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AMP网络的P2P视频直播系统设计
一种基于P2P的视频点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O 引 言
视频点播 ( do n e n ) 基于 流媒 体技 Vi —O —D mad 是 e 术而实现的一种网络多媒 体系统 , 它满足 了人们 自主 收看节 目, 获取 视频信 息 的需求 。随着 It n t ne e 的不 r 断发展 , 一方面 , 主干网和接入速率 的不断提高为各种 宽带应用提供了 良好的硬 件基础设施 ; 另一方面 , 越来
维普资讯
第 l 7卷 第 2期 2 0 年 2月 07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发 展
COM P UTER TECHN( l ) oGY AND DE\ EL r OPN E g NT
Vo . 7 No 2 1 1 . F b. 2 0 e 07
Z HANG e we J N n, U o xn W i n,I Xi W — Gu - i
( n t d . yL b f o ue New r no.ne rt n o tes Unv , ni 10 6 C ia Miir E u Ke a .o mp t t okadlf 1t ai ,Suhat i. Naj g2 0 9 ,hn ) sy C r r g o n
越 多的人愿意交互式地 观看并分 享音 视频节 目, 这些
求都 与服务器建立单 独 的通道 。这样 , 即使再 强 大的
服务器也只能承受有 限数量 的用户 , 而且 用户数 量增
多后很难保证 每个 客户端 的服 务质量 。所 以 , 如果 要 彻底改善视频点播 系统 的性 能 , 需要 提 出一种有 别于 C S的系统结构 。 /
基于P2P网络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基于P2P网络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万川龙;桑军;向宏;胡海波
【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年(卷),期】2009(019)006
【摘要】视频点播(VOD)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视频系统,如何提高视频点播(VCD)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在动态环境中的可靠性,成为视频点播系统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Peer to peer)的VCD(video-on-demand)系统,并阐述了系统设计所采用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系统中考虑了节点均衡负载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采用服务器集中调度与节点分布协调管理相结合的资源定位方式,灵活的候选父节点策略使节点失效后能进行快速的失效恢复,提高了VOD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动态环境中的可靠性.
【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万川龙;桑军;向宏;胡海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软件学院,重庆,400044;重庆大学,软件学院,重庆,400044;重庆大学,软件学院,重庆,400044;重庆大学,软件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P2P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J], 简碧园
2.一种基于拥塞发现的强化学习P2P网络视频点播预取策略 [J], 沈项军;姚银;查
正军
3.一种基于P2P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J], 刘宇杰;秦肖臻;彭力;杨文俊;汪秉文
4.基于主动P2P网络架构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J], 彭玮;谷清范;吴介一
5.建设高清全自动录播及校园电视直播和视频点播系统的解决方案——基于P2P 网络传送方式 [J], 汤松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OS系统上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iOS系统上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视频直播已成为重要的社交娱乐方式。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视频直播应用都是基于中心化的服务器架构来实现的,用户在观看直播时需要经过服务器转发才能获取流媒体数据,这样不仅会带来较高的流量成本,还会造成观看时间和稳定性等问题。
因此,基于P2P 的直播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选题意义基于P2P的直播技术可以降低服务器的带宽压力,提高直播稳定性和观看体验,并可实现无限扩展。
本文计划研究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在iOS系统上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iOS系统上的视频直播体验,降低带宽成本。
2.掌握P2P网络技术在iOS系统上的应用,提高技术水平。
3.积累P2P网络应用设计经验,为后续开发其他P2P应用提供参考。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基于P2P的视频直播技术需要解决分布式流媒体传输、流量控制、动态拓扑和节点管理等问题。
本文计划基于iOS系统,采用Objective-C语言,结合WebRTC和Socket等技术实现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分以下几个步骤:1.研究WebRTC技术和Socket编程技术,了解相关编程思想和技术实现方式。
2.设计基于P2P的视频直播技术架构,包括节点管理、拓扑结构、流媒体传输、流量控制等核心部分。
3.实现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开发及调试。
4.测试和优化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验证其效果和性能,并进行问题排查和优化。
