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
最新-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精品

孝感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中1—10小题每题2分,11—16小题每题3分,17—22小题每题4分,共62分。
)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A.鼠妇躲避天敌 B.鼠妇喜欢潮湿 C.鼠妇厌恶取食 D.鼠妇怕见强光2.线粒体属于细胞结构的哪个部分?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3.下列有关艾滋病天体类型和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衣原体:血液传播 B.病毒:空气飞沫传播C.真菌:性接触传播 D.细菌:母婴传播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领域行为的是A.狗排尿作标记 B.青蛙冬眠 C.蜻蜓点水 D.乌贼遇敌喷射墨汁5.在动物界的下列四种生殖方式中,最有利于动物物种繁衍的是A.体外受精,受精卵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受精卵陆地发育C.体内受精,受精卵亲代孵化 D.体内受精,受精卵子宫发育6.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A.食草昆虫 B.昆虫 C.蛇 D.鹰7.利用沼气池生产沼气,至少必需具备的两个条件是A.密闭:接种产甲烷细菌 B.密闭:接种酵母菌C.通风:接种乳酸菌 D.通风:接种米曲霉菌8.在下列预防疾病或治疗疾病的措施中,人体一般不会产生抗体的是A.注射麻疹疫苗 B.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C.注射胰岛素注射液 D.注射乙肝疫苗9.已知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为了较长时间地保持保持马铃薯原有的新鲜品质,最好将马铃薯贮藏在什么样的地窖中?A.遮光、低温、含氧浓度低 B.遮光、高温、含氧浓度高C.光照、低温、含氧浓度低 D.光照、高温、含氧浓度高10.有耳垂基因(A)和无耳垂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果父母都有耳垂,其子代中出现了无耳垂个体,那么父母基因型分别是A.父亲:AA,母亲:Aa B.父亲:Aa,母亲:Aa C.父亲:Aa,母亲:aa D.父亲:aa,母亲:AA11.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 B.石油分馏 C.榨取果汁D.海水晒盐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测定溶液pH D.过滤13.对下列各主题知识的认识完全正确....的是引起贫血——燃烧14.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 (2.00分)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学变化的是()A. 建立销售网络B.腐熟农家肥C.架设电线2. (2.00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取用固体药品3. (2.00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熄灭酒精灯滴加液体读取液体体积C 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D.清理池塘B.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 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D. 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4. (2.00分)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 CHsCOOH 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D. 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 1 5. (2.00分)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玻璃棒的作用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C.化学与生活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合金与纯金属—硬度相同A. AB. CC. D6. (2.00分)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氢原子•曦原子 0氧原子审 乙 丙A. 丙的化学式为C 2H 6OB. 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C •乙是最常用的溶剂D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7. (2.00分)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B .化学与人体健康缺乏钙--会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D.化学与能源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石油是可再生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 在t 2°C 时,将28g 甲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8g C •将t 2C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i C,有晶体析出D •将t i C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 2C (不考虑水的蒸发),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8. (2.00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除杂试剂 A FeC 2 溶液(CuC 2)B CO 2 (CO )C 盐酸(硫酸)DNaCI (NaOH)A. AB. BC. C D . D9. (2.00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过量铁粉 适量氧气适量Ba (NQ ) 2溶液适量稀硫酸硝ffl 腿翎哗10. (2.00分)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 2S )和亚硫酸钠(Na^SQ )两种物质 组成。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建立销售网络B.腐熟农家肥C.架设电线D.清理池塘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取用固体药品3.(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D.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4.(2分)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
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D.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2分)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玻璃棒的作用B.化学与人体健康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缺乏钙﹣﹣会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 缺乏维生素A ﹣﹣会引起坏血病 C .化学与生活D .化学与能源 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合金与纯金属﹣﹣硬度相同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石油是可再生的能源 A .A B .C C .D6.(2分)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的化学式为C 2H 6OB .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C .乙是最常用的溶剂D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7.(2分)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 .在t 2℃时,将28g 甲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C .将t 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有晶体析出D .将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A 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B CO2(CO)适量氧气C盐酸(硫酸)适量Ba(NO3)2溶液D NaCl (NaOH)适量稀硫酸A.A B.B C.C D.D9.(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 (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10.(2分)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组成。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 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建立销售网络B.腐熟农家肥C.架设电线D.清理池塘【答案】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建立销售网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腐熟农家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架设电线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清理池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取用固体药品【答案】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固体药品的取用【解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中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会引发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形底面相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D.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答案】D【考点】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解析】根据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灭火的原理、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科综合试题化学试卷含答案

