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除热原的应用

合集下载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引言在现代制药工业中,高质量的制药产品是确保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石。

为了生产出纯净、无污染的制药产品,制药企业需要使用先进的膜分离技术。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作为膜分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药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

1. 制药工业中的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通过膜分离过滤、截留较大分子、分离溶液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质的技术。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的多个环节,如初步分离、精密过滤、浓缩、蛋白质纯化等。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作为超滤技术的一种,具有耐压性能好、通量高、脱盐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的水处理、废水处理等环节。

2.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1)水处理制药工业中,水是一个重要的原料和溶剂。

高纯度的水质对保证制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悬浮固体、细菌、病毒等颗粒物质,确保水的纯净度。

同时,耐压型超滤膜设备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溶解性有机物,提高水质量。

(2)废水处理在制药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颗粒物质和微生物等。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可以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分离和过滤,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回收利用。

同时,耐压型超滤膜设备还可以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的浓缩,减少废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3)制药品的纯化一些制药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溶液进行精密过滤和纯化。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可以实现对溶液中微小颗粒物质和溶质的截留和纯化,使得制药品的质量得到保障。

此外,耐压型超滤膜设备还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的有机物质和杂质,提高制药品的纯度。

3. 耐压型超滤膜设备的应用案例(1)制药废水处理某制药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使用了耐压型超滤膜设备。

该设备成功去除了废水中的微生物、悬浮物质和有机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回收利用。

经过该设备处理后,废水的COD值显著降低,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保护了周边环境。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质 、 分 子 物 质 、 体 物 质 和 其 他 分 散 物 溶 液 的 浓缩 、 离 、 纯 和 高 胶 分 提 净化 , 其 适 用 于 热敏 性 和 生 物活 性 物 质 的分 离 和浓 缩 。超 滤 膜 能 尤 截 留分 子 量 上 千 至 数 十 万 的 大 分 子 , 能 完 成 微 滤 的 除 颗 粒 、 菌 除 除 和澄 清 等 作 用 外 . 能 除去 微 滤 不 能 除 去 的病 毒 和 热 源 , 要用 于 还 主 浓缩 生 物 大 分子 , 或除 去 胶 体粒 子 , 血 清 蛋 白 的分 离 、 如 血浆 中成 分 IMN I g g G ̄分 离 、 干扰 素 的浓 缩 纯 化 、 和 蛋 白质 等 的浓 缩 等 。 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l ' ' ' ' ' l '
店 的 控 制管 理 能 力 没 有 同 步提 高 , 即使 拥 有 再 多 的 店 面 、 高 的销 再 售 额 , 转 化 不 成 自身 的核 心竞 争 优 势 。 此 情 况 下 , 营 发 展 模 也 在 直 式 的魅 力再 次 显 现 , 于是 众 多 连 锁 药 店 又 转 移 到 发 展 直 营 店 , 盟 加
式 拓展 药 店 的方 式 开 始放 缓 。
断 提 高 连 锁 经 营 的规 模 化 水 平 , 以 提 高 企业 竞 争 力 , 我 国连 锁 可 但 药 店 正处 于 一 个 激烈 竞 争 时期 , 速 拓 展 市场 已经 不是 连 锁 药店 发 快
展 的 首要 因素 , 要 连锁 药店 在扩 张 门店 时 注重 市 场 的前 期 调研 工 需

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除热原的应用

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除热原的应用

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除热原的应用超滤技术是一种在制药工业中应用广泛的技术,它的主要应用是去除热原。

热原是一种能引起发热反应的大分子物质,它会对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除去热原是制药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问题。

超滤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它能够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并除去,从而达到去除热原的目的。

超滤器是超滤技术中的重要设备,超滤器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杂质和纯化物质,从而实现去除热原的目的。

超滤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超滤器实现分子量大小的分离,并将大分子的热原分离出来。

超滤技术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将待处理液体加入超滤器中,超滤器会将大分子物质筛选掉,而小分子则通过筛网而流出。

因此,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应用广泛,成为制药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主要应用是去除热原,它能帮助制药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风险。

