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key
本科化学专业教与学中的三条主线

第7期胡宇芳,等:本科化学专业教与学中的三条主线-193-本科化学专业教与学中的三条主线胡宇芳,王邃*,郭智勇(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本科化学专业的教与学都面临着持续改进的迫切需求。
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本科化学专业体系中的三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量化,化学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
在专业课程体系教与学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这三条主线,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化学专业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同时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结构决定性质;量化;热力学和动力学;科学素养;化学专业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8-02'X(202')07-0193-02Three Main Lin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MajorHu Yufang,Wang Sui*,Guo Zhiyong(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major are facing the urgent need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The authors sum up the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three main lines:structure determining properties,quantification,and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chemical reactions.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ry to understand these ideas,which would benefit to strengthen students'cognition of the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ness of chemistry major,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Key words:structure-determining nature;quantification;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scientific literacy;chemistry major现代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步伐,国家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科技和人才之间的竞争。
必修二化学有机总结

必修二化学有机总结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学的定义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规律的科学。
2. 元素的电子结构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碳和氢。
碳元素的电子结构为 1s² 2s² 2p²,有四个价电子,可形成四个共价键。
3. 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可采用系统命名法和常用名称两种方式。
其中,系统命名法通过规则确定化合物的命名,而常用名称则是根据它们的历史、地理或化学性质确定的。
4. 功能团有机物的功能团是由原子团组成的,能够赋予分子特定的化学性质。
一些常见的功能团包括烷基、烯基、炔基、羟基、醛基、酮基、羧基、胺基等。
二、有机反应的基本概念1. 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反应可以分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等几种类型。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配分子方程式描述,并且具有一定的反应机理。
2. 功能团的反应不同的功能团通常会发生特定类型的反应,如烷烃会发生燃烧反应、烯烃会发生加成反应等。
了解不同功能团的反应特性有助于预测和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不同,合成路线也会有所差异。
2. 保护基和去保护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为了保护某些功能团不发生不需要的反应,常常需要引入保护基。
合成完成后,再通过去保护反应将保护基去除。
3. 合成策略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通常需要从较简单的起始物出发,通过多步反应逐步构建目标化合物的骨架。
因此,灵活的合成策略和适当的选择反应法则对于高效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方法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研究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2. 结构确定通过解读和分析光谱数据,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团。
3. 化学性质研究通过实验手段,可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如燃烧性质、溶解性质、反应性质等。
化学公开课有机化学基本原理

化学公开课有机化学基本原理在化学学科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研究的领域。
它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以及与生物学、药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构成、键的类型和结构、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机理。
1. 有机化合物的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并且可能包含氧、氮、硫和其他一些元素。
碳在有机化合物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四个价电子和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通过共价键形成长链、支链和环状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对于其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
2. 键的类型和结构在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键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它们是共价键。
碳碳单键由两个碳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而碳碳双键由两个碳原子共享两对电子形成。
这些键的存在影响了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和它们的化学性质。
除了碳碳键,还存在碳氢键和碳氧键等其他键型。
碳氢键是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元素之间的共价键,而碳氧键是碳和氧元素之间的共价键。
3. 化学反应及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等。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离子或官能团从一个有机分子上取代另一个原子、离子或官能团的过程。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分子结合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的过程。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或官能团离开该分子的过程。
许多有机化学反应都符合特定的机理和步骤。
其中一种常见的机理是亲核进攻-离去反应。
在这个机理中,一个亲核试剂(带有正电荷或反电荷的分子)攻击一个电子云密度较大的部位,然后一个离去基团离开,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这个机理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有机化学反应中。
除了亲核进攻-离去反应,还有其他重要的机理,如自由基反应、质子转移和催化反应等。
不同的机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起着关键作用。
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本文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构成、键的类型和结构,以及化学反应和机理。
2021届高考复习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

最长碳链为主链,两个不同取代基的编号相同,较优 基团后列出。
例6.
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
两条链一样长,选取代基多者为主链。
例7.
4-丙基-6-(1-异丙基戊 基)十二烷
两条链一样长,取代基数目相等,选较短侧链中含碳原 子数多者为主链。
例8.