孝感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当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分,共分).下了现象和应用中,所包含的主要变化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该项是.苹果腐烂.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像 .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稀释硫酸制取氧气收集氢气熄灭酒精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近期菲律宾企图非法侵占我国所属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并掠夺该区域丰富的海洋资源。
“可燃冰”是其中海底蕴藏的资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以下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模拟图,符合该反应微观过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②③①.①③②.③②① .②①③.以下关于物质的分类、鉴别、除杂以及制取方法中,正确的是.分类:塑料、羊毛、合金均属于合成材料.鉴别:精盐()和面碱(),可用食醋鉴别.除杂:氧化铁中混有少量氧化铜,可以一氧化碳除去.制取:实验室常用电解水来制取氧气.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两两混合后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是.氢气、氧化铜、稀盐酸.锌粒、硝酸银溶液、氯化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二、填空题:(本题共小题,共分).(分) 如右图所示,“树”的“根部”吸收所需的“营养”元素,在“树”上开出了朵美丽的“花朵”。
请按要求填写相应“花朵”的名称或化学式:①,②,③,④,⑤。
.(分) 年月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九家药企种胶囊均铬超标,铬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
铬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铬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铬中毒”中的铬是指(填“分子”或“单质”或“元素”).(分) 、、(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建立销售网络、架设电线、清理池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腐熟农家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的判断。
2.【答案】D【解析】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易造成失火,A不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B不正确: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不正确;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将试管横放,把药匙慢慢伸入试管,然后直立试管把粉末状药品滑到试管底,D正确。
【考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答案】D【解析】熟石灰是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正确;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焰因隔绝氧气而熄灭,B正确:均烧羊毛纤维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C正确;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水分子间隔变大的缘故,D不正确。
【考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4.【答案】A【解析】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正确: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不正确;1个乙酸分子中共含有8个原子,不能说乙酸含有8个原子,C不正确;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D不正确。
(122):(14):(162)6:1:8【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5.【答案】A【解析】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飞溅,A正确;缺乏维生素A 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B不正确;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二者原理不相同,C不正确;石油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D不正确。
【考点】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纲。
6.【答案】B。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真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1.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建立销售网络B. 腐熟农家肥C. 架设电线D. 清理池塘【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A、建立销售网络,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腐熟农家肥,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架设电线,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清理池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应用嘴吹灭,以免失火,故A错误;B、滴管应悬空竖直,以免污染药品,故B错误;C、量筒读数应平视,视线应与液面最凹面保持水平,故C错误;D、取用固体药品,试管基本持平,使用纸槽,故D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B.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 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D. 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答案】D【解析】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价格便宜,故A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以隔绝空气,这是常用的方法,故B正确;C、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羊毛富含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故B正确;D、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的结果,故D错误。
4.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
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D. 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答案】A【解析】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
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含