下面分别介绍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两种应用方式:1.超滤技术在制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超滤技术在制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制药企业在制造肝素时,超滤技术可以将小分子物质分离出来,从而去除热原,提高肝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超滤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口服药品的生产,超滤技术可以去除口服药品中的杂质和其它大分子物质,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超滤技术在制药审批过程中的应用超滤技术在制药审批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超滤技术可以帮助制药企业验证制药生产工艺的合适性和有效性,从而加速药品的上市审批。

例如,在制造高浓度蛋白药时,超滤技术可以去除热原和其它大分子物质,从而验证制药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结综上所述,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制药企业去除热原,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风险。

超滤技术可以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和审批过程中,帮助制药企业验证工艺,加速药品上市审批。

因此,超滤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超滤法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新工艺

超滤法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新工艺

参考文献(略)!作者单位:济南博康药业有限公司超滤法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新工艺山东鲁南制药厂韩振明巩士周顾邦进冠舒注射液以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中药注射液。

但在生产过程中,热原问题往往是约束生产的关键因素。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内毒素,大多是由磷脂、脂多糖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除热原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制药厂多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微空滤膜过滤法及垂熔漏斗过滤法。

从工艺上看,重复多次操作带来新的污染;而从效果上看并不理想。

超滤法是唯一能用于分子与分子间分离的过滤方法。

它是利用高分子薄膜的选择性与渗透性,在常温条件下,依靠一定的压力和流速,使孔径小于薄膜孔的小分子渗出,而大分子被截流的技术。

!"实验材料!"!超滤膜:#$%&型,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有限公司通过鉴定;卫生级蠕动泵:成都生保实业公司;微孔滤膜,浙江省医疗器械公司。

!"’鲎试剂:(")*+/$*,,灵敏度!-./*+厦门鲎试剂厂;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制。

丹参药材:山东蒙阴产;茵陈、元胡、葛根:临沂市药品供应站。

!"/实验动物:家兔,专供常规热原实验动物。

’"方法与结果’"!丹参与茵陈原药材的提取:丹参及茵陈原药材采用水提醇沉法,即采用纯水煎煮,0)1乙醇醇沉的方法,制得后加入已试验检查过无内毒素的元胡全碱及葛根黄酮苷。

共得八批供配液(分别为(!(!!’;(!(!!);(!(!!2;(!(!!&;(!(!!3;(!(!!0;(!(!’’;(!(!’/)。

其中(!(!!’和(!(!!)在醇一醇二时各加!1活性炭,其余各批只在出供配液时加(")1活性炭煮沸。

(!(!!’,(!(!!),(!(!!2和(!(!!&垂熔玻璃漏斗过滤;(!(!!3和(!(!!0微孔滤膜过滤;(!(!’’和(!(!’/超滤膜过滤,同时收集滤液,固封后!((4煮沸5(分钟,作为热原实验品。

超滤膜的应用与原理

超滤膜的应用与原理

超滤膜的应用与原理应用介绍超滤膜(Ultrafiltration Membrane)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和浓缩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悬浮物。

超滤膜能够移除溶液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胶体和微生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和饮料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

工作原理超滤膜是一种半透膜,由于具有较大的孔径(通常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使得溶液中的溶质、胶体和微生物无法通过膜孔,但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可以通过膜孔。

超滤过程是通过施加一定压力将原料液体推入超滤膜的一侧,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让溶剂和小分子通过膜孔,而大分子被滞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应用领域1.水处理领域:超滤膜常用于水处理中的脱盐、除菌和除臭等过程。

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此外,超滤膜还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污水,去除有害物质。

2.食品和饮料工业:超滤膜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去除牛奶中的脂肪和细胞、浓缩果汁、澄清啤酒、去除蛋白质等。

超滤膜能够保持食品和饮料的原始口感和营养成分,提高产品质量。

3.制药工业:超滤膜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它可以用于浓缩和纯化抗生素、脱除药物中的无效成分、去除微生物等。

超滤膜在制药领域中具有高分离效率、低能耗和占地面积小的优势。

4.生物技术:超滤膜在生物技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被用于澄清和浓缩发酵液、分离和提纯重组蛋白、分离细胞和培养基等。

