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摘要(一)
中药学英文摘要范文

中药学英文摘要范文英文回答:Title: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Modern Healthcare: A Comprehensive Review.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gained increasing recognition in modern healthcare systems due to its unique approach to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various illnesses.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CM, exploring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Historical Background:TCM has a rich history dating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originating in ancient China. Its roots can be traced to early Taoist beliefs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 of nature.Over time, TCM evolved into a complex system of medicinethat encompasses multiple modalities, including acupuncture, herbal remedies, massage, and dietary therapy.Fundamental Principles:TCM i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belief that the human body is an integrated system in constant interaction withits environment. Illness is viewed as a disharmony or imbalance within this system, which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al toxins, emotional stress, or dietary imbalances. TCM practitioners aim to restore balance and harmony by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that stimulate the body's natural healing processes.Clinical Applications:TCM is widely used to treat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including: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e.g., pain, stiffness, arthritis)。
论文英文摘要(中医版)

作者姓名一般出现在题目之下,作者姓名 的拼写方式应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要 求拼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之间空 一格。
姓的每个字母均需大写;名的第一个字的 拼音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如果 名为两个字,中间需要加连字符,如 “ZHAO Liang”,“WANG Xin-hua”。
一篇论文如果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不同 作者拼音姓名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名作 者姓名后无需加任何标点。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with Hearing Difficulties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的研究
(二)表示“某种方法对特定对象或成分 的作用或影响”的常用英文题目表达方式:
1)Effect /Influence of +治疗方法+on+受 到影响的成分或对象
Proliferation of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f Rats Affected by Shenqi Pills
肾气丸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的影响
表示“某种药物制剂成分含量测定”的常 用英文题目表达方式: 1)Determination of +受测定成分 +Content+from (of)+ 药物制剂
题目字数不宜太长,否则易使读者抓不 住重点。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 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最好在12个单 词以内,最多不超过16个单词。对较长 的题目,可采取增加副标题进行补充说 明以缩短主题目的长度。
浅议马钱子研究进展 活血降纤汤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针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2例
浅议马钱子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Nux Vomica
有关中医学论文精选摘要

有关中医学论文精选摘要中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医学文化之一,发源于几千年之前,至今仍有广泛的应用。
在当今医学领域中,关于中医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以下为本文所选的三篇中医学论文摘要。
论文一:基于中医经络学思路的脑卒中康复研究摘要通过对7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研究采用基于中医经络学思路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传统康复治疗相比,中医经络学治疗能更有效的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同时,治疗后的患者在认知功能、生理指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
分析该论文对中医经络学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医经络学治疗能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论文二:乌头解毒颗粒在中药治疗面瘫中的应用研究摘要该研究旨在研究乌头解毒颗粒在治疗面瘫中的作用。