2-甲基-5-乙基-4-(1-甲基丙 基)庚烷
两条链一样长,取代基数目相等,侧链位次相等,选较 短侧链中含碳原子数多者为主链。
HOCH2CH2COOH
—OH
取代基
—COOH 主官能团
2021届高考复习 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
2021届高考复习 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
HOCH2CH2COOCH3
—OH —COOCH3
取代基 主官能团
HOCH2CH2NH2
—OH —NH2
取代基 主官能团
CH3OCH2CH2CH3
—CH3
取代基
—OCH2CH3 主官能团
丙酸烯丙基酯
丙酸丙烯基酯
叔丁基丙酰胺
叔丁基乙烯基酮
2021届高考复习 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
2. 衍生物命名法
在一些简单烃类化合物的名称中,还可以看到把化 合物看成是该类中最简单成员的衍生物的衍生物命名法。
C H 3 C H 2 C C (H 3 )2 C H 2 C H 3
二甲基二乙基甲烷
CH3CH2C CH
5-甲基-3-乙基(-1-)庚醇 读作:5位甲基,3位乙基庚醇
2,3,5-三甲基-6-溴(代)辛烷 读作:2,3,5位三甲基,6位溴
(代)辛烷
3-甲基-1,2-丁二醇 读作:3位甲基,1,2位丁二醇
2.3 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2.3.1 烃的命名
有机化学 key note ch03 第三章 烯烃

H3CH2C
H H (3) H3C C C CH2I
解:(1)、(2)无顺反异构,(3)有顺反异构,其表示方法和命名如下: H3C H H3C CH2I
H
H
H
CH2I
Z-1-碘-2-丁烯
E-1-碘-2-丁烯
提示:顺反异构是构型不同的异构体,其构造是相同的。烯烃顺反异构的形成除了双键 不能自由旋转外,还必须是双键所连的两个取代基是不同的,否则不会产生顺反异构。例 1 中的(1)(2)两题都是双键连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因而无顺反异构。 [例题 2] 解释下列排序
H3C 3 (+ I) δ+ δHC CH2 1 2 + HX H H3C C CH3 X
由于供电子基的存在,是电子云向 1 号碳上偏移,使得 1 号碳上的电子云密度大些,H+ 就易于与 1 号碳结合。而对下例反应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F3C 3 (- I) δ+ δHC CH2 1 2 + HX H2 F3C C CH2 X
b
X-
a 反应过程生成仲 C+正离子,b 反应过程生成伯 C+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决定了反 应的主要取向。由于仲 C+的稳定性大于伯 C+,因而反应以 a 路线为主要。
3.3 例题分析
[例题 1] 下列烯烃中哪个有顺反异构?写出其顺反异构体,并以 Z、E 标记法命名。
H3C
(1)
C2H5 C2H5
R
H2SO4
R
HBr 过氧化物
R
马尔考夫尼考夫(V. V. Markovnikov)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当不对称烯烃和亲电试剂 加成时,不对称试剂中负电荷一端总是和含氢较少的双键碳相连,正电荷一端(一般是 H+) 主要和含氢较多的双键碳相连。 (2) 氧化反应 R H KMnO4 C C R 冷,稀,中性 ROHOH
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三条主线

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三条主线作者:辛炳炜贾贞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01期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三条主线,即官能团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电子效应影响物质性质、有机化学反应遵循稳定性原理。
这三条主线互相关联,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对有机化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关键词:官能团;电子效应;稳定性原理;有机化学Holding the three main keys in organXIN Bing-Abstract:Three main keys in the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 are advanced, including functional groups, electronic effect and stability principle. These keys are correlated each other, and made the organic chemistry to be a whole system based upon the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Holding the keys isKey words:Functional group;Electronic effect;Stability principle;Organic chemistry中图分类号:G62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13-02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受到老师、同学们的重视。