超滤膜具有滤液清澈、分离效率高、易于操作等优势。

主要优势1.高效分离:超滤膜能够有效地分离和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悬浮物,具有高分离效率。

2.营养保留:超滤膜在处理食品和饮料时能够保留产品中的营养成分,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失。

3.操作简便:超滤膜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施加一定压力即可实现分离过程。

4.低能耗: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超滤膜具有低能耗的优势,有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

使用注意事项1.清洗维护:超滤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以保证膜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超滤法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新工艺

超滤法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新工艺

超滤法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新工艺
近年来,冠舒注射液作为一种极其常用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品,因其显著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等优点,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然而,冠舒注射液中含有的热原蛋白极易引发药物热原性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小的风险和负担。

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蛋白的新技术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滤法作为一种基于分子尺寸的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离、提纯和除去蛋白等大分子物质。

在这项新工艺中,我们采用超滤膜作为分离和纯化蛋白的工具,利用其滤过性能和分子筛选作用,通过筛选热原蛋白从而实现冠舒注射液中热原蛋白的有效去除。

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将冠舒注射液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需要的成分。

然后将处理后的冠舒注射液注入超滤装置中,通过超滤膜的孔隙筛选,将热原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从药液中分离出来。

最后,我们再用适当的缓冲液来冲洗超滤膜,以彻底去除残留物,从而得到纯净的冠舒注射液。

相比传统的热处理和酸处理等方法,这种超滤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不需要引入任何化学试剂,避免了化学反应对药品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药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此外,超滤法还具有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经过多次实验和优化后,我们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超
滤法除去冠舒注射液中热原蛋白的新工艺,该工艺不仅使药品更加安全和可靠,而且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这种新工艺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超滤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作用

超滤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作用

超滤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 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已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一项重大高新生产技术,先后出现了微滤(MF)、透析(OS)、电渗析(ED)、反渗透(RO)、超滤(UF)等一系列膜处理技术"并开始投入工业化应用。

超滤(ultrafilration ,UF) 其基本原理类似机械筛,因其孔径较小,可截留分子量为300~300000的分子或微粒。

当溶液体系进入超滤器时,在滤器的超滤膜表面发生分离,溶剂(水)和其它小分子透过通常为不对称结构的滤膜,大分子溶质和微粒(如蛋白质、病毒、细菌、胶团等) 被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目的。

超滤已被日益广泛地用于某些含有小分子量溶质、高分子物质、胶体物质和其他分散物溶液的浓缩、分离、提纯和净化,尤其适用于热敏性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超滤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精制过程,与传统的醇沉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首先,超滤为物理过程,不加入化学试剂,对药物有效成分影响小,同时减轻环境污染;其次,超滤方法操作简单,可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成本。

1 超滤膜及其特点超滤膜是膜分离过程的核心,需要充分考虑膜材质和截留分子量等因素,作出恰当选择。

在选择膜材质时,要特别注意膜材质表面物化性质,因为在膜面处溶质和膜之间会有静电作用或电荷转移反应,膜表面的极性和膜所处的操作境(流速、温度、压力和pH 值等)对膜的分离效率影响很大。

常用的膜材质为聚丙烯腈、聚醚酮、聚砜、聚酰胺、聚偏氟乙烯等。

由于中药成分中粘性物质含量高,膜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最好采用耐污染的膜材料如聚丙烯腈、磺化聚砜膜等。

膜的孔径或截留分子量的选择虽然主要是根据被分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但是分子的水力学尺寸不仅与其构型和聚集态有关,而且还与药液的浓度有关。

鉴于中药体系的高粘高膜污染特性,选择膜的截留分子量时应适当增大。

中药制剂工艺中超滤法应用分析

中药制剂工艺中超滤法应用分析

中药制剂工艺中超滤法应用分析摘要:将超滤法合理地运用到中药制剂工艺操作中,有助于中药制剂生产水平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超滤法在中药成分分离制剂工艺、注射类中药制剂工艺、口服类中药制剂工艺、药浸膏中药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实现了对超滤应用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中药制剂生产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中药制剂;制剂工艺;注射药液引言:超滤法是指一种通过向原料施加推动力,使其流过半透膜,实现物质分离的选择性分离方法。