通过对180例患者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乌头解毒颗粒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研究以中医药方和西医药方的治疗效果作比较,结果清楚地表明,中医药方在治疗面瘫中具有很好的疗效。
分析面瘫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药在治疗面瘫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该论文研究了中药治疗面瘫的效果,证明了乌头解毒颗粒的药效和安全性,也证实了中医治疗面瘫的可行性。
论文三:中药涂胶治疗口腔溃疡的实验研究摘要该研究探讨了中药涂胶在治疗口腔溃疡中的作用。
通过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应用中药涂胶治疗口腔溃疡的有效率达到91.2%。
同时,中药涂胶在缓解痛苦、促进愈合、减少复发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
研究证实,中药涂胶治疗口腔溃疡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分析口腔溃疡的发生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病。
中药涂胶作为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
该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涂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证明了中药涂胶在治疗口腔溃疡中的作用并对于减轻痛苦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
总结以上三篇中医学论文都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了中医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治疗效果。
关于中药的论文1500字

关于中药的论文1500字篇一:有关-中药的论文中药麻黄汤HPLC指纹图谱研究姓名:井源博专业:药剂学学号:104753121090中药麻黄汤HPLC指纹图谱研究[摘要]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麻黄汤的指纹图谱。
方法:采用RP-HPLP法,色谱柱为WatersXTerraRP18(3.9mm×150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碳酸氢铵溶液(用浓氨水调pH至9.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0.8ml/min。
结果:以麻黄碱为参照峰,标示出麻黄汤10个共有峰,并说明了其药材归属。
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良好的精密度,为麻黄汤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麻黄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麻黄汤为医圣张仲景名方,出自《伤寒论》,全方以麻黄为君,配伍桂枝、杏仁、炙甘草所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1],主治太阳伤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无汗而喘[2]。
现代药理及拆方实验研究表明,麻黄汤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生理活性及药动学不尽相同,且方中桂枝、杏仁、炙甘草对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药动学影响较为显著[3-5]。
因此,笔者试图运用RP-HPLC法,通过建立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麻黄汤指纹图谱,为较深入地研究该方有效成分的变化提供分析手段,同时,以期从多药物、多成分的系统化角度实现对麻黄汤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材料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690分离单元,Waters 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药材均购于安国药材市场,经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医药研究所肖小河研究员鉴定为正品,即: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L. var. ansu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yrrhizauralensis Fischer的干燥根及根茎。
中医药治疗肯尼迪病疗效观察1例

中医药治疗肯尼迪病疗效观察 1例摘要:肯尼迪病是一种少见的X连锁的神经遗传变性疾病,属于临床罕见的疑难病症,证属中医“痿证”范畴,陈远芬、黎广宗医生在喻清和教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1例基因确诊的患者,以“益气健脾,补益肝肾”法治疗本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随访数年,所用方药可延缓肯尼迪患者症状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药;肯尼迪病;疗效1.病案资料:何某,男,63岁,主诉“肢体乏力、麻木感15年余,加重3年。
”患者于2004年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肢体麻木感间作,同年提一般重物(约10斤)上3楼时发现肌力较前下降,但平地行走与以往无区别,不以为意。
随后无提物状况下上楼梯超过四层觉费劲,并觉肢体乏力、麻木感渐进加重,上肢上举无力,握拳有力,不能持续长距离行走,走路有“踩棉花”感,并出现双上臂震颤,舌肌萎缩伴有震颤。
2010年6月至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诊断“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予维生素E、辅酶Q10、甲钴胺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2010年10月至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肌电图结果提示:四肢、双侧胸锁乳突肌、舌肌显神经源性损害,运动及感觉纤维均累及。
考虑“肯尼迪病”,因当时该院无基因检测,患者出院后至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AR基因CAG重复序列检查确诊“肯尼迪病”。
