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解决问题人教版二下《两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大庙中心小学黄国军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 53-54 页及相关内容。
学段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借助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等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3、培养认真审题、善于分析、回顾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用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找准隐藏的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学习单、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2 分钟)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坐好!(坐直)我自信(我成功)我1/ 9自信(我成功)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你们看(出示图片),谁来了?(熊大、熊二、光头强)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动画片《熊出没》。
(播放视频)过年啦,森林里又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熊大、熊二、光头强遇到了许多数学问题,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那我们就开动脑筋来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吧!(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方法,解决问题(2 25 5 分钟)(一)认真读题,收集信息(2 分钟)咱们看看这个贪吃的熊二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我一共存了 90 个苹果,已经吃了 36 个。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 第五单元汇总

278 + 256
11
5 32 24
(1)买一套桌椅共花多少元?
368+68=436(元) (2)买1张床和1个书柜共花多少元?
365+580=945(元) (3)800元可以买哪两件家具?
一套桌椅 一张床和一把椅子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 识?还有哪些困难?课下在小组内交流并解 决自己的困惑。
118 - 57
61
本
118 - 57
61
答:科技书比连环画少61本。
十位不够减,从百 位退1,在十位上加 “10”再减。百位 上退掉的“1”,要 在被减数的上方用 小圆点标示出来。
三、学中做
说一个算式“239-57”能解决的问题,并算一算。 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239 - 57
182 本
87 + 139
方法2. 借助计数器
226 种
87 + 139 226 种
方法3. 竖式计算
87 +1 3 9
226
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268+89= 357
268 + 89
35 7
304+197= 501
304 +1 9 7
50 1
89
提升讲解
210-145= 65 2• 1• 0
- 145 65
5. 用竖式计算。 331-138=193 3• 3• 1 - 138
102+129 =100+120+11 =220+11 =231
1.多加了要减去; 2.少加了要补加。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64+602 98+320
部编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教案
(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和掌握数字5的数形、书写和大小顺序;
2. 能通过合并、分拆5以及利用加法活动掌握5的关系数对;
3. 运用数字5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
1. 数字5的数形、书写和大小顺序;
2. 通过合并、分拆5以及加法活动掌握5的关系数对;
3. 运用数字5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出示数字5的数形和字母形式,让学生观察并回忆数字5的书写方法和顺序。
2. 研究: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数字5的书写和顺序,要求学生模仿并练。
3. 拓展:教师出示数字5的书写练纸,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数次书写练,确保掌握数字5的书写方法和顺序。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数对中都有数字5,通过合并和分拆操作,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字5的关系数对。
5. 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加法游戏,用数字5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字5的数形、书写和大小顺序,以及数字5的关系数对和加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资源
1. 数字5的数形和字母形式图片;
2. 数字5的书写练纸。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是否准确书写数字5的数形和顺序;
2.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合并、分拆操作理解和掌握数字5的关系数对;
3.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加法运算并得出正确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单元分析:二年级上册教学了厘米和米,学生初步具有了 1 厘米和 1 米的概念,能够利用这两个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长度,会用米尺或学生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相当短,其长度达不到 1 厘米那么长;有些路程实在长,用米为单位计量其长度十分麻烦。
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事实上,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长度单位,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
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考虑,他们往往会接触比1厘米短的长度。
需要认识毫米。
他们认识千米以及计量很长的长度,困难会比较大。
所以本单元只安排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教学。
全单元四道例题,例1分米的有关知识例2毫米,用毫米为单位测量长度例3把厘米为长度的单位改写成毫米为单位,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分米为单位练习五涵盖全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的表象,学会合理选择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正确地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
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含答案)人教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例1】简算。
(1)22-11+68 (2)65+23-15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凑整”的方法进行加减混合的简算。
混合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但是仔细观察算式就会发现,第(1)题中,22与68相加的和是90,所以先算出22与68的和得出90,然后再减去11;第(2)题中,65与15的差正好是50,这样相减得都整十数,然后再加上23。
解答:(1)22-11+68 (2)65+23-15=22+68-11 =65-15+23=90-11 =50+23=79 =73【例2】爸爸今年28岁,红红比爸爸小21岁,去年红红几岁?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抓不变量”的方法解答稍复杂的年龄问题。
解答时,可以先根据二人的年龄差不变“红红比爸爸小21岁”,求出今年红红的年龄,再求出去年的年龄。
解答:28-21=7(岁)7-1=6(岁)答:红红去年6岁。
【例3】简算。
(1)87-22-38 (2)97-(37+41)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添加小括号或去掉小括号的方法来解进行简算。
计算时,先仔细观察第(1)题会发现:连续减去的两个数22和38的和是60,计算时,如果先求出它们的和再计算与87的差计算简单。