然而,有机化学具有化合物种类繁多,有机反应复杂多样、副反应多,反应机理的研究较为抽象等特点,这给初学者造成很大困难,多数学生往往感到记忆量大,又无规律可循,在脑子中好像是一盘散沙。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有机化学,如何培养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一直是有机化学工作者孜孜探求的问题。
化学实验室药品分类

化学实验室药品分类化学实验室药品分类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是实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药品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无机试剂、有机试剂、生化试剂和分析试剂等几个大的分类。
下面将对这些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无机试剂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类试剂,包括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等。
无机试剂一般以固体形式存在,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它们在实验中广泛应用,用于中和、沉淀、酸碱滴定等各种实验操作。
由于其高度腐蚀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有机试剂是实验室中另一类常用的试剂,是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必备工具。
有机试剂常见的有醇类、醚类、醛类、酮类等。
有机试剂主要以液体形式出现,如乙醇、甲苯、乙醚等。
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用作溶剂、反应试剂和中间体。
由于有机试剂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接触。
生化试剂是用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的试剂,包括基因工程试剂、蛋白质组学试剂、细胞培养试剂等。
生化试剂的种类丰富多样,如PCR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荧光标记试剂等。
生化试剂在生物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用于DNA扩增、蛋白质分离和检测等实验操作。
分析试剂是化学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试剂,用于检测和测定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分析试剂的种类很多,如指示剂、溶剂、标准物质等。
指示剂是在酸碱滴定、络合滴定等过程中用来指示终点的物质,常见的有酚酞、甲基橙、铬酸钠等。
溶剂用于化学物质的溶解和稀释,常见的有水、乙醇、氯仿等。
标准物质是进行定量分析时参照的物质,一般为纯品,用于制备标准曲线和参比溶液。
除了以上四类药品,化学实验室中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用途的试剂,如气体、催化剂等。
气体在实验中常用于充气、通气和气体收集等操作,常见的有氮气、氧气、氢气等。
催化剂用于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常见的有铂、钯、铜等金属。
化学实验室药品分类是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而划分的,每类药品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药品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乙炔基萘结构式

2-乙炔基萘结构式
乙炔基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H.
|。
H C ≡ C C₁₀H₇。
|。
H.
在结构式中,C代表碳原子,H代表氢原子,≡表示三键,表示碳原子之间通过三键连接。
C₁₀H₇代表萘基,其中C₁₀表示萘环上的碳原子数目,H₇表示萘环上的氢原子数目。
乙炔基萘是由乙炔基(-C≡C-)和萘基(C₁₀H₇)组成的化合物。
乙炔基是由两个碳原子通过三键连接而成,而萘基是由一个含有十个碳原子的环和七个氢原子组成。
乙炔基萘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结构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乙炔基萘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的试剂和中间体,它可以参与各种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此外,乙炔基萘还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用于荧光探针、荧光标记等领域。
