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生产实习讲座2014——贺成斌讲解

合集下载

论如何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工作

论如何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工作

论如何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工作
贺诚
【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
【年(卷),期】2014(37)7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工地的质量也越来越受人关注,与此同时,试验检测工作是必不可少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作为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如何构建试验检测工作的全方位体系,具有非常深厚的意义,结合公路工程工地的试验检测工作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争取让我国的公路工程工地的试验检测工作更加全面,技术也更加完善。

【总页数】1页(P72-72)
【作者】贺诚
【作者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6.1
【相关文献】
1.论如何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工作
2.探讨做好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措施
3.论如何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工作
4.论如何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
验检测工作5.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工作存在问题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路勘测生产实习讲座2014——贺成斌概要

道路勘测生产实习讲座2014——贺成斌概要
3)写桩与钉桩
(3)工作方法
2 中 桩 组
1)中线丈量 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 2)中桩及桩距 ① 桩位:路线起点和终点桩,公里桩,百米桩,
整桩、平曲线主点桩,转点桩,大中桥位桩 以及隧道起点和终点桩,地形地物加桩等。
② 桩距:直线路段:平原微丘区为50m,山岭 重丘区为20m。平曲线桩距,25m或20m。
两水准基点间往返(或两次单程)容许闭合差为
30 L (mm)
3)中平测量
3 水 平 组
中平测量是指测量中桩地面高程
的工作。
中平测量一般采用单程法,以相来自邻两水准基点为一测段。
(1)任务
4 横 断 面 组
测量各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
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图,为路基设
计、计算土石方数量及施工放样提供依

单交点圆曲线 计算公式
(1)曲线要素计算
T Rtg

2
L

180
R

2 1)
E R(sec
J=2T-L
(2)主点桩号计算
桩号ZY=JD(桩号)-T 桩号YZ=ZY(桩号)+L 桩号QZ=YZ(桩号)+L/2 桩号JD=QZ(桩号)+J/2(校正)
单交点基本型曲线计算公式
(1)对称基本型(两端缓和曲线等长) (2)非对称基本型(两端缓和曲线不等长)
(2)工作内容
2 中 桩 组
(3)曲线敷设(放
样)
1)切线支距法 2)偏角法:交点偏角法
任务
3
对中桩高程进行测量,设置水准点,
水 平 组
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和施工提供 高程资料。
1)水准基点设置
3 水 平 组
水准基点间距一般规定: ①平原微丘区不大于2km; ②山岭重丘区不大于1km;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培训课件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培训课件

密度试验。
用干密度除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土的压实度。
压实度公式见式(4-1-1):
K d 100 c
(4-1-1)
式中: K —— 测试地点的施工压实度(%); d —— 试样的干密度(g/cm3); c —— 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或其他标准密
(g/cm3)。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三、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2)开关打开,将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 漏斗上端开口的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 准重叠在一起,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 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 积),然后关上开关,如图4-2-4所示。
图4-2-4 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试验方法 钻芯法
实物图
简要说明
适用范围
钻芯法是利 用检验从压实的 沥青路面上钻取 的沥青混合料芯 样试件的密度, 来评定沥青混凝 土面层的施工压 实度
适用于检测从 压实的沥青路面上 钻取的沥青混合料 芯样试件的密实度 ,以评定沥青面层 的施工压实度,同 时适用于龄期较长 的无机结合料稳定 类基层和底基层的 密度检测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1.室内标准密度检测方法选择 工作课题中路基土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可采用标 准击实法来得出该路基土的室内标准密度,具体操作 方法可详见教材《土质与筑路材料》。 2.现场密度检测方法选择 由于路基土为粉质中液限粘土,根据表4-1-3, 可以采用灌砂法或者环刀法来测定现场密度。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表4-1-2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及适用范围比较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桩基检测技术(简全)_OK

