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以人教版选修六“Unit4 Global warmi
最新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选修6 Unit4精品教学设计Unit 4 全单元教案1

Unit 4 Global Warming教材分析Ⅰ.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人类当今面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探讨了“全球变暖”和“节约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人类过多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了解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主要围绕“全球变暖”和“节约能源”这一主题设计的。
“热身”(Warming up) 部分要求学生列举家中、学校或其他地方使用能源的物体,指出这些能源的来源,并尽可能多地列举不同的能源。
能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利用能源;另一类是一次性能源。
把前面列举的能源按能否再利用这一标准进行分类。
本部分提供了六幅图片,教师可以从识图开始组织教学。
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其他相关图片。
这六幅图分别为:风力(wind power)、燃煤发电站(a coal power station)、炼油厂(an oil refinery)、原子能发电站(a nuclear power plant)、太阳能接受器(solar panels)、水坝(a hydro dam)。
“读前”(Pre-reading) 部分首先介绍什么是温室、它有什么作用,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作用。
温室是由玻璃构成的建筑,主要用于花果蔬菜的培植。
温室是由玻璃构成的建筑,主要用于花果蔬菜的培植。
温室能阻止热量散发,因而能帮助植物度过寒冷的时期。
该部分的讨论有利于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和理解阅读课文中的温室气体效应。
“阅读”(Reading) 部分是一篇杂志文章,主要讲述了地球温度上升的现象和原因。
20世纪中,地球的温度上升了华氏1度。
这看上去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相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现象来说,这个增长速度是迅猛的。
这种现象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人为的?这个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
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变化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所致。
高中英语_Moudle 6 Unit 4 Global warming reading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Module 6 Unit 4 Global warming Reading教学设计Ⅰ Teaching Aims1.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features of an English magazine article like this one2.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global warming using the given reading strategy3. Enable the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topping global warmingII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1.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global warming using the given reading strategy.2. How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talk show orderly and efficient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bout global warming learnt during this lessonIII Teaching ProceduresStep One Pre-reading1) Greetings and lead in.Show the students a short video and ask them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the video about? What happened to the earth and why?设计意图:通过一段画面对比强烈的视频迅速吸引学生上课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global warming.2)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an English magazine article like this one.Students may find this article looks a little different. Tell them this is an English magazine article and instruct them to find out the features of an English magazine article like this one.设计意图:在高中英语教材中,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英语杂志文章,而英语杂志文章又不同于一般的英语阅读文章。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4教案+

Unit4 Global warming一、学生分析本堂课所教学生为高二文科班的学生,积极和活跃是他们在课堂学习实践活动中的特点。
大部分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已经为高二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表现为: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和准备,课堂上能伴随课程的思路,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问答练习等;并且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时除了能够完成对问题的回答,还能够提出反问甚至是自己独特的见解等。
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英语基础薄弱,上课不够积极主动,学习任务完成不充分等问题。
对此,在课堂活动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如进行分组讨论时,可让他们与学习基础好的同学一组且要给予更多的鼓励,使他们尽早能提高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完成了对Model 6 Unit3 A healthy life 的学习任务,对健康生活的真正涵义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因而在本堂课的引入环节中就结合这个内容进行了设问。
如“健康生活需不需要保护环境呢?”等。
且学生在这一单元以及之前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如:环境和健康的关系;如何开展讨论;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等都可以运用到本节课中。
二、本节课教材分析与教材整合1.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Global warming 为主题,学生通过单元教学经过思考、学习,讨论从而认识到全球变暖的真正涵义和它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同时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地球所面临的其它严重问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句式表达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培养他们为自己的观点辩论的能力。
Warming Up通过真实的图片再现,使学生对能源的用途和种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从而为本单元主题Global warming 作了很好的铺垫。
Pre-reading部分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回答,也让学生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为下一步阅读做好准备。
高中英语新人教版精品教案《选修6 unit 4 Reading 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6 Unit 4 Reading教学设计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DOES IT MATTER
教学分析
教学总结和反思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了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研究与探讨了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措施和建议,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本节课课文难度不大,易于学生理解。
但要注意把握好活动时间,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气氛中既学习语言知识又得到情感教育。
3、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词汇拓展,借助对文章内容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语言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高中英语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六-优秀教案-{Unit4-Global-warming-Per

Unit 4Global warming错误!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探讨了“全球变暖”和“节约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人类过多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了解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Period 1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错误!教学内容分析This is the first teaching period of this unit.The central part of this period is the reading passage with the title of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 talking about the global issue which has a great effect on human beings' life。
Warming Up gives six pictures to help students list the sources of energy they can think of in our daily life。
