉505玉米品种、5500粒神农818玉米品种、宝单8玉米品种等,这些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都很不错,而且抗性较好。
一、德单9玉米品种1、特征特性陕审玉2010008号,德单9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为99.8天,相较于郑单958晚熟1天,玉米株高265cm,穗位高109cm,成年植株的叶片为20片,穗长为16cm-18cm,穗行数为14-16行,每行籽粒数为42粒,一千粒玉米粒重379g,出籽率为89%。
2、抗性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穗粒腐病,感茎腐病。
3、品质分析玉米籽粒容重729g/l,所含粗蛋白含量为9.5%,粗淀粉含量为67%,粗脂肪含量为4.9%。
4、产量表现种植两年的试验区中得到玉米平均每亩产618kg。
5、栽培技术(1)适宜地区:德单9玉米品种适合在陕西省关中灌区夏播种植。
(2)种植时间:在夏季的6月15日之前进行播种。
(3)适合在宽窄行进行种植。
(4)德单9玉米品种适合种植在高水肥及中等肥力土壤,每亩种植密度为4000株-4200株,若是在一般的土壤中进行种植,则每亩种植密度为3500株-3800株。
(5)在播种前要施足底肥,每亩施复合肥30kg,在生长中期每亩追施尿素25kg。
二、垦玉90玉米品种1、特征特性垦玉90玉米品种是中晚熟玉米品种,春季播种的生育期在127天左右,全生育期需要在≥2750°C左右,它的株型紧凑,玉米株高295cm左右,平均穗位高为115.5cm,成年植株的叶片数为19-20片,雄穗有4-6个分支,果穗为长筒形,穗长23cm,穗行数为16-18行,穗轴呈紫红色,玉米籽粒商品性好,有光泽,玉米粒形状为马齿形,一千粒玉米重370g。
2、适宜区域适合在宁夏、甘肃、新疆、山西、内蒙等中晚熟区进行种植。
3、栽培要点垦玉90玉米品种在水地进行种植每亩密度为4500株,在旱地进行种植每亩密度为3800株。
高淀粉玉米陕科6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高淀粉玉米陕科6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王国军;何小平;王国兴;雷格丽【摘要】陕科6号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自选系dx32作父本于2006年在公司眉县玉米试验站内杂交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生产试验,【期刊名称】《种子科技》【年(卷),期】2011(029)008【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高淀粉玉米;高产栽培;特性;特征;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农业科技;生产试验【作者】王国军;何小平;王国兴;雷格丽【作者单位】宝鸡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陕西宝鸡721006;宝鸡市种子管理站;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48陕科6号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自选系dx32作父本于2006年在公司眉县玉米试验站内杂交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0006。
1 特征特性1.1 植株性状幼苗生长势强,苗色深绿,叶鞘浅紫色。
成株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支持根发达。
株高240cm左右,穗位高80cm左右。
地上可见叶片数13~14片,一生叶片数19~21片。
雄穗有效分枝8~14个,果穗筒形,均匀一致,穗长20cm,穗粗5.2cm,穗行数16或18行,行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330g,出籽率90%左右。
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排列紧密,品质优。
1.2 品质分析2009年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玉米品种品质分析,容重784g/L,粗蛋白(干基)含量9.8%,粗淀粉(干基)含量80.8%,粗脂肪(干基)含量5.8%。
是目前国内已审定玉米品种中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比普通玉米高出10%~15%,超过国家发酵工业用淀粉玉米质量一级指标。
玉米品种陕科6号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9年9期玉米品种陕科6号高产栽培技术吴义兵(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摘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种植户对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选择推广好稳产、高产、多抗玉米品种,满足广大农民迫切需求,一直是农技人员的努力方向。
好品种也需要配套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展现优良性状,最大程度发挥出品种优势。
正所谓良种良法配套,才能达到真正丰产丰收。
[关键词]陕科6号;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院1008-0708(2019)09-052-021陕科6号特点1.1特征特性生育期99d左右。
苗期叶鞘浅紫色,株高240cm 左右,穗位高80cm左右。
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根系发达,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雄穗有效分枝9~15个。
果穗筒型,穗行16~18行,穗粗5.2cm,行粒数40粒左右。
籽粒马齿型,白轴黄粒,千粒重330g左右,出籽率90%左右。