四、进度安排本文计划在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研究及开发工作,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周–第2周:调研和文献综述第3周–第4周:系统功能设计和技术架构设计第5周–第7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开发和测试第8周–第9周:性能优化和测试第10周–第11周:撰写论文并进行修改第12周:查重和提交五、预期成果本文计划完成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在iOS系统上的设计和实现,实现以下预期目标:1.实现基于P2P的视频直播功能2.提高iOS系统上的视频直播体验3.降低带宽成本4.积累P2P网络应用设计经验六、参考文献1. AL-Ghaili, A., Masud, M., & Fattah, S. (2019). A scalable WebRTC-based P2P framework for large-scale audio/video conferencing.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91, 191-205.2. Huang, Y., Deng, X., Zhang, S., & Tai, Q. (2018). A novel P2P-based live streaming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platforms.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78, 194-203.3. Komu, M., & Ott, J. (2018). P2P optimization for WebRTC-based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 Computer Networks, 134, 117-128.4. Wang, L., Qian, B., & Huang, J. (2020). Understanding and optimizing WebRTC-based P2P live stream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2(12), 3267-3279.5. Zhu, F., Xu, C., Liu, F., Chen, Y., & Xiang, Y. (2018). A survey on P2P video streaming.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77(22), 29703-29737.。
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带宽的提升,流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流媒体直播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娱乐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
不同于传统的视频点播,直播的特点在于实时性和互动性,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观看同一场直播,并且可以使用弹幕、礼物等功能进行互动。
然而,传统的直播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单点故障、带宽瓶颈、观看延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基于P2P技术的直播系统出现了。
基于P2P技术的直播系统可以将直播流的负载分散到多个节点上,从而避免了中心节点的单点故障,并且可以利用节点之间的带宽互助,提高直播效率,减少带宽压力。
P2PSIP是P2P网络中的一种重要协议,它可以用来实现直播系统中的节点发现、路由选择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P2PSIP基于P2P网络的思想,将中心服务器的功能分散到各个节点中,在保证系统高效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旨在探究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构建一个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提高直播效率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直播服务体验。
二、选题意义1、提高直播系统的可靠性传统的直播系统通常采用集中式架构,容易出现单点故障问题,一旦中央服务器崩溃,所有用户都将失去服务。
采用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可以将直播流的负载分散到多个节点上,从而不仅避免了单点故障,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提高直播效率传统的直播系统通常需要大量带宽才能支持直播,带宽成本较高。
采用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可以利用节点之间的带宽互助,提高直播效率,减少带宽压力,从而降低了带宽成本。
3、提高直播体验直播用户通常希望观看直播时不受限制,并且可以进行互动。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直播系统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观看同一场直播,并且可以增加弹幕、礼物等功能,提升用户的直播体验。
三、研究内容1、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架构设计2、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节点发现与路由选择机制3、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数据传输机制4、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基于P2PSI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相关技术,并对各种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方案。
基于P2P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当前 ,随着 互联 网的不断发 展 ,我 国网络用 户呈 现批量 增 长 ,根据 2 1 年 7月 的 01 统计报 2 中国互联 网络发 展状况 8次 显示 ,截止 2 1 年 6月底 ,中国网民数规模达 到 01
wo k d e o a e a c n r l e e v r n h o t n c ft e s s m Sn te it e c o e a t sb t l n n r o sn th v e t i d s r e ,a d t e b t e e k o y t i o x s, a h n d c sa oh a ci ta d a az l h e e
又充 当服务 器端 。因而具有很 高的资源利 用率。
关 键 词 :视 频 点 播 ;P P 2 ;流媒 体
De i n 0 P-ba e sg fP2 s d VoD y t m S se
J AN y a I Biu n
( a g h uVo ai a C l g t c n ea d T c n lg G a g h u 5 0 5 ) Gu n z o c t n l ol ea S i c n e h oo y, u n z o 1 5 0 o e e
器 ,而且对 带宽的要求越 来越 大 ,视 频服务 器就 容 易成 为网络的瓶 颈 ,当网络规 模越 大时 ,服务 器的 负担就会越 重 ,一旦服务器崩溃 ,整 个网络就会瘫痪 。另外 由于服务 器的能力有 限 ,往往 不能及 时地对每一个客户端的请求作
出响应 ,因此会造 成资源利用率低 下。P P网络 中没有 中心化 的服务 器 ,不存在 系统瓶颈 ,每个节点既充 当客户端 2
电脑 编 程 技 巧 与 维 护
