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学时:108(理论6学时,实验102学时)学分:6适用专业:物理学本科专业《普通物理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力学部分(36学时)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物理学的新概念的确立和新规律的发现要依赖与反复实验。

物理实验的方法、思想、仪器和技术已经被普遍地应用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和技术部门。

力学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严格的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长度、时间、质量三个验证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懂得正确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量显微镜、秒表、数字式毫秒及光电门、天平、气垫导轨、光杠杆等验证仪器和实验设备。

能应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

三、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1、误差分析初步:6学时四、实验教学参考书、指导书杨述武主编,普通物理实验(力学及热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五、力学实验考核方式:考试《普通物理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热学部分(21学时)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热学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的一部分,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热学实验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热学实验技能的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实验能力应包括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要训练安装、调整和操作实验装置的技能,培养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条件、分析现象、判断故障和查审数据等方面的能力。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该实验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教学,但在实验课上学生的活动有较大的独立性,学生要以研究者的态度去组装热学实验装置,进行观测与分析,探讨最佳实验方案,从中积累经验、锻炼技巧和机智,为以后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解决新的实验课题创造条件。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一览表四、实验教学参考书、指导书普通物理实验(一、力学及热学部分)第三版杨述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热学第二版秦允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五、热学实验考核方式:考试《普通物理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电磁学部分(30学时)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静电场和稳恒磁场分布规律的认识。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中文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周学时:4英文名称: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ation学分:2课程类别:主干基础课课程详细介绍“普通物理实验”课是基础课,授课对象是全校理科一、二年级学生。

课程任务是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内容是给学生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

本课程历史悠久,曾于198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二十一世纪,普物实验如何继往开来,实现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又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目标?普物实验是学生本科阶段接触的第一门物理实验课,打好基础尤为重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

什麽是“基础”,随着知识和科技更新的加速,“基础”的内涵在变化。

经过对原有题目的审视,去掉了一批内容陈旧、技术过时的题目,而精心选择的实验题目和内容正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基础”的理解。

确立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加强基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1. 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建设:在力、热实验中增加了低温、真空、材料热导方面的实验;电磁学实验中加强了示波测量,用读出示波器和数字存储示波器替代了模拟示波器,引进了虚拟仪器;光学实验中用光学平台部分取代了光学导轨,用光栅光谱仪替代了棱镜摄谱仪,用光电传感器取代目视观察,使定性观察提高为定量测量;核探测、X光、核磁共振、微波等一批重要的近代物理实验内容和技术以及我们的一些科研成果融入了教学。

使我们将“基础”定位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

我们在全国率先对理科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实验进行了成功的改革。

对理科非物理类各系约1500多名学生的物理实验课,明确、系统和有步骤地改革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增加了较多近代物理内容的实验选题(占1/3)。

这些选题有重要的近代物理内容和现代实验技术;在化学、生物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实验装置在科学和技术上先进并引进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

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s)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课程编号:010602 学分:6.0一、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二、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普通物理实验》是为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实验的基础课,是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它重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初步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是一系列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关物理实验思想、物理实验基本原理、物理实验基本方法、物理实验基本仪器和物理实验基本技能以及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细致踏实、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普通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近三十个实验项目。

从大学第三学期开始,分两个学期完成。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绪论讲述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实验的一般进程及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2、基本测量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及读数显微镜的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有效数字、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学习多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方法。

3、三线摆法测刚体转动惯量了解三线摆构造,掌握用三线悬摆法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的方法;利用三线扭摆测量圆盘、圆环、圆柱体的转动惯量;通过圆柱体转动惯量的测量验证平行轴定理。

4、杨氏模量的测定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训练正确地调整测量系统的能力;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5、气垫导轨上物体的运动观察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滑块的运动速度;学习使用气垫导轨和存储式数字毫秒计;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研究发生完全弹性、完全非弹性碰撞的两物体碰撞前后所遵循的规律。

资料:6.1.15. 《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604122318

资料:6.1.15. 《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604122318

《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代码:00081010英文名称:Fundamental Physical Experiments课程性质:公共学分/学时:1/54开课学期:每学年第一、第二学期适用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开课单位:课程负责人:大纲执笔人:江美福大纲审核人:陶智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普通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独立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课程基础。

