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第二讲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写作(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材料作文如何拟题(讲义)(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写作(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材料作文如何拟题(讲义)(解析版)

第02讲材料作文如何拟题目录古语云:“题好一半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灵的第一个交会点。

作文标题拟得好,既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可以先声夺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高考阅卷实际来看,阅卷老师每天阅读了大量作文后一定会有疲倦感,而靓丽的标题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从而为作文赚到印象分。

高考作文评卷中,作文若是缺少题目则会被扣2分,但这其实不仅仅是2分的问题,而是没有题目,文章会显得不完整,也会让阅卷老师对作文有一个不好的印象。

这样一来,作文被扣的分数就会大大超过2分了。

但是有些同学对此毫不重视,或随意把话题做标题;或拟题不准确,词不达意;或拟题落入俗套,毫无新意;或偏离材料,文不对题;或冗长呆板,甚至出现错别字和病句,令人大倒胃口……这样的标题自然是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的。

1.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

2.“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

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

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拟写文章标题扣2分,好像分数值并不高,但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

必修上册:在统编版教材中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一篇新闻时评,标题就是主题,旗帜鲜明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第六单元《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都是以论点和论题作为标题。

必修下册李斯的《谏逐客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驳论文,标题直接切题,是批驳“逐客”和“司马谏议”的。

题目鲜明简洁。

苏洵的《六国论》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属于政论文;是立论文,题目直接了当,“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破灭的原因,“十思疏”就是给予唐太宗的十条建议。

选择性选修中册第一单元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和特约评论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柏拉图的《人应当坚持正义》,第三单元贾谊的《过秦论》属于政论文。

2021高三语文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含解析

2021高三语文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含解析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含解析第二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错误!1.宏观把控,综合分析.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但是其综合性明显加强,答题时需要全面分析诗歌。

2.体察入微,着眼细部.命题者经常会在细微之处设置陷阱,经常采用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等方法设误。

3.关注选项,辐射全诗。

命题者设置的四个选项,其内容大多是正确的,对于解决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和理解全诗内容具有积极作用。

错误!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

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

设误点1:词句理解有误释义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

对此,考生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

典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

C.一、二句是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

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解B项,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析1.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朱唏颜倦怀无据。

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

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

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隐约一水中分,金鳌①戴甲,力与蛟龙拒。

拟访临幕清夜鹤②,谁解坡仙神遇。

断壁悬秋,惊涛溯月,总是无声句。

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注:①金鏊:传说大海里的神龟.②鹤:古人认为是一种神异的鸟,故称仙鹤。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2讲:殖民扩张)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2讲:殖民扩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 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 方向: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 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 影响:促使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环节一: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2)荷兰(17世纪)
Natives of North America

(2009高考广东单科)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 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解析】A

条件:①地理;②航海;③政治; ④军事;⑤经济; 范围:西北欧海域贸易; 亚洲远洋贸易; 对北美新大陆的贸易; 方式:组建垄断性商业公司;(东、西印度公司)


环节三:研习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 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 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解析】C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 初。这时期中国处于明末清初时期。青花瓷最早出现于 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A时 期没有青花瓷;B时期东印度公司没成立;D时期要晚于 明末清初,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

《45套》第8套:选择题+主观题38
环节三:研习高考· 探究命题

(2012•重庆文综卷•20)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 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 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 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 代的是

【名校专题攻略】2012高考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2讲 概率、概率与统计(理) 专题训练

【名校专题攻略】2012高考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2讲  概率、概率与统计(理)  专题训练

