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
奇异的琥珀--课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如何得当地 安排详略,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又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推理的严密,真是收 获不小呀!
10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褐色的固体,很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生电,可做琥珀酸 和各种漆,也可入药,或做装饰品。
3、约摸:摸,读轻声“mo”。大概,估计。 4、飒飒:形容风、雨声。 5、柔嫩:软而嫩。 6、松脂:松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 松节油组成。 7、拂拭:掸掉或擦去。 8、热辣辣:形容热得像被或烫着一样。 9、刚好:恰巧;正巧。 10、淹没:(大水)漫过;盖过。
6
课文理解
• :①太阳暖暖地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 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 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 来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遇不幸作 那了么铺还垫需。要什么条件呢?(① 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 才有松脂。②必须发生在松树林,而且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 上,因为树多,才会有多年生的老树,只有老树才会掉大滴 大滴的松脂。③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到苍蝇身上, “吧嗒”松脂滴下来了。)
3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 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 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 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
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 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
2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 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 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 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十年,几百年, 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 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 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 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 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 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 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 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小学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琥珀》。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
)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3)请同学们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老师谈话引入时间的估算有科学依据,那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合理呢?二、学习课文(一)理解松脂球形成的各种条件,体会推测的合理性。
1.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①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热。
②夏季也有阴天、雨天,因此要有阳光,而且强烈。
③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板书:阳光强烈2.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各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奇异的琥珀_沪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奇异的琥珀_沪教版16、奇异的琥珀学习目标:1.自学生字。
2.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学习在默读中理解内容:默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发展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补充化石知识。
(出示有关资料)学生默读,了解化石形成的基本过程。
二、了解推测的内容。
1.出示课题,朗读。
2.(出示琥珀图片和课文结尾一节)观察,默读,说说这块琥珀的特点(透明、完好:两只虫子、毫毛可辨、黑色圆环。
第一句概括写琥珀透明,里面苍蝇、蜘蛛完好,第二句话具体说明怎样透明,怎样完好。
)3.圈划: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像不知道的事情。
人们推测出什么?①指名或范读,想像松林里的情景。
②自己练读,要求读出小苍蝇的悠闲自得,蜘蛛捕捉苍蝇的紧张气氛。
③朗读指导,品味词句。
(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说说根据。
)比如:"热辣辣"用得好,写清了老松树渗出松脂的原因。
④推敲细节。
蜘蛛捕苍蝇这个细节,有必要写吗?(否则,两只虫子不会靠得这么近。
)有没有别的可能,使虫子靠近?(学生设想,大家推敲。
)(6)有感情地朗读"松脂球形成"部分。
四、思考合理推测的前提。
1.体会为什么称之为"奇异的琥珀"。
(1)默读课文,思考圈点:为什么说是一块奇异的琥珀?然后交流。
(比如:刚好松脂落下、时间漫长、地理变动、送上沙滩、偶然发现……)(2)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合理推测的前提。
(1)同桌讨论:为什么作者的推测的故事,无懈可击?(2)全班交流。
(提示启发:①出示结尾节:观察仔细;②回顾化石知识:根据科学规律)五、推荐课外阅读。
(比如:〈蜷蝉的住宅〉)。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奇异的琥珀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奇异的琥珀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石,理解化石的特征;2.理解化石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生命过程,掌握化石对研究古生物的重要性;3.通过学习《奇异的琥珀》一文,了解琥珀的成因、种类和价值;4.掌握一些汉字的写法和读音。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化石的特征和分类方法;2.了解琥珀的成因和种类,掌握琥珀的价值;3.掌握一些汉字的写法和读音。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化石的定义和特征2.化石的种类和分类方法3.化石对于研究古生物的重要性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呈现化石的图片,引出化石的概念;2.用丰富的图片展示各种化石,引导学生认知化石的种类;3.带领学生了解化石在古生物学中的应用;4.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化石,分辨不同类型的化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琥珀的成因、种类和价值2.阅读并理解《奇异的琥珀》一文教学步骤1.带领学生认知琥珀的基本情况,展示琥珀的图片,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2.简单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3.引导学生阅读《奇异的琥珀》,理解文章中所描写的琥珀、里面困住的生物、以及琥珀的各种价值;4.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通过琥珀可以知道哪些古生物的信息,如何通过琥珀探究古生物的演变以及生态变化;5.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琥珀手链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琥珀手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汉字读音和写法练习教学步骤1.让学生写出本课所学汉字,然后给出正确的汉字写法;2.带领学生朗读并模仿汉字拼音读音,加深学生的汉字识记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资源1.化石和琥珀的图片;2.《奇异的琥珀》一文;3.制作琥珀手链的工具与材料。
五、课堂评估1.课堂笔记,让学生对化石和琥珀有更好的认知;2.关于琥珀的小组讨论或者琥珀手链的制作过程,了解学生对于琥珀知识的理解情况。
六、扩展延伸1.带学生到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地参观化石和琥珀等珍贵古生物,加深学生们对于古生物的认知;2.带领学生做一些珍贵宝石的研究,探究宝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奇异的琥珀》是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21课,此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体会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
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推测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的,明白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