湖北省孝感市2018 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18 分)1.<3 分) <2018?孝感)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B 风力发电C D....海水晒盐铁矿石炼铁太阳能取暖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点:分本题考察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析: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要依照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余物质,生成其余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余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解: A、海水晒盐不过将水分蒸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答:理变化,故 A 错;B、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C、铁矿石炼铁是利用复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响生成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太阳能取暖是利用阳光的照耀,使温度高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应选 C.点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差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评: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余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3 分) <2018?孝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必定是纯净物.B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不一样种元素.C混淆物必定由不一样种分子构成.D含氧元素的物质必定是化合物.考纯净物和混淆物的看法;单质和化合物的看法.点:专物质的分类.题:分能够依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物析:质;混淆物是由不一样种物质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一样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解解: A、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答:定是纯净物,比如氧气和臭氧只含有一种元素,可是混淆物,故说法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一样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故说法正确;C、混淆物是由不一样种物质构成的,而物质能够是分子构成的,也能够是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所以混淆物不必定由不一样种分子构成,故说法错误;D、化合物必定是纯净物,含氧元素的物质不必定是纯净物,例如空气中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化合物,故说法错误;应选 B.点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样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分类方法等方面评: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有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3 分) <2018?孝感)概括与反省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以下概括完整正确的选项是 < )A.性质与用途B.化学用语与意义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2H﹣﹣表示 2 个氢原子;熟石灰呈碱性﹣﹣改进酸性土3H2O﹣﹣表示 3 个水分子;壤;Al3+ ﹣﹣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一氧化碳与复原性﹣﹣用于冶价为 +3 价炼金属C.物质的鉴识D.物质与微粒构成软水和硬水﹣﹣肥皂水;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氧气﹣﹣由氧分子构成;烧;氯化钠﹣﹣由 Na+和 Cl ﹣构黄金和假黄金 <铜锌合金)﹣﹣成察看颜色A AB BC CD D....点:质的鉴识、推测;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剖析;化学符号及其四周数字的意义.专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识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题:宏观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A、依据氧气的助燃性、熟石灰呈碱性以及一氧化碳的复原性分析:析;B、依据原子、分子、离子以及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剖析;C、依据软水和硬水的鉴识方法、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时气味不一样、黄金和假黄金的颜色剖析;D、依据物质的构成进行剖析.解解: A、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行做燃料,故A 错;答: B、Al3+ 表示一个铝离子带 3 个单位的正电荷,故 B 错;C、软水和硬水的鉴识方法是使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时气味不一样,能够鉴识;真黄金和假黄金颜色同样,不可以鉴识,故C 错;D、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 Na+和 Cl﹣构成,故 D对.应选 D.点化学根源于生产、生活,也一定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评: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察必是热门之一.4.<3 分) <2018?孝感)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可以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b5E2RGbCAPA 甲>乙>丁>B 丙>丁>乙>C 丙>乙>丁>D 乙>丁>丙>.丙.甲.甲.甲考金属活动性次序及其应用.点:专金属与金属资料.题:分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地点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后来的金属从析: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依据可否发生反响,可确立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解解: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是最稳固的答:金属;丁盐的水溶液不可以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丁强,即乙>丁,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丁弱,即丁>丙;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乙>丁>丙>甲.应选 D.点本题难度不大,考察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评:“反响则开朗、不反响则不开朗”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要点.5.<3 分) <2018?孝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50℃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A>B>C .B50℃时把 50gA放入 50g 水中能获得 A 的饱和溶液,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C将 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采纳降温方法.D将 50℃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考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变的点:方法.专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题:分 A、据溶解度曲线能够比较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析: B、据 50℃时 A 的溶解度剖析解答;C、据 C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状况剖析解答;D、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状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剖析解答.解解: A、由图可知: 50℃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答:的次序是 A>B>C,正确;B、50℃时 A 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把 50gA放入 50g 水中能得量比为 1:2,正确;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要将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纳降温的方法,正确;D、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 50℃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 AB要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察看图可知: 20℃时 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50℃时 C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错误;应选 D.