Then they will be led to discuss which energy source is “renewable” and which is “non-renewable”.This part is designed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recall their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energy and prepares students for the whole unit。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变革。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泛读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并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泛读教学模式。
泛读教学是指在阅读中强调整体理解,着重把握关键信息,而不是过多地纠结于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泛读教学模式得到了更好的实践。
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获取更广泛的阅读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科普文章等,从而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视野,提高整体阅读水平。
在实践中,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英语阅读材料,比如英文网站、英文报纸、英文杂志等,这些资源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选择,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英语语境。
信息技术为泛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
传统的泛读教学模式主要依赖纸质书籍,而现在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泛读教学,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进行泛读训练。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结合多种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泛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泛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资源中进行泛读训练,不仅拓展了他们的阅读广度,也提高了整体的阅读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泛读训练,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和应用,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进行有效的泛读训练,更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信息技术的资源丰富,但也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整合,确保资源的适用性和质量。
【教案】人教版选修六Unit4 Global Warming Reading

【县级开放周教案】A Teaching Plan课题:人教版选修六Unit4 Global Warming Reading一. 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中心话题为“全球变暖”,旨在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思考全球变暖的起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并针对该问题探讨可行性措施。
Reading局部说明了全球变暖的起因、后果以及人们对此的不同观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语言根底不扎实,尤其是词汇的局限直接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减少语言障碍。
地球变暖在其他学科及日常生活中都已有所了解,是学生比拟熟悉的话题,但这是一篇杂志文章,语言比拟正式且复合句较多,对于根底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强调学生要有互相合作互相监督和互相学习,从而促进互相进步。
三. 教学设计思路Leading in — fast reading -- scanning — deep reading — discussion — summary四. 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Learn to express the cause and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2.文化意识Rais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3 .思维品质Students can cultivate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4.学习能力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etc. to get information needed to solve problems.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 information they get when reading to finish different tasks to develop different abilities.五. 教学重难点重点Help the students learn the cause and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难点How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global warming better and collect specific details to voice their own views in a critical way.六. 教学方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七. 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高中英语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英语泛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泛读能力发展。
本文将着重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泛读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泛读教学是指以阅读为基础的语言培养模式,不仅注重阅读技能的训练,更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
泛读教学强调通过大量泛读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素养。
泛读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求学生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阅读思维方式和方法。
因此,泛读教学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交互性、实践性和终身性等特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泛读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处理,使得泛读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加丰富多彩。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泛读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学是指将学习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数字学习平台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练习,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2.网络化学习:网络化学习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有关英语泛读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加入英语泛读的学习小组,与其他学生交流,共同进步。
3.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泛读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出丰富有趣的泛读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泛读的技能和方法。
4.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内容,通过个性化教育达到教育的质效。
信息技术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期总第398期基础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以人教版选修六“Unit4 Global warming”为例文/廖春华【摘要】英语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泛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有趣的资源。
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以及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构建网络英语阅读资源库,并以选修课Unit4 Global warming为例,分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作者简介】廖春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中学。
【基金项目】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2017年度课题(LSZXXJSFZZX-2017-Y-057)研究成果。
在信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阅读在不同的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希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实现高效的交际活动。
可是,据诸多出国留学人员反映,听、说已不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阅读速度的问题反而成为最大的问题。
因此,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需及时高效,应在中学就开始着手培养,打好基础。
作为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泛读教学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英语泛读教学网络阅读资源库的构建信息社会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信息获取的快捷和全面。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便利来运用信息资源,对其加以传递、存贮及整合,作为教学及学习的资源。
众所周知,网络空间具有丰富的英语语料,与任何一座图书馆相比,这些语料资源都要丰富的多。