教学目标:1. 通过对普通物理实验中有关误差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物理量的测量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学中有关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2.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并合理使用相关的软硬件设计与仿真平台,具备选择和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设备的能力,并理解其局限性。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序号实验名称目的要求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必开选开1绪论讲授实验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等知识讲授物理实验基础知识4以班级为单位必开2长度和密度的测量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掌握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不确定度估算,测量固体的密度3验证性1必开3温度的电测法热电偶的定标及测温热电偶的定标及测温3综合性1必开4杨氏模量的测定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3验证性1必开5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用拉脱法测定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水的表面张力系数3综合性1必开6弦振动的研究用驻波测出波速测量波速3综合性1必开7切变模量和转动惯量的测量用扭摆法测量切变模量和转动惯量测定物体的切变模量和转动惯量3综合性1必开8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系数掌握落球法测液体(蓖麻油)的粘度系数的原理及方法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系数3综合性1必开9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掌握直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及方法直流电桥测电阻3设计性1选开10磁滞回线的测定用磁滞回线仪测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测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3综合性1选开11霍耳效应测磁感强度用霍耳效应测量仪测量磁感强度测量磁感强度3验证性1选开12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折射率的测定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原理和使用方法,测定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测定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3综合性1必开13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掌握用光栅测波长及由波长测光栅常数的方法用光栅测波长,由波长测光栅常数3综合性1必开四、教学方法1、课前实验室开放,学生到实验室预习;或通过实验中心网站提供的预习资料,自主预习。

《普通物理实验(三)》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三)》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三)》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 III 课程代码 PHYS1007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学 分 1学分 学 时 54学时主讲教师 修订日期 2021年9月指定教材 江美福、方建兴,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三版)上、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普通物理实验(三)是物理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独立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继续,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课程基础。

通过对普通物理实验中实验现象的观察、物理量的测量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学中有关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对普通物理实验中实验现象的观察、物理量的测量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误差理论知识的运用,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学中有关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课程目标2: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

课程目标3:通过了解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实验、重要实验和实验物理学家的故事等,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

通过了解我国实验物理学及应用领域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锤炼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勇于在物理学前沿及交叉领域探索、创新与攀登。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通过下列实验训练、实验数据分析处理与实验误差理论知识的运用训练、实验背景知识学习来实现课程目标。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理论课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是一门独立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接受基本实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常用的测量方法,能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正确运用有效数字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对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力学实验2、热学实验3、电磁学实验4、光学实验36×4=144学时教学方式实验室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绪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教学要点1、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2、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3、物理实验操作规则。

教学内容(一)基础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及实验课的目的。

(二)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2、误差的处理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4、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5、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三)实验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四)力学、热学实验基本仪器。

考核要求1、理解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2、掌握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3、知道物理实验操作规则。

一、力学实验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密度的一种方法。

2、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3、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4、学习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1、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2、用静力称衡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3、用静力称衡法测量液体的密度4、用比重瓶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仪器物理天平,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烧杯,比重瓶,定容瓶,温度计。

被测物:规则固体(金属块圆柱体),不规则物体(石块、玻璃),液体(酒精、盐水等).考核要求1、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正确使用方法。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光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物理学所属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实验学时、学分: 4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普通物理实验(光学)》是继力、热实验及电磁学实验之后,为物理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除了作为基础实验课的重要部分以外,也将对提高光学理论课教学质量起到保证作用。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光学基本仪器;熟练掌握光学实验基本光路的调整和相关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能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分析实验误差;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正确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

课程教学目标2:在观察、测量与分析中,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学习实验的物理思想,增强用实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素质,以适应学生各种可能的发展。

课程教学目标3:让学生受到比较严格和系统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他们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注: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根据该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二、实验教学要求1.在课前,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设备及易耗材料。

2.进行实验前,教师向学生扼要讲明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规程。

3.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勤、三坚持”,即腿勤(巡视学生操作)、嘴勤(启发学生思考)、手勤(进行必要的示范),坚持严格要求、坚持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坚持因材施教。

4.除必须两人合作的项目外,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操作,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每次实验结束后,要布置实验报告内容。