桩基检测技术(简全)_OK
孔底沉渣的厚薄直接影响桩端承力的发挥,沉 渣太厚将使桩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桩孔 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对沉渣厚度进行检测, 必要时须进行再次清孔,直到沉渣厚度满足要 求。 目前测量沉渣厚度的方法大致有测锤法、电阻 率法、电容法、声波法等。
36
2008.福州大学
37
2008.福州大学
38
2008.福州大学
• 2.确定试桩在各级荷载下弯矩分布规律
• 当桩身埋设有量测元件时,可以较精确求得各级水
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的分布情况,从而为检验桩
身强度,推求不同深度弹性地基系数提供依据。
3.确定弹性地基系数
66
• 4.推求实际地基反力系数
2008.福州大学
67
2008.福州大学
68
2008.福州大学
69
2008.福州大学
72
2008.福州大学
应用范围
• 自平衡试桩法适用于部性土、粉土、砂土、岩层 中的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等,特 别适用于传统静载试桩相关困难的水上试桩。坡上 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等情况。
• 1998年10月,Osterberg本人撰文总结了该试桩法 在世界各地10年的应用经验。据称,该法已成功地 应用于钻孔桩、壁板桩、打人式钢管桩及预制混凝 土桩等桩型共约300余例。单桩最大试验荷载已达到 133MN(13300t),深长达90m,桩径达3m。
桩基础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在我国高层 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码头、海上采油平台以至核电站
等工程中,都有普遍应用。 7000年前我国就出现了木桩(如上海北宋的龙华塔); 1820年以后,出现了铸铁钢板桩修筑围堰和码头; 1900年以后,美国出现了大量钢桩基础; 1898年俄国提出就地灌注混凝土桩; 1901年美国提出沉管灌注桩,1930左右在我国上海应用;

RTK技术及其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

RTK技术及其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 赵学斌 运宏伟
作者机构: 本溪县国土局,辽宁本溪117000
出版物刊名: 理论界
页码: 211-212页
主题词: GPS 实时动态测量 道路测量 精度分析
摘要:在野外测量实时测量中,RTK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具有实时性好,速度快等优点。

在公路勘测和放样上与常规测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RTKGPS已经成为道路工程中快速采集数据与定位的有效工具。

本文主要从RTKGPS技术的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工作模式、数据处理、技术特点及精度影响等方面,进一步讨论其在实际道路测量中的控制测量、线路勘测、中线及纵断面、横断面施工放样等方面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成斌

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成斌

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成斌发表时间:2020-03-13T13:20:51.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成斌闫自强[导读]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变革,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质量检测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发展的要求,因此,无损检测技术受到了行业人士的青睐,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普及开来。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河南郑州 450044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变革,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质量检测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发展的要求,因此,无损检测技术受到了行业人士的青睐,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普及开来。

基于此,本文首先叙述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概述,接着阐释了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最后研究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无损检测;质量引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运用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远程探测技术,可打破传统检测技术的约束,确保被检测物在原物质下完成检测工作,开拓检测技术使用范围,同时确保有序开展更多的生产活动。

在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其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最大程度规避了检测过程对建筑结构带来的损坏。

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推动工业发展,提升国民经济发展,它在水利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无损检测概述1.无损检测历史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源于1960年南非金矿开采挖掘,有关部门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分析情况,并且此技术在不断创新。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有效结合,被应用在各个工程领域中,从理论上看无损检测技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适用性强,能和信息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在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此项技术功能目前未有代替品。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培训PPT文档69页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培训PPT文档69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培训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公路路堑边坡开挖施工技术探讨_贺昌

公路路堑边坡开挖施工技术探讨_贺昌

公路路堑边坡开挖施工技术探讨贺 昌(果洛藏族自治州公路桥梁工程公司 大武 814000)摘 要 介绍了路堑开挖的难点,阐述了开挖的施工准备工作、开挖施工方法、机械化施工作业技术以及边坡防护技术。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堑开挖 施工方案 边坡防护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常常会因为地理条件的变化,形成路堑和路堤。

在山区尤其如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的开路就会形成路堑,路堑开挖是路基施工中工程量最大、最普通的施工作业内容。

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或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其作用是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

路堑的开挖破坏了原有地形的形状,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了地应力的重分布。

路堑开挖可采用人工或机械作业,其中以机械作业为主,对于不便于采用机械作业的施工地段,采用人工作业。

本文对路基工程中路堑开挖准备工作、开挖方法以及机械化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 开挖难点由于路堑开挖改变了地表径流,开挖路堑时要注意保证边坡稳定性,须设置排水沟,必要时还须设置截水沟以利排水。

开挖场区内的地质条件较差,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地开挖措施,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2 开挖准备工作路基开挖施工之前,除了做好相关的技术准备、施工放样之外,还应特别做好开挖施工的安全防护准备。