第一部分专题七第2讲概率、概率与统计(理)(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精选考题·厦门模拟)某连队身高符合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标准的士兵共有45人,其中18岁~19岁的士兵有15人,20岁~22岁的士兵有20人,23岁以上的士兵有10人,若该连队有9个参加阅兵的名额,如果按年龄分层选派士兵,那么,该连队年龄在23岁以上的士兵参加阅兵的人数为()A.5 B.4 C.3 D.2解析:设该连队年龄在23岁以上的士兵参加阅兵的人数为x,则945=x10,解得x=2.答案:D2.(精选考题·广州模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在20~80 mg/100 mL(不含80)之间,属于酒后驾车,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血液酒精浓度在80 mg/100 mL(含80)以上时,属醉酒驾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 000元以下罚款.据《法制晚报》报道,2009年8月15日至8月28日,全国查处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共28 800人,如图是对这28 800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进行检测所得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属于醉酒驾车的人数约为()A.2 160 B.2 880C.4 320 D.8 640解析:由题意及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醉酒驾车的频率为(0.01+0.005)×10=0.15,故醉酒驾车的人数为28 800×0.15=4 320.答案:C3.(精选考题·皖南八校)为了迎接精选考题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市民中选8名青年志愿者,其中有3名男青年志愿者,5名女青年志愿者,现从中选3人参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户外活动导引的工作,则这3人中既有男青年志愿者又有女青年志愿者的概率为( )A.45512B.75512C.1564D.4556解析:基本事件总数为C 38=56,3人中既有男青年志愿者又有女青年志愿者可分为两种情况:(1)1男2女,有C 13C 25=30种选法;(2)2男1女,有C 23C 15=15种选法,所以满足题意的选法共有30+15=45种,所求概率为4556.答案:D4.(精选考题·浙江五校)设随机变量ξ~B (2,p ),η~B (4,p ),若P (ξ≥1)=59,则P (η≥2)的值为( )A.3281B.1127C.6581D.1681解析:由P (ξ≥1)=59,得C 12p (1-p )+C 22p 2=59,即9p 2-18p +5=0,解得p =13或p =53(舍去),∴P (η≥2)=C 24p 2(1-p )2+C 34p 3(1-p )+C 44p 4=6×(13)2×(23)2+4×(13)3×23+(13)4=1127. 答案:B5.(精选考题·江西高考)有n 位同学参加某项选拔测试,每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都是p (0<p <1),假设每位同学能否通过测试是相互独立的,则至少有一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 概率为( )A .(1-p )nB .1-p nC .p nD .1-(1-p )n解析:显然n 位同学参加某项选拔测试可看作n 次独立重复试验,其中没有一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为(1-p )n ,故至少有一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为1-(1-p )n .答案:D6.口袋里放有大小相等的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有放回地每次摸取一个球,定义数列{a n }:a n =11n n -⎧⎨⎩第次摸取球第次摸取白球红,如果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那么S 7=3的概率为( )A .C 57(13)2(23)5B .C 27(23)2(13)5C .C 57(13)2(13)5D .C 37(13)2(23)5解析:本题考查n 次独立重复试验某事件发生k 次的概率的求法.S 7=3这一事件是指5次摸得白球2次摸得红球.由题意知摸得白球的概率为13,摸得红球的概率为23,由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有P =C 27(13)5(23)2. 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7.某班有50名学生,一次考试后数学成绩ξ(ξ∈N)服从正态分布N (100,102),已知P (90≤ξ≤100)=0.3,估计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P (ξ>110)=1-2P (90≤ξ≤100)2=0.2,∴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为0.2×50=10.答案:108.已知函数f (x )=6x -4(x =1,2,3,4,5,6)的值域为集合A ,函数g (x )=2x -1(x =1,2,3,4,5,6)的值域为集合B ,任意x ∈A ∪B ,则x ∈A ∩B 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A ={2,8,14,20,26,32}, B ={1,2,4,8,16,32}.∴A ∪B ={1,2,4,8,14,16,20,26,32}, A ∩B ={2,8,32}.所以任取x ∈A ∪B ,则x ∈A ∩B 的概率是39=13.答案:139. 如图,旋转一次圆盘,指针落在圆盘3分处的概率为a ,落在圆盘2分处的概率为b ,落在圆盘0分处的概率为c (不考虑边界情况).已知旋转一次圆盘得分的数学期望为2,则a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Eξ=2,∴3a +2b +0×c =2. 又∵a +b +c =1, 联立12,32213a b c a ca b b c++==⎧⎧⇒⎨⎨+==-⎩⎩∴ab =2c (1-3c )=-6(c -16)2+16,即当131216a b c ⎧=⎪⎪⎪=⎨⎪⎪=⎪⎩时,ab 取得最大值16.答案: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6分)10.(本小题满分15分)有一种旋转舞台灯,外形是正六棱柱,在其每一个侧面上安装5只颜色各异的彩灯,假若每只灯正常发光的概率为0.5.若一个面上至少有3只灯发光,则不需要维修,否则需要更换这个面.(1)求恰好有两个面需要维修的概率; (2)求至少三个面需要更换的概率.解:(1)因为一个面不需要维修的概率为P 5(3)+P 5(4)+P 5(5)=C 35+C 45+C 5525=12, 所以一个面需要维修的概率为12.因此,六个面中恰好有两个面需要维修的概率为P 6(2)=C 2626=1564.(2)设需要更换的面为X 个, 则X ~B (6,12),又P 6(0)=C 0626=164,P 6(1)=C 1626=332,P 6(2)=C 2626=1564,故至少有三个面需要更换的概率是 1-P 6(0)-P 6(1)-P 6(2)=1-164-332-1564=2132. 至少三个面需要更换的概率是2132. 11.(本小题满分15分)(精选考题·广东高考)某食品厂为了检查一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情况,随机抽取该流水线上40件产品作为样本称出它们的重量(单位:克),重量的分组区间为(490,495],(495,500],…,(510,515],由此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重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2)在上述抽取的40件产品中任取2件,设Y 为重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求Y 的 分布列;(3)从该流水线上任取5件产品,求恰有2件产品的重量超过505克的概率.