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合集下载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

·肿瘤学研究·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2018年7月第3卷第13期DOI:10.19368/ki.2096-1782.2018.13.126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钱涛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苏州215200[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展开肺叶切除。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41.67±39.18)min、(110.75±39.19)mL、(12.38±0.57)个,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41.20±40.19)min、(109.00±48.76)mL、(12.45±0.60)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2、2.231、0.357,P>0.05);对照组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分别为:(4.96±1.08)d、(12.61±2.18)d、(6.42±1.32)分,观察组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分别为(2.35±0.27)d、(7.12±2.21)d、(3.72±1.27)分,因此,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52、10.265、9.224,P<0.05)。

对照组有2例肺不张、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有1例肺不张,0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7%,因此,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 P<0.05)。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临床治疗体会

260 引言肺癌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目前,手术式治疗发展特别快,最近20年来看,肺癌胸腔镜手术由于康复快、创伤小、效果不错、美观等特点已成为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推荐的早期治疗肺癌的标准手术方法。

而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其效果显著[2]。

现将58例患者纳入研讨范围中,其目的则在于分析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58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中筛选而出。

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均为周围型肺癌。

58例患者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分布44-73岁,平均年龄(58.7±11.6)岁。

病变位置:其中16例为左肺下叶、8例为左肺上叶、12例为右肺下叶、9例为右肺中叶、13例为右肺上叶。

术前cTNM分期为I-Ⅱ期,其中4例为I A期,17例为I B期,20例为ⅡA期,17例为Ⅱ B期。

经CT检查显示出肿瘤直径约20-50mm,均未行化疗和放疗。

所有患者以往无胸部手术史,也无手术禁忌症。

1.2 方法准备好胸腔镜系统、手术器械、缝合器、超声刀、内镜用血管锁及电凝钩等,并备好常规开胸包。

病人全身麻醉,气管内插入双腔管,患侧单肺通气。

侧卧位,手术者和第一助手均位于病人前侧,在腋前线第五肋间行切口采用切口保护套,切口长约40-50mm。

下叶切除时若肺裂发育较好,其处理顺序应当为动脉→肺下韧带→静脉→支气管→肺裂;对于一些肺裂发育不良者,采取无裂缝肺叶切除术的方式进行切除,其处理顺序依次为肺下韧带→静脉→支气管→动脉→肺裂。

而左肺上叶切除的处理顺序依次为尖前干动脉→上肺静脉→后端动脉→上叶支气管→舌段动脉→肺裂,在处理静脉之前游离显露出动脉干,同时将静脉尽量向远端游离;对于右肺上叶切除的处理顺序依次为前干动脉→上肺静脉→后升支动脉→上叶支气管→肺裂,在游离动脉前支后再对静脉进行处理,打开水平裂利于牵拉以及显露肺叶;对于右肺中叶切除的处理顺序依次为斜裂→静脉→支气管→动脉→水平裂。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手术,可以用于治疗肺癌、肺部感染等疾病。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个人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的一些心得如下:
1.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手术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手术可行性。

同时需要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手术步骤、可能的并发症等。

2.团队合作至关重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需要一个高度协调的团队进行操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恢复需要时间:虽然胸腔镜手术相对传统手术来说创伤较小,但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在术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遵守医生的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4.术后的生活调整:手术后需要进行一些生活上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度的体力活动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复发。

总的来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肺部手术方式,但仍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在手术前后认真配合,并遵循医嘱,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
果和康复效果。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我们要了解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的优势。

传统手术方式要通过较大的切口来进行手术,患者术后可能会有较大的疼痛感以及术后恢复周期较长的问题。

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则是通过仅在患者胸腔切一个小孔来进行手术,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恢复周期也缩短,术后美观度更高,从而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还有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操作精细等优势。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有效性也得到了临床实验的验证。

据相关研究表明,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术后并发症率较低,术后恢复快,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单孔胸腔镜技术在手术中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好处。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有效性确实是得到了广泛认可的。