总之,乙炔基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乙炔基和萘基组成,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光学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参考答案和解析第三章有机化学一.二.本题涉及烯、炔、酮、醇、醛等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首先从1,l-二溴丙烷的消除反应可知A为丙快,或根据E O3氧化、还原水解生成甲醛和乙醛判断E为丙烯,进而推断其它物质的结构。
三.据题意,A、A’应为溴代烃,脱HBr后得B。
设B为C m H n,计算得m=2n,故B是单烯烃,A、A’是溴代烷烃。
解得n=4。
那么C应为醇,D为酸C4H8O2,计算其碳氢含量为63.6%,符合题意。
再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判断出结构简式。
2.5(CH3)2CHCH2OH+4MnO4-+12H+→5(CH3)2CHCOOH+4Mn2++11H2O四.A的不饱和度为1,它不与Br2/CCl4、Na反应,说明A不含C=C和—OH,且A水解后原分子式增加了两个氢和一个氧,初步判断A也不含羰基,可能是一个环氧化合物。
B与HIO4反应得HCHO和C,故B一定是邻二醇,且一端是羟甲基(—CH3OH),而C可能为醛或酮。
又从C能发生碘仿反应,确定C为一甲基酮,再根据分子式推出C。
12五.六.七.(1)极性大的溶剂能使S N 1类反应加快; (2)取代基团不同对S N 1类反应快慢无影响; (3)斥电子能力大的烃基,S N 1类反应快; (4)R 占空间的大小对S N 1类反应无影响;(5)含易极化变形的卤素原子的卤代烃易发生S N 1类反应。
八.(l )—SO 4H 的酸性强于—OH 的酸性。
3九.十.1.C:H:O==5:12:1,即X 的化学式为C 5H 12O 。
这是饱和醇或醚。
从1H —NMR 可知X 为醚,是 (CH 3)2C —O -CH 3。
2.(CH 3)2COK +CH 3I →(CH 3)2C —O -CH 3+KI十一.1.烃A 中C 、H 比为:1:1;A 与过量HBr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B ,说明是双键与HBr 起自由基加成反应,根据B 中含溴量为43.18%,可计算出烃A 的分子量为104。
烃A 的分子式为C 8H 8,其中不饱和度5,减去一个苯环,还剩下一个双键。
A 的结构式为C 6H 5CH =CH 2,B 的结构式为C 6H 5CH 2CH 2Br (在光照条件下与HBr 的加成是自由基加成,产物为反马氏规则产物)。
C 的结构式为:C 6H 5CH Br —CH 3,这是亲电加成,符合马氏规则。
2.3.在过量KMnO 4作用B 和C 时经酸化可生成BB 和CC 。
4同样,根据BB 与CC 和0.lmol/L 的NaOH 反应所消耗的量计算出BB 和CC 的分子量,验证BB 和CC 的结构。
M BB ==136;M CC ==122。
4.5.反应式十二.1.(3) 2.(3) 3.(2) 4.(2) 5.(1)(2)(3)(4)(5)(6)(7);(5)(6)(7)(8)(9) 6.(l )(2)(3)(4)(5)(6)(7)少;(1)(5)少(6)(7) 7.(a )(1)少(5)(6); (b )(1)(3)(4); (c )(6)(8); (d )(11) 8.从任意一层取少量溶液加水,如混溶则该层为水相;不混溶则为有机相。
9.(2) 10.(2);(1);(2)(3);(2) 11.27.4g12.测定产品的沸点或折光率。
13.(1)在1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 H 2O ,小心加入29 mL 浓H 2SO 4混匀,冷至室温,依次加入15g (或 18.5mL )n -C 4H 9OH ,25g NaBr 和少量沸石; (2)安装带有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装置,加热回流; (3)反应结束时改为蒸馏装置蒸出所有有机物;(4)将馏出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水相弃去,有机相在分液漏斗中依次用NaHSO 3水溶液、浓H 2SO 4、H 2O 、NaHCO 3水溶液、H 2O 洗至中性;(5)分出有机相,用豆粒状无水CaCl 2干燥粗产品;(6)滤掉干燥剂,常压蒸馏粗产品,收集99℃~103℃(或101℃)馏分; (7)产品称重,计算产率; (8)测产品的沸点或折射率。
十三.丙二酸与P 4O 10共热发生脱水反应,从题述条件知A 仍含有3个碳原子,从而可判断A 的结构式。
1. C 3O 2 O =C =C =C =O 2.C 3O 2+2H 2O===HOOCCH 2COOH 3.C 3O 2+2NH 3===H 2NOCCH 2CONH 2 4.酸酐类,丙二酸酐5十四.以制醋酸乙烯酯的原料为突破口,推出B 的结构,继而根据其转化反应得出结果。
醋酸乙烯酯可用醋酸与乙炔或乙烯相互作用制得: CH 3COOH +HC ≡CH →CH 3COOCH =CH 2 CH 3COOH +CH 2=CH 2+0.5O 2−−−−−−−→−COONa CH CuCl PdCl 322;;CH 3COOCH =CH 2+H 2O乙烯或乙炔不能借助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制得,因此,物质B 是醋酸,而物质 A 是乙醇(或丙酮)。
十五.AB OHC —CHO C PhSO 3H(自由基HO ·是在Fe 2+、Fe 3+离子存在下,在H 2O 2的连锁分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十六.燃烧有机物A (100℃)时得到两种气体,CO 2+H 2O (蒸气)==7.73L (0.252mol ),冷却到23.5℃时只剩下CO 2,4.44 L (0.182mol ),H 2O 0.07mol 则A 中:Wc +W H ==2.324g ,此为燃烧前A 的重量,故A 中只含C 、H 。