在中药制剂工艺中运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回收中药材料中的各类成分,为后续的制剂工艺操作提供方便,因此,应深入分析超滤法的应用,以寻求更好中药制剂生产方案,推动中药制剂生产力的发展。

1.超滤法在中药制剂工艺中的应用优势在超滤法中,工作者需要运用专门的设施,向中药制剂材料施加0.1~0.5MPa 的压力,推动其通过半透膜,而半透膜呈微孔结构,其能够根据材料中各个成分的颗粒直径,对各类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帮助人们提取和回收中药材料中的有效成分。

从总体上来看,超滤法的操作较为简单,能耗也比较低,而且超滤法属于物理提取方法,不会在提取物中遗留有害成分,这让整个提取过程更加安全。

由此可见,将超滤法应用到中药制剂工艺中,能够让该工艺更加高效、低成本、安全。

1.中药制剂工艺中超滤法应用1.在中药成分分离制剂工艺中的应用在中药制剂工艺中,超滤法作为一种提纯、分离方法,其能够有效地将中药药液中人们所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为中药的定向制备提供有利条件。

在超滤法的应用下,人们需要先检测出有效成分的颗粒直径,然后根据颗粒直径选择合适的半透膜,再以加压的方式,推动药液材料通过半透膜,即可将有效成分从药液中提取出来,然后运用提取出的中药成分进行定向的药剂制造。

就目前来看,超滤法已经成为了提取黄芩甙成分的最优工艺方法。

在中药成分分离工艺中,可以先进行预处理,将药液的PH值控制在合理内,然后选用截留值为6000~20000的半透膜进行超滤法提取,即可有效分离黄芩甙成分,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提升药液的温度,来提高回收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除热原的应用《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第19卷第3期8~12页楼福乐毛伟钢陆晓峰梁国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 201800)陆文达黄梅菊(上海福达药业有限公司,上海 201400)摘要介绍了热原的本质,它的定量表示及测定方法。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超滤法去除注射液中的热原已在医药行业实际应用。

列举了国外多项应用实例,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生产的卷式超滤装置在药液除热原工艺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热原超滤卷式超滤装置分类号 TQ028.8随着膜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制药工业中应用超滤膜分离工艺除去(或降低)注射用药物(药液)中热原含量,使之符合药典规定,正在日益广泛的应用。

例如日本、美国药典允许大输液除热原采用反渗透和超滤单元。

而国内也正在探索和寻求用国产超滤设备去除热原的方法和工艺。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制、生产出多种材质和规格的超滤膜以及板框式和卷式超滤系列设备,已在许多领域应用,为了在制药工业除热原项目的推广使用,笔者在有关文献的调研基础上进行了应用试验工作,并取得成功,从而促进超滤法除药液中热原这一工艺得到应用开发。

1 热原1.1热原的本质M.Thmas等[1]指出,热原(Pyrogen)又称内毒素(Endotoxin),产生于革蓝氏阴性(Gram-nagative)细菌的细胞外璧,亦即细菌尸体的碎片。

它是一种脂多糖物质(Lipopoly-saccharide),简称LPS,其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根据产生它的细菌种类而定。

在水溶液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可为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

最近已揭示了类脂A(Lipid)也是热原物质,构成为危害人体的内毒素,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000。

永田彦等指出[2],发热性物质即热原有两类:一类是低相对分子质量发热物质(Pyretice),另一类是高相对分子质量发热物质(Pyrogen),它们统称为内毒素。

一般认为热原是指细菌发热物质,它由革蓝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的外膜构成。

更进一步分析其主要成份是脂多糖(LPS)及类脂A,是热原的活性部分。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1万~2.5万,在水溶液中形成缔合体,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0万~100万。