点本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溶解度看法的认识,及溶解度曲线意义评:的理解和应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等,能较好考察学生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3 分) <2018?孝感)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以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 <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经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翻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封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污浊.切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p1EanqFDPw选甲中固乙中溶项体液A KOH BaCl2B Na2CO3aOHC ZnAgNO3D CaCO3Ca<OH)2A AB BC CD D ....考反响现象和实质的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点:质.专联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题:分依据题意进行剖析,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析:封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溶液变污浊,说明甲中产生了气体,且能与乙中的溶液反响生成积淀.解解: A、氢氧化钾与稀盐酸反响,没有气体产生,不会出现乙试答:管中冒气泡的现象,故 A 错误;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气体,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可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将盐酸压入乙试管,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的氯化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会使乙试管出现浑浊,故 B 错误;C、锌能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氢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生成的氢气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乙试管,盐酸与硝酸银反响生成的氯化银是不溶于水和酸的积淀,使溶液变浑浊,故 C 正确;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乙试管,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氯化钠,不可以使溶液变污浊,故D错误.应选 C.点本题考察了物质间反响的实验现象,达成本题,能够依照物质评:的性质进行.二、填空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7.<4 分) <2018?孝感)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亲密有关.<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二者为气体污染物,最后一项才是加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雾霾天气会对肺脏造成损害.多吃些富维生素的食品可达到清肺、润肺、养肺的功能.以下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BC<填字母序号). DXDiTa9E3d<2)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响制备燃料丙.①丙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②该反响的基本种类是化合反响.考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微粒看法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响种类的点:判断;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化学反响模拟图型;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题:分<1)依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主要构成析:以及食品中营养成分进行解答;<2)依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表示图判断分子构成,依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进行解答.解解: <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主要组答:成; M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可吸入颗粒物;BC;<2)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表示图判断分子构成,依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①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所以丙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12×2): <1×6): <16× 1)=12:3:8;故填: 12:3:8;②该反响是由两种物质反响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响.故填:化合反响.点本题主要考察在生活和生产中常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生要评:能够运用化学视角去察看、推理、剖析,议论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种有关化学识题,进而培育剖析问题的能力.8.<4 分) <2018?孝感)对照、剖析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请你对下表进行剖析并按要求填空:RTCrpUDGiTH2O,H2O2和 NH3和相像之处:<1)都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样之处:<1)元素不一样;<2)一种是离子,一种是原子.考物质的元素构成;原子构造表示图与离子构造表示图.点:专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题:律.分依据所含元素都含有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种类剖析;依据元析:素种类和原子构造表示图和离子构造表示图的不一样进行剖析.解解:H2O,H2O2和NH3都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由分子答:构成的物质;和元素不一样,一种是氟元素,一种是钠元素;一种是氟原子构造表示图,一种是钠离子构造表示图.故答案为:都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元素不一样;一种是离子,一种是原子.点本题考察学生利用对照、剖析的方法进行剖析解题及应用的能评:力,注意从所含元素,微粒或化合物的种类剖析.9.<5 分) <2018?孝感)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所指仪器名称. a长颈漏斗;<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显然错误,请将更正的结果填在以下横线上:①A中试管口应当略向下倾斜;② E 中导气管应当伸入集气瓶的底部.<3)实验室采纳 C 和 E 装置能够制取的气体是O2或 CO2<填化学式).<4)装置 B、C都能够用来制取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一样,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长处能够随时控制反响的发生和停止.5PCzVD7HxA考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采集装置与选用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点:和采纳.专压轴实验题;常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查验、干燥与净化.题:分<1)娴熟掌握常有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析: <2)依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剖析装置出现的错误并进行更正;<3)依据发生装置的特色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响及向上排空气法采集的特色剖析气体的制取;<4)依据两套装置的不一样点联合隔板的作用剖析装置的长处.解解: <1)a 是长颈漏斗;答: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显然错误,分别是:A 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会使水倒流惹起试管的炸裂; E 中导气管没有伸入集气瓶的底部,这样空气不易排出,使采集的气体混有大量的空气;更正为:① A 中试管口应当略向下倾斜;② E 中导气管应当伸入集气瓶的底部;<3)该发生装置的特色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响及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够是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制取;<4)B 装置比 C装置多了一个隔板,所以能够经过活塞的开关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别,进而控制反响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2)A 中试管口应当略向下倾斜; E 中导气管应当伸入集气瓶的底部;<3)O2或 CO2;<4)能够随时控制反响的发生和停止.