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干草产量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施肥方法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法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河南农业2021年第4期采用等行距、等株距机播,每667 m 2播种量2 kg,行距60 cm,株距27 cm,每667 m 2种植密度为4100株。

(三)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1个小区,3次重复,试验地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

处理1(T1):常规施肥,50%普通尿素作基肥,剩余50%于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

每667 m 2施肥量N 16 kg、P 2O 5 6 kg、K 2O 10 kg。

处理2(T2):与T1等氮的缓释肥料,磷肥、钾肥与常规施肥一致。

处理3(T3):每667 m 2减施20% T1氮肥用量的缓释肥12.8 kg,磷肥、钾肥与常规施肥一致。

3个处理施用缓释尿素及磷肥、钾肥在整地时全部一次性作基肥施入,旋耕入土,以后不再追肥。

磷肥、钾肥施用量均一致,每667 m 2施16%过磷酸钙计10;T3千粒质量增长1.61%,计6.3 g,T2降低2.07%,计8.1 g。

玉米籽粒产量受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因素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随着施肥量增加,穗粒数呈先增后减趋势。

如郭萍研究发现,普通尿素配比75%的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可增产,随控释尿素比例的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质量等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 刘翠先众德肥料(烟台)有限公司 王其选 张灵芝36863896T2T3383.6398.0558.9601.7表2 不同处理玉米生物学性状统计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河南农业2021年第4期1.熏烟法。

熏烟法是当寒潮将要来临时,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在气温降到2 ℃左右时点燃干草、谷糠等使之形成烟雾,这样既可防止热量扩散,又可使茶园升温。

霜冻发生期能够借助烟幕防止土壤和茶树表面失去大量热量,起到“温室效应”的作用。

因为霜是夜间辐射冷却时形成于物体或植物表面的水汽凝结现象,烟的遮蔽可使地面夜间辐射减少。

眉山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思路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眉山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思路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2020年第9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匕却川卷乂科41°#SKHUAM AEMCUnUUU.SCIENCE ANDTKHN0W6Y 眉山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思路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贾现文1,宋琴2,李培",杨海龙1,李世洪°,崔阔斷(1.四川省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眉山620020;2,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农村局,四川眉山620020;3,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成都温江611130;4,四川省洪雅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洪雅620360;5.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总结了眉山市推动当地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恩路,从良种选择、田间管理、绿色防控等方面提炼了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因地制宜完善了关键技术环节及要点,以期为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为本地乃至西南地区青贮玉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产业发展;四川眉山眉山是传统玉米种植大市,常年种植面积4.7万hn?以上。

同时,眉山又是现代畜牧业强市,特别是现代奶业势头强劲,四川新希望乳业即落户于此,其建有世界先进,全国一流,西南唯一的现代化养牛场。

青贮玉米是将玉米乳熟期到蜡熟期所获整株玉米加工调制为饲料,达到饲养牛、羊的目的⑴。

大力发展青贮玉米,既有利于推进传统玉米产业结构调整,又有利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S",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⑷。

为此,眉山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宜当地的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青贮玉米产业发展优势11气候条件适宜眉山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岷江中游,全市以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16.8十,全年无霜期308~320d,年平均降水量1153.7mm,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营养体作物牧草和饲草的生长。

优越的气候自然资源为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通过实验发现,地膜甘草混作能显著提高田间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孜然套作玉米则具有增加土壤养分和提高土壤环境的优势。

菟丝子共生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不可忽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技术操作流程简单易行,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模式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技术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作物间的配套栽培技术,以及提高技术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该技术模式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田间作物生长、土壤改良、技术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应用前景、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一种集多种农业种植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栽培模式。

在现代农业中,随着环境变化和人口增长,如何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以及菟丝子共生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传统种植模式中,单一作物的种植会导致土壤贫化、病虫害发生率增加等问题,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技术的提出,旨在通过多种作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应用前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在价值,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地膜甘草混作对田间作物生长的影响,分析地膜甘草对土壤温度、湿度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探讨地膜甘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

