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后

合集下载

[经验]他是如何同时获得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资助?

[经验]他是如何同时获得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资助?

国自科申报经验(七):他是如何同时获得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资助?一位刚从美国三年博后回来的土博,没有CNS的牛文章,在学术界属于彻底的“圈外人”,申请过程中没有找任何关系,能同时获得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资助,他认为可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运气和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 1 残酷的现实很多人认为美国RO1基金竞争残酷(中标率仅为10%),但是在美国同类型基金的申请每年往往有两次机会。

不仅如此,有很多渠道可以申请到基金,比如NIH,NSF以及各种慈善组织的研究基金等,这些基金的经费其实都还不少。

比如针对新faculty的KO1或者K99就有近百万美元,慈善组织(如美国心脏协会)针对faculty的研究经费也有50万到100万之间。

在国内,863、973等大grant基本是大boss们争夺的目标,而地方性的基金(省、市、区级别)太靠关系并且经费太少,基本也做不了什么研究。

总的看来,我等junior faculty只能将目光投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基金的申请成功率在20%左右,每年仅有一次机会,竞争还是挺残酷的,所以我们不管再苦再累,一定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反复写反复改,一定要坚持到基金投出去为止。

现在很多新近老师入职就是高级职称(副教授或教授)了,所以按照规定是可以同时申请两项国家基金并参与一项的。

为增加自己中的概率,我们可以同时申请两项,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要申请不同学部的,基本不会被和谐掉,这也是我们申请的优势。

但是,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是下定决心同时申请两项,就要早做准备,并且下至少两倍于别人的努力来写申请书。

我的两份申请书写作和修改大概花了3个多月,这三个多月仅大年三十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

因为有篇文章要补动物实验,所以基本上是1白天做实验,晚上写本子,到家就半夜了。

这样透支的结果是修回的文章接收和国家基金投出去就大病了一场。

所谓的成功也算是建立在血腥的付出上吧!◆ 2 Publication毫无疑问,文章是基金申请的垫脚石。

美国博后申请经验

美国博后申请经验

6、后续。等到有人给你offer了,基本就算告一段落了。
3、开始跟教授陶瓷。只通过email就足够了,除非他要求你给他邮寄材料。写一封简短的申请信,说明一下你的情况,比方说毕业时间和科研经历,然后说说自己的远大理想,再夸夸对方实验室(马屁一定要拍对,不要乱拍,要对他的实验室确实有一定了解才行)。要是没空了解,就直截了当地说:听说你那里有个位置,我很感兴趣。好多地方的申请信基本内容都可以一样,只是改改格式而已。然后把email和Resume一起发给教授,就可以开始漫长的等待了。
美国博士后申请 经验
关于申请博士后的经验,更多牛人才是真牛。我所知道的就有去了MIT、UC Berkeley和John Hopkins的。当初本科一个同学,后来在中科院读博士,去年11月拿到了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offer,而且不到一周他女朋友也拿到了同一个地方的offer,羡慕死我了。
此后的联系中,就慢慢来了。偶尔发一封信套瓷,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5、推荐信。最好是找个比较牛的人做推荐人。再有一个当然就是你老板。一般来说两个推荐人已经够了,而且你可以让那个教授直接跟推荐人联系。除非你不愿意,他们一般都是很乐意的。
老板和中国人的推荐信一般都是自己用心写,他们都很忙。我这次找了一个在美国做faculty的人做推荐人,他就是自己写的。我现在也不知道都写了些啥。不过好像还挺不错。切记,推荐信不要抄本科生出国的那种,以前的经验证明这往往会坏事。主要写科研经历和科研素质,要给人感觉确实是很熟悉你的人写的。还是这样的原则:人家找博士后看重的主要是你的科研能力,所谓发展前景和智力因素什么的不重要。
还有就是已发表的文章列表。把最重要的写在上面,其它凑数的写在下面,待发表和正在写

申请国外博士后的好网站(大综合)

申请国外博士后的好网站(大综合)