间断行改善循环、营养神经、高压氧等治疗,自觉肢体麻木可暂时改善,但随后反复,而肢体乏力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2014年初上述症状有所加重,不能久站久行,连续行走约400米需停下休息,上下楼梯易疲倦,经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曾外院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服药期间症状有好转。
2014年6月至我院中医科就诊,查CK:2106U/L,查体:神志清,言语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无变浅,伸舌居中,舌体萎缩,伴有轻微颤动,双上肢震颤,双上肢近端肌力5-级,双上肢远端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肉未见明显萎缩,四肢末梢痛温觉减退,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国内外中药市场分析》摘要

《国内外中药市场分析》摘要一、中药产品简介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来源包含植物药、动物药与矿物药。
植物药占绝大多数。
中药产品是指上述药物的制成品。
二、中国医药市场医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2003年全国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完成2961亿元,其中化学药品原料药产量为80.35万吨,中成药产量为60.29万吨。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2008年全年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现价)基本达到7080亿元,同比增长约18%。
三、中国中药市场现状及其有关情况分析(一)中国中药市场进展现状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与中药商业构成。
通过长期进展,中国已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到2001年年底,全国拥有中成药企业1208家,能生产35大类、43种剂型、5000多种中成药,另有生产中药的西药企业近1000家,中药饮片与保健品企业近3000家。
根据国家经贸委(现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统计数据,2002年中国中药企业(包含中成药工业企业与中药饮片工业企业)纳入统计口径的总计1150家。
中药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及中药行业年销售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中国中药市场态势分析(SWOT分析)1. 优势分析:中国药用资源极为丰富,全国药用资源共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00种,药用矿物80种;用量较大的药材均能人工栽培,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中国中药目前出口到13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年出口创汇总额超过6亿美元;中药复方在应用上品种繁多,为新药、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来源;特别是中药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相应毒副反应小或者无毒副反应、无耐药性,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与老年病有特殊的疗效等优势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这些国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中药的研究上来。
中医总结摘要模板范文

一、标题中医培训与实践活动总结二、引言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中医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本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参加了多次中医培训与实践活动,现将总结如下。
三、培训内容与收获1. 理论知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
通过学习,我对中医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为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术操作培训在技术操作培训中,我学习了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技术的操作要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 临床实践培训在临床实践培训中,我有幸跟随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学习,了解了中医诊疗流程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
四、实践成果与反思1. 成果通过培训与实践,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提高了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2)掌握了多种中医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3)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今后的中医事业奠定了基础。
2. 反思在培训与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对某些中医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2)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选择还需进一步提高;(3)在沟通技巧和患者教育方面,还需加强学习和锻炼。
五、总结总之,通过一年的中医培训与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字数:535字。
中药学论文——精选推荐

中药学论⽂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实践,对中药学提⾼教学效果进⾏初步探究。
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具有较强的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