解:(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重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为[(0.01+0.05)×5]×40=12(件).(2)Y 的可能取值为0,1,2. P (Y =0)=C 228C 240=63130.P (Y =1)=C 128C 112C 240=56130.P (Y =2)=C 212C 240=11130.Y 的分布列为(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该流水线上产品重量超过505克的概率为0.3. 令ξ为任取的5件产品中重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则ξ~B (5,0.3),故所求概率为P (ξ=2)=C 25(0.3)2(0.7)3=0.308 7.12.(本小题满分16分)某种家用电器每台的销售利润与该电器的无故障使用时间T (单位:年)有关.若T ≤1,则销售利润为0元;若1<T ≤3,则销售利润为100元;若T >3,则销售利润为200元.设每台该种电器的无故障使用时间T ≤1,1<T ≤3及T >3这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 1,p 2,p 3,又知p 1,p 2是方程25x 2-15x +a =0的两个根,且p 2=p 3.(1)求p 1,p 2,p 3的值;(2)记ξ表示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求ξ的分布列; (3)求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的平均值. 解:(1)由已知得p 1+p 2+p 3=1. ∵p 2=p 3,∴p 1+2p 2=1.p 1,p 2是方程25x 2-15x +a =0的两个根, ∴p 1+p 2=35.∴p 1=15,p 2=p 3=25.(2)ξ的可能取值为0,100,200,300,400. p (ξ=0)=15×15=125,p(ξ=100)=2×15×25=425,p(ξ=200)=2×15×25+25×25=825,p(ξ=300)=2×25×25=825,p(ξ=400)=25×25=425.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3)销售利润总和的平均值为Eξ=0×125+100×425+200×825+300×825+400×425=240.∴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利润总和的平均值为240元.1.为了了解某县今年高考准备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体重情况,将所得的学生体重数据分组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小组的频率a,b,c恰成等差数列,若抽取的学生人数是48,则第2小组的频数为()A.6 B.12C.18 D.24解析:由图可知后两小组的频率为(0.037 5+0.012 5)×5=0.25,故前3小组的频率之和为a+b+c=0.75,因为前3小组的频率a,b,c恰成等差数列,所以2b=a+c,得b=0.25,所以第2小组的频数为48×0.25=12.答案:B2.(精选考题·潍坊模拟)一个总体分为A,B两层,其个体数之比为4∶1,用分层抽样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已知B层中甲、乙都被抽到的概率为128,则总体中的个体数是________.解析:设n A 、n B 分别表示A 、B 两层的总个体数, 由题设易知B 层中应抽取的个体数为2, ∴C 22C 2n B =128,即2n B (n B -1)=128, 解得n B =8或n B =-7(舍去), ∵n A ∶n B =4∶1, ∴n A =32,n A +n B =40. 答案:403.(精选考题·湖北高考)某射手射击所得环数ξ的分布列如下:已知ξ的期望Eξ=8.9,则y 的值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0.10.31,70.8 2.7108.9x y x y +++=⎧⎨+++=⎩即 0.6,710 5.4x y x y +=⎧⎨==⎩由此解得y =0.4. 答案:0.44.(精选考题·江苏高考)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一等品率为80%,二等品率为20%;乙产品的一等品率为90%,二等品率为10%.生产1件甲产品,若是一等品则获得利润4万元,若是二等品则亏损1万元;生产1件乙产品,若是一等品则获得利润6万元,若是二等品则亏损2万元.设生产各件产品相互独立.(1)记X (单位:万元)为生产1件甲产品和1件乙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求X 的分布列; (2)求生产4件甲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0万元的概率. 解:(1)由题设知,X 的可能取值为10,5,2,-3,且 P (X =10)=0.8×0.9=0.72, P (X =5)=0.2×0.9=0.18, P (X =2)=0.8×0.1=0.08, P (X =-3)=0.2×0.1=0.02. 由此得X 的分布列为:(2)设生产的4 由题设知4n -(4-n )≥10,解得n ≥145,又n≤4且n∈N,得n=3,或n=4.所以P=C34×0.83×0.2+C44×0.84=0.819 2.故所求概率为0.819 2.5.(精选考题·湖南高考)下图是某城市通过抽样得到的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直方图中x的值;(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从这个城市随机抽取3位居民(看作有放回的抽样),求月均用水量在3至4吨的居民数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解:(1)依题意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知,0.02+0.1+x+0.37+0.39=1,解得x=0.12.(2)由题意知,X~B(3,0.1).因此P(X=0)=C03×0.93=0.729,P(X=1)=C13×0.1×0.92=0.243,P(X=2)=C23×0.12×0.9=0.027,P(X=3)=C33×0.13=0.001.故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X的数学期望为6.(精选考题·北京海淀)某地区教研部门要对高三期中数学练习进行调研,考察试卷中某道填空题的得分情况.已知该题有两空,第一空答对得3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第二空答对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第一空答对与否与第二空答对与否是相互独立的.从所有试卷中随机抽取1000份试卷,其中该题的得分组成容量为1 000的样本,统计结果如下表:第一空得分情况第二空得分情况(1)求样本试卷中该题的平均分,并据此估计这个地区高三学生该题的平均分;(2)这个地区的一名高三学生因故未参加考试,如果这名学生参加考试,以样本中各种得分情况的频率(精确到0.1)作为该同学相应的各种得分情况的概率.试求该同学这道题第一空得分不低于第二空得分的概率.解析:(1)设样本试卷中该题的平均分为x,则由表中数据可知:x=0×198+3×802+0×698+2×3021 000=3.01,据此可估计这个地区高三学生该题的平均分为3.01分.(2)依题意,第一空答对的概率为0.8,第二空答对的概率为0.3.记“第一空答对”为事件A,“第二空答对”为事件B,则“第一空答错”为事件A,“第二空答错”为事件B.若要第一空得分不低于第二空得分,则A发生或A与B同时发生,故有:P(A)+P(A·B)=0.8+0.2×0.7=0.94答:该同学这道题第一空得分不低于第二空得分的概率为0.94.。