点本题考察了实验室制气体的发生装置、采集装置选择依照的运评:用、评论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综合性比较强.要点是明确发生装置、采集方法选择的依照及有关的知识,是中考常考的题型,也是一定要点掌握的知识.10.<5 分) <2018?孝感) A、B、C为初中化学常有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变关系以下图 <反响条件、部分反响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jLBHrnAILg请针对以下两种状况回答以下问题:<1)若 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同样,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一样,此中C为液态. B、C的化学式分别为: B CO2、C H2O .xHAQX74J0X<2)若 A、B、C均由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且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物质.则 A 的化学式为CuSO4,B→C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2NaOH=Cu<OH)↓+2NaNO3.LDAYtRyKfE考物质的鉴识、推测;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点: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框图型推测题;压轴实验题.题:分<1))若 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析:同,由图示可知 A能生成 B也能生成 C,B 能反响生成 C,所以可猜想 A 是氧化铜,依照氧化铜能够和碳或一氧化碳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碱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水剖析解答;<2)因为 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物质,所以 C是氢氧化铜的蓝色积淀.则 A能够是硫酸铜等盐类, B 也是一种铜盐,据此进行假定推测即可;解解: <1)若 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答:同样,由图示可知 A能生成 B 也能生成 C,B 能反响生成 C,所以可猜想 A是氧化铜,依照氧化铜能够和碳或一氧化碳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碱的溶液反响生成碳酸盐和水,则C是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响能够生成铜和水,带入框图推测合理;<2)因为 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物质,所以 C是氢氧化铜的蓝色积淀.则 A能够是硫酸铜等盐类, B 也是一种铜盐,能够是硝酸铜,硫酸铜和硝酸钡反响能够获得硝酸铜 B,硝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响能够获得氢氧化铜 C,硫酸铜也能够直接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氢氧化铜C,B→C的化学方程式能够是为Cu<NO3)2+2NaOH=Cu<OH)2↓+2NaNO3;故答案为: <1)CO2;H2O;<2)CuSO4;Cu<NO3)2+2NaOH=Cu<OH)2↓+2NaNO3;点推测题能综合考察学生的思想能力,要解答好推测题,应娴熟评:掌握以下几方面:①常有物质的性质,②常有物质的反响规律,③某些化学反响的特别现象,解题的要点: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打破口,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考证,若“路”走得公则推测正确.三、实验研究题 <本题 8 分)11.<8 分) <2018?孝感)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许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研究.研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响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Zzz6ZB2Ltk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照是质量守恒定律.查阅资料: 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像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生成CaSO3.方案设计:依照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1)甲同学以为是O2,则查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查验,看木条能否复燃.<2)乙同学以为是SO2,则只要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能否变污浊.写出SO2与 Ca<OH)2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 .dvzfvkwMI1<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以下组合实验方案,清除和考证猜想的气体.若拆去 B 装置,直接连结 A 和 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致使C装置中的硬质玻璃管破碎结果发生.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先将采集到的气体从 a 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爆炸.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污浊, C装置中表面含 CuO的铜网由黑色变成光明的红色;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响时,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思想拓展:由上述实验能够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酸.考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有气体的查验与除杂方点:法;气体的净化 <除杂);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压轴实验题;科学研究.题:分提出猜想:进行猜想要考虑到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析: <1)依据氧气的助燃性考虑;<2)依据题中信息联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考虑;<3)依据浓硫酸拥有吸水性剖析;实验研究:点燃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淆物简单发生爆炸;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剖析实验结论;思想拓展:因为加入金属铁有氢气生成,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酸.解解: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响前含有 S、O、H、Cu元素,答:依照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得出猜想;故答案为:质量守恒定律;<1)氧气拥有助燃性,能够经过查验气体的助燃成效进行判断;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查验,看木条能否复燃;<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响会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故答案为: SO2 +Ca<OH)2=CaSO3↓+H2O;<3)浓硫酸拥有吸水性,故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汲取水蒸气,若去掉B装置,可能致使C装置中的硬质玻璃管受热不均而破碎;故答案为: C装置中的硬质玻璃管破碎;实验研究:可燃性的气体和空气混淆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先将采集到的气体从 a 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C处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爆炸;故答案为: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爆炸;结论: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污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硫, H2 能够使CuO复原成红色的 Cu,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故答案为:氢气;思想拓展:因为有氢气生成,铁应当与酸反响产生氢气,故答案为:酸.点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与评论,在解此类题时,首评:先剖析题中考察的问题,而后联合所给的知识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剖析解答.四、应用题 <本题 6 分)12.<6 分) <2018?