这类物质具有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不易被除灭。

表1 LPS加热失活时间加热温度℃LPS失活时间/min250 30以上200 60以上180 120以上1.2热原的定量表示热原可以用浓度来定量标度。

文献大都以每毫升克数为浓度单位,一般单位为ng/ml,即10-9g/ml,或pg/ml,即10-12g/ml。

也有采用EU/ml为热原单位。

我国1998年药典确定用EU/ml为热原单位。

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比较复杂,因为来自不同种类细菌的热原毒性表现不尽一致。

美国有关部门对大量试样数据采用概率统计方法提出如下结果:对EC类细2菌1ng/ml=5EU/ml;类细菌1ng/ml=10EU/ml。

日本药检部门报告对EKT类细菌1ng/ml=8EU/ml。

1.3热原的测定方法热原的分析、测定方法主要有鲎试剂法和家兔法。

1.3.1鲎试剂凝胶法该法是利用鲎试剂检测供试品中或其表面可能存在的细菌内毒素浓度的一种方法[3]。

目前,各国药典收载的细菌内毒素试验法均包含凝胶法。

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是以凝胶法为基础,通过试验证明供试品某一浓度对凝胶法不存在干扰作用后,在供试品的有效浓度范围内,根据供试品的内毒素限值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4]。

1.3.2家兔法该法则为各国药典中规定的标准检测方法,可简述为取3只健康家兔各注入规定量的试样,在一天内单兔体温上升不超过0.6℃,3兔总升温不超过1.4℃,即被认为试验中热原含量合格。

1.4热原对人体的危害据文献[2]报道,将热原浓度为5ng/ml的试样注入家兔体内,总量达到50ng/kg(体重)时,家兔体温上升值达0.6℃。

人体感染发热的灵敏度是家兔的3倍。

如有微量热原混入药剂中注入人体血液系统,会导致严重发热,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尽可能降低药液中热原的含量是十分必要的,特别当注射液(如大输液)用量较大时,对热原的浓度要求应更为严格。

例如上海长征制药厂对大输液的热原合格指标控制值为0.25EU/ml。

2 超滤膜分离法去除药液中热原注射用药液(或注射用水)除热原,使之符合药典的检测规定,是医药工业中的基本生产环节。

目前,一般介绍除热原的方法有以下3类:⑴蒸馏法生产去热原水,作注射用水、洗涤水等,但其成本较高。

⑵吸附法除热原。

其中方式一是表面吸附剂吸附致热性物质,而让产品物质通过。

方式二是吸附剂吸附产品物质,让热原流出,再把产品物质从吸附剂表面解析回收。

用作吸附的物质可以是硅泥、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禁止使用石棉作为吸附剂。

⑶膜分离法除热原作为一种新工艺、新技术,正在制药行业推广应用。

2.1超滤法除热原超滤法除热原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选用何种规格的超滤膜为宜,首先须了解药液中e 热原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性质以及浓度。

文献[1]提出,由于脂多糖的终端结构类脂A具有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需选用切割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

如果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万至20万的超滤膜,除去相对分子质量为几万到几百万的热原,则应再使用热原吸附剂除去小相对分子质量的热原,包括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的类脂A。

这些不同规格滤膜的平均孔径为2nm到0.1μm稻见良秋等报道[5],用超滤法除热原,必须采用孔径为1nm的超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6000左右。

但产量低,处理量大时,设备大型,压力要求也较高。

其次,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规格为5000或10000的超滤膜除热原,对部分含有较大相对分子质量成份的药液是不合适的。

因为,在除去热原的同时会把药液中的有效成分阻留与吸附,使产品得率大受影响。

因此,也有选用10万至30万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滤膜除去大部分发热性物质后(产品物质基本上通过滤膜),再采用热原吸附剂除去余下部分热原,使得产品收得率既高,去除热原效果又好。

为了提高产量,采用聚酰胺(尼龙)为原料制成的微孔滤膜,过滤热原浓度为20ng/ml的自来水,由于材质具有特异的吸附热原的特性,过滤后的水质符合药典规定,其产量高达2000L/(m2·h)。

K.Mueeller报道[6],除热原用超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规格是6000。

永田彦在其专利[2]中称,一般的注射液,为除去低相对分子质量发热物质,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万的超滤膜。

田原修等[7]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万的超滤膜,平板式装置,除去乳酸钠中的热原。

桥本雅文[8]指出,一般从低相对分子质量药液中去除热原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万的滤膜,包括静脉注射液除热原。