中药学论⽂1 【摘要】在对中药西化与中西药合⽤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中药学发展的科学理念,并论述了其所具有整体⼤于部分之和,整体并不等于宏观等特点,认为中药学发展需要西药来补充,但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与发展出新的辨证施治规律。
【关键词】中药学;发展;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
因为⽆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西药收载。
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条捷径,然⽽,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之处。
其⼀,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较就显得⾮常之少。
其⼆,从西药⽬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就似乎陷⼊了⼀个⾛不出的“迷宫”。
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们忍痛地否定了⼀批⼜⼀批药物的使⽤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 中西药合⽤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
然⽽,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不仅难免发⽣⽤药理论和⽅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酒场盛情难却不妨学学解酒“防身术”-----------------------------22、红枣养生与治病的不同吃法---------------------------------------33、花椒大料不仅能调味还能治病-------------------------------------54、秋冬体虚进补有讲究对症喝汤更健康-----------------------------65、海带五种养生吃法拒绝冬季手脚冰凉-------------------------------86、缓解口腔溃疡的7个食疗方---------------------------------------97、绝不伤身的4种“天然安眠药”-----------------------------------118、生姜全身都是宝生姜治病方法大全--------------------------------129、中医食疗从内止皮肤瘙痒-----------------------------------------1310、女性白带异常食疗自有妙方 ------------------------------------1411、体虚常用药膳--------------------------------------------------1512、疥疮方--------------------------------------------------------1613、血气不足更要吃红枣-------------------------------------------2214、诸多妇科疾病如何食疗调养?-----------------------------------2415、尿路感染的食疗方----------------------------------------------2516、尿路感染中医教你怎么吃---------------------------------------2517、皮肤瘙痒难耐食疗让你不再挠-----------------------------------2818、甲减患者怎么吃------------------------------------------------2919、食用丰胸药粥可使胸部丰满--------------------------------------31酒场盛情难却不妨学学解酒“防身术”春节将至,聚会频频,聚会总少不了要饮酒助兴,醉酒的事时常发生,医生也逃不掉。
不少人开始寻找解酒的办法,取巧的市民喜欢到药房买解酒药,擅长保健的医生们又有何独门秘方?消化内科医生介绍,解酒药对预防醉酒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最好的解方式是控制饮酒量或彻底戒酒。
实在挡不掉,也不妨参考以下医生们的酒场“防身术”。
专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酒前打底:肥猪肉+铝碳酸镁制剂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介绍,解酒护胃的关键在于保护胃肠粘膜,减缓酒精的吸收。
为此,喝酒前要做足功课。
按照她自己的经验,喝酒前,可以先吃点肥猪肉,它在胃里面形成一层脂肪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
药物方面,酒前可以吃点铝碳酸镁制剂(一般吃两粒),它可以迅速地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吸附酒精,使酒精不会那么快被胃黏膜吸收。
“市民也可以吃点B族维生素,能对肝细胞膜、肝脏起到一定营养保护作用,但维生素不能解酒。
”酒场斡旋:多吃点肉和水果身处酒场,你来我往,觥筹交错。
此时,高主任则建议见缝插针多吃点肉类和水果。
因为肉类中的氨基酸可以为身体提供热能,减少肝脏消耗;而水果中的糖分可以促进酒精的转换代谢。
“有的市民会喝点醋来解酒,但口味不太好,我个人不喜欢这个方法。
”高主任还建议,喝酒同时要多喝水或饮料。
酒后自救:补充糖分,多喝水逃离酒场,晕晕乎乎,胃肠翻滚。
高主任建议,此时,醉酒者应多喝点水,可以喝点含糖分的蜜糖水或参片水,多排尿,有利于肝脏解毒保护。
她还特别支招,如果是平时胃不太好,例如有胃痛的市民,可以临时吃点胃药护胃,减少酒后呕吐引起的胃黏膜损伤。
如果平时肝不太好的市民,可以吃点“多烯磷脂酰胆碱”,减少肝细胞损伤。
“当然,不管用什么方法,酒喝多了还是会醉。
市面上一些解酒的西药,主要成分为氨基酸、胆碱,能帮助乙醛转化并减少吸收,但效果有限。
”高主任建议市民,小酒怡情,不要喝太多,喝多了容易诱发多种胃肠道疾病,包括急性胰腺炎等节假日常见病。
饮酒催吐加快“癌变”?有些市民自创防醉妙招:喝酒喝到一半找个借口进洗手间扣喉催吐,吐后清醒继续“混战”。
对此,专家持否定态度。
调查发现,存在大量饮酒习惯的地区,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就比较高。
经常醉酒频繁呕吐的人,贲门口比较松,胃食管反流比较厉害,就会加重引起癌变。
高主任认为,催吐有利于醒酒,能吐出来也好,只要不剧烈呕吐就行。
但医生们的共识是,酒能少喝就少喝!红枣养生与治病的不同吃法一、红枣泡水,养肝排毒实验证明,每天给肝功能差的人喝大枣水,持续1周能增加人体血清蛋白,从而达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红枣的一个冲泡细节决定着它功效的高低。
红枣果皮坚韧不好消化,如果整颗冲泡,很难将其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将其掰开再冲泡。
还要注意的是,新鲜的红枣不宜冲泡或煎煮。
这是因为它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用热水煮泡会严重破坏维C。