1.2品种优势株高穗位适中,茎秆坚韧,抗倒伏,活秆成熟,适应性广。
1.3抗病性高抗穗粒腐病、小斑病,抗茎腐病和大斑病。
1.4品质籽粒容重784g/L,粗蛋白9.8%,粗淀粉80.8%,粗脂肪5.8%。
2栽培技术2.1播种麦田套种玉米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麦收后直播在6月5~15日播种。
麦收后及时耕整田块、灭茬,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时机械播种;抢茬直播的田块,留茬高度不超过30cm。
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播种时土壤3~5cm深度的水分应不低于70%,低于70%时播种,应在播种后30h内浇蒙头水,浇水深度达到播种深度以下(10cm左右)即可。
宽窄行播种时,宽行距为80~90cm,窄行距为30~40cm;等行距播种时,行距控制为60~70cm,密度4500株/亩,株距24~26cm。
选用包衣种子,播种深度为3~5cm。
2.2培育壮苗玉米苗期耐旱怕涝,土壤保持相对较低的含水量可促进根系下扎,形成壮苗,适当蹲苗,利于高产。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夏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量潜力。
传统夏玉米品种在高温条件下易出现玉米秸秆脆折、叶片蒸腾量降低等问题,限制了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选育出了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
潍玉6号是在潍坊地区进行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筛选和试验,综合考虑耐高温性、产量稳定性、抗透水性等因素,最终推出的优质夏玉米新品种。
其特点是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适合于中国北方地区的种植。
潍玉6号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夏玉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户的收益。
通过本文对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的介绍,希望能够为种植者提供更多的种植技术支持,促进潍玉6号在夏玉米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也为夏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0字】1.2 选育目的选育目的是为了培育出一种耐高温高产的夏玉米新品种,以满足夏季气温高、日照长的生长条件下玉米生长的需求。
通过选育出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潍玉6号品种,能够有效提高夏季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选育出高产高抗性的夏玉米新品种,有助于促进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选育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夏季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116】2. 正文2.1 选育经过:潍玉6号是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经过数年的选育和研究,最终成功推出。
选育经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种质资源筛选,通过大量筛选和鉴定,选取适合夏季高温条件下生长的种质资源作为材料。
第二步是杂交组合的确定,根据种质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第三步是后代选择和筛选,通过大量的后代筛选,选取具有高产、耐高温等优良性状的材料,不断选育出适应夏季高温条件的新品种。
第四步是田间试验,将选育出的新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其耐高温性、高产性等性状,确保品种的稳定和优良性状的表现。
玉米新品种陕单618、陕单609对比试验研究

玉米新品种陕单618、陕单609对比试验研究席小利;孙德文【摘要】在同一田块同等地力条件下,我们选用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六个玉米参试新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为陕单618和陕单609,产量分别为10378.65 kg·hm-2和9970.95 kg·hm-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增幅分别为12.32%和7.91%.【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62)003【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对比;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作者】席小利;孙德文【作者单位】三原县农业科技中心,陕西三原 713800;三原县农业科技中心,陕西三原 713800【正文语种】中文为了筛选适合陕西省三原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潜力,推动该县优质高产玉米产业化建设,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益,2013年三原县农业科学技术中心选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陕单618、陕单609、陕单619、陕单616、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的德单9号与河南郑州农科院的郑单958,进行了一个生产周期的品种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过程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玉米生产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周期为2013年6~10月,地块是陕西省三原县安乐镇西毛村六组郭财有家的责任田。