专题七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 语言

专题七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 语言
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骤雨的状态,接下来两句交 代骤雨中牧童的情况,第七句写牧童躲雨的情况, 最后一句写雨停后的清新景色。
(2)注意赏析角度:鉴赏诗歌中某些词的表达效果, 可先从词性上进行思考,“卷”“吼”都是动词,我 们可以分析这两个词是从什么角度观察事物的,体现 了事物怎样的特点。“怒涛顷刻卷沙滩”,侧重描写 雨势之猛,好似惊涛骇浪,汹涌奔腾,势不可挡,是 视觉角度;“十万军声吼鸣瀑”,以“军声”喻风雨 声,极言暴雨声响之壮大,是听觉角度。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 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 别时的哀怨感情。
样卷 边送别的,所以“折柳”为“关键”。得分:2分 失误类型:理解有误,分析不到位 失分探因:第一联是听曲,“折柳”为《折柳曲》,
专家 听的是《折柳曲》,不是去“折柳”的动作。这里
评卷 没有分析好,故扣1分;由听曲到思乡二者之间的 联系分析不到位,再扣1分。
一.思维趋向 1.指出诗(词)眼。一般是指全诗(词)中最为传神,最
[解析] 分析“催”字的用法要从其前后文分析,要从修辞 手法方面分析,还要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 “催”从修辞手法上来说,是拟人,“兰舟”“催发”显得 委婉。“催”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则更加表现了“依依不舍” 之情。 [自组答案] “催”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步骤一) 作者用“兰舟”来催他们出发,(1分)(步骤二)形象、生动 地表现了两两依依不舍的心情。(1分)(步骤三)

第三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仿用句式(包括修辞)

第三部分  专题七    第二讲   仿用句式(包括修辞)