申请国外博士后的好网站(大综合)http://www.academictransfer.nl/org/////naturejobs/om/areerpath.///bbscon.php?board=AdvancedEdu&id=6371.英国:/每天更新,2.德国马普研究所http://www.mpg.de/english/institut/3.AIP工作信息: /careersvc/jobs/综合(很多国家):或者/search/其他有用地址:/ (分专业)//jobs//其他联系大学可以从yahoo-教育-国家...往下找。

学校排名可以从清华BBS查。

现提供几个几乎所有重要综合性科学期刊都有博士后广告,每个著名学院,大学,研究院所甚至公司都有各自招聘信息在自己网站上几个著名的招聘网,//splash.action/js.php?q=postdoctoral+positions/jobs/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gb/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指南/gb/downloaddoc/2007/xmzn.htm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生、博士后项目/gb/downloaddoc/2007/项目指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生、博士后项目.doc中德DAAD精英奖学金项目/gb/downloaddoc/2007/项目指南/中德DAAD精英奖学金项目.doc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Wed May 16 12:10:50 2001)(1) JobMart, which is updated regularly (May find faculty positions also)./rrsnews/JobMart.htm#PostDoc(2) NMRInfo, which is a list related to NMR spectroscopy/imaging and will be updated regularly./nmrinfo/(click "Positions" on the left side Menu)(3) SMI (The Society of Molecular Imaging). As the name can tell, it is related to molecular imaging, such as MRI, CT, PET, etc./cgi-bin/view.cgi(4) To browse the personal webpage of famous professors in your field, you may probably find a suitable position!。

去欧洲留学好还是去北美留学?

去欧洲留学好还是去北美留学?

去欧洲留学好还是去北美留学?关于博主:211理科实验班+直研五年,DIY申请美国+香港(9 out of 11 offer率);美国Top 50全奖数学系,通过Quality Exam;DIY申请欧盟玛丽居里项目,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在读,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访问半年,法国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

由于在美国和欧洲各国长达6年留学经历,加上全世界各地有留学的朋友,因此强答一波。

这里主要对比美国和欧洲。

0,前言首先因为楼主自己07年申请的时候,脑子里几乎只有美国(不知现在国内的情况是否还是如此),因此对美国以外的国家几乎是一无所知甚至存在偏见的,例如最经典的一个:欧洲没有一个英语国家,去留学一定要学当地语言才行吧?大错特错,荷兰北欧非常非常国际化,本科都有很多的英语授课项目(注意,有些系只有英语授课项目,不存在当地语言项目),硕士更几乎是全英语授课了。

其他国家本科的英语项目可能不多,但是硕士的英语项目非常多了。

另外一个:欧洲福利那么高,肯定很难移民。

但是来了欧洲才发现,大错特错了。

事实是:欧洲出英国和瑞士外都很好移民,基本都只要有当地学位+俩年缴税记录就能拿绿卡。

工作签证完全不像美国需要抽签好嘛。

并且,欧洲很多国家留学是免学费的。

因此这个回答最希望的就是让大家知道,出国留学可以选择的国家是非常多的,请待我娓娓道来。

1,最优秀/不差钱的人去美国如果你是国内TOP10排前几+科研背景巨牛的学霸,请别犹豫,美国全奖硕博几乎是你们唯一的选择。

当然硕士毕业竞争力会更大些,因为最近越来越大的趋势是,先申个不错的硕士当跳板,然后申请IVY博士。

大家常去翻翻MIT、哈佛PhD学生的简历就行。

美国的学费和生活成本之高相信大家是有所耳闻的,公立学校2-5w美刀一年,私立学校5-8w刀一年都有可能,因此对于家境没那么富裕的次学霸同学来讲,他们的策略往往是申请一个“差”一些的学校拿个全奖,在不损RP的情况下拿个硕士后跳槽。

