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步步高 大一轮复习讲义 化学 第十三章 第3讲 芳香烃 资源的综合利用

合集下载

【步步高】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一章 第2讲 烃

【步步高】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十一章 第2讲 烃

第2讲 烃[考纲解读] 1.以烷烃、烯烃、炔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以苯为例,了解芳香烃的基本结构。

4.掌握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考点一 烷烃 12. 烷烃的化学性质(以甲烷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与Cl 2的取代反应第一步:CH 4+Cl 2――→光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____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 3Cl 是________,其他三种都是________。

CHCl 3俗称________,CCl 4又叫__________,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____。

(2)甲烷的氧化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否用甲烷和氯气反应制取纯净的CH 3Cl?2.甲烷跟溴水中的Br 2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 3Br 吗?3.有下列物质: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戊烷 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其沸点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4.能说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的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的结构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

5.把1体积CH4与4体积Cl2组成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Na2SiO3的水槽里,放在光亮处,片刻后发现试管中气体颜色________,试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水槽中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_。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整本答案 word2003版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整本答案 word2003版

2013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安徽专用(整本答案)第一章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2)2/3(5)灯帽2.试管1/3略向下倾斜蒸发皿玻璃棒泥三角坩埚钳石棉网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3.(1)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0.1 mL(2)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3)酸式滴定管①查漏②在上方③酸性强氧化性碱性④0.01(4)碱式滴定管碱性酸性强氧化性(5)托盘天平②烧杯③被称物砝码左右④0.1(6)温度计①混合物中②支管口处考点二1.(1)药匙纸槽底镊子(2)胶头滴管倾倒手心玻璃棒2.(1)酸碱性酸碱性漂白氧化性(2)①玻璃片或表面皿玻璃棒中部标准比色卡②润湿镊子玻璃棒3.(2)滴成股(3)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CS2或热的NaOH溶液稀HNO34.(1)烧杯试管搅拌粉碎加热加热(2)①Cl2②NH3SO2HCl倒吸(3)较小较大考点三3.(3)①b②a、c③需要a、c考点四1.广口细口棕色碱性强酸强氧化性2.(1)密封(3)棕色(4)磨口的细口瓶深度思考1.(1)石棉网水浴加热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KNO3溶液的温度(2)A(3)C(4)D(5)B(6)E碎瓷片或沸石2.坩埚、泥三角3. 不同,A图读数偏大,B图读数偏小。

4.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27.45.(1)28.021.10C(2)①蒸发皿②5.9或5.8100 mL容量瓶6.K、Na、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7.(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2)①瓶塞正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倾斜45°(3)滴管伸入试管内8.不能,污染溶液。

9.不能。

若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NaCl溶液的pH时。

10.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H2SO4,边加边搅拌。

11.①—4(自燃物品);②、⑪—3;③、④—1;⑤、⑩—5;⑥—2;⑦、⑧、⑨—8 12.(1)②防倒吸原理:漏斗下口与液面接触产生倒吸,烧杯中液面下降与漏斗口脱离,在重力作用下,漏斗中的液体又落回烧杯,防止了倒吸。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_整本答案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_整本答案

第3讲盐类的水解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水电离产生的H+或OH-弱电解质2.H+OH-水的电离平衡增大3.可逆酸碱中和4.否中性pH=7是NH+4、Cu2+酸性pH<7是CH3COO-、CO2-3碱性pH>7考点二1. 弱酸(或弱碱)+OH-(或H+)2.(1)NH+4+H2O NH3·H2O+H+(2)CO2-3+H2O HCO-3+OH-(3)Fe3++3H2O Fe(OH)3+3H+(4)Al3++3HCO-3===Al(OH)3↓+3CO2↑考点三1.越大越强2.右移增大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右移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深度思考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2-3引起的。

2.Na2CO3溶液的pH大。

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则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CH3COO-,即CO2-3水解程度较大,产生的c(OH-)较大,pH较大。

由于盐的二级水解大于一级水解,故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大。

3.三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石蕊,不变色的为NaCl溶液,变红色的为氯化铵溶液,变蓝色的为碳酸钠溶液。