因为路基的大面积开挖会破坏土体原有的自然平衡,易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坍,危机施工安全、延误施工工期。

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作详细调查,如岩石的风化、龟裂程度及地质断层,土质变化、水文稳定等工程条件,其中水的影响是造成路堑病害的主要原因。

为排除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须在路堑顶部预先开挖截水沟,并结合路堑永久排水设施(如边沟或地下盲沟)做好开挖期间路堑排水。

路堑开挖及沿线排水沟沿路堑行进方向保持一定的纵坡,以利于排水。

此外,对于砂、砾类松散土质边坡,或多层土质有松散夹层时,应随挖随防护,预留碎落台,以防止边坡崩塌。

3 开挖施工方法路堑开挖可采用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量距、钉桩、敷设曲线及桩号计

算。
(2)工作内容
2
1)中线丈量
中 桩
2)中桩钉设

3)写桩与钉桩
(3)工作方法
1)中线丈量
2
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
2)中桩及桩距

① 桩位:路线起点和终点桩,公里桩,百米桩,

整桩、平曲线主点桩,转点桩,大中桥位桩

以及隧道起点和终点桩,地形地物加桩等。
② 桩距:直线路段:平原微丘区为50m,山岭
定交点及转角并钉桩;
会同内业组进行纵坡设计等工作;
任务2
1
测角及转角计算;
测量交点间距;

平曲线要素计算;
线
交点及转点桩固定;

测定交点高程;
设置临时水准点;
协助中桩组敷设难度大的曲线等工作。
(1)任务
2
根据选线组选定的交点位置、曲
线半径、缓和曲线参数(或缓和曲线长

度)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参考书与工具书
《道路勘测设计》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设计手册—路线》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
计文件编制办法》
结束语
祝同学们实习愉快!

穆磊

胡浩田

胡云潇 陈圆明

李彦成

谢晔
李峥

张子锋
刘宇路
第二组 贺骁 龚霆 伍强 卓吉祥 黄志军 彭彪 李程智 王群 刘奕辰 王日芳 周谢洁 阳威
第三组 伍阳成 吴斌 文惠 周子晨 赵翔宇 杨溯 谭民韬 方厅 雷长卿 赵耀宇 吴佩琛 刘洋

潇湘三班









实习成果及提交
本次道路勘测生产实习为设计时速40Km/h的三 级公路 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 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 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须提交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及成果(分组提交 计算说明书、图纸各一份);
实习成果内容提要
一、前言 二、选线 三、平面设计 四、纵断面设计 五、横断面设计 六、路基设计表 七、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 八、土石方调配
实习内容:三级公路初步设计(现场定线)
1)实地选定路线:测偏角、测交点间距; 2)标定路线中线:定中桩(直线、曲线); 3)布设水准点,进行纵断面测量; 4)横断面测量; 5)检查与整理外业资料,完成外业期间规定
…… 高差/平距 中桩里程 高差/平距 ……

如:-2/2.9 0/5.5 K0+000 0/7 -1.2/3.2 -1.3/0



任务(本次实习省略)
1)根据设计的需要,按一定比例测绘出沿线一
定宽度范围内的带状地形图(或局部范围的专用

地形图),供设计和施工使用。

2)地形图(topographic map)分为路线地形图和 工点地形图两种。路线地形图是以导线(或路线)
实习成果及提交
图表格式要求:所有图纸、汉字均要按照规 范要求采用工程字体; 图、表采用A3图纸(420mm×297mm ); 横断面图比例为1:200,纵断面比例,纵向 为1:2000,横向为1:200; 除横断面图、逐桩坐标表、土石方计算调配 表以外,其余图表均需手工完成; 设计后的成果必须整理装订好。

本部二班

第一组
第二组

李祥坤
黄辉

李伟健 胡省阳
罗惟贤 刘凌涛

雍郡
罗国庆

罗俊 王攀
何禹忠 金宸

王强
侯永亮

谢曦 彭启航
朱凯敏 吴雄波

杨胜
贺宇翔

廖百仁 康辉
彭耀辉 陈远啠
第三组 黄科 罗兴龙 李威 石海 石家宽 李小平 赵云辉 杨来强 刘佳唯 袁宗彬 刘斯莉 王正晖
张洪杰

本部三班

重丘区为20m。平曲线桩距,25m或20m。
(2)工作内容
2
(3)曲线敷设(放

样)