我们也要看到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操作孔位较窄,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手术难度较大,需要手术医生有着更高的技术水平。

由于单孔胸腔镜技术的相对新颖,目前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的研究和临床验证,以更好地了解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有效性。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是得到了广泛认可的。

尽管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效果将会更加显著,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single-port thoracoscopic lobectomy,SPTL)是指通过一个4-5厘米的单个孔径进行肺叶切除手术的一种微创肺癌手术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多孔径胸腔镜手术,SPTL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

SPTL手术的关键技术是建立有效的肺叶切口和胸腔操作空间。

在手术开始前,患者需要完成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肺癌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手术需要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被置于侧卧位,手术区域被清洗消毒。

通过一个4-5厘米的孔径,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肺的腋前线穿刺进入胸腔,建立操作通道。

然后,在胸腔镜的引导下,在胸膜腔内完成肺叶切除手术。

SPTL手术需要使用弯曲度更大的器械,以适应单一通道的需要。

手术时需要注意保护肺组织和维护肺功能,防止空气漏入胸腔和切除后的血管破裂。

SPTL手术的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SPTL手术是一种肺叶切除的有效方法。

相比于开胸手术,SPTL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的术后疼痛也减轻了。

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SPTL手术可以联合术前化疗或放疗,作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SPTL手术的优势在于术后疼痛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由于SPTL手术只需要一个小孔径,术后的疼痛程度较小,患者术后需要的镇痛药物减少了。

SPTL手术没有大切口,对皮肤和软组织的破坏也较小,患者的切口美容效果较好。

SPTL手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由于操作空间狭小,手术的操作困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胸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SPTL手术器械长度有限,操作的灵活性受到一定限制。

在一些复杂的病例中,仍然需要开胸手术来完成肺叶切除。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的、具有很多优势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方法。

它不仅可以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进行肺叶切除,还可以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作用。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蒋先学【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18(003)010【摘要】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2016年6月—2017年11月开展单孔腔镜手术病例为实验组,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三孔胸腔镜为对照组.采取通过数字排列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n=44)和对照组(n=44),实验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VATS),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三孔法VATS),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体会.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手术时间(192.26±40.32)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72.12±52.23)min,对比值为(t=2.024,P=0.046);其术中出血量(231.12±50.23)mL、手术切口长度(4.68±1.62)cm个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48.82±51.42)mL、(14.23±5.3)cm(t=4.358,11.430,P=0.000<0.05);组间淋巴结清扫数量(21.3±3.4)枚、胸腔引流量(157.42±50.23)mL及并发症总发生率(6.82%)与对照组(20.1±3.8)枚、(162.23±54.12)mL、(13.64%),(t=0.480,2.296,P=0.488,0.129、χ2=2.532,P=0.111).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与三孔法VATS的疗效相差不大,虽然单孔VATS的手术时长要长于三孔法VATS,但该方法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的近期疼痛及远期感觉异常,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总页数】3页(P118-120)【作者】蒋先学【作者单位】岳池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四川岳池 63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相关文献】1.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体会 [J], 蒋先学;2.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 李东涛;高军;刘成昌;陈秀科;罗佩3.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J], 丁理星;夏俊4.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J], 刘旭东;赵桂5.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疗效分析 [J], 庞永通;冯华飞;张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体会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体会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体会近年来,肺癌案例发病率持续上升,使得肺癌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肺癌治疗中,放射治疗和化疗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最有效的仍然是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相对较高的治疗成本,使得患者无法承受。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快速、低损伤甚至免痛的新型手术治疗方法。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一种以经气管胸腔镜和腹腔镜为组合的胸外科术式,由一个操作口在胸腔内实现肺部和腹部的操作和视野。

它将传统开胸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结合起来,只需一个切口,可以治疗胸腔和腹腔的全部病灶,减少患者的创伤,减少恢复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于2020年11月开始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有9例患者接受了该项手术。