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具有巨大的优势,一是广泛性:种类多样,内容丰富;二是传递性:检索迅速,整合便利;三是即时性:材料鲜活,更新及时。
当然,信息化的泛读教学并不是任凭学生随意无目的的在网上阅读,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网络阅读资源库中搜索有用的资料。
因此,在泛读教学进行前,教师应该建立适合高中学生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
网络阅读资源库所需的物质前提是有能连上Internet的教师用机及与校园网相连的一定数量的学生机,这属于普通中学微机教室的基本配置。
一般而言,构建过程为三步:第一,确定主题。
本文作者以为,网络泛读教学的选材应当与课本中教材主题相符。
人教版高中教材的主题分布基本上符合中学生知识构建的要求,如文化风俗、体育活动、历史人物、发明创造、环境保护、风景名胜等。
课本中所缺乏的是不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学生展示相关课题素材,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对素材进行整合,并且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泛读的主题。
如学习SEFC 1B 的The Aswan Dam一课时,可考虑选择the River Nile(尼罗河)的介绍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这条河流经常发生洪水灾害却又十分重要。
当然,也可以选用china Daily中有关我国三峡大坝水利工程建设的报道作为学生课外泛读的材料。
第二,搜索下载。
如果泛读主题较为较窄(如Pen、Tel),不易搜索,可采用大型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如果主题范围较广(如Sports、Food),可采用分类网站进行搜索,从而可以避免在多个查询结果中进行再次选择。
第三,资料整理。
由于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下载的资料不一定都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
因此,当教师从网上将资源下载成功后,首先应对其进行初步的筛选,用科学的态度、趣味性的原则选出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材料,然后再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有必要的加工工作,如生词注解、添加阅读任务等。
最后,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材料的衔接、整合。
对属于相同主题的网页可以构建一个材料组,即子网站的建设。
将不同主题的网页建设多个子网站,以便将来更好地进行搜索。
一个泛读材料常用的排序原则为Pre—reading(背景阅读)、while—reading(辅助阅读)与post—reading(拓展阅读)。
教师对材料进行适当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教材、增加文化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策略泛读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其策略主要在于:一方面,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通过泛读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策略应以任务驱动理论为基础,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
1.实施任务驱动。
基于TBL(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学习作为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然后给予学生恰当的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为解决任务提出设想(planning),最后让学生进行任务汇总、报告(report)。
同一语料的任务应该呈阶梯性进行设计,从易到难、从浅到深进行任务布置,且不值得任务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同,任务驱动策略的教育理念在于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由于泛读资料一般都比教材要难,所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因遇到一89902018年10期总第398期基础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定的困难可能会降低阅读兴趣,而以任务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以任务为目标,通过思考、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在任务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阅读兴趣。
2.训练阅读技巧。
阅读是积极理解与成分接收信息的一项脑力活动。
首先,文章的作者用文字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这是一项“编码(encoding)”活动。
然后,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的过程其实是一项“解码(decoding)”的过程,读者需要对整个语篇进行分析,对文章中的语句、修辞、语义进行理解。
而读者阅读材料实际是从辨认文字开始对文学、语义、修辞进行。
读者在“解码”过程所花的时间越多,其阅读效率反而越低。
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第一,信息搜索。
给学生设计一些细节性的任务,如:Thereasons of global warming,教会学生通过略读(skim)或跳读(skip)的方式快速获取答案。
第二,词义猜测。
泛读资料中具有非常多的生词,这些生词是阻碍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教师在进行资料整合时应适当的设计一些生词障碍。
这些词要么是可以通过上下文进行词意猜测或者是通过构词法可知其词意的词。
第三,图表识读。
图表作为一种语言常用的表达形式,其信息承载量较大,对其信息全都识读是无意义的。
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关数据统计或者数据分析分析的任务,培养学生快速查询、寻找信息的能力。
第四,培养分析能力。
阅读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阅读材料进行掌握,并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对此做出一定的判断。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阅读任务实际:一是将材料的主题(subject)或标题(title)讲述给学生;二是说出作者的写作目标(Objection)或写作态度(attitude);三是基于材料中的内容做出符合文章逻辑的推断(logical conclusion);四是基于个人经验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恰当评估(evaluate)。
三、信息技术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课例下面本文主要以Unite4 Global warming阅读教材为例,分析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任务驱动型理论,对高中学生进行英语泛读实践教学。
由于Module 6 Unit4 Global Warming的阅读文章属于枯燥难懂的类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体验过,他们很难有心理共鸣。
但本文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题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作者想要运用此主题进行一堂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实践课程。
本文作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最好的办法在于给学生补充课外材料,设计相关问题,创设互动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本文作者运用当今非常便利的信息技术,在网上通过网站搜索引擎,对有关环境方面的文章进行筛选,设计教学方案,整合为一节英语泛读课。
案例如下:I.Quiz TimeT: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world’s attention.Today let’s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随后让学生阅读短文Climate change并做阅读理解题Check your understanding(材料略)。
(一开始就给学生实施任务,让他们带有目的并快速进入到阅读的状态中)II.Fun TimeBut we can’t eat cars!What causes warming,factories,cars,or COWS? A newUnited Nations report says COWS add greenhouse gases to the air. This adds to global warming.Cows don’t give of CO:like cars.But they do give of gasfrom their mouths and backsides.According to the report,COWS give of a lot of methane(甲烷)when they belch(打 嗝).Methane can trap lots of heat.It makes the atmospherewarmer.The droppings of COWS also give of another gas which traps heat too.Cows and other farm animals make up 1 8 percent of the World’s greenhouse gases,says the report.If you were the cow,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 man?(选取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III.Think Time1) Melt means polar bears have difficult future TWO-THIRDS of the world’s polar bears could die by 2050,according to a recent US study.It is because global warming keeps melting the Arctic’s sea ice.Polar bears stand Oil sea ice to hunt seals(海豹),theirmain food.They rarely catch seals on land or in open water.As the sea ice goes,the polar bears may not get enough food.They could die of hunger.2) Help me! 冰雪融化,何处是我家?This picture is called Polar meltdown (《极地融冰》). It wonthe One Earth Award of 2007.A little polar bear is sitting on ice.图1 极地融冰2018年10期总第398期基础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Because the weather is getting warmer,the ice has melted.The polar bear is now having a hard life.Q: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icture?(在教案中配以图片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