二、红枣泡茶,补气护嗓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如果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茶了,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
三、红枣熬汤,止咳润肺唐代盂诜所著《必效方》中记载了将红枣、银耳和冰糖一起煮汤,可止咳润肺。
材料:银耳:20克(大约半朵),红枣:20颗,冰糖:60克(可根据各人的口味添减分量)做法:把银耳放在清水中发开,摘去蒂头,撕成小块,与红枣、冰糖一起放到锅里,加水6碗,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半个小时,即可熄火。
四、红枣煮蛋,补血养颜用红枣加桂圆煲红糖水,到枣烂桂圆绵时,打只鸡蛋;继续用小火焐熟鸡蛋。
红枣、桂圆和红糖都有补血的功效,煮出的鸡蛋很滋补。
五、红枣熬粥,安神助眠中医上讲,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
可用适量百合、莲子搭配红枣调理。
若与小米同煮,可更好地发挥红枣安神的效用。
六、红枣泡酒,血管通畅红枣在浸泡过程中,富含营养的有机物更容易在酒中溶出。
对保持血管通畅有一定效果。
巧吃大枣能治病:大枣还是一味治病良药,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平、无毒。
入脾、胃二经。
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营卫、生津液、解药毒等功效。
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疲乏无力、气血不足、津液亏损、营卫不和、心悸失眠等。
现代还用枣来治疗过敏性紫癜、慢性气管炎、贫血、高血压等症。
此外,大枣与有些药物、食物合用,又是功效卓著的治病食疗方,现简要介绍如下:1、大枣粥:将大枣、粳米淘洗干净后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稠熟成粥,加入冰糖搅拌即可食用。
该粥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适宜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泄泻、血虚脏燥、精神不安者食用。
2、大枣桂莲粥:将淘洗净的糯米、大枣、莲子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水烧开,再转用文火煮熟,待煮至浓稠时加入桂圆肉和适量冰糖,再稍煮一会儿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生津润燥、安神养血之功效,适用于心脾两亏、气血不足、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失眠多梦等症,并对阳痿、遗精、早泄等症也有良效。
3、大枣耳芪汤:将黄芪、芍药捣成粗末装入布袋,黑木耳用清水泡发洗净,大枣也洗净,与药袋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药袋,加冰糖调味,分3次服用,连服数日。
本方具有补血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虚无力、盗汗自汗、心烦失眠、神经衰弱、贫血等症。
4、大枣炖兔肉:将兔肉切块,加料酒、盐腌渍20分钟。
大枣放锅底,上放兔肉,加生姜片、葱等调料及水少许,炖至熟烂即可佐餐食用。
此方有滋阴补中、益气健脾、养血补血、护肤美容的功用。
温馨提醒:1、干红枣大小各异,虽然在营养和食疗功效上差别不大,但从口味上建议,泡水泡茶时选用大个的红枣,特别是新疆产的红枣,口感很甜,最好将其撕成几半再用;熬粥、泡酒等则可随意选择。
2、大枣有益健康,但并非多多益善。
中等大小的红枣,一次食用最好别超过15个,过量食用有损消化功能,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
花椒大料不仅能调味还能治病在众多的调料中,有一类具有特殊的香气,常被用于除掉鱼肉类的腥味,尽管它们的用量很小,但研究证实,它们是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具有活血降压、抑菌等作用。
花椒花椒气味芳香,可除鱼、肉类腥味,还可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花椒还能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但花椒为热性,不宜多食。
用法:家庭烹调时,花椒可炝锅增香,如炒白菜时,投入几粒花椒,待炸至变黑时捞出,留油炒菜;还可炸花椒油,用花椒、植物油、酱油制成“三和油”,浇在凉拌菜上;腌制蔬菜、肉时,也可放入。
肉桂肉桂又叫桂皮,含有肉桂醛等芳香物质,还有丰富的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并且肉桂还是镁的极好来源。
桂皮性热,夏季不宜多食,桂皮还有活血作用,孕妇不宜多食。
用法:家庭烹调肉类时加一点肉桂,不仅可以增加香味,还能抑制氧化、减少杂环胺的产生。
八角八角又名大茴香。
有研究发现,八角茴香水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
其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法:八角可用来榨油拌凉菜。
也可在炖肉的时候加入八角,去除肉类的腥臊味。
香叶香叶又叫月桂叶,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芳樟醇、丁香酚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用法:家庭烹调时,香叶可用于酱类菜肴或汤类的调味,也常用于煲仔菜。
香叶亦可作罐头的调味剂,适合在烹调肉类的时候,蘸酱加进去。
胡椒含胡椒辣碱、挥发油等,内服可健胃,不可过量,以防刺激胃黏膜。
用法:在烹调中,可用于去除肉类菜肴中的腥味。
应在菜肴或汤羹即将出锅时均匀拌入,不要高温油炸。
秋冬体虚进补有讲究对症喝汤更健康中医认为,秋冬选用温补中药,可增强人体脏腑活力,不仅有益于这一时令的防病强身,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只有针对个人的体质决定补什么才是关键。
在众多的补益药之中,应该如何辨证选择呢?秋冬,人体阳气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中医认为,秋冬选用温补中药,可增强人体脏腑活力,不仅有益于这一时令的防病强身,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通过中医养生调理,还能改善女性血气虚弱、容颜衰老等问题。
养生专家指出,很多人都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出现,“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
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
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而体虚又分为很多种类,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