M.M.Solin报道[9],用尼龙66制成的带电荷微孔滤膜,孔径大小为0.1、0.2μm和0.45μm,也可用于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万的葡聚糖溶液除热原。

其中0.45μm的微孔膜作预处理,0.1μm和0.2μm的微孔膜进一步作除热原处理。

综上所述,超滤膜孔径及材质的选择,需视被处理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特性,及药品中热原的含量而定,通过工艺试验选择最为合适的超滤膜规格及处理工艺。

2.2超滤法除热原的效率由于超滤膜的活性层很薄,用久了可能会出现针孔,降低截留率造成热原和细菌的泄漏,另外设备结构上的不合理也可能存在卫生死角而影响滤清液的质量,若再加上存在类脂A 的致热物质,因此超滤除热原的效果往往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清除,表2就文献报道中的有关数据予以归纳。

表2 超滤除热原效率项目热原浓度/(ng·ml-1)原液滤清液去除率/%滤膜规格膜孔径/μm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万SOD药液除热原约1万1~10 99.9~99.99 —10HAS的精制1300 3 99.8 —8乳酸钠除热原__ __ >97 — 1制备超纯水7.1 <0.1 >98.6 0.01 —自来水除热原20 合格~90 0.2 —药液500 —>97 0.1 —由表2可见,超滤膜对热原的去除率较高,变化范围较宽,高达99.99%,低为90%以上。

究其原因可知,热原是一类形态和相对分子质量均不确定的物质,热原的种类、浓度随药液而异,因此热原去除率也是个多因素决定的量。

3 超滤除热原国内外应用实例[10~13]3.1 SOD药液除热原[2]用二级处理工艺,超滤 + 吸附法,使SOD药液的回收率、产量、重复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十分优异。

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万,对牛血清蛋白(相对分子质量6.7万)的截留率为60~80%,二级脱热原吸附剂经筛选后确定,对药液的化学组分适当调整,有利于提高收率。

超滤膜的再生采用通常的1mol/L的NaOH浸泡处理,吸附剂的再生经三步处理。

SOD药液经家兔法检测,呈阴性。

处理结果列于表3。

表3 超滤、吸附法除SOD药液中热原发热性物质去除方法热原浓度/(ng·ml)-1处理前处理后SOD回收率/%膜过滤+去热原吸附剂处理约1万0.01以下96膜过滤约1万1~10 98吸附法(比较例)约1万10~100 —3.2治疗脑血栓新药(Prourikinase)除热原[7]本药品为治疗脑血栓的特效药,注射治疗,药品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5万。

为此而研制了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规格为30万的超滤膜,用作一级超滤处理。

二级处理亦用脱除热原吸附剂。

处理后的主要结果见表4。

表4 超滤、吸附法除Prourikinase药液中热原发热性物质去除方法内毒素浓度/(ng·ml)-1处理前处理后药液成分收得率/%膜过滤+去热原吸附剂处理0.1~1万0.01 >90膜过滤0.1~1万1~10 98 脱热原吸附柱(比较例)0.1~1万10~100 —3.3乳酸钠除热原[6]由于质量分数为70%的乳酸钠粘度高,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万的滤膜过滤时通量较低。

为了提高产量,采取对设备、管路夹套加热的方法,使料液升温至50~60℃,这个措施明显地提高了处理产率,如图1可见,58℃时的过滤速度为40℃时的2.5倍,而热原去除率保持在97%以上。

温度超过60℃后,由于膜孔径放大,膜的截留率下降,致使除热原效果明显下降。

所以说,超滤法除热台对不同的药液均有一个确定工艺条件的试验过程。

图1 超滤产量与料液温度关系3.4制备超纯水[14]采用超滤组件 + 离子交换 + 离子交换纤维三级处理流程,构成小型化超纯水制备装置,满足电子、医药、精密化学分析等部门的使用要求。

其中离子交换纤维是专利成果。

超滤膜的分离孔径为10nm,内径250μm,膜厚30μm,过滤面积1.6m2,装填混合树脂MB-2型1.8L,纤维混合体0.2L,流速50L/h,装置体积45cm×45cm×25cm,质量20kg,一次可制纯水600L,水质指标详见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