这个策略未尝不可,但提醒大家注意合同和offer的条款细则,违法的事情最好不要干。

出国读博士后

出国读博士后

出国读博士后出国读博士后篇(一):美国读生物类博士VS国内读完博士再去做博后我也和你有同样的困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观点最后还是要自己权衡甲:直接出国读博士和国内读博士再出国做博士后,高访如果很优秀加上幸运当然可以本科毕业出国最好去USA!有人说做博士后比较爽做高访就更爽了钱也多国内也安定了(找个老婆呵呵)我现在其实想找个好地方好好的做做科研找个敬业的科学家学点精髓所以我甚至想与其费很多精力申请受挫再申请不如找个国内顶级得研究所读博士以后机会还很多现在出国不像几年前那样容易了我觉得分心有时候不值得真是厌烦了G T都好办可是因为心里有出国的事眼前的东西往往视而不见对我们的祖国好象一种遗弃的感觉有人说做纯粹的海龟有苦有乐乐我们都知道都羡慕可是苦呢不知道国外(比如美国)找工作是不是也不容易出国的同胞保重!身体第一!看着国内读研的一对一对他们也很幸福啊不是么?乙:作博士后你要考虑到这些问题:1。

国内博士不好混,压力很大2。

国内好的实验室工作压力很大,如果不好的实验室,你出去作博士后的机会就很小3。

博士后拿的是j1,有时候是h1签证,但是总的来说没有f1这样还签证,就算在上海这样好签证的地方,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二签以上4。

博士后在实验室是什么性质?我觉得就是佣人的性质,拿了钱然后干活,定期处东西,所以很多博士后在哪里就是拼命干活努力攒钱。

由于是比较纯粹的雇佣关系,压力要超过一般的学生。

science以前有个封面文章就专门讲述美国的博士后压力问题,总之会比较累丙:1。

国外博士好混么?压力不大么?其实国内过得惬意多了。

当然,可能各个专业不同吧~2。

国外博士毕业后,还是不少人选择做博后的...甚至有人跟偶说,博士也就是一般般作作实验,主要是学习。

实验室搞主要课题的都是博后,所以不少前辈说,还不如申请个一般的大学,尽早毕业后,然后在名牌大学做博后...还有一点想法,国内的博士毕业,出国博后,不知道能不能学到核心技术什么的?另外,J1和H1的签证,可能因地制宜吧..成都走的不少:)总结陈词,如果有洋博士情节的(比如偶:)....还是无论如何地硬着头皮上吧~~~~如果觉得国内博士也可以的话..做博后也是一种选择~不失为一种曲回的办法:)偶想,这个问题可能真的和所学专业实际情况有关....丁:1. 国内博士不好混常常是导师学术方面不是水平不行就是没时间心不在焉实验设备就不说了,不过国外的博士也不好混吧?有的很累如果在国外不拼命的话那么一般是读了博士就回国呵呵想在国外出人头地在物质条件足够的情况下我想更需要人的毅力智慧和对科学的执著吧 2.国内好的实验室压力很大确实如此比如中科院系统的博士生跟一般重点大学的博士相比工作十分繁重但是据我所知出国机会是不少比如做博士后 3. 签证的事情我不是太了解了还想请高手指点难签是因为怕我去了不回来??4. 其实我觉得在国外博士做到助理教授可以缓缓气??呵呵那时候可以选择回国或者继续向副教授挺进~~ 有时候太强求自己觉得很累戊:国内的博是难混不光是因为导师的问题,实验设备,至少我觉得再好的实验室里面这不是问题。

博士后和博士有什么区别 国内博士后和国外博士后有区别吗?

博士后和博士有什么区别 国内博士后和国外博士后有区别吗?

博士后和博士有什么区别国内博士后和国外博士后
有区别吗?
对很多人来讲,博士这个单词是神圣而遥远的,虽然博士是学位中的最高级,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还是很少。

下面小编跟大家说说博士后和博士有什幺区别,国内博士后和国外博士后有区别吗?欢迎阅读。

 博士后和博士有什幺区别 1.身份不同博士是以学生的身份在校学习、取得合格成绩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所获得学位的称谓。

博士在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后为了进一步深入进行学术研究可申请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在大学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在物质设备上和研究环境上都给予了很好的条件支持,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才能成为博士后。