6.要认真批改全部的实验报告,并分析学生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推荐下载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推荐下载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名称:普通物理实验 学 时:138 学时 学 分:7 分 适用专业:物理教育专业 执 笔 人:李军、陈一之、韩立波 审 订 人:程庆华、田永红、张昆实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普通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 知识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实验三 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 时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T 2 l g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3√
3√
3
u(g) g ul2 2 ut2 。
l t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理论课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是一门独立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接受基本实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常用的测量方法,能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正确运用有效数字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对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力学实验2、热学实验3、电磁学实验4、光学实验36×4=144学时教学方式实验室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绪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教学要点1、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2、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3、物理实验操作规则。

教学内容(一)基础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及实验课的目的。

(二)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2、误差的处理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4、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5、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三)实验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四)力学、热学实验基本仪器。

考核要求1、理解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2、掌握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3、知道物理实验操作规则。

一、力学实验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密度的一种方法。

2、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3、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4、学习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1、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2、用静力称衡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3、用静力称衡法测量液体的密度4、用比重瓶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仪器物理天平,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烧杯,比重瓶,定容瓶,温度计。

被测物:规则固体(金属块圆柱体),不规则物体(石块、玻璃),液体(酒精、盐水等)。

考核要求1、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正确使用方法。

2、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二单摆实验目的1、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2、研究摆振动的周期和摆长的关系。

实验内容1、学习用停表、米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单摆周期和摆长;g和其不确定度;2、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3、研究单摆振动和摆长的关系,并利用作图法求重力加速度ɡ值。

实验仪器单摆,米尺,电子秒表,游标卡尺,铁架台。

考核要求1、学会游标卡尺和秒表的使用。

2、掌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3、研究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周期和摆角的关系。

4、学习用作图法处理测量数据。

实验三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目的1、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方程,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学会用数字毫秒计测量微小时间间隔。

3、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1、用光电计时器测量时间间隔;g;2、用光电法测量重力加速度3、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仪器自由落体实验仪,数字毫秒计,小铁球。

考核要求g的原理和方法;1、掌握用自由落下的物体测量重力加速度2、掌握数字毫秒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四测量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实验目的1、掌握气垫导轨上测量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的一种方法。

2、学习使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

3.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1、学习气垫导轨的调平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2、学会利用倾斜气轨测定重力加速度;3、分析和校正实验中的系统误差。

实验仪器气垫导轨,滑块,垫块,遮光框,光电门,数字毫秒计,气源,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考核要求1、掌握使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系统测定速度和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用倾斜气垫导轨测定重力加速度;3、学会分析和校正实验中的系统误差。

实验五、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

2、熟悉用光电测量系统测量短时间的方法。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内容1、调整光电测量系统和气垫导轨,测定粘性阻尼常量;2、验证质量m一定时,加速度a与外力F成正比;3、验证F一定时,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实验仪器气垫导轨、气源、数字毫秒计、物理天平、游标卡尺、砝码(5g、10g、10g、20g)。

考核要求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2、熟悉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暂时间的方法。

3、学会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六碰撞实验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的使用方法。

2、在气垫导轨上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3、加强对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特点的理解。

实验内容1、学习在气垫导轨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求证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的动量和动能变化,及其恢复系数。

实验仪器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滑块、物理天平、游标卡尺。

考核要求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进一步熟悉气垫导轨的使用方法。

3、用观察法研究弹性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实验七杨氏模量的测定(伸长法)实验目的1、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

2、用杨氏弹性模量仪,掌握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内容1、学习光杠杆装置测量微小长度改变量的原理和调节方法;2、用光杠杆测量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的伸长量;3、练习用逐差法、作图法处理数据,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实验仪器杨氏弹性模量仪(含光杠杆、尺度望远镜、砝码),钢卷尺,水准仪,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考核要求1、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2、训练正确地调整测量系统的能力。

3、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实验八切变模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切变模量和扭摆的基本原理;2、学习用摆动法测量物体的切变模量。