患者平均年龄为67岁,患者均经过放射治疗和化疗后,仍有病灶无法消失,最终决定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肺造影、肺功能检查、血液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过程中,采用胸腔镜结合肺部托塞德利技术,以一孔结合胸腔镜和腹腔镜进行操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手术切除范围内均没有肿瘤残留,病灶完全切除。

术后随访发现,9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无复发,比传统开胸手术减少了恢复期,手术创伤也较小。

经过以上9例患者的治疗,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安全、进行及恢复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更优越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恢复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肺癌治疗方法。

然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包括其复杂的技术要求,需要多名外科医生共同操作;腹部操作需要长期经口气管需要师兄训练;腹腔镜拥有独特性,特别是在器械操作时,可能由于操作者技术不足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服药及护理费用较高,部分患者可能负担不起。

单孔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研究

单孔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研究

单孔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研究摘要:本综述探讨了单孔胸腔镜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研究。

文章首先介绍了单孔胸腔镜技术的背景和发展,强调了其微创性和个体化优势。

随后,详细探讨了单孔胸腔镜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接着,文章深入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同时也揭示了其局限性。

最后,文章思考了单孔胸腔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总之,单孔胸腔镜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它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外科手术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术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精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在传统的胸腔镜手术方法中,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单孔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微创外科技术正逐渐走进临床实践。

本综述将聚焦于单孔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与思考,旨在系统梳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单孔胸腔镜手术概述单孔胸腔镜手术作为微创外科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

与传统的多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以其更少的创伤和更为美观的外观,逐渐成为了外科医生和患者的优选之一。

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单一的小切口实现多个器械的进入,从而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侵害,降低了手术后的疼痛感和并发症风险。

随着器械技术和显微镜系统的不断创新,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外科手术领域不断演化和发展。

手术操作使用的单一入口减少了对胸腔内器官的干扰,同时也使外科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操作,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从而加速康复过程。

2.非小细胞肺癌介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据了肺癌病例的大部分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ingle endoscopic linear cutter stapler used in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for early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right upper lobe. Method 180 patients with early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f single endoscopic linear cutter stapler through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for lung cancer in right upper lobe△
NSCLC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treated with single endoscopic linear cutter stapler (n=78) or conventional
therapy (n=102). The single endoscopic linear cutter stapler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single endoscopic linear cutter
管组合处理法肺叶切除术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而
且还降低了手术费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肺癌
A
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18.16.12.19
HE Changjun, LANG Yaoguo, LI Yingbin, BAI Xue, KONG Xianglong, ZHU Kaibin, SUN Fenglin, QU Changfa, XU Shido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1, Heilongjiang, China
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180 patients with NSCLC had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ir surgeries, without additional
operative orifice or thoracotom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respect of intraoperative
*论
著*
《 癌 症 进 展 》 2018 年 11 月 第 16 卷 第 12 期 ONCOLOGY PROGRESS, Nov 2018, Vol. 16, No. 12
1518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 应用和体会△
贺长军,郎耀国,李英滨,白雪,孔祥龙,朱开彬,孙凤林,曲昌发,徐世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哈尔滨 1500810
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 NSCLC 患者 180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仓血管组(n=78)和传统组(n=
102)。单仓血管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肺叶切除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单孔胸
blood loss, dissected lymph node groups and lymph nodes, 24-hour thoracic drainage volu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tive blood loss, lymph node dissection,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in 24 h after surgery, thoracic drainage volume
in 24 h after surgery, adverse reaction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the cost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were compared be-
stapler through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for lobectomy of right upper lobe, while the conventional thera-
py group was given right upper lobectomy by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 The operative time, intraopera-
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 24 h 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评分、术后 24 h 胸腔引流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器械费用情况。结果 180 例
NSCLC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
结清扫数目、24 h 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仓血管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明显短于传统组,手术器械费用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单仓血管组患者的 VAS 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