4.D5.NH+4水解一般小于10%水解微弱考虑水的电离水极微电离纯水电离度1.0×10-7%6.①②③④⑥⑨⑩⑪7.D8.①Al3++3H2O Al(OH)3+3H+②S2-+H2O HS-+OH-、HS-+H2O H2S+OH-③HCO-3+H2O H2CO3+OH-④AlO-2+2H2O Al(OH)3+OH-⑤不水解9.不对,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抑制了水解,会使平衡CH3COO-+H 2O CH 3COOH +OH -左移。

10.B11.(1)纯碱溶液中存在CO2-3的水解平衡:CO2-3+H 2O HCO -3+OH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c (OH -)增大,去污能力增强。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三章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三章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知道Na 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2.能利用Na 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规范解答以Na 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4.了解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

5.能正确鉴别Na 2CO 3和NaHCO 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6.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 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7.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8.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

9.记住Na 、K 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1. 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密度:ρ(H 2O)>ρ(Na)>ρ(煤油); 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 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Na――→O 2、Cl 2、H 2O 、H +等Na +1(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点燃:2Na +O 2=====△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 (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3. 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 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据人教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整理)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据人教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整理)

⾼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据⼈教版步步⾼⼤⼀轮复习讲义整理)⾼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第⼀章从实验学化学 (4)第⼀讲化学常⽤仪器和基本操作 (4)第⼆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6)第三讲物质的量⽓体摩尔体积 (19)第四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 (22)第⼆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5)第⼀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5)第⼆讲离⼦反应 (30)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36)第三章⾦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42)第⼀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42)第⼆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45)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51)第四讲⽤途⼴泛的⾦属材料及开发利⽤⾦属矿物 (55)第四章⾮⾦属及其化合物 (59)第⼀讲碳、硅及⽆机⾮⾦属材料 (59)第⼆讲富集在海⽔中的元素——卤素 (62)第三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67)第四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71)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77)第⼀讲原⼦结构 (77)第⼆讲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80)第三讲化学键 (85)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88)第⼆讲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 (92)第三讲电解池⾦属腐蚀与防护 (96)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02)第⼀讲化学反应速率 (102)第⼆讲化学平衡状态 (104)第三讲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进⾏的⽅向 (107)第⼋章⽔溶液中的离⼦平衡 (111)第⼀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11)第⼆讲⽔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15)第三讲盐类的⽔解 (121)第四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5)第九章有机化合物 (128)第⼀讲认识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烃 (128)第⼆讲⽣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 (133)第⼗章化学实验 (137)第⼀讲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37)第⼆讲常见物质的制备 (141)第三讲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145)第⼗⼀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50)第⼀讲原⼦结构与性质 (150)第⼆讲分⼦结构与性质 (155)第三讲晶体结构与性质 (161)第⼗⼆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166)第⼀讲认识有机化合物 (166)第⼆讲烃与卤代烃 (174)第四讲⽣命中的基础有机物合成有机⾼分⼦化合物 (187)第⼀章从实验学化学第⼀讲化学常⽤仪器和基本操作考点1 化学常⽤仪器的识别和使⽤⼀、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

2011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1讲汇总

2011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1讲汇总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 如氧化产物价态 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判断。例如: 16HCl( 浓 ) + 2KMnO4===2KCl + 2MnCl2 + 8H2O + 5Cl2↑① △ 4HCl(浓)+MnO2=====MnCl2+ 2H2O+ Cl2↑② CuCl2 4HCl(浓)+O2===== 500℃ 2H2O+ 2Cl2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氧化性:KMnO4>MnO2> O2。 ③
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 浓HNO3>稀HNO3 还原性:浓HCl>稀HCl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 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 化性(还原性)越强。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酸 性的增强而增强。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 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 △ 如:2Fe+3Cl2 2FeCl3Fe+S FeS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 5.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比较 (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
- -
解析
由题意可知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KBrO3>KIO3
>Br2>I2,所以向 KBrO3 溶液中滴加少量 KI 的硫酸溶液 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KIO3 和 Br2。
答案
D
规律总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
性时,首先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 其对应的产物,然后依据规律综合判断。 (2)利用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 原产物的规律,可判断某一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或进 行的难易。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篇一:第十一章第1讲【2016化学大一轮步步高答案】】t>[考纲要求]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官能团1.按碳的骨架分类 (1)有机链状化合物?如chchch?脂环化合物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323(如)(2)烃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解析有机物的甲酸、甲酸某酯以及某些糖(如葡萄糖)中均含有醛基,它们均不属于醛类物质。