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

农业纵横NONGYE ZONGHENG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张林周羽!袁兆慧张惠兰董玲(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摘要:玉米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可用于粮食生产及饲料加工,但普通玉米;种偏重籽粒产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畜 牧养殖业对青饲料的需求,因此,青贮玉米生产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青贮玉米在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解析发展趋 势、明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大家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青贮玉米的相关发展状况,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0关键词:青贮;玉米;现状分析;建议一!世界青贮玉米生产现状青贮玉米经一系列加工程序后生产的粗饲料比普通饲料更有营养且储存时间更长,青贮饲料大多气味酸香、汁 水丰富、适口性好,主要用于喂养草食性家畜#据统计,2014—2016年以及2019年欧洲的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607.65万hm 2% 618.56万h-2、614.47万hm 2、614.47万hm 2;同年,德国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04.26万 hm 2% 210.04 万 hm 2% 213.76 万 hm 2 以及 213.73 万 hm 2;而美国近几年的青贮玉米面积稳定在266.67万hm 2左右,且青贮玉米种植区分布更为集中,主要位于美国中北部,像威斯%区种植有大青贮玉米#通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的,发现其年际间变化较小#可是于 青贮玉米产,现有的青贮玉米 生产 要, 而其种植面积•来较为稳定#二!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与欧美 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贮玉米产业起点更低、起步时间更晚,青贮玉米品种少,全国绝大多 区以普通米种植为主,在米 后部分 青贮 ,近%大 家畜养要大量青贮的 区种植有青贮玉米,而国青贮产 # 2015年的出€青贮玉米种植 ,全国的青贮种植面积大#统计 据 ,2017年时 国的青贮总种植面 积由2016年的104万hm 2增至146.67万hm 2,其中包括26.67多万hm 2的粮改饲面积以及40多万hm 2青贮玉米#国有青贮面积发现, 国青贮种植小于欧美国家,仅占美国的11.21 ,德国的3.5% ,欧洲的10.93#, 国国 同 区的青贮产, 间分布 # % % 北%区奶牛早且发展基础好,青贮饲料的需求量大,从而带动青贮米产业的发展,促青贮米产逐渐聚集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一)西北 区青贮玉米种植分布情况以陕西省为例,介绍其青贮米加工及品种利用情况#1. 青贮玉米种植及分布#陕西省至2010年青贮玉米加工产量可达7x1095g ,可用于饲喂约9x105头牛,节省近1x1095g 粮食,为 户降低生产成本# ,陕西省各个地区的青贮 米产量及饲料化率相差极大,北部地区的 青贮玉米产量为2.14x1095g ,其中有近64.26%的青贮玉米被加工成饲料,是陕西省饲料 例最高的地区;而陕西省南部以及中区的饲料率省均值高6.53%, 平的现象是由区的不同产结构决定的#2. 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依据陕西省的气候及种植条 件,适宜 种植的青贮米种大多植株较高且叶片较 宽,在株间距较小时也可正常生长,茎粗壮且根系发,易倒伏#经多年试验挑选 诸如科多4号%科多8号%青饲1号%雅玉青贮8%晋单青贮42、新青1号等多个生产中表现优良的青贮玉米 种#(二)华北地区青贮玉米种植分布情况以北省为例, 青贮米种植面积%适用品种等方面进行介绍#1. 青贮 米种植面积#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近几年,河北省玉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0万hm 2以上, 其中青贮 米产业发展较快,但成熟度 高, 1/10种植面积的青贮米株青贮加工,是 牧场的基础原料#2. 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冀北冷凉区一般一年一茬,当生产中 现较好的 种大多 较高的生 产 % 高大粗壮的茎秆以及宽大的叶面,以 种征:中单9409%中北410、农大108等饲用或粮饲兼用 种;而平 播区大多每年种两季, 国专用 青贮米品种匮乏, 主要种植普通米品种, 后用于饲料加工#( ) 东北 区青贮 米种植分布 况1.青贮米种植面积#东北区利用其丰富的饲草饲 料资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产 值产值的50%#畜牧业的发展 定青贮产业的, 据统计, 东北也是 国青贮 米的产区 一,的青贮 米年种植面积近 21.27 万 hm 2,为普通 米种河南农业2020年第12期(中)HENANNONGYE植面积的2/25©由于近年市场需求扩大以及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青贮玉米种植,黑龙江省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0青贮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面积也逐年递增,2006年青贮玉米播种面积20.54万hm2,比2005年增长45.2%。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2021年8月Aug.2021第45卷第4期Vol.45,No.4热带农业工程TROPICAL AGRICULTURAL ENCINEERING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①管其锋(临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临沂276700)摘要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种植密度具有主导性作用,为探讨两者间的关联,共选取6个市面上较常见的青贮玉米品种,通过改变种植密度的方式,研究其在产量和营养价值方面的具体表现,以期给青贮玉米种植工作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增加的条件下,生物产量密度有同步增加的变化趋势,以‘E 青贮2号’‘F 青贮368’增产最为显著;且在种植密度加大后,青贮玉米的收获天数有所延长,高密度较低密度而言延长3.2%~10.6%,茎粗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持绿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营养价值方面,种植密度的增加伴有粗脂肪含量降低的变化趋势,中性及酸性的洗涤纤维则具有提高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生物产量;营养价值中图分类号S531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Yield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SilageGUAN Qifeng(Central Agricultural Broadcasting School Linshu branch school,Linyi,Shandong 276700)Abstract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silage maize are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among which plantingdensity plays a leading rol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ting density and maize yield,six common silage maize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to explore their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yield and nu ‐tritional value by changing the planting densit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lage maize planting.The re ‐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 was accompanied by the increasing of biological yield,which No.2E maize and F368maiz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fter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the har ‐vest days are extented.The harvest day of high planting density is extented 3.2%~10.6%than the low plant ‐ing density.The stem diameter is de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the stay-green ability is de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lant density.The increasing of planting density was accompanied by the decreasing of crude fat content,while the neutral and acidic detergent fib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Keywords silage corn ;planting density ;biological yield ;nutritional value在社会需求的刺激作用下,畜牧业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随之显现出饲料匮乏的问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营养价值较为可观,可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1]。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王美云1,3任天志1,*赵明2李少昆2王晓波3李立娟3陈长利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摘要:随着畜牧业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节粮型”草食牲畜的高效舍饲畜牧业已向农区转移。