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灌於土,地力中等偏上,地力基础均匀,灌溉方便,前茬小麦。
试验地基础养分有机质12.6 g·kg-1,碱解氮66 mg·kg-1,速效磷35.4 mg·hm-2,速效钾138 mg·hm-2,pH值8.1。
1.2 试验材料及来源参试品种选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陕单618、陕单609、陕单619、陕单616、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的德单9号、河南郑州农科院的郑单958(对照)。
陕科9号玉米品种在陕北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Seed2019,39(08):45-46,53doi:10.16530/21-1574/s.2019.08.018 P 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of Shanke No.9Maize Variety in Northern Shaanxi陕科9号玉米品种在陕北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裴文东(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扌!要:陕科9号玉米)种具有穗大、高产、抗旱等优6,根据近年来的推广种植,总结出陕科9号玉米)种在陕北区域的种植经验和陕科9号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抗旱节水、粮饲兼用等优良特性,并提出陕北地区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陕北地区;陕科9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96(2019)08-045-02PEI Wen-dong(Hefei Fengle Seed Co.,Ltd.,Hefei,Anhui230000)Abstract Shanke No.9maize variety has the advantages of big panicle,high yield and drought resistance.Based o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lanting in recent years,the planting experience of Shanke No.9maize variety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th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Shanke No.9,such as high yield,stable yield,disease resistance,drought resistance,water saving,grain and feed purpose,were summarized,an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igh yield in northern Shaanxi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Northern Shaanxi;Shanke No.9;Maize;High yield;Cultivation technique陕北区域是渭河以北陕西北部地区,是全国春玉米优生区之一。
陕科9号玉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1期陕科9号玉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张卫东杨志清张生文宋文亮(张掖市丰乐种业有限公司,甘肃张掖734000)摘要陕科9号是陕西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玉米自交系dx36为母本、以dx33为父本选育的高产、优质、大穗型春播玉米新品种。
本文阐述了陕科9号玉米的特征特性,介绍了该品种在西北地区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陕科9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1)11-0016-02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1.11.007陕科9号是陕西省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6为母本、以自选系dx3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大穗型杂交玉米品种,2012年3月通过陕西省审定,授权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2017年通过甘肃、新疆引种备案。
陕科9号是一个特色显著的优质大穗型玉米品种袁近几年在多地的生产种植中,其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旱、抗倒伏等特点[1-2],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o特别是其具有品质优良、穗大粒多等特色优势,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特征特性1.1植株和果穗生长特征植株幼苗时期生长十分迅速,叶鞘颜色为紫色,叶片为深绿色,叶缘在生长中呈淡紫色,其中第4片叶最长。
植株紧凑,茎秆长势粗壮,根部长势发达,穗位齐平,果穗上部分有6~7片叶片,其夹角小,叶片向上生长。