A 可表示为C 13H 10 由于 A +KMnO 4→B(唯一产物)且B +CCl 4/Br 2→不反应,B +6十七.1.5KBr +KBrO 4+6HCl===6KCl +3Br 2+3HO (1)(2)Br 2+2KI===I 2+2KBr (3) 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l (4)2.此法只能用于这样的酚,即其中的碳氢健对卤素的反应是活泼的。
3.能得到可靠的结果,但KBr 和KBrO 3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见反应式(1)],而且[HCl]<[Na 2S 2O 2] 4.不影响,因为在反应(3)的情况下,这个中间产物完全破坏了。
75.%100568.1410.9⨯-=aTb dVxV yV W6.生成有毒的多氯酚。
十八.十九.C 9H 12O 分子不饱和度为3,由4.知含苯环;由l .2.知含醇羟某;由6.知羟基在2位碳上。
二十.8二十一.Br 2/CCl 4溶液是鉴定双键的常用试剂,进而从其臭氧化及还原产物即可基本推断出松柏醇的结构。
这是本题的“突破口”。
C 、D 、E 、F 则分别是醇和酚与酰卤反应、醇与氢卤酸反应、芳基烷基醚和醇羟基与氢卤酸反应以及酚钠与卤代烷反应的产物。
9二十二.l .(l ) X 和 Y 中 C:H==5:8Y 的蒸气密度为氢的34倍,故Y 的摩尔质量为68g/mol ,从而,Y 的分子式为C 5H 8(2)C 5H 8分子中不饱和度为2,Y 经臭氧分解再温和反应,生成A 和B ,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A:B ≈2:1。
只有B 有碘仿反应,故B 中应合3个碳原子,具有CH 3—CO —结构,从而可推出结构式:(3) (略)2.化合物Z 中 C:H:O==5:8:2X 的最简式为C 5H 8,X 是纯聚合物,其热降解可生成C 5H 8。
C 5H 8是择发性液体,是X 热降解产物中沸点最低的,故可认为C 5H 8是X 的最小结构单元。
13.6g X 相当于0.2molC 5H 8,其在催化氢化中消耗了0.2mol H 2,故X 分子中的每个单元有一个双键。
X 经臭氧分解,再温和还原,生成Z ,可推出Z 的分子式为C 5H 8O 2。
3.Z 的不饱和度为2,Z 与费林氏溶液能反应,说明Z 中含 —CHO 。
又C 可发生碘仿反应,C 又是10由Z 温和氧化而生成,故Z 中含有CH 3—CO — 结构,从而可知C 为一元酸。
(l ) 0.116g C 中和了0.001mol KOH ,说明0.116g C 中含0.001molH +,又C 是一元酸,故C 的摩尔质量为 116g/mol 。
(2)Z 分子中含醛基和羰基,是酮醛。
2.90g C 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 ,9.85g 碘仿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 ,符合题意。
4.(l )据题意可知:二十三.1.在80℃时,N ,N —二甲基甲酰胺分子中的甲基是等价的: (CH 3)2N —CHO ,即其分子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其数目比为6:1.在-70℃时,由于甲基围绕N —C 键的旋转发生困难(),所以有三种不等价氢原子,其数目比为3:3:1。
2.80℃时,两个峰的强度比为6:1;-70℃时,3个峰的强度比为3:3:1。
3.对于CH 3NHCHO 来说,在低温下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11每种结构中都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故在混合物中就有6种不同类型的氢,给出6种信号。
二十四.2.三种化合物中羟基性质相同点,是羟基上的氢原子都可以被钠还原置换。
不同点是羟基上氢原子活泼的程度不同,苯酚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较活泼,它可与碱起反应,它在水溶液中还能电离出一定数量的氢离子而显弱酸性;甘油只与某些金属氢氧化物起反应;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的活设性更弱。
4.二十五.1.2,2,4—三甲基戊烷;B ; 2.8种:二十六.C 8H 4D 4有7个异构体。
122.其中(3)、(4)属对映异构体,其余均属非对映异构体,烷无顺反异构体。
3.C 8H 3D 5有3个异构体,其中(2)有对映异构体。
二十七.1.l ,2—二羟基环丁烯二酮。
2.强酸性的原因在于:(1)(A )中—OH 属于烯醇式,H +易电离;(2)(A )中H +电离后形成的酸根(B )是一共轭体系,有利于O -上负电荷的分散,增加(B )的稳定性。
(3)C =O 的拉电子性使得(A )中O —H 易电离,(B )中O -易分散。
3.平面型构型,四个氧原子应与碳环在同一平面上。
原因是要构成共轭体系其先决条件就是原子共平面。
其碱性要比乙二胺弱。
可以把其看成与芳香胺相似,由于p -π共轭,可使N 原子上电荷密度下降,吸引质子能力(碱性)当然降低。
没有顺反异构体。
13二十八.同位素标记法是一种研究有机反应中化学健变化详细而准确的方法,最常用的标记同位素有D 、13C 和放射的14C 。
用标记同位素化合物进行下列反应。
若按a :若按b : CH 3CH==CHCH 3+CD 3CD==CDCD 32CH 3CH==CDCD 3 分析产物组成即可区分两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