为建立与农区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型饲料生产技术体系,2004—2005年在热量资源限制的两熟北缘区北京地区进行了双季青贮玉米周年高产的技术探索,对双季青贮玉米与冬小麦-夏玉米和单季春玉米不同模式的物质积累量和生育过程的光、温、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进行系统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双季青贮地膜玉米-玉米模式优于传统模式冬小麦-夏玉米,其全年干物质生产率提高10.3%,能量提高12%,总辐射利用效率提高12.5%,热量资源生产效率提高22.5%,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6.3%。

与单季春玉米模式相比,在干物质生产率、能量、总辐射利用效率、光能生产效率上更具有明显优势。

由此可见,通过利用全年两季C4玉米的高光效,早春覆膜栽培以及两季品种有效配置,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两熟区的自然资源,而且为该区畜牧发展提供了一条新型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关键词:双季青贮玉米;物质与能量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Matter Production and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of Double-Cropping Silage Maize SystemWANG Mei-Yun1,3, REN Tian-Zhi1,*, ZHAO Ming2, LI Shao-Kun2, WANG Xiao-Bo3, LI Li-Juan3, and CHEN Chang-Li2(1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t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2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3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Abstract: The conventional cropping systems were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and single spring maize in the two harvest regions in the middle of China.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market requirement for animal products, the cropping systems have been changed and forage production enhanced recentl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ew cropping system which was benefit for the livestock development using silage as food of saving grain,high matter production and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th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two harvest temperature limited regions of Beijing in 2004 and 2005. The ecologic elements of radiation,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were detected by U.S.A BR-CR23 Automatic Energy Balance System and dry matter production was detected. Also matter production and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double-cropping silage maize (Zea mays L.) systems and conventional cropping systems, which were winter wheat -summer maize and single spring maize syst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niversary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dry matter, energy production, radiati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light energy production efficiency, temperatur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wat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were 10.3%, 11.9%, 12.5%, 60.7%, 22.5%, and 36.3% more in double-cropping mulching film silage maize-maize system than in conventional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system, respectively, so was it compared with spring maiz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ouble cropping silage maize system performs higher yield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natural resources use because of high photosynthetic traits of double-C4 plant, and long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by the optimization technological measures of the double-cropping-incorporate cultivation: mulching cultivation in the first reason, varieties configuration in two reasons and the growing time distribution in whole year,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cropping system can raise natural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and fully exert the common effect of light, temperature and water in a who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The novel system opens a new way for the cropping diversity and effective production in this region.The management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for silage maize planting, so it has better economic benefit and a broad applied prospect.Keywords: Double-cropping silage maize system; Matter and energy production efficiency; Natural resource use efficiency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13);北京农业基础研究计划创新平台项目(YZPT02-04)作者简介:王美云(1957–),女,博士,研究方向:农作制度与可持续发展。