植株高度为3m左右,穗位高度在1.1m左右,植株叶片数量在22片左右。
雄穗分枝达到10个以上,颖壳呈绿色并且带有紫色条纹,花药呈紫色。
雌穗的花丝比较粗,呈红色状态。
果穗呈筒状,穗长为21cm左右,穗行数为20行,穗直径达到5.6cm,行粒数为45粒左右,果穗长势均匀密实,穗呈白色,玉米粒为黄色,出籽率高达89%o1.2品质性状容重732g/L,粗蛋白9.19%,粗脂肪3.61%,粗淀粉76.35%o籽粒角质化程度高,容重大,食用品质优;籽粒大小均匀,外观黄亮,商品性好。
杂交玉米陕科6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杂交玉米陕科6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作者:罗松彪张卫东吴义兵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21期摘要 [目的]研究杂交玉米陕科6号高产制种技术。
[方法]研究了父母本播种差期、父母本行比、母本播种时期对陕科6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结果]陕科6号父本应晚母本6 d播种,4月20日左右母本播种,采用全田“满天星”、父本株行距40 cm×100 cm的方式可获得较高制种产量。
[结论]该研究为获得陕科6号大面积高产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陕科6号;制种技术;高产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1-0052-03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high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hybrid maize variety Shaanke 6. [Method] We researched the effects of sowing intervals and row ratio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rents, and sowing date of male parent on seed production yield of Shaanke 6. [Result] Male parent of Shaanke 6 should be sown 6 d later than female parent;male parent should be sown around April 20;planting spacing of male parent should be 40 cm×100 cm by adopting the mode of ‘Starry Sky’ in the whole field. Under this condition, Shaanke 6 could obtain relatively high seed yield.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largescale highyield seed production of Shaanke 6.Key words Maize;Shaanke 6;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High yield陕科6号是陕西省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自选系dx32为父本组配育成的高淀粉杂交玉米品种,2010年通过陕西省审定,授权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5)
玉米品种陕科 6 号在黄淮地区的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二朋 罗松彪 王浩波 吴义兵 仇多传 王利明 崔明亮 华大春 马小川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31)
摘 要:该文总结了玉米品种陕科 6 号多年多点示范的生产表现,分析了陕科 6 号的广适性、抗逆性、稳产性
24 卷 15 期
张二朋等 玉米品种陕科 6 号在黄淮地区的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47
2.3 抗病性突出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008—2009 年 2 年接种鉴定,陕科 6 号高抗穗粒腐病、小 斑病,抗茎腐病、大斑病。2014—2016 年黄淮南部地区陆 续暴发茎腐病、锈病、穗腐病等病害,陕科 6 号在大田生产 中综合抗病性突出,显著优于其它生产品种。 2.4 耐热害能力强 2016、2017 年黄淮局部地区高温热 害,尤其东、南部地区受害更重,很多玉米品种出现缺粒、 小穗、果穗畸形、空秆、秃尖、阴阳穗等问题,造成明显减 产,甚至绝收;而陕科 6 号由于田间群体协调,透光性好、 雄穗分支多、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强等特点,表现出抗高 温耐热害,空秆少、不花粒、秃尖小、籽粒饱满。 2.5 耐密植 陕科 6 号株高穗位较低,株高 240cm 左右, 穗位高 80cm 左右;株叶形态好,株型紧凑,穗位以上节间 较长,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叶片较短;穗位以下叶片较 平展,群体通风透光良好,光能利用率高。陕科 6 号在 60000~90000 株/hm2 密度下均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种植 密度在 75000 株/hm2以上时对地力水平、肥水条件要求更 高,一般田块适宜种植密度为 67500 株/hm2。 2.6 抗倒性好 陕科 6 号株高与穗位比适中;茎基部节 间短,茎秆坚韧;根系发达,地下根系深而多,地上气生根 层数多、数量多,大田生产的实际表现抗倒性好。 2.7 适应性广 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试种表明,陕科 6 号的适应性广,已先后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 苏 、湖 北 等 省(区)引 种 备 案(晋 引 玉 2013014、鲁 引 2017019 号、豫引种(2017)玉 015、(冀)引种[2017]1 号、 皖 引 玉 2017017、(苏)引 种[2017]第 011 号 、鄂 引 种 2018101)。近几年在长垣、辉县、鹿邑、蠡县、诸城、冠县、 泗县、泗洪、宝鸡等地县已成为当地的主栽玉米品种。