4、复述故事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认读、识记、组词、听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的工具书来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练习和指导,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与交流,明白这块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以及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和发现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四)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体会科学家合理推测的依据。
2、难点:理解科学家推测的依据。
三、说设计理念: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
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说教学思路与意图:第一课时学情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奇异的琥珀课件 语文S版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 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 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 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 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 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 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字词学习
生字 hǔ 琥 珀 péng 澎 湃
新词 美餐
pò 脂 pài 黏
zhī 渗 裹 nián 稠 详
第三部分(18节):描述这块琥珀的样子和
价值。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 仍旧好好地趴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 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 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 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里, 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并 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 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3、 松脂球变成化石——很长时间,被埋没
在泥沙里面。( 4)
4、炎热的夏天,阳光强烈老松树渗出松脂。(1 )
课文总结
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推测出琥
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
科学价值。与一般说明文不同的是,作者以讲故
事的形式,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使文章
词语辨析:
从那块琥珀里,我们可以推测发 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
从那块琥珀里,我们可以猜测发 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 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前俯后仰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 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巧把它们一齐包
在里面。松脂继续滴下来,积成松脂球。( 3 )
2、苍蝇和蜘蛛正好在一起,挨得非常近。(2)
shèn chóu
guǒ xiáng
热辣辣
淹没
冲刷
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教案

《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琥珀的形成和特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准备与琥珀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准备一些琥珀样本和放大镜。
教学过程:
1. 琥珀的形成:
教师向幼儿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如树脂的流淌和化石化等,让他们了解琥珀的形成原理。
2. 观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与琥珀相关的观察活动,如观察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残留物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3. 创造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与琥珀相关的创造活动,如设计自己的琥珀首饰、编写琥珀故事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帮助幼儿了解琥珀的特点和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琥珀形成的介绍、观察活动和创造活动的训练,幼儿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琥珀的形成和特点,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引言概述:琥珀是一种奇异的宝石,它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琥珀的特点和价值,包括其形成过程、种类与产地、文化象征以及应用领域。
一、琥珀的形成过程1.1 树脂的分泌:琥珀是由树木分泌的树脂逐渐形成的。
当树木受到外界刺激或受损时,它们会分泌出树脂作为一种保护机制。
1.2 化石化过程:树脂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和聚合作用,逐渐转化为琥珀。
这个过程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因此琥珀被称为“古树的眼泪”。
1.3 化石形态:琥珀的形态多样,有固态琥珀、液态琥珀和气泡琥珀等。
其中,固态琥珀是最常见的形态,也是用于制作首饰和工艺品的主要材料。
二、琥珀的种类与产地2.1 种类分类:根据琥珀的颜色和成分,可以将其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如蜜蜡琥珀、蓝琥珀、红琥珀等。
2.2 产地分布:琥珀的产地遍布全球,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等地。
其中,波罗的海琥珀是最为著名和珍贵的,因其年代久远、色彩丰富而备受推崇。
2.3 琥珀的质地:不同产地的琥珀质地也有所不同,如波罗的海琥珀质地较硬,而加勒比海琥珀质地较软。
这种差异也影响了琥珀的用途和价值。
三、琥珀的文化象征3.1 古代神话:在古代文化中,琥珀被视为神圣之物,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琥珀被认为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眼泪。
3.2 珍贵宝石:由于琥珀的稀有性和美丽外观,它成为了许多皇室和贵族的珍藏品。
在一些文化中,琥珀还被视为幸运石,能够带来好运和保护。
3.3 现代象征:如今,琥珀不仅在首饰和工艺品中广泛应用,还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艺术的象征。
许多设计师将琥珀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赋予其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四、琥珀的应用领域4.1 首饰制作:琥珀是一种理想的首饰材料,其丰富的色彩和温润的质感使其成为了设计师们的首选。
人们可以将琥珀制作成项链、手链、耳环等多种不同款式的首饰。
4.2 工艺品制作:琥珀还可以被用于制作工艺品,如雕刻、摆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六(1)班李永红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
讲述了人们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它的形成过程,体现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全文用故事情节来描述,语言生动,表达准确。
知识性是说明文的明显特点。
本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
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文采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精美动画,整体回归
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画的展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整的呈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学的整体回归。
二、以问题为纽带
“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包含了什么故事……”,“为什么作者要写它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为什么要写早已有了那样的蜘蛛和苍蝇……”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在教学中我则以“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奇异在什么地方?松脂球要变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作为讨论的主线,这些问题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问题的纽带,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推敲,在文本中探究,在一系列的“生疑-质疑-解疑”过程中,理解琥珀的特征,琥珀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价值,从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不足之处
1、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科普短文,但故事性强,语言描述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好多地方适合指导朗读,如描写小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这些都适合学生朗读,但是研究教材时对此内容忽略了。
2、教学时,前松后紧,导致本课所设计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