第(2)题,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减去这两个数,这样计算97-37简单些。
解答:(1)87-22-38 (2)97-(37+41)=87-(22+38) =97-37-41=87-60 =60-41=17 =19【例4】把下面的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2×3=6 (2)32+16=4824÷6=4 48÷6=8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整体代换”的方法把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道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另一个算式计算得出的。
(1)2×3=6 24÷6=4 需要把6换成算式2×3,这样得到算式:24÷2×3,因为先计算2×3,所以添加小括号,算式为:24÷(2×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教(学)案

教学容买电器课型新授课时目标知识技能: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开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数1课时节次第 1 节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思考局部一、新课引入1.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课件显示:二、新课学习〔一〕买一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1.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2.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3.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教师想买一台洗说出四种电器的价格。
齐读问题,并列出算式。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算法。
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教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4.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二〕买一台洗衣机比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1.教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
2.学生独立思考,写一写,画一画,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3.小组交流。
4.算式:800-500=300〔元〕〔三〕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1.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小组交流。
三、巩固练习完成p44练一练1-5题四、课堂小结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汇报,展示。
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探索口算方法。
〔1〕出示图表。
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
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2.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1〕引导学生读懂奖励规那么。
〔2〕引导学生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3.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问题。
〔1〕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身边的时间:学习如何读取和表达时间,包括小时、分钟和秒钟。
2. 读秒:“刻钟”和“半刻钟”的概念,学习如何读取和表达30秒和15秒。
3. 约定时间: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制定约会时间,例如“早上六点”、“下午四点半”。
4. 时间的先后顺序:学习如何对一天中的事件进行排序,包括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
5. 时针和分针:学习如何识别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并了解它们的分别。
6. 时钟读数:学习如何读取和表示时钟的时间,包括整小时和半小时。
7. 时间问题:通过解决一些时间问题,如“多长时间后是下午四点?”或“过了多长时间是晚上八点?”,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8. 时间的日常应用: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的时间概念,例如计算时间间隔、制定计划和日程安排等。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计算:(36分)
1、口算:(17分)
400+300=5000-3000= 99+1=1000-1=1001-1= 999+1=1000-240= 450+540=5600-5000= 7000+600= 350-120=89+2=24÷6= 6×2= 7÷1= 35÷7= 98+22= 57-9= 4×2×8= 3×8÷6= 5×9-7= 6×6+20= 7+8+9= 7×4-7=
2、用竖式计算:(6分)
89+47= 187-53= 56+35-47=
3、脱式计算:(8分)
5×7-13 57-(27+17)63÷(78-69)72÷8+36
4、列式计算:(5分)
(1)除数是6,被除数是54,商是多少?(2)6的3倍加72,和是多少?
二、填空题.(24分)
1、(9分)(1)207读作()(2)八千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
(3)375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1个千、2个百、3个十和4个一是()
(4)九百六十一写作:_______________
(5)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分)
5431=5000+400+30+1286=()+()+()
8009=()+()3070=()+()
3、80里面有()个十.190里面有()个十.(1分)
4、找出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2分)
5、用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出()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写出来是.其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3分)
6、在()里填上“>”、“<”或“=”.(3分)
1000()99999()1011111()9999
1010()999+199()100-11001-1()999+1
7、在()里填上“+”、“-”、“×”或“÷”。
(2分)
45()5=96()7=13 87()24=63 27()9=6()3
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2分)
1090100911001909()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百位上的5和十位上的5一样大。
()
2、2、我有★★★,你有★★★★★★★★★,我的★是你的★3倍。
()
3、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
4、一万里面有100个一百。
()
5、最大的4位数与最小的5位数相差1。
()
四、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
1、比直角大的角是()。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2、4个千,5个一这个数读作()。
A、四千五百
B、四千零五十
C、四千零五
3、七千零三十八写作()。
A、7380
B、7038
C、7000038
4、从右边起,万位在第()位。
A、万
B、百
C、千
5、沙田小学一年级有400人,二年级的人数比一年级少一些,二年级有()人。
A、430
B、380
C、280
五、动手又动脑,请你画一画。
(6分)
1、一下面的点为角的顶点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2、画出比998多2的数。
·
3、在方格纸里画出向左平移9格的图形。
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8分)
1、水果店原有35筐桔子,又运进65筐,后来卖出了48筐,水果店现有桔子多少筐?
2、一双布鞋8元钱,3双布鞋的价钱正好可以买4双凉鞋.一双凉鞋多少钱?
3、二(1)班有24名男生和18名女生,每7名同学分成一组,可以分几组?
4、有这样的5张桌子,共需几把椅子?
5、一天吃3个苹果,吃了一星期,篮子里的苹果少了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6、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5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