博士后以在校教师的身份从事课题研究并且享受教师相应的待遇。

2.与导师的关系不同博士生与其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其研究方向须经导师的肯定并由导师来评判修改其博士论文,博士生由学校发给部分生活补贴,没有正式的工资收入;博士后与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博士后是所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享受一定标准的工资待遇。

所以博士后并不靠合作导师的科研项目来生活,参与项目所应该得的报酬是奖金而非工资。

3.博士后研究领域必须是跨学科的博士后一级学科不能与博士期间一级学科相同,即不能停留在原来的领域再继续研究,而应在一个新的领域展开研究,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

此外在待遇方面:博士后人员档案关系在国家人事部备案,出站后可在全国自由流动,国家对此给予特殊优惠政策;而博士则无此待遇。

 国内博士后和国外博士后有什幺区别 在我国,博士后经历时期形式上更像一种博士后教育,要进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颁发一种经历证书。

而在。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项目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项目

2010年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项目一、项目简介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美国最着名与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

其文理研究生院于1872年组建。

在文理学院中,突出的专业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科学部、应用科学部、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地质学系、化学系等。

经教育部批准,为加强我国重点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与国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哈佛大学开展合作,从我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选派教学、科研骨干赴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学年(10个月)的研究。

二、选派计划1.选派专业: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的全部专业,其中优先支持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详见国家留学网“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2.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博士后,10个月3.选派规模:10人4.留学国别:美国三、资助内容哈佛大学将承担留学人员在哈佛大学留学期间的学费及医疗保险费,并提供一定额度的生活费补贴。

国家留学基金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及在外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每人每月1500美元),并按照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管理办法执行。

四、申请条件1.申请者应符合《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

2.其他条件:具备突出的学术科研、教学水平,至少已在推荐单位工作2年,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已获得博士学位;外语水平符合哈佛大学的要求,并持有哈佛大学导师的邀请函。

五、申请办法:1.选拔办法本项目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进行选拔。

所有符合本项目申请要求的中国公民均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

2.申请准备申请人应按项目要求对外联系,提交申请材料并取得外方的邀请函。

3.申请时间及方式申请人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应于2010年1月11日至1月20日“计划留学院校”栏中填写哈佛大学英文官方全称(HarvardUniversity)。

美国博士后待遇

美国博士后待遇

本文原文出自金东方留学留学奠基石论坛:/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411. 全美高校博士后待遇相差不大,博士后第一年一般$35000左右。

National lab高一些(约$70000/year),我3年前刚毕业来美时,$35000/year (材料学),我在西南部消费很低的城市,我师妹今年初去纽约大学$42000/year. 不知道是不是今年博士后工资涨了,但东部消费高很多,特别是房租。

2. 如果可能,来美时最好先了解一下老板的人品,特别是当老板是华人时,我很多朋友抱怨华人老板push很厉害,很累,有时没有周末,几年都不涨工资,还有的抢学生文章。

3. J1签证前3年不交税,J2家属可以合法打工,H1签证要交税,家属不可以合法打工,如果拖家带口的,税率会很低,基本不怎么交税了。

所谓benefit主要是指学校给你全家(包括你,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买健康保险。

保险费很高,你只需付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学校里会付大部分作为benefit.现在主要谈谈J1的收入和福利。

4. J1第一年和第二年(身份non-resident alien)只交健康保险费(每年都在涨,2011年单人$590/月,自己负责$40/月,直接从工资里扣;2个人$1252/月,自己负责$119/月;3人及以上家庭,$1626/月,自己负责$221/月)。

除去健康保险费,剩下的都可以拿到手。

5. 值得一提的是牙医保险和健康保险是分开的,保险费主要由个人负责(学校负责很少一部分)。

自己负责的费用是$30.98/m (单人),$70.87/m(2个人),$123.12/m (3人及以上)。

尽管健康保险是必须的,但牙医保险不是必须的,我从来不买牙医保险。

建议来美之前牙齿该拔的拔,该补的补。

在美国看牙医是超级贵的。

6. J1第三年(如果你2010年底过来,2012年1月1日算第三年,身份resident alien)开始交FICA 税7.65%, 和退休金自付部分(7-9%,这部分钱回国后可以取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有了到美国作博后的打算时,当你准备发CV时,首先要考虑好三个问题:(仅限生命科学)
1 博后是干什么的?答:干活+training
2 为什么要来做这个?答:个怀鬼胎
3 能做一辈子么?答:可以,但你想么?
博后没有什么确切定义,但总的来说就是一种training。