1)切线支距法

2)偏角法:交点偏角法
任务
3
对中桩高程进行测量,设置水准点,

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和施工提供

高程资料。

1)水准基点设置
3
水准基点间距一般规定:
①平原微丘区不大于2km;

②山岭重丘区不大于1km; ③在路线起、终点,大中桥桥位两岸,隧
总等。

内业工作要及时进行路线设计和局部方案的 取舍工作;外业期间宜达到作出全部路基横

断面设计;

结合沿线构造物的布设,逐段综合检查所定
路线线位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同时应进行必
要的现场核对;
为外业组提供基本数据。
单交点圆曲线 计算公式
(1)曲线要素计算
T Rtg 2
L R 180

潇湘一班


第一组
曹云

钟郭

魏韧阁
彭嘉文

李炎

刘鑫宇
董伟健

陈尧

王昌镐
余将

符范涛
邓洁颖
第二组: 钟顺 将帅 贺敏捷 李昊 金广 孙鹏真 郭雄 宋浪 彭博达 肖峰 刘云龙 刘询
第三组: 谭天红
刘奕 曾繁庭
李靖 刘波 胡涛 王观麟 朱波 熊献 刘威 邹乃嘉 李航

潇湘二班

第一组

梁冉

杨杨 张达标

道进出口处,山岭垭口及其它大型人工构造物

附近均须增设水准基点。
2)基平——交点高程量测
3
设置水准点并进行交点高程的测量。当导 线测角采用光电测距仪时,可不设基平组,
其任务由导线组代替。

基平测量一般采用一组仪器,在两水准

点间往返观测各一次,也可用两组仪器各作

一次单程观测进行附合。测量精度一般规定,
1)曲线要素计算:
T (R R)tg q T 'q 2
L

R 180
Lh

R ( 180
20 ) 2Lh
E
(R R) sec 2

R

(R

R)
1 cos

R
2
Ly

L 2Lh

R ( 180
20 )
J 2T L
E R(sec 1) 2
J=2T-L
(2)主点桩号计算
桩号ZY=JD(桩号)-T 桩号YZ=ZY(桩号)+L 桩号QZ=YZ(桩号)+L/2 桩号JD=QZ(桩号)+J/2(校正)
单交点基本型曲线计算公式
(1)对称基本型(两端缓和曲线等长) (2)非对称基本型(两端缓和曲线不等长)
单交点基本型曲线计算公式
1)横断面方向的确定(垂直道路中线)
4
2)测量方法
①抬杆法 ;


②手水准仪皮尺法;

③经纬仪视距法(交会法);

④钓鱼法
⑤全站仪观测法
抬杆法(本次实习中采用)
4
横 断 面 组
手水准法
4
横 断 面 组
交会法
4
横 断 面 组
钓鱼法
4
横 断 面 组
(3)横断面图的点绘
4
一般采用现场边测边点绘的方法。
第一组

刘林海

文传铠 曾凯

张宇鹏

肖洋 陈冶克

黄振东

姚贤斌 吴湛

刘程

谢凌波 魏尘啸
蒋泰川
第二组 肖祥权 张坚 王天鸣 易俊宇 贺云雁 王智 方一晨 文理 杨舟 陈明明 申立昂 刘雄杰 张紫睿
第三组 张智鑫 肖志敏 张跃文 蒙启树 汝士杰 钱文斌 杨棋惠 付韬 许书生 王博宇 付豪 吴昱晨
的内业设计工作。
实习小组内的分工
本次实习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各组独立 完成实习内容。各组可按照实习内容按如下 组别进行分工:
选线组; 中桩组; 水平组; 横断面组; 内业组。
任务1
1
实地确定中线位置。包括:
建立局部坐标系(本次实习用,各组独立建立)

路线察看;
线
布局方案;

清障;
两水准基点间往返(或两次单程)容许闭合差为
30 L (mm)
3)中平测量
3
中平测量是指测量中桩地面高程
的工作。

中平测量一般采用单程法,以相

邻两水准基点为一测段。

(1)任务
4
测量各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
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图,为路基设

计、计算土石方数量及施工放样提供依

据。


(2)工作内容

为依据的带状地形图,主要供纸上定线或路线
设计之用。
任务(本次实习省略)
根据测设任务的要求,通过对公路
所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进

行调查,为公路选线和内业设计收集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