2.有下列四种含苯环的有机物: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4)用图示画出上述三类物质之间的包含关系。

答案(1)① (2)①② (3)①②③④(4)题组一官能团的识别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答案 a解析从图示可以分析,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1个羧基。

2.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该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点迷津 (1)芳香烃、苯的同系物、芳香族化合物的区别 芳香烃、苯的同系物、 ①列表比较
异同点 含有的 元素 结构特 点 含有的 元素 只含碳 和氢元 素 无通式 芳香烃 只含碳 和氢元 素 苯的同系物 只含碳和 氢元素 都含有苯环 只含碳和 氢元素 CnH2n-6 ≥6) (n≥6) 除碳和氢元素 外还含有其他 元素 无通式 芳香族化合物 含碳和 氢元素
迁移应用1 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迁移应用 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 (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 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 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含三键且无支链 链烃的结构简式: ,苯不能使溴水 链烃的结构简式: 褪色,性质类似烷烃, 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 (2)烷烃中脱去2 mol氢原子形成1 mol双键要吸热。 氢原子形成1 双键要吸热。 烷烃中脱去2 mol氢原子形成 mol双键要吸热 但1,3-环己二烯( 环己二烯( )脱去2 mol氢原子 脱去2 mol氢原子 (填
(2)实验验证:他取少量的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然 实验验证:他取少量的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 后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 后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发现 (3)实验结论:上述的理论推测是 实验结论: 确”或“错误”)的。 错误” (4)查询资料: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苯分子中六个 查询资料:经查阅有关资料, 碳原子之间的键 一种 氢原子 应该用 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更合理。 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更合理。 (填“相同”或“不同”),是 相同” 不同”),是 键,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上, 不在” 同一平面上, 。 (填“正
项说明苯环对—CH 有影响; 解析 A项说明苯环对 CH3有影响;B项是官能团不同 导致性质不同; 导致性质不同;C项说明 —OH的影响不同;D项说明—OH对 OH的影响不同; 项说明 OH OH对 OH的影响不同 有活化作用。 有活化作用。 答案 B 基和—CH 基和 CH2CH3对 上的H 上的H
3.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成分 组成的混合物。 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所含 为主,还有少量N 元素以 碳 、 氢 为主,还有少量N、S、P、O等。
(2)石油的分馏 不同, 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 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 的过程叫做分馏。 成较简单和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叫做分馏。分馏 过程。 是 物理变化 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得到 汽油 、 煤油 、 柴油 等轻质油。 等轻质油。 (3)石油的裂化 ①条件:催化剂催化、高温。 条件:催化剂催化、高温。 ②过程:含碳原子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含 过程:含碳原子较多, 碳原子较少、 碳原子较少、沸点较低 的烃,裂化是 化学变化 过 的烃, 程。 ③主要目的:将重油 转化为 轻质油 。 主要目的:
2.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苯为无色、 的液体,有毒, 溶于水, 苯为无色、有 特殊气味 的液体,有毒,难 溶于水,密 度比水 小 ,熔点仅为5.5℃。 熔点仅为5 (2)苯分子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化 学性质,即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学性质,即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①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2)煤的气化 的过程, 将煤中的 有机物 转化为可燃性气体 的过程,目前主 要方法是碳和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 要方法是碳和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化学方程式为 C+H2O(g) (3)煤的液化 ① 直接 液化 煤+氢气 ② 间接 液化 煤+水 水煤气 甲醇等 液体燃料 CO+H2 。
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它是一种清洁 的化 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 原理: 原理: CH4+H2O CO+3H2 CO+3 。
要点精讲
要点一 几种烃的结构、 几种烃的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比较 1.几类烃的结构、 1.几类烃的结构、性质规律总结 几类烃的结构
甲烷 结构 简式 CH4 由苯基和甲 基结合而成, 基结合而成, 碳碳键是一种介 于碳碳单键和碳碳 苯环结构特 点同苯; 点同苯;苯 双键之间的独特的 环与甲基之 键,属于芳香烃 间以共价单 键相结合 乙烯 苯 甲苯
结构 特点
全部单 键饱和 烃
含碳碳 双键不 饱和链 烃
甲烷
乙烯