河南青贮玉米品种鉴选与青贮质量评价

河南青贮玉米品种鉴选与青贮质量评价

河南青贮玉米品种鉴选与青贮质量评价刘刚;张红瑞;郭凯;付彤;刘天学【摘要】本试验通过对河南省1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青贮质量比较分析来鉴选出适合该省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对不同品种间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干物质含量及青贮前后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适宜河南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渝青506、渝青3号和金岭17.【期刊名称】《草地学报》【年(卷),期】2019(027)002【总页数】5页(P510-514)【关键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含量【作者】刘刚;张红瑞;郭凯;付彤;刘天学【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53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的不断推进,河南省由2016年8个试点县参加国家“粮改饲”项目到2017年增至43个县(区),总面积超过6.1 万hm2,收贮优质饲草料275 万t,基本实现奶牛规模养殖场青贮玉米全覆盖。

而筛选出适合河南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对于促进该省粮改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评定主要是测定饲料的化学组成,如干物质、淀粉、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1]。

国家青贮玉米区域试验从物候期、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抗性指标筛选青贮玉米品种。

为了鉴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本试验对17个在河南省作为青贮收获的玉米品种产量性状、青贮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的17个品种由河南农业大学和郑州市科大种业提供。

品种为: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先玉808(XY808)、恩喜爱298(EXA298)、渝青506(YQ506)、渝青3号(YQ3)、华裕859(HY859)、雅玉青贮79491(YY79491)、雅玉青贮8号(YY8,CK)、中单青贮29(ZD29)、西蒙707(XM707)、昊玉68(HY68)、豫青贮23(YQZ23)、北农青贮208(BN208)、文玉3号(WY3)、金岭17(JL17)、金岭337(JL337)。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通过对地膜甘草混作技术、孜然套作玉米技术和菟丝子共生技术的详细介绍,阐明了该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价。

研究发现,这种技术模式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部分分析了该技术的推广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了这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这种技术模式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研究上的发展方向。

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膜甘草混作技术、孜然套作玉米技术、菟丝子共生技术、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优势、推广前景、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旨在提高作物生长的效率和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背景介绍部分将对该技术模式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描述,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

