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南宁市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宁市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目录1 前言 (2)1.1 选题依据 (2)1.1.1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需要 (2)1.1.2 积极响应相关政策文件倡议与部署 (2)1.1.3 促进特色体育小镇良性发展的紧迫需要 (3)1.2 选题意义 (3)1.2.1 实践意义 (3)1.2.2 理论价值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2.1 文献资料法 (3)2.2.2 问卷调查法 (3)2.2.3 数理统计法 (4)2.2.4 实地考察法 (4)3 文献综述 (4)3.1 相关概念界定 (4)3.1.1 特色小镇 (4)3.1.2 特色体育小镇 (5)3.2 特色小镇、特色体育小镇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相关研究 (5)3.3 特色小镇、特色体育小镇发展对策的相关研究 (6)4 南宁市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现状分析 (6)4.1 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的基本情况 (6)4.1.1 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资源条件 (7)4.1.3 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服务类型 (10)4.1.4 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接待人数 (11)4.2 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消费者情况 (11)4.2.1 性别 (11)4.2.2 年龄 (11)4.2.3 学历 (12)4.2.4 职业 (12)4.2.5 收入 (12)4.2.6 消费 (13)4.2.7 满意度 (13)5 南宁市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存在的问题 (14)5.1 宣传手段单一,推广效果不佳 (14)5.2 项目内容单薄,产品结构欠佳 (14)5.3 配套设施落后,消费体验不良 (14)5.3.1 住宿条件 (14)5.3.2 餐饮卫生安全 (14)5.3.3 周边配套 (14)5.3.4 交通条件 (15)5.4 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下 (15)5.5 经营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不强 (15)6 南宁市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发展对策 (15)6.1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小镇档次 (15)6.2 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15)6.3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应 (15)6.4 注重产品创新,增加体验项目 (16)6.5 丰富产品种类,满足消费需求 (16)7 结论 (16)参考文献 (17)附录1:关于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服务对象调查问卷 (17)附录2:南宁市马山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发展情况访谈提纲 (21)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深受喜爱户外运动。
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广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多个文件就旅游业、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指导性意见及建议。
文章在分析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其他地方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在深入调研后,就马山县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
农业旅游是指以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把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利用农业景观、农村空间、乡村民俗等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的一种新型经营形态,其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的空间[1]。
马山县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具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曾经石漠化严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十一五”期间,马山县开始将发展旅游特别是农业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应用SWOT 分析法就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剖析,就如何利用各种相对优势助推马山县农业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现状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
东靠忻城、上林县,西接大化、平果县,南临武鸣县,北隔红水河与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相望。
县城距首府南宁市96公里。
马山县历史悠久,其行政区域由原来的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全县辖11个乡(镇),总人口54万余人,以壮族为主,壮、汉、瑶、苗等民族杂居。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马山县各民族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个性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民俗源远流长,有多样特色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有独特的婚嫁习俗;有花朝节、祭扫节、敬牛节、中元节、达旺节等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日。
马山县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扁担舞等。
马山县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被列为广西金银花中药材产业重点县,金银花种植基地、旱藕加工基地、竹笋加工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旅游等景观已基本成型并在进一步拓展延伸。