甲苯 除甲基上的氢
空间 构型
正四 面体
平面 平面正六边形 结构
原子外, 原子外,其余 原子在同一平 面上
物理 性质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无色液体,难溶于水, 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比水轻 难溶于水
甲烷 燃烧
乙烯

甲苯
易燃,完全燃烧生成CO 易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不反应 Fe作用 (在Fe作用 下 发生取代 反应) 反应) 光照时甲基上的 原子被取代Fe H原子被取代Fe 作用下, 作用下,苯环上 的H原子被取代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使 不反应 氧化 反应 不反应 KMnO4酸性溶液 褪色 取代 加成、 加成、 加成、 加成、取 代 聚合 加成、 加成、取代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 【典例导析1】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 典例导析1 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 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溶液反应 D.苯酚苯环上的氢比苯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 D.苯酚苯环上的氢比苯分子中的氢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
(4)石油的裂解 ①定义 石油在更高的温度下发生深度裂化,石油中的烃分 下发生深度裂化, 短链烃 。 子断裂成以乙烯、 子断裂成以乙烯、丙烯为主的 生产目的: 丙烯、 ②生产目的:生产 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 本原料 4.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 (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 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 纤维 。 (2)聚合反应 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为—CH2—CH2— CH2 , 单体为 ,聚合度为n 。 CH2 , 链 节 。
二、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石油、 自我诊断 2.干馏与分馏有何区别? 干馏与分馏有何区别? 提示 (1)分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 挥发 分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 的不同, 度 ) 的不同 , 在加热时使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后 冷凝下来, 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的目的。 冷凝下来 , 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的目的 。 分馏是 一个物理变化过程。 一个物理变化过程。 (2)干馏:干馏时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干馏:干馏时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使煤中一些有机物发生分解。 使煤中一些有机物发生分解。
第3讲 芳香烃 资源的综合利用 基础盘点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自我诊断 1.某同学要以“研究苯分子的结构” 1.某同学要以“研究苯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一次探究活 某同学要以 动,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1)理论推测:他根据苯的凯库勒式 理论推测: 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 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 ,因此它可以使紫色的 ,推测苯 和 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基础回归 1.苯的结构和芳香烃 苯的分子式为C 苯的分子式为C6H6,结构简式为 或 ,苯 120° 结构, 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 结构,键与键的夹角为120° ; 苯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6个碳原子之间 苯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 的键长、 的键长、键能 相 等,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 独特的键, 独特的键, 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 物,属于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属于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不同点
通式
②用集合表示其关系
(2)在苯与溴的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的因素,一是溴 在苯与溴的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的因素, 为纯液态溴,溴水与苯不反应;二是要使用催化剂, 为纯液态溴,溴水与苯不反应;二是要使用催化剂,无 催化剂不能反应。苯分子里有六个结构相同的氢原子, 催化剂不能反应。苯分子里有六个结构相同的氢原子, 但在上述反应条件下, 但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一般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 取代。 取代。
(5)发现问题:当他将苯加入溴水中时,充分振荡, 发现问题:当他将苯加入溴水中时,充分振荡, 发现能使溴水褪色,于是该同学认为所查资料有误。 发现能使溴水褪色,于是该同学认为所查资料有误。 你同意他的结论吗?为什么? 你同意他的结论吗?为什么? 。 答案 (1) (2)溶液分层,溶液紫色不褪去 溶液分层, (3)错误 (4)相同 特殊的 在 (5)不同意,由于苯是一种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而 不同意,由于苯是一种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 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大许多, 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大许多,故将苯与 溴水混合振荡时,苯将溴单质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溴水混合振荡时,苯将溴单质从其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从而使溴水褪色,与此同时, 从而使溴水褪色,与此同时,苯层颜色加深 酸性KMnO 酸性KMnO4
基础回归 1.煤的综合利用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主 , 元素, 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 氧 、 氮 、 硫 等元 素。 (1)煤的干馏 使其分解的过程。 ①原理:把煤 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煤 原理: 物理、 变化过程。 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 物理、化学 变化过程。 ②煤的干馏产物 a. 焦炉气 ,b. 煤焦油 ,c. 焦炭 ,d. 水溶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