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结合了各种传统和新型的种植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间作菟丝子共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促进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降低耕地资源浪费、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该技术模式的效果评价,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实验验证,进一步拓展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空间,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农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地膜甘草混作、孜然套作玉米、菟丝子共生等高效栽培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0 0 8 0 0株 /m 8 0" 3 0 h 。
关 键词 : 贮 玉米 ; 青 栽培 措施 ; 鲜草 产量 ; 草产 量 干 饲 草业 是农 区畜 牧业 的基础 。近 年来 。 呼和浩 特 试 验 设 施 氮 量 ( N) 施 磷 量 ( 2 、 植 密 度 纯 、 P0 ) 种
摩业 j j
草 产量 。
14 数 据 分 析 .
20.试验研究 08 6
明 回归方 程拟 合 得很好 。 8月 1 1和 8月 2 6日回归 方 程 检 验 值 与 回归 系数 检 验值 未 完 全 达 到 显 著 水 平 , 性 小 。由回归 系数 t 检验 值 可知 . 浆期 收获 , 灌 P与干
草 产量 之 间相关 不 显著 。乳 熟期 收 获 . 密度 与干 草产
所 有 试 验数 据 均 采用 S S ( .) 计 分析 软 件 表 明 . P与 种 植 密 度 个 别 单 因子 与 干草 产 量 相 关 PS 1 0统 1 N、 进 行 分析 。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干 草 产 量 回 归 模 型 的 建 立 .
面 积 为 1 z行距 5 e 播 种期 为 4月 2 5m . 0 m。 8日。 种 播
2 0 三 产 量 是 评 价 青 贮 玉 米 品 种 优 劣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前 施有 机 肥 2 5 0k m , 料磷 肥 按处 理 水平 作 产 量 的非遗 传 因素 。 前人 底 肥 随 播 种一 次 性 施 入 ;尿 素 分别 在小 喇 叭 口期 和
维普资讯
试验研究20. 08 6
岩业 蝴琏地
不 同农 艺栽 培措 施 对青 贮 玉米 干草产量效应分析
杨 爱 军 王 莹 刘 景 辉 陈 培 义 张 永 平 胡 会 平
( . 和 浩特 市农机 管理 总站 内蒙古 O 0 0 2. 1呼 1 2 ; 内蒙 古农 业大 学农 学 院 呼和 浩特 O O 9 0 1 1) O
摘 要 : 文采 用 3因素 最优 饱 和设 计 , 本 系统 地研 究 了氮肥 、 肥与 种 植 密度 3因素 对 不 同收 获 时期 磷
青 贮玉 米产量 的 影响 . 果表 明 : P与 密度 对青 贮 玉米 干草产 量 的影 响 因收 获期 而异 。 同收 获 结 N、 不 时期 . 青贮 玉米 干草产 量 均 以 N 的作 用居 于 首位 , 次是种 植 密度 和 P 7月 3 其 。 0日、 8月 1 1日、 8月 2 6日收 获 . 着施 N 量 的增加 。 随 干草 产量 无 明显增 加 。乳 熟期 收获 , 着施 N 量的 增加 , 量 显著 随 产 增 加 : 4个不 同时期 收 获 。随施 P量增 加 。 草 产 量均 呈 单峰 曲 线 变化 。 生产 中适 宜施 磷 量 为 在 干 1 0 10k / m2可 相 应 获得 8 0  ̄ 5 0 g h 的较 高 干草 产 量 ; 浆期 和 乳 熟 期 收 获 , 草 产 2 ~ 5 g h . 1 0 2 0 0k / m2 灌 干 量 随 密度 增加 亦呈 单峰 曲线 变化 .获得 较 高 干草 产量 (5 0 " 5 0 gh )的适 宜种植 密度 为 10 0' 0 0k /m2 - 2
的发展 。本 文在 前人 研究 的基 础 上 , 采用 3因素最 优
表 1 三 因 素 五 水 平 最优 设 计
饱 和设 计 。 系统 研究 氮肥 、 肥 与 种植 密度 3因素 及 磷 不 同收 获 时期 对青 贮 玉 米 产量 的影 响 .以期 为 呼 和 浩特 地 区青贮 玉米 高产 高效 栽 培提 供 理论 依据 。
12 试 验材 料 与设 计 _ 供试 品 种为青 贮 玉米 品种 金坤 9号 。
1 日. 2 在各 处 理小 区中选 取有 代 表性 样 点 2m , 收割
全 部 植株 . 定 其 果 穗 、 秆 及全 株 鲜 重 , 算鲜 、 测 秸 换 干

6 — 5
维普资讯
D) 5个 采 l一 1 地 区奶 牛 、 肉牛 养 殖业 快 速 发展 。 观上 需 要有 充 足 ( 3个 因素 、 水平 , 用 3 1 A饱 和设 计 ,2个 客
的饲草 料 予 以保 证 。而 大 面积种 植青 贮专 用 玉米 。 可 处 理组 合( 1, 复 3次 , 3 表 )重 共 6个 试 验 小 区 , 小 区 每 极 大地 缓解 草场 压 力 。 有 显著 的生 态效 益 。 具
O O 已经 在 肥 料 、 密度 、 水分 等 众 多栽 培 措 施 对粮 用 玉 米 大 喇叭 口期 按 施 肥 总量 的 3 %和 7 %追 施 ,生育 期 经 济 产 量 的 影 响方 面作 了大 量 的研 究 『 1并 积 累 了 间结 合 追 肥 灌 水 3次 .其 它管 理 措 施 同普 通 玉 米 大 1。 - 4 丰 富 的资 料 .但 对 于 青贮 玉 米 高 产栽 培 技 术 的研 究 田 相 对滞 后『 1 响其 产 量 的提 高 。 约 了农 区畜 牧 业 5. -影 8 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验 地基 本情 况 .
试 验 于 20 0 5年 在 呼 和 浩 特 市 园 艺 科 技 试 验 中 心 进行 。土 壤 为偏 砂 壤 土 。基 础 肥 力情 况 :有机 质
. 1 4 , 解 氮 3 .5mg g 有 效 磷 1 .3 m /g 有 13 测 产 方 法 .% 碱 3 1 / , 2 k 61 gk , 分别 在 7月 3 日、 0 8月 l 1日、 8月 2 日与 9月 6 效 钾 162 /g 4 . mg 。 5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