县产业开发专责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

县产业开发专责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县产业开发专责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一、持续推进“开展生产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互联网+扶贫工程”,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二、新增脱贫攻坚资金、工程、举措向深度贫困村集中。
配合做好企业与深度贫困村的结对帮扶工作;指导推进14个深度贫困村建设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扶贫产业工程建设。
三、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推动每个贫困村开展3+1个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
四、推进粤桂扶贫协作,深化我县与广东茂名市电白区之间的农业交流合作。
五、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马山县2022年预脱贫村“3+1”个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到达60%以上(无劳动能力和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除夕卜)。
六、加快推进旅游生态扶贫,重点实施15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七、继续依托环广西自行车赛、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攀岩特色小镇”“文化体育旅游美食节”等载体,持续深化“体育+旅游+扶贫”的开展模式。
八继续加大商标培育力度推动产业开展,力争马山“里当鸡”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
九、继续大力推进电商产业开展,加快产业扶贫,重点开展“电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公司和农户共赢,推广“电商+一镇一品”模式,着力打造农特产品品牌,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2022年创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十、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能源开展规划,以规划引领,以重大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我县光伏扶贫产业开展。
十一、不断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管理考核,突出科技特派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和典型示范,推动我县科技扶贫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2022年3月2日县产业开发专责小组。
广西“文旅+”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

广西“文旅+”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作者:刘倩玲梁碧容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07期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释放消费潜力为目标,广西发挥区域、民族和东盟等特点和优势,激发“文旅+”动能,培育“文旅+教育、康养、农林、交通、电竞”文旅新模式,发展文旅夜间经济,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以沉浸式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标杆,焕新“三月三”节庆壮族传统文化时尚绽放,科技赋能创意发掘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跨境旅游与电商直播东盟合作路径再拓宽等新业态,推进文旅转型升级,打造消费新场景新热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的高品质文旅需求。
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释放消费潜力,广西文旅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旅游业态优势和特点,凸显文化主题,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迎来一波复苏与发展的新高潮。
2023年,广西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4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1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7%和70%。
2024年一季度,广西共接待游客2.37亿人次,同比增长2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1.76亿元,同比增长23.9%。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多种文旅新业态列入鼓励类。
截至2024年6月,广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培育“文旅+”十大类型新业态项目共计72个,激发“文旅+”动能,不断释放消费活力,打造消费新热点,更好满足人民的高品质文旅需求。
跨产业融合亮点纷呈,开启文旅经济发展新篇章广西不断促进文旅与教育、康养、农林、交通、体育、电竞等产业跨界发展、相互渗透,让众多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呈现“老树发新芽”的新景象,旅游市场变化日新月异,文旅业适时转型,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推动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文旅+教育”,研学旅游发展迅猛2023年以来,广西各部门有机整合资源,大力推进研学旅行发展。
截至2023年9月,广西共发布55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涵盖广西14个市各研学旅行景区及课程。
马山:“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的变迁

11农家之友 2020.10体旅联姻 去马山,跑山马!成为国内外马拉松爱好者的共识。
这一切,源于2016年的首届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赛事举行。
赛道就设在乔老河岸边和大石山脚下,赛事期间,沿岸各村寨的村民身着节日盛装,搬出“马山文化三宝”—壮族会鼓、三声部民歌、扁担舞,迎接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和嘉宾游客。