基于 P P的视频点播 系统 设计 2
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直播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直播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视频流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直播应用。
目前的直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直播方式,通过将视频内容分发到多个节点来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另一种是基于P2P(Peer-to-Peer)网络的直播方式,由用户之间相互协作来传输视频流。
与传统的CDN直播相比,基于P2P直播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CDN直播需要部署大量的服务器,网络拓扑结构单一,成本较高;而P2P直播则能充分利用用户设备的带宽和计算资源,避免集中式的服务器压力,降低了运营成本。
其次,CDN直播中,视频内容需要集中在服务器上存储,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而在P2P直播中,数据被分散在多个用户设备上存储,安全性更高。
因此,本项目选择了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直播技术作为研究方向,旨在探索P2P网络直播的原理与实现方式,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实用性。
二、研究内容:1. P2P网络直播的原理与技术路线研究:探讨P2P网络直播中的传输协议、拓扑结构、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了解现有的P2P网络直播实现方式和优缺点。
2. P2P网络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结合所学的P2P网络直播原理和技术,开发一套完整的P2P网络直播系统。
其中包括节点发现、资源分享、数据传输、缓存管理等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3. 实验与测试:通过实验验证P2P网络直播系统的性能和效果,比较其与CDN直播的差异,并进一步优化P2P网络直播系统的性能。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1. P2P网络直播中的数据管理:P2P网络直播系统中,数据的有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数据的存储、选择、传输以及缓存管理等场景都涉及到足够复杂的应用场景,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数据是P2P网络直播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2. 带宽分配与传输效率的优化:P2P网络直播中,节点之间分布不均匀,该如何设计算法以及分配带宽才能更好的提高传输效率与抗干扰能力是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被网络教育所取代。
网络教育具有时间灵活、地点无限、资源共享等优势,更适应现代人的学习需求。
而P2P(Peer-to-Peer)网络作为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视频传输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提供一种高效、可扩展的在线教育平台。
一、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的概述1.1 P2P网络的基本原理P2P网络是指建立在对等网络基础上的分布式网络结构,其特点是无中心、对称、去中心化等。
用户通过直接连接到对等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P2P网络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容错性和资源利用率。
1.2 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的基本特点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采用了P2P网络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 去中心化:系统中的视频资源分布在各个节点上,不存在独立的中心服务器。
2) 伸缩性: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可以随节点的增加而线性扩展。
3) 自组织性:系统中的节点之间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建立连接,并相互协作完成视频传输。
4) 高效性:P2P网络可以充分利用节点之间的闲置带宽和存储资源,提高视频传输效率。
二、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2.1 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基于P2P网络的视频教学系统需要设计以下模块:1)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
2) 视频管理模块:实现视频的上传、存储和索引功能。
3) 节点管理模块:负责节点的加入、退出、连接和路由等功能。
4) 视频传输模块:实现视频的分发和动态带宽控制等功能。
5) 数据统计模块:收集系统运行状态和用户行为数据,用于后续分析和优化。
2.2 系统架构设计与流程描述P2P网络视频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架构层次:1) 用户界面层: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包括用户注册、登录、视频搜索、播放等功能。
2) 应用逻辑层:处理用户请求,调用相应的模块完成具体功能,如视频上传、下载等。
P2P视频直播系统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P2P视频直播系统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直播已成为互联网应用领域中的热门技术。
传统的视频直播技术主要基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存在着成本高、带宽消耗大、视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P2P视频直播技术逐渐兴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P2P视频直播技术主要基于点对点通信技术,将视频直播的任务分布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视频质量和用户服务质量。