(判断下列例句中所用修辞格是反问还是设问)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 的人。 ( )
例3:不是一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
)
例4:谁是真正的“草根”英雄?不是“小沈阳”,而是平 凡的劳动者。 ( )
[辨析指导]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 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 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 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2)专名代泛称 例如: ①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②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雷锋”“诸葛亮”都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
中都成了一类人的名称。
(3)处所代本体 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 等代替人或事物。例如: ①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
②“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
(判断下列例句中所用修辞格是借喻还是借代)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 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 )
例2:他端起杯子,有嗞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
)
)
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 国。” ( )
例5: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
3.作用
(1)可以化未知为已知。
(2)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
(3)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4.分类
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 同„„一样”等比喻词连结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语言文字运用Ⅱ第2讲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课件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语言文字运用Ⅱ第2讲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课件
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新闻类压缩(含拟写一句话新 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等);(2)筛选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3)提取关 键词;(4)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
新闻类压缩
新闻消息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考生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 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 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拟写一句话新闻、概括信息要点、写新闻短 评等。
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这一概念在撰写论文时经常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 字中最紧要的词语。提取关键词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 信息的能力。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 恰当的词语表达。
提取关键词“四关注” 1.关注话题。 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的,体现话题的词语一定是关 键词之一。记叙类语段抓叙述的对象(人、事),议论类语段抓中心论点 或中心话题,说明类语段抓说明对象。
二、新闻点评类 新闻点评属于新闻评论类,一般来说要比短评简短些。它以新闻报 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说。点评要观点正确, 褒贬分明,切中要害。新闻点评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 新题型。 写新闻点评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弄清主要事实, 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选好点评角度,观点鲜明,切中要害。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或褒或贬,一语中的。
3.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蜻蜓点 水。
4.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用简约的文字对新 闻进行评论,语言要严密、准确,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高考数学:专题七 第二讲 数形结合思想配套限时规范训练