“好多地方都有观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为我们加油助威,感觉越跑越有劲。
”“马山的赛道很有挑战性,而且两边风景很漂亮,就像人在画中游……”中外参赛选手都对马山赞口不绝。
马山跑“山马”(山地马拉松),一“跑”走红!当年的赛事还获得了“中国山马赛最美赛道奖”,从此,声名远扬。
马山县距南宁市96公里,这里风景秀丽,自然生态好,有“天然氧吧”美誉。
但曾经在世居于此的村民眼中,这里只是个地贫人穷的“山窝窝”。
“人家来选址时,我们还搞不懂哩。
马山的山路,开车上去都难,还要跑马拉松?还要骑自行车拐来拐去地上山?后来才知道,体育比赛就是挑战越大越刺激。
你看我们的自然岩壁也是,直墙一面,看着都惊险,但天然适合搞攀岩。
”古零社区弄拉“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的变迁 开门见山,山外有山,这是游客来到马山的第一印象。
“奋进似马、坚韧如山”是马山人的精神写照。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治理重点片区,也是南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
这里石峰林立,山体连绵,土地生产能力弱,部分村屯还长期缺水,自古以来有“九分石头一分地”的说法,曾被联合国评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对于马山人来说,家门口的悬崖峭壁曾经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拦路石”。
但马山绿色资源、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黑山羊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等闪亮的名片。
马山县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打造一批生态综合示范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乡村休闲旅游点和精品线路,并持续举办月月生态体育旅游节、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攀岩精英挑战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摘要]在我国,文化旅游的开发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旋律。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广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等概念的阐释入手,对当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最后围绕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广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广西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策略分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全面推进广西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概念界定目前,学界对文化旅游的概念尚无定论。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以及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对文化旅游的定义,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
因此,文化旅游是一种活动,不是一种产品。
其关键在于文化,旅游只是载体。
同样,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也没有一个较完整的界定。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把文化旅游产业理解为:它就是以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等为内容,以旅游为载体或依托的综合性产业,具有综合性、载体性、体验性、创意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等特点的产业。
文化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具体内容。
文化旅游产品在广义上是指一种文化旅游吸引和文化旅游服务或文化体验过程,具有非物质性。
旅游者文化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主要包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文化旅游设施的文化内含与风格、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定位等等,其核心因素是文化旅游吸引和文化旅游服务。
马山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文本

第一部分文本目录规划总则 (1)第1条规划范围 (1)第2条规划期限 (1)第3条规划性质 (1)第4条指导思想 (1)第5条规划原则 (1)第6条规划依据 (1)第一章全域旅游资源评价 (3)第7条资源评价 (3)第8条创新资源 (3)第二章全域旅游市场分析 (3)第9条市场预测 (3)第三章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4)第10条发展理念 (4)第11条发展思路 (4)第12条定位目标 (4)第13条发展模式 (5)第四章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5)第14条总体布局 (5)第15条发展指引 (5)第16条项目体系 (6)第17条核心项目 (6)第五章全域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8)第18条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8)第19条全域旅游线路组织 (8)第20条全时全季产品策划 (9)第六章全域旅游基础及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9)第21条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9)第22条咨询集散体系建设 (10)第23条旅游标识体系建设 (11)第24条旅游厕所体系建设 (11)第25条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11)第七章全域旅游服务要素体系规划 (12)第26条旅游住宿体系建设 (12)第27条旅游餐饮体系建设 (12)第28条旅游购物体系建设 (12)第29条旅游娱乐体系建设 (12)第30条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3)第八章全域旅游乡镇体系规划 (13)第31条乡镇发展引导 (13)第32条美丽乡村建设 (13)第33条扶贫就业发展引导 (14)第九章全域旅游+产业体系规划 (14)第34条全域产业融合思路 (14)第十章全域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规划 (15)第35条旅游形象规划 (15)第36条市场营销规划 (15)第十一章全域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15)第37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第38条旅游环境规划 (16)第39条人文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 (16)第40条乡土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 (17)第41条全域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17)第十二章全域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18)第42条体制保障 (18)第43条政策保障 (18)第44条资金保障 (18)第45条人才保障 (18)第46条旅游安全保障 (18)第47条旅游合作保障 (18)第48条土地利用保障 (18)第49条全民参与保障 (19)第十三章附则 (19)第50条 (19)第51条 (19)第52条 (19)附表: (20)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马山县行政管辖区域范围,包括7个镇(白山镇、百龙滩镇、林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永州镇)、4个乡(乔利乡、加方乡、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涉及133个村和18个社区。
广西马山恒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广西马山恒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广西马山恒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广西马山恒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 香 信 素 有 “ 河 画廊 ” 称 的 红 水 河 百 龙 滩 风 景 区位 于 马 山 境 修 , 阳寺 凭 借 其 广 泛 的 影 响 力 , 火 极 为 旺 盛 , 徒 遍 及 区 红 之
已 内北部 , 风景 区保 留 原 红水 河 道 和 多级 河 床 之 形 态 , 年 四 季 内外 。洞 中寺 院 称 为 其一 大景 观 , 成 为 环 大 明 山旅 游 圈 的新 一 可 通 航 、 流 。 两 级河 床层 次 分 明 , 落 有 致 , 为 天 下 绝 滩 , 亮 点 。 漂 错 称 更 有 多 处 沙 洲 、 崖 、 滩 , 石嶙 峋 。 奇 百 怪 。 奇 滩 怪 峡 勾 悬 河 乱 千
厕 出 一 幅 “ 河 画 廊 ” 红 。 金 伦 洞 位 于 广 西 名 山— — 大 明 山 马 山县 杨 圩 西 北 3公 里
除 了灵 阳寺 . 有 风 光 旖 旎 的八 十 里 红 河 画 廊 , 魅 舞 弊 还 鬼
的金 钗 石 林 城 堡 等 。
( ) 瑶 民 族 独 特 的 民俗 风情 三 壮 马 山县 蕴 育 和 形 成 了 自 己独 特 的 民族 风 情 文 化 。壮 乡会
文化 瑰 宝 ” 已 被 列 入 国 家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扩 展 名 录 。 山 有 国 家 重 点 保 护 植 物 5种 。 家 重 点 保 护 动 物 2 , 马 国 2种 。 此 外保
壮族会鼓 , 扁担 舞 等也 蜚 声 中外 。
存 有 大 面 积 较 为 完 好 的 喀 斯 特 森 林 ,弄 拉 屯 种 植 和 野 生 的 中
全县 共有 l 乡镇 。 面积 26 1 总 3 3平 方 公 里 , 居 着 壮 、 、 、 聚 汉 瑶
弄 拉 生态 旅 游 区 位是 典 型 的 喀 斯 特 岩 溶 山 地 区 .平 均 海
苗等 9个 民族 。 人 口 5 总 3万 。其 文 化 底 蕴 深 厚 , “ 国 民间 拔 5 0 7 0米 , 林 覆 盖 率 达 7 . , 目前 南 宁 市 石 灰 岩 石 是 中 0—o 森 96 是 % 文化 艺 术 之 乡 ” 。马 山县 的壮 族 三 声部 民歌 , 被誉 为 “ 中华 民族 山 植 被 和 生 态 环 境保 存 较 为 完 整 的地 区 。 称 为 “ 然 氧 吧 ” 被 天 。
摘
要: 文章 对马 山县的旅游文化 资源进行 了介 绍 , 并分析 了马山县旅游文化产业开发 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 , 针对这 些问题 ,
提 出了明确主题 , 加强 宣传 , 改革旅游产品等解决方案 , 以促进马 山县旅 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关 键 词 : 游 文 化 ; 化 产 业 ; 山 县 旅 文 马
【 讯 作 者 】 晓 (9 4 ) 女 , 族 , 西 南 宁 人 , 西 师 范 学 院教 授 、 究生 导 师, 事 区域 经 济 史 、 游 文 化研 究 。 通 吴 16 一 , 京 广 广 研 从 旅
如 大 小 厅 堂 . 大 厅 堂 达 35万平 方 米 。 高 石 针 两 根 并 举 高 达 的 目的 。随 着时 代 的变 迁 , 今会 鼓 活动 已演 变 为 地 方 传 统 节 最 . 最
} 【 收稿 1 2 1- 2 2 3期10 1- 1 1 }【 作者简介】 吴莹(9 9 ) 女, 18~ , 湖北孝感人, 西师 范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 2 1 广 0 0级旅 游管理硕士研 究生, 事旅 游文化研 究。 从
药 材 多 达 20多 种 。是 广 西 石 灰 岩 地 区 药 用 植 物 资 源 保 存 较 0 好 的 地 区之 一 。
( ) 史 悠 久 的古 文 化 遗 址 二 历
一
、
马山县的旅游文化资源
( ) 型 多 样 的 自然 生态 景 观 一 类
灵 阳 寺 又 名 荔 枝 岩 ,始 建 于 宋 代 元 丰 年 问 ,期 间 多 次 重
中图 分 类 号 :5 27 F9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5 O 3 ( O 2 0 — 0 4 0 2 9 一 4 8 2 1 )4 0 8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米 , 种 石 柱 、 花 、 乳 和 石 笋 与 地 下 河 流 构 成 了宏 伟 壮 各 石 石 马 山 县 地 处 广 西 中 部 , 明 山 北 麓 , 水 河 之 滨 , 于 南 2 大 红 位 宁 、 色 、 池 、 宾 四市 的结 合 部 。县 城 距 南 宁 市 区 9 百 河 来 6公 里 。 观 的十 里 画 廊 。 人称 “ 下 的 九 寨 沟 ” q 地 。l髓 (
第 3 卷第 4 2 期
Vo . 2 No4 I3 .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u a fS iu iest o r lo uh a Unv ri n y
21 0 2年 8月
Au . 01 g 2 2
马 山县旅游 文化产 业开发研 究
吴 莹 吴 晓
( 广西 师范学 院经 济管 理学 院 广西南 宁 500 ) 3 0 1
处 18 9 7年 1 2月 . 中 国 和英 国 溶 岩 专 家 为 时 2 经 7天 的 考 察 论
扁 三 歌 抢 赛 踩 证 , 龙 洞 被 誉 为 世 界 一 流 溶 洞 、 界 十 大 明 洞 之 一 。 广 西 鼓 、 担 舞 、 声部 民 歌 、 圩 、 花 炮 、 鼓 会 、 花 灯 是 当地 金 世 是 主要 的 民族 风 情 。 壮族 会 鼓 至今 已有 近 千 年 的 历史 ,古 时 当 喀 斯 特 地 貌 最 大 、 深 、 长 , 岩 景 观 最 丰 富 的 原 始 石 漠 溶 最 最 溶 祈 来 洞 。 洞 内游 程 l 0公 里 。 穿 1 洞 2座 山 腹 , 中有 长 廊 和 数 百个 地壮 族 群 众通 过会 鼓 活 动 , 求 达 到 驱 邪 镇 妖 、 年 风 词 雨顺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