读完phD后再继续的training。

虽然有人说本科生就可以来做博后,其实是错误的,博后名字起得很明白,各位受过教育的看官为何还要故意曲解它的意思呢?其实对美国人来说博后就是博士毕业后的一段training,但是有很多中国人本科毕业后在这里也作博后呀,其实是钻了空子,用的都是所谓的MD。

关于这个问题,奉劝各位本科同学,这条路不好走,因为虽然你可以这样来美国,但是很难再有发展,除非你再上学,或除非你非常优秀。

我想没有谁想一辈子带着postdoc的title 吧,当然,只要你愿意你能做到的,就像6级士官的志愿兵。

当你作了一段时间后面临选择时怎么办?进大学作faculty?去公司找工作?对不起,现在形势真的不同以往了,几乎大学里每个faculty职位都要求phD学位,而且,而且,一般是要求美国的学位,很不幸,当然,在外国比如中国拿得学位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是后话。

现在做faculty大多要求postdoc 的经历,现在在美国有说法是生物、化学等几个专业,postdoc甚至类似于最终学位了,几乎90%以上的毕业生都在作。

美国的本科生呢?能不能在实验室工作?能,但是是作tech 或volunteer,也许会做一辈子tech,但大多是为了先找个实验室位置,一来可以暂时糊口,二来为今后作打算,也许读护士学校,也许准备读医学院,也许读师范学院lawschool............. OK,所以说周围很多朋友同学找faculty的经验就是要么是美国名校牛老板的phD,如果是国内拿的学位或米国差一点的学校的phD,当然也不会太差了,要不然没有资格发phD学位,那就要再投一次胎,就是做博后了。

很多学校会在众多faculty竞争者中先看一下phD哪里读,然后就是postdoc那里做的,然后是你的科研能力文章什么的啦,给你面试机会后你的交流能力等等和本贴无关。

其实在国内拿得phD的同学几乎就不要想了,因为faculty要给学生讲课的,不是说单纯语言问题,压根没有在美国上过课,就算语言很好也不知道怎么教呀,就算你说你能学,学校能等么?但如果你想进名校作faculty,那就不管你phD出身一般都是要做postdoc,除非你phD发过nature之类的,现在众多好学校要求不但要做postdoc,还要在不同的地方做两站才可能谋到faculty的位置,而且每一站都不能差,实验室一位韩国的哥们,UM的,也算好学校了,harvard作了一站,现在来columbia做第二站,我高度怀疑这斯有想在我们CU作faculty的野心。

进公司?现在好一点的大公司的要求不比进学校作faculty要求低,有一些甚至更高,比如前两天看到一家刚脱野鸡像的公司,要求phD学位,5年以上postdoc经历,在****方面技术熟练可以进行研发。

但是本科生可以作postdoc么?可以,医学院的可以,可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包括硕士也是一样,当然了国内来的很多博士也强不到哪里,肯定有人要骂我了,就是这样。

美国人做博后目的性很强,所以会选择大学校、大实验室、大老板,都是为了以后自己的发展。

CU (Columbia university)工资就比同在一座城市的NYU低很多,你爱来不来,反正我不缺人,尤其是我们楼上一个nobel prize laureate工资奇低,这年头了20K每年,可是申请人就多得不得了,你不要钱做volunteer人家都不一定要你,老美削尖脑袋往里钻,因为3、5年后你的文章+他的一封推荐信就可以把你送到牛校作faculty或大公司去。