高考数学:专题七 第二讲 数形结合思想配套限时规范训练

第二讲 数形结合思想一、选择题1.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y =f (x )满足f (x +2)=f (x ),当x ∈[3,4]时,f (x )=x -2,则( )A .f ⎝⎛⎭sin 12<f ⎝⎛⎭⎫cos 12 B .f ⎝⎛⎭⎫sin π3>f ⎝⎛⎭⎫cos π3C .f (sin 1)<f (cos 1)D .f ⎝⎛⎭sin 32>f ⎝⎛⎭⎫cos 322.已知直线l 1:4x -3y +6=0和直线l 2:x =-1,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P 到直线l 1和直线l 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2 B .3 C.115D.37163.已知f (x )是定义在(-3,3)上的奇函数,当0<x <3时,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不等式f (x )·cos x <0的解集是( )A.⎝⎛⎭⎫-3,-π2∪(0,1)∪⎝⎛⎭⎫π2,3 B.⎝⎛⎭⎫-π2,-1∪(0,1)∪⎝⎛⎭⎫π2,3 C .(-3,-1)∪(0,1)∪(1,3)D.⎝⎛⎭⎫-3,-π2∪(0,1)∪(1,3) 4.函数f (x )=(12)x -sin x 在区间[0,2π]上的零点个数为( ) A .1B .2C .3D .4 5.设a =sin 5π7,b =cos 2π7,c =tan 2π7,则( ) A .a <b <c B .a <c <b C .b <c <aD .b <a <c6.(2011·大纲全国)已知a 、b 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 满足(a -c )·(b -c )=0,则|c |的最大值是( ) A .1B .2 C. 2D.227.不等式x 2-log a x <0在x ∈(0,12)时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1 B.116a <1C .a >1D .0<a ≤1168.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1)=0,则不等式f x -f -x x<0的解集为( )A .(-1,0)∪(1,+∞)B .(-∞,-1)∪(0,1)C .(-∞,-1)∪(1,+∞)D .(-1,0)∪(0,1) 二、填空题9.若函数f (x )=a x -x -a (a >0且a ≠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设不等式组⎩⎪⎨⎪⎧2x +y -6≤0x +y -3≥0y ≤2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若函数y =a x(a >0,a ≠1)的图象经过区域M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焦距为2c ,以点O 为圆心,a 为半径作圆M .若过点P (a2c,0)作圆M 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12.若不等式9-x 2≤k (x +2)-2的解集为区间[a ,b ],且b -a =2,则k =________. 三、解答题13.设关于θ的方程3cos θ+sin θ+a =0在区间(0,2π)内有相异的两个实根α、β.(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求α+β的值.14.已知P是直线3x+4y+8=0上的动点,PA、PB是圆x2+y2-2x-2y+1=0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C是圆心,求四边形PACB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C 2.A 3.B 4.B 5.D 6.C 7.B 8.D 9.a >110.(0,1)∪(1,2] 11.2212. 213.解 方法一(1)设x =cos θ,y =sin θ,则由题设知,直线l :3x +y +a =0与圆x 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cos α,sin α)和B (cos β,sin β).所以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半径1,即d =||0+0+a 32+12=|a |2<1,∴-2<a <2.又∵α、β∈(0,2π),且α≠β. ∴直线l 不过点(1,0),即3+a ≠0.∴a≠-3,即a ∈(-2,-3)∪(-3,2).(2)如图,不妨设∠xOA =α,∠xOB =-β,作OH ⊥AB ,垂足为H ,则∠BOH =α-β2.∵OH ⊥AB ,∴k AB ·k OH =-1.∴tanα+β2=33.又∵α+β2∈(0,2π), ∴α+β=π3或α+β=7π3.方法二(1)原方程可化为sin (θ+π3=-a2,作出函数y =sin (x +π3)(x ∈(0,2π))的图象.由图知,方程在(0,2π)内有相异实根α,β的充要条件是⎩⎪⎨⎪⎧-1<-a2<1-a 2≠32即-2<a <-3或-3<a <2.(2)由图知:当-3<a <2,即-a 2∈⎝ ⎛⎭⎪⎫-1,32时,直线y =-a 2与三角函数y =sin(x+π3)的图象交于C 、D 两点,它们中点的横坐标为7π6,∴α+β2=7π6,∴α+β=7π3. 当-2<a <-3,即-a 2∈⎝ ⎛⎭⎪⎫32,1时,直线y =-a 2与三角函数y =sin(x +π3)的图象有两交点A 、B ,由对称性知,α+β2=π6,∴α+β=π3,综上所述,α+β=π3或α+β=7π3.14.解 方法一 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当动点P 沿直线3x +4y +8=0向左上方或右下方无穷远处运动时,直角三角形PAC 的面积S Rt△PAC =12|PA |·|AC |=12|PA |越来越大,从而S四边形PACB也越来越大;当点P 从左上、右下两个方向向中间运动时,S四边形PACB变小,显然,当点P 到达一个最特殊的位置,即CP 垂直直线时,S四边形PACB应有唯一的最小值,此时|PC |=|3×1+4×1+8|32+42=3,从而|PA |=|PC |2-|AC |2=2 2.∴(S 四边形PACB )min =2×12×|PA |×|AC |=2 2.方法二 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设点P 坐标为(x ,y ), 则|PC |=x -12+y -12,由勾股定理及|AC |=1,得|PA |=|PC |2-|AC |2=x -12+y -12-1, 从而S 四边形PACB =2S △PAC =2·12|PA |·|AC |=|PA |=x -12+y -12-1,从而欲求S 四边形PACB 的最小值,只需求|PA |的最小值,只需求|PC |2=(x -1)2+(y -1)2的最小值,即定点C (1,1)与直线上动点P (x ,y )距离的平方的最小值,它也就是点C (1,1)到直线3x +4y +8=0的距离的平方,这个最小值d 2=⎝ ⎛⎭|3×1+4×1+8|32+422=9, ∴(S 四边形PACB )min =9-1=2 2.方法三 利用函数思想,将方法二中S 四边形PACB =x -12+y -12-1中的y 由3x+4y+8=0中解出,代入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函数,进而用配方法求最值,也可得(S四边形PACB)min=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综合探究实验1. (2011江苏卷,31)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 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 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 喂,备用。

② 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 200 mg 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 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 60尾/箱。

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 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 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 20尾鲈鱼称重。

结果显示,对照组、 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 859.3%、947.2% o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3) 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4) 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5) 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 萌发与光是否有关。

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用具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用具: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位同学在进行一项探究,以比较三种品牌的酵母菌的活性。

他把相同的一定量的面粉及酵母菌混合物放进量筒内,并记录混合物的体积,然后把量筒置于30 C 的水浴内。

14 d ,用普通饲料投 ;实,其原因是一小时后,他再记录混合物的体积,实验装置如下图:——览筒I—水細——水(孙迟)鼎牌A 鼎牌B阳牌伫(1)探究结果表格如下,找出含有品牌C酵母菌的混合物体积变化的百分率,以完成以(2)以混合物的体积改变百分率来表示酵母菌活性,绘出一柱状图以显示这三种品牌的酵母菌的活性。

