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庸夫________ 色挠________ 怫________然休祲________ 缟________素抢________地唐雎________ 韩傀________ 免冠徒跣________2.区别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义。

①长跪而谢之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②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③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④唐雎不辱使命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3.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亦免冠徒跣________ ________ 请广于君________轻寡人与________ 天下缟素________伏尸百万,流血千里________ 且秦灭韩亡魏________4.《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直接记录人物的语言,通过________ 的对话和鲜明的反衬,表现了唐雎________的精神。

“且秦灭韩亡魏”中“韩“魏”分别为“战国七雄”之一,那么另外“五雄”指________。

5.《战国策》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家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它是________体史书,历史散文集,又称________,《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中的________。

6.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唐雎使于秦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B. ①徒以有先生也②以头抢地尔C. ①此庸夫之怒也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D. ①轻寡人与②尔安敢轻吾射7.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将军身被坚执锐故不错意也B.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仓鹰扑于殿上C. 卜者知其指意固以怪之矣D. 辍耕之垄上岂直五百里哉二、问答题8.秦王所说的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9.唐雎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什么?10.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唐雎表现了什么品质?三、文言文阅读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

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硝)烟寻衅.(xìn)折.服(zhé)(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威摄”,正确写法是“威慑”。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荏”的意思是软弱。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成都中考)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2)阅读下面方框内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提供下列方法供参考: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九下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含答案)一、课内阅读1、给下列字词注音:跣()抢()祲()缟()挠()谕()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故不错.意也()轻寡人与.()岂直.五百里哉()怫然..怒()布衣....()..()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仓.鹰击于.殿上()()缟素..()今日是.也()长跪而谢.之()寡人谕.矣()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5.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6、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

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

赵王系①之。

使者曰:“秦赵为一,天下服矣。

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

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

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

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

”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

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

臣窃为王患之。

”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A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A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3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 . 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 . 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书信)。

”(《曹刿论战》)D .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陋室铭》)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2. (2分)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B . 俭以养德(节俭)C . 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D . 非志无以成学(志向)3. (2分)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 今/天下三分B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 不宜妄/自菲薄4. (2分)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又何间焉(参与)B .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可凭借)C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D .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遍及,普遍)5. (6分) (2018七上·宁波期中) 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____③人不堪其忧________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6. (6分)读《简·爱》,在简·爱受教过程中“担任她的母亲、家庭教师、伴侣”的是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夯实基础巩固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

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硝)烟寻衅.(xìn)折.服(zhé)(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威摄”,正确写法是“威慑”。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荏”的意思是软弱。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成都中考)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2)阅读下面方框内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I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5题;共9分)1. (1分) (2018七下·丹徒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会计汇聚绘画B . 渔翁愉悦圩堤C . 狂澜斑斓贪婪D . 澎湃蓬松盆景2. (1分) (2019八上·南浔月考)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晓雾将歇________②鸢飞戾天________③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3. (1分)下面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何当共剪西窗烛当窗理云鬓B . 君问归期未有期随君直到夜郎西C . 自将磨洗认前朝出郭相扶将D . 我寄愁心与明月东风不与周郎便4. (1分)《二十四孝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5. (5分)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4)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 ,约②官职,从权制③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6分)1. (9分)给下面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腌臜筵席如坐针毡驿道gǎn yīng xuègūgū________面杖荣________戏________________坠地2. (8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_______ ②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_③赠从弟________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__3. (7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战国策》是________末年________(人名)根据战国史书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2)唐雎是____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任务。

4. (3分)酒入愁肠,________。

5. (5分)按课文内容填写诚宜开张圣听________,________,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

6. (2分) (2016九下·海盐期中) 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拜访)会宾客大宴(正赶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B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闻之,欣然规往(计划)C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即书诗四句(写)寒暑易节(交换)D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有害)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7. (2分)下列句子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 . 亡羊补牢今亡亦死C . 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 . 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二、问答题 (共3题;共15分)8. (5分)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A.唐雎(jū)缟素(gǎo)嗟乎(jiē)以头抢地(qiǎng)B.寡人(guǎ)宫殿(diàn)袭击(xí)长虹贯日(guàn)C.韩傀(guī)休浸(jìn)彗星(huì)挺剑高起(tǐng)D.晓谕(yù)忤逆(wǔ)怫然(fú)免冠徒跣(xǐ)3.下面对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安陵君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横线上。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④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⑤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在勾勒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对话的方法,寥寥十来句,就将一个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摆在读者面前,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请就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物的语言作一个片段描写。

注意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

200字左右。

6.随着物拍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为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唐雎不辱使命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休祲.( ) 唐雎.( ) 韩傀.( )
色挠.( ) gǎo( )素fú( )然
免冠徒xiǎn( ) 以头qiāng( )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秦王怫然
..怒
(3)天下缟素
..
(4)秦王色挠.
(5)寡人谕.矣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军士吏被甲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易.安陵(交换) 加惠.(恩惠)
虽然.(这样)
B.布衣
..(平民) 休祲.(不祥)
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尝.闻(曾经) 庸.夫(平庸)
以头抢.地(碰,撞)
D.徒跣.(赤脚) 长跪而谢.之(感谢)
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5.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什么态度?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
(5)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
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C.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残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D.课文第2段是文章的高潮部分。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7.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大王加惠
..
(2)岂直.五百里哉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0.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题目。

[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选自读《孟尝君传》) [注] ①赖:依仗,依靠。

②虎豹:像虎豹一样。

③特:只、仅仅。

④雄:首领。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臣未尝.闻也
(3)士以故.归之
(4)此士之所以
..不至也
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安陵君其.许寡人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4.请为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1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3分)
16.综合性学习。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

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

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

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玩的。

”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

今天你欺骗他,这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

”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读了上面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感想呢?请简述出来。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内容:
寓意:
答案
1.jìn jūguīnáo 缟怫跣抢
2.(1)派遣。

出使。

(2)愤怒的样子。

(3)白色丧服。

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4)屈服。

(5)明白,懂得。

3.[解析] B
4.[解析] D
5.(1)E (2)D (3)B (4)C (5)A
6.D
7.(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8.(1)施予恩惠。

(2)只是。

9. (1)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10. 双方的实力强弱悬殊,一向恃强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这让人觉得很反常,因而怀疑秦王是别有用心的。

11.(1)交换。

(2)曾经。

(3)缘故。

(4)……的原因。

12.C
13.(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2)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

14.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15.示例: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

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

(开放性题目,只要能结合甲、乙两文,答出对“士”的合理理解即可)
16.(1)[ 略。

(2)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

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