而大多中国人来做博后目的性更强就是为了来美国,所以不管什么学校什么老板什么地方能来就成,可是来了美国又怎样不知大家想过没有?
我的建议就是先不要纠缠于工资多少、什么签证类型,其实postdoc工资再高也是穷人,
H1是可以办绿卡,现在绿卡不太好办了,不像以前派绿卡那样子,没有文章,特别是没有
好文章就很难了,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现在绿卡审查都要你在材料中放进你发表的文章的影响因子,被多少人引用等等信息。

那些政府工作人员虽然很猪头,但也不是那么猪头了。

不要说你文章的问题,就算老板现在肯给你H1,到时不给你sponsor怎么办?就算你办二类优先,没有老板帮忙你上哪里去找那6封推荐信?!且不要说现在律师一般建议你有8封,要记住这些人一般不能是和你有私交的,起码不能让他们觉得有私交,还要来自五湖四海,比如美国的、欧洲的反正都是因为久闻你的学术成就才来拍你马屁给你写推荐信的才行,还要有一些份量的人物才行。

所以我的建议是首先自己要够牛,其次一定要争取牛校、牛实验室、牛老板,就算给你J1 + 10K/YEAR都干,对国内没有工作的同学来说,J1转H1容易得很得很得很得很,反正美国人不会卡你,其实在这些地方做VOLUNTEER都不是人人都行的,反正我老板(绝对不是牛老板,只是稍稍有点名气,手里颇有几个闲钱而已)绝对不肯招VOLUNTEER,按老板的话说“我招个棒锤来浪费我的试剂?!还不如花钱找个干得好的。

”还有就是什么是牛老板,牛老板,顾名思义,就是very very niu的老板,名气大、路子广、人际关系好的就是,美国拿grant也是要看脸面的,但不会向国内的973、863般无耻下流,可是也是讲人情的,没有grant就没有钱,没钱你和老板在实验室干吗,打扑克?看到论坛里有很多人夸耀自己多了不起,老板多利害,一年就发一篇JBC什么的。

我虽然没见过很多牛老板,事先说好我们老板绝对不算牛,我见过几个真牛的,不提了(不能给他们打工伤心呀),但我们一般是不投JBC、FASEB什么的,按她的话说“JBC这种货色我们的东西给它,通常不会超过一星期就收稿,改都不要改。

”我们的目标一般是nature medicine以上的,cell、nature是理想,JNS、NEURON是托底。

一般只有刚起步的faculty或不太有名气不太有钱的老板才会以工资或签证类型来吸引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好好考虑一下,特别是手握几个offer的同学,很关切地说。

简单的说,最好找一个发过几篇NATURE或SCIENCE的实验室,第一,老板手里有钱,nature上的文章都是用钱堆起来的,第二,老板肯干肯想,一般只会发大文章,当然愿意发小文章凑数的同学自便。

好处是干几年有大文章回国留下出路都好,坏处是工作累,老板一般很pushy,不在于是不是中国人,当然中国人个个都是,可是同犹太老板一比,中国老板还是有可爱之处的,不幸的是美国犹太老板和亚裔老板数量还是很庞大的。

跟了中国老板也不见得就只能在华人圈里了,其实大多数中国老板也是尽量脱离华人圈子的,而且很多在鬼子圈子里也有一番天地,要不然也不会混成今天这一步,中国老板也是在日常生活中讲英语的而且他们也是尽量去中国化的。

但我就见过很多中国人就是愿意找中国老板,为什么?语言问题,但很不幸,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彻底掉入圈套了,对于这种情况的人来说,老板会剥削的你体无完肤,因为他知道你离不开他,语言不行自然在美国很难找工作,而且越不行就越不行,你整天同他讲汉语回家同老婆孩子讲汉语,朋友都是中国人,还是讲汉语,讲汉语吃西红柿炒鸡蛋,如果你的生活成为这样的话,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一生中事业的顶峰了,越老就会越不值钱。

如果老板有良心会给你转成tech,退休后养老金福利待遇还好些,没良心的话会做一辈子postdoc,干着tech的活,拿着微薄的工资,享受着postdoc
的福利(几乎等于没福利)。

不写了,累了,刚开了个头,看看大家反映,大家看着好以后再写,看着不好那就到此为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