1、测定金属棒的切变模量,2、计算金属棒的切变模量及不确定度。

实验仪器扭摆、圆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米尺、周期测定仪。

考核要求1、掌握扭摆法测切变模量的基本原理;2、学习用摆动法测量物体的切变模量。

实验九三线摆实验目的1、掌握三线摆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验证平行轴定理。

实验内容1、学习三线摆的原理和调整方法;2、测量三线摆下盘周期,并求出下盘转动惯量;3、测待测物的转动惯量;4、验证平行轴定理。

实验仪器三线摆,米尺,游标卡尺,托盘天平,周期测定仪,水准仪、圆环,相同的圆柱体两个。

考核要求1、掌握用三线摆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验证平行轴定理。

实验十复摆振动的研究实验目的1、测定复摆中心的位置。

2、研究复摆振动周期与质心到支点距离的关系。

3、测定重力加速度、回转半径和转动惯量。

实验内容1、测量复摆不同支点的周期;2、作重心到支点位置与周期的关系图;3、求出复摆的回转半径、转动惯量和当地重力加速度ɡ。

实验仪器复摆、周期测定仪。

1、研究复摆摆动周期与回转轴到重心距离的关系。

2、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十一惯性秤实验目的1、了解惯性秤的结构并掌握用惯性秤测定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仪器的定标和使用方法。

3、研究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

实验内容1、利用周期测定仪测量惯性秤的振动周期;2、学习用作图法对惯性秤定标;3、测量待测物质量,并考查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实验仪器惯性秤、周期测定仪、定标用标准质量块(共10块)、待测圆柱体。

考核要求1、掌握用惯性秤测定惯性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物体的惯性质量,加深对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理解。

实验十二弦振动的研究实验目的1.观察在弦线上形成的驻波,2.频率不变时,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张力的关系。

3.张力不变时,验证横波的波长与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实验内容1、测量弦的线密度,观察弦振动时形成的驻波;2、测定弦上横波波长与弦长的关系;3、测定弦上横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实验仪器弦振动实验仪,勾码,导线,直流电源。

考核要求1、验证弦线上的横波波长与弦线张力、密度的关系。

2、观察横波所形成的驻波波形,用驻波法测频率。

实验十三声速的测量实验目的1、学会用共振干涉法和位相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学会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3、加强对驻波及振动合成等理论的理解。

实验内容1、学会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2、学习测试系统的调节方法,测定显示波形相邻振幅最大时的位置;3、用分组逐差法测定波长,求出声速,并与空气中声速的理论值比较其误差。

实验仪器声速测量仪、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Q9对接导线3根等。

考核要求1、学会用共振干涉法和位相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了解利用电声换能器进行电声转换和测量的方法。

3、从使用角度初步熟悉示波器和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实验十四液体粘性系数的测量(落球法)实验目的1、依据斯托克斯公式用落球法则测液体的粘性系数;2、了解斯托克斯公式的修正方法;实验内容1、掌握斯托克斯公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情况下的修正方法;2、测定恒定温度下油的粘度;3、计算恒定温度下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分析实验误差。

实验仪器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小钢球、比重计、镊子。

考核要求1、用落体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2、掌握电子天平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方法。

实验十五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实验目的1、学习焦利秤的使用方法。

2、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了解液体的表面特性。

实验内容1、学习焦利秤的使用方法;2、利用逐差法测定弹簧的弹性系数;3、测量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及计算不确定度。

实验仪器焦利秤,金属丝框,砝码,烧杯,游标卡尺,温度计考核要求1、掌握焦利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会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二、热学实验实验一金属线胀系数的测量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一种方法。

2、测定金属棒的线胀系数。

实验内容1、了解固体长度与温度改变之间的关系;2、学习掌握测微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3、用逐差法求金属棒的线胀系数及其不确定度。

实验仪器热学综合实验平台、金属线膨胀系数测量实验装置、游标卡尺、千分表、待测金属棒。

考核要求掌握利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二温差电偶的定标实验目的1、加深对温差电现象的理解;2、了解温差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温差电偶定标基本方法;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温差电动势;2、用水的沸点进行定标;3、测量温差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仪器铜—康铜温差电偶、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传感器加热装置、温差电偶传感器、保温杯。

考核要求1、理解温差电现象;2、了解测量温差电偶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三金属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实验目的1、测量金属电阻不同温度特性。

2、了解金属电阻的结构。

实验内容1、测量金属电阻不同温度特性。

2、描绘金属电阻不同温度特性曲线。

实验仪器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传感器加热装置、(Pt100)(Cu50)金属电阻传感器、万用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