郑单 2008 0 958 2009 8154.0
18.3 0.88 74.26 69.67 49.13 3.92 11.4 0.85 68.55 55.86 43.52 3.15
作者简介:张二朋(1976—),男,安徽肥东人,高级农艺师,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8-06-20
表 1 陕科 6 号与郑单 958 的稳定性参数比较
品种
平均 增产 变异系 年份 产量 幅度 数 CV
(kg/hm2)(%) (%)
回归 系数 bi
高稳系 数 HSCi
非参数指标
Pi
P’ i
Si
陕科 2008 10201.5 7.70 9.42 0.97 86.40 81.24 60.27 5.42 6 号 2009 8671.5 8.70 8.20 0.96 84.50 76.27 56.54 4.38
1 黄淮地区的气候生态特点
黄淮地区(包括豫中南、鲁南、皖北、苏北)属暖温带 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该区气温较 高,玉米生育期间平均气温 22~26℃,无霜期从北向南为 170~240d,降雨量较丰富,年降水量在 500~800mm,雨热 同季,夏季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 70%以上,≥10℃积 温为 3600~4700℃。本区域属于 1 年 2 熟生态区,玉米种 植方式多种多样,间作、套种和复种并存,自然条件适合 夏播玉米生长。但黄淮夏玉米区也存在降雨分布不均、 风灾、旱涝、花期高温、后期阴雨寡照等问题,玉米锈病、 茎腐病等病害严重,使得玉米单产年份间不稳定。
等优良特性,并提出了其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黄淮地区;陕科 6 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5-0046-02
黄淮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近年来,该地区生物及 非生物灾害频发,玉米生长期间常有风、雹及旱涝灾害发 生,且耕作方式复杂多样,玉米病害比较严重,市场品种 纷繁复杂,玉米商品质量较差,这些已成为了黄淮地区玉 米生产增产增收的制约因素。针对玉米生产中需要解决 的问题,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示范推广适宜栽培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的优质、高 产、多抗、广适玉米品种陕科 6 号,在黄淮各地表现突出, 深受农民欢迎,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为黄淮地区玉米的增 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 年,黄淮地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高温干旱叠 加灾害,部分品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雌雄穗异常;2014 年,玉米生长后期阴雨寡照,导致青枯病暴发;2015 年,南 方锈病在黄淮地区突然暴发,南部地区尤为严重,农户未 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导致严重减产;2016 年黄淮地 区在玉米开花授粉期间遭遇高温热害,导致部分玉米品 种结实率严重下降,玉米秃尖、花棒现象严重,局部区域 还发生了玉米穗腐病;2017 年 7 月中下旬,该区域持续高 温,出现大量玉米果穗畸形、空秆、花棒等问题,安徽北部 部分区域还出现严重倒伏。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李少昆总结:“多种不同类型的气候灾害轮流发 生,才是制约黄淮海玉米生产的最主要问题。”
2 品种特点及生产表现
陕科 6 号于 2010 年通过陕西省审定并进行推广, 2011 年开始在黄淮海其他区域试验示范,在玉米生产风 调雨顺的年份,陕科 6 号并未表现出突出特点,自 2013 年 以来黄淮地区各种气候灾害频发,玉米病害严重,陕科 6 号在生产逆境中优势得到体现,市场认可度逐年提升,累 计推广面积超过 70 万 hm2,成为区域性的主导品种之 一。2016—2017 年,陕科 6 号被陕西省农业厅列入陕西 省夏玉米区重点推广品种。 2.1 品质优良 2009 年,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站玉米品种品质分析,陕科 6 号籽粒容重 784g/L,粗蛋 白(干基)含量 9.8%,粗淀粉(干基)含量 80.8%,粗脂肪 (干基)含量 5.8%。属高淀粉品种,超过国家发酵工业用 淀粉玉米质量一级指标。高抗穗粒腐病,籽粒不霉变,大 小均匀,外观黄亮,角质化程度高,商品性好,可满足大型 淀粉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对优质玉米原料的要求, 可有效降低淀粉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品的 附加值和效益。陕科 6 号的推广价值在其具有广阔的综 合利用前景,有效提升了全产业链的综合效益。 2.2 丰产突出,稳定性好 以 2008—2009 年陕西省夏玉 米区域试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平均产量、增产百分数、变 异系数、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非参数度量法等 6 种 评定方法,客观评价、分析了陕科 6 号品种的丰产性、稳定 性。结果表明,陕科 6 号较对照郑单 958 增产 8.3%,变异 系数低于对照,稳定系数接近 1.0,高稳系数、丰产指数显 著高于对照,说明陕科 6 号丰产性突出、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