目前,已有不少P2P视频直播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P2P技术的视频直播系统,通过研究现有的相关技术和系统,提出一种可行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并且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P2P视频直播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对P2P视频直播技术进行综述,包括P2P技术的原理、相关实现技术和系统等方面,掌握P2P视频直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模式。
2. 设计P2P视频直播系统的总体框架,包括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将原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系统设计中。
3. 详细讨论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细节,包括节点发现与连接、数据分发与传输、网络拓扑结构和QoS保障等方面,实现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4. 实现系统原型并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采用公开数据集和真实用户场景测试,评估系统的质量和性能,并比较系统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的差异和优劣。
5. 最后撰写系统实现笔记,包括系统设计、实现、测试结果和性能评估等方面,同时展望系统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四、预期成果本次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 系统设计文档,包括系统框架、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细节等。
2. 系统原型和实现代码,可以在开源平台上发布。
3. 测试报告和性能评估报告,包括系统的测试结果和性能评估数据。
4. 系统实现笔记和论文,可以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视 频 直 播 软 件 结构
关 键 词 : 等 网络 ; 结 构 化 P P 分 布 式 ; 用层 组播 ; 频 直 播 对 非 2; 应 视
中图 分 类 号 : P 1 T 3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7 0 ( 0 2 0 00 0 — 3 1 7 — 8 0 2 1 ) 1 — 1 3 0 播 放 的节 目列 表 。
摘 要 : P P 网络 和 流媒 体 技 术进 行 结 合 , 研 究 现行 模 型 和 技 术 的 基 础 上 , 架 了一 个 基 于 P P 的 视 频 直播 系 将 2 在 构 2
统 , 对 相 关 问题 进 行 了深 入 研 究 , 中包括 P P 覆 盖 网络 设 计 、 据底 层 网 络 状 况进 行 均衡 负载 的 优 化 算 法 、 ufr 并 其 2 根 B fe 管 理 机 制 和 差 错控 制 和 恢 复 等 。
给下 层 子 节 点 , 分 体 现 了 对 等 网 络 数 据 共 享 的 精 神 。 充
M
其 它 的硬 件 、 件 对 压 缩 的 动 画 、 视 频 等 流 式 多 媒 体 文 软 音 件 进 行 解 压 , 后 即可 进 行 播 放 和 观 看 , 随 而媒 体 文 件 的 剩 余 部 分 将 在 后 台 的服 务 器 内继 续 下 载 。 与 单 纯 的 下 载 方 式 相 比 , 种 对 多 媒 体 文件 边下 载 边 播 放 的流 式 传 输 方 式 这 具 有 启 动 延 时 大 幅 度 地 缩 短 、 系 统缓 存 容量 的需 求 大 大 对 降 低 等 优 点 。 由于 S AMP系 统 的 设 计 目标 是 实 现 基 于 S P P的视 频 直 播 , 了在 具 有 高 度 动 态 性 和 异 构 性 的 P P 2 为 2 覆 盖 网络 上 实 现 高 质 量 的 媒 体 服务 , 要 采 用 专 门 的 网 络 需 控 制 协 议 和 数 据 传 输 机 制 。将 P P网 络 和 流 媒 体 技 术 进 2 行 结 合 , 研 究 现 行 模 型 和 技 术 的 基 础 上 , 架 了 一 个 基 在 构 于 P P的视 频 直 播 系 统 , 对 相 关 问题 进 行 了深 入 研 究 。 2 并
Pee r
P
图 1 视频 直 播 服 务 结 构
S AMP系 统 的 工 作 流 程 : 先 , 体 服 务 器 ( da S 首 媒 Me i S r e) 原 始 媒 体 文 件 进 行 编 码 , 成 流 格 式 , ev r 对 形 随后 对 其 进 行 分 块 切 割 , 媒 体 数 据 分 割成 时 间 长 度相 同 的 多个 连 把 续 的 片 断 ( e me t ; 此 同 时 , 媒 体 服 务 器 ( e i Sg n) 与 在 M da
0 引 言
流 媒 体 是 一 种 可 以使 音 频 、 频 和 其 它 多 媒 体 能 在 视 I tr e 及 I ta e 上 以实 时 的 、 需 下 载 等 待 的方 式 进 nen t nr n t 无 行 播 放 的技 术 。在 采 用 流式 传 输 方 式 的媒 体 系统 中 , 户 用 不 必 像 非 流 式 播 放 那 样 必 须 等 到 整 个 媒 体 文 件 全 部 下 载 完 毕 后 才 能 看 到 当 中 的 内容 , 而是 只需 经 过 几 秒 或 几 十 秒
( ) 体 服 务 器 ( da S r e) 它 是 视 频 流 媒 体 节 1媒 Me i ev r 。 目的提 供 者 , 同时 也 是 覆 盖 网 络 的 广 播 源 , 要 实 现 视 频 主 数 据 的 预 处 理 , 中 又 包 括 编 码 器 ( c d r 和 拆 分 器 其 En o e )
( pi e) 个 部 件 。 S ltr 两 t ( ) 目列 表 服 务 器 ( rk r 。覆 盖 网络 通 过 节 目列 2节 B o e)
加入 算 法 加 入 覆 盖 多 播 网络 , 始 接 收 视 频 数 据 , 将 缓 开 并
存 的数 据 实 时 转 发 给 跟 自己直 接 连 接 的孩 子 节点 。
S r e) 立 节 目的 时 候 向节 目列 表 服 务 器 进 行 注 册 , ev r 建 将
自己 的节 目信 息 和 本 机 地 址 传 送 给 节 目列 表服 务 器 ; 随 在
1 视 频 直 播 架 构
S AMP系 统 的整 体 结 构 可 描 述 如 图 l 其 中主 要 由 3 S ,
Hale Waihona Puke 后 节 点 加 入 系 统 的过 程 中 , 先 与 节 目列 表 服务 器 进 行 信 首
息交 互 , 得 实 时 的节 目列 表 和 相 应 的 媒 体 服 务 器 地 址 , 获
待 节 点 用 户 选 择 节 目后 , 据 前 一 章 介 绍 的 S AMP系 统 根 S
类 实体 组 成 , 在 分 别 简 单 介 绍 如 下 : 现
第 1卷 第 l 期 l O
软 件 导 刊
S t a eG ui e ofw r d
v0】】】 O N0 1
Oc 2 2 t 01
基 于 S AM 络 的 P 视 频 直 播 系 统 设 计 S P网 2 P
陈 敏 慎
( 海 交通 大学 , 海 2 0 3) 上 上 0 0 0
的启 动 延 时 即可 在 用 户 的 计 算 机 上 利 用 相 应 的播 放 器 或
( ) 点 ( er 。是 覆 盖 网络 中 的 端 系 统 。节 点 主 要 3节 P e) 实 现 视 频 流 数 据 的接 收 , 在 本 地 进 行 缓 存 和 播 放 ; 时 并 同
节 点 也 充 当数 据 转 发 者 , 接 收 到 的 视 频 流 数 据 及 时 转 发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