孝感)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办感人民发明的一种奇妙的精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rqyn14ZNXI<1)要配制 200kg18%的氯化钠,计算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预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他拿出 45g 氯化钠溶液,加入过度的AgNO3溶液,获得积淀14.35g ,计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EmxvxOtOco<反响原理为: NaCl+AgNO3=AgCl↓+NaNO3相对原子质量 Na﹣23 N﹣14 O ﹣16 C﹣l35.5Ag﹣108)SixE2yXPq5考依据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点:专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联合的计算.题:分<1)依据氯化钠的质量 =氯化钠溶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解析:答;<2)依据氯化银的质量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再求出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解解: <1)氯化钠的质量: 200kg×18%=36kg答: <2)设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x,AgNO3+NaCl=AgCl↓+NaNO358.5 143.5x14.35gx=5.85g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3.0%故答案为: <1)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36kg.<2)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0%.点本题主要考察了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和有关溶评: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培育学生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声明:全部资料为自己采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
1、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建立销售网络
B.腐熟农家肥
C.架设电线
D.清理池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4、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
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
D.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5、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6、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C2H6O
B.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C.乙是最常用的溶剂
D. 该反应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7、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Z>丙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 (OH)3 ]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
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10、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
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 46%
C.50%
D.78%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11、(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用下列五种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A.活性炭
B.糖类
C.氧气
D. 硝酸钾
E.二氧化碳
①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米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除去水中有臭味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12、(4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填字母序号);
(3) D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3、(4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填“m”或“n”)端导管口通入;
(4)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是______(填
化学式,任写一种)。
14、(5分)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
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目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
两种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B→C的反应类型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若A、B、C均为碱,且C为蓝色沉淀,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
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
15、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
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 CO2+ H2O=Ca(HCO3)2。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于是他们开始实验探究。
(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_______。
[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
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碳酸氢钠的俗名叫___________。
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质疑,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同学们回忆超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结合上述知识,如果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哪一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与老师一起探究铝的化学性质时发现, 铝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 2NaOH+ 2H 2O=2NaAlO 2 +3H 2↑。
现取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50g 例入烧杯中,再向其中放入足量打磨好的铝片,生成气体质量与加入铝片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2)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纳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木题共20分)
1-5:BDDAA 6-10:BCACB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8分)
11、(1)C (2)B (3)D (4)E (5)A
12、(1)79.90或79.9 (2) E (3)Na+(4) NaBr
13、(1)长颈漏斗 (2)B (3)n (4) H2或O2(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14、(1) CO2不一定
(2) 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或 Na2CO3+Ba(OH)2=BaCO3↓+ 2NaOH
(没有配平或设标沉淀符号共计扣1分,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H2O
三、实验探完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7分)
15、[提出猜想] Na2CO3和NaHCO3(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设计实验]不成立
[得出结论]NaHCO3+ HCl=NaCl+H2O+CO2↑
(没有配平或没标气体符号共计扣1分,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讨论交流]小苏打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或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拓展原用]A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16、(1) 0.6(写成0.6g也给分) 1分
(2)解:设50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的质量为x 0.5 分
2A1+ 2NOH+2H2O==2NaAlO3+3H2↑. 1分
80 6
x 0.6g
80:6=x:0.6g
x=8g 1分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8g/50g)×100%=16% 1分
答: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最分数为16% 0.5分。