(3)解释为什么酵母菌能使混合物涨起?(4)该学生想制造一个松软的蛋糕。

根据以上结果,他应采取哪一品牌的酵母菌?(5)为什么要把那些装置安放于水浴内?(6)如果该学生想研究温度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建议他需要在实验设计上做出两项变4.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实验步骤:(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另取三支试管,分别注入新鲜a—淀粉酶溶液。

⑵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三组分别放入100C、37C的水中和冰块中,持各自的温度5 min。

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两支试管中的pH=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 = 4,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 min。

(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匀。

观察并记录:(略)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请回答:(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

5. (2011大纲全国卷,31)同学从温度为55C 〜65C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 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 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 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 的化学本质为 (3) 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6.江南某地区食蚊鱼的池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疾病也随之而来。

CuSO 4能够杀死某些病原体,某养殖户用 0.9 mg/L CuSO 4防治食蚊鱼疾病。

为研究其安全性,有人做了如下 急性毒性实验。

材料用具:大型鱼缸、中型玻璃容器若干, 捞鱼软网,大小相似的食蚊鱼 40尾,CuSO 4实验步骤:(1) 制备清洁水:取自来水,用活性炭过滤后,再放置 3天。

(2) 驯养食蚊鱼:将食蚊鱼放在大型鱼缸中驯养一周,以适应环境。

取健康食蚊鱼作为 实验用鱼。

(3) 预备实验: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CuSO 4溶液,求得最低100%致死浓度为8.0 mg/L ,最高存活浓度为 2.0 mg/L ,两者之间的半致死浓度为(4) 毒性实验:① 取等量的3种CuSO 4溶液(如下表)和 __________ 复;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1)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将实验组的结果在下图的坐标图上转换为折线图。

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5.0 mg/L 。

加入不同编号的容器中, 各组设3个重S.OmsfL 丸m 讥 7JJm 甲1“0 5 10 15202530354045 时何 Anin0.84 mg/L 的CuSO 4既能杀死鱼的病原体,又不危害鱼的健康。

②_ 答案1. (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2) 温度不能过高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3) 水体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4) 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 肠道中脂肪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5) 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2. 方法步骤:① 把培养皿均分为甲、乙两组,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甲、 乙两组培养皿中 ② 将甲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 乙组置于黑暗环境中。

使两组所处温度、 水分、空气状况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③ 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种子的萌发率, 并分析其差异程度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本实验为探究性试验,结果可能有多方面:① 如果有光组萌发, 无光组也萌发,且两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萌发不受光的影响;② 如果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且差异显著,则说明光促进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③ 如果有光组发芽率低于无光组,且差异显著,则说明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3) 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释放出 CO 2气体使混合物涨起(4) 品牌B (5)确保三个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一致(2)经有关计算,(3)结果与讨论 则说明该种植物的种子(6) 只使用其中一个品牌的酵母菌;把量筒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 4. (1)按此步骤不能得出以上实验结论(2) ①试管上没有做标记,应用字母或数字进行标记,六支试管分别标记E 、F 。

1中加入试管中的两种溶液应有量的描述, 应补充3%的可溶性淀粉2 mL ,新鲜④实验组与对照组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两组中存在酸碱度和温度两个变量, 应只有一个温度变量,酸碱度应一致,pH 应都为6.8(只要答出pH 就可以)5. (1)脂肪缓冲(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C 〜65C)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 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否则,扩大温度范围。

继续实验, 直到出现峰值。

6.实验步骤:(4)①清洁水 ②用软网将鱼从驯养缸中捞出,随机放入各玻璃容器中,每缸10尾 ③实验开始后按表中设置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并记录鱼死亡数,持续 45 min 。

及时捞出死鱼实验结果:(1)如下图所示° 51015202530354045 吋MAuin(3)①实验组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CuSO 4溶液对食蚊鱼有毒性,毒性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②使用0.9 mg/L 的CuSO 4超过了安全浓度 0.84 mg/L ,不适宜A 、B 、C 、D 、②步骤 淀粉酶溶液 ③ 步骤 1 mL o2中没有设置最适温度,应把37 C 改为 60Co